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城过年亦精彩春节游苏北兴化、盐城、淮安、高邮今年春节和家人自驾去了苏北的兴化、盐城、淮安、高邮4座城市。选择这条线路的第一个理由是“没有去过”。上海周边没有去过的城市已经很少了,总想全部走到,不留遗憾。第二个理由是去盐城“看丹顶鹤”。盐城是全球最大的野生丹顶鹤过冬地。目前全球约有2000多只野生丹顶鹤,而每年冬天到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过冬的丹顶鹤就有上千只。所以,冬季是到盐城看丹顶鹤的最佳季节。除了看丹顶鹤以外,这4座城市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而且游客不多,可以从容不迫地游览观赏。在三天时间里,我们品美食、观民俗、探古迹、游名人故居和当地颇有特色的博物馆,真是小城过年亦精彩。2014年2月3日(初四)上午8:00左右出发,走中环、沪嘉高速、沿江高速从江阴大桥过江,转S29盐靖高速、S333公路,大约11:30到达兴化。兴化是江苏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号称“梦里水乡、板桥故里”。因季节关系,放弃了“李中水上森林公园”等水乡景点,重点看“板桥故里”。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首,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好多人知道郑板桥是因为他那句“难得糊涂”的名言,其实郑板桥为人处世一点也不糊涂,而是一个封建社会难得的好官。他当过12年知县,清廉刚正,官声颇佳,终因救灾得罪上司,毅然辞官回家。“郑板桥故居”在兴化城东南的老街旁。走进故居,朝南三间上屋,为郑板桥的卧室、书房等,上面有刘海粟题写的“郑燮故居”匾额。北面三间下屋,陈列研究郑板桥的书籍、资料,门檐上镶嵌着郑板桥所书“聊避风雨”4字的砖刻。郑板桥爱竹,擅长画竹,自称“无竹不居”。因此故居内遍植竹子,给不大的空间增添了一份雅趣。故居西面有一个花园,园内绕池塘建一长廊,陈列当代名家纪念郑板桥的书法作品。在长廊内看到毛主席对郑板桥书法艺术的一段评价,过去从来没有听到过,特地拍了一张照。在兴化市博物馆内还有一个“郑板桥纪念馆”,陈列郑板桥的有关文物资料。可能是沾了郑板桥的光,兴化市博物馆是泰州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博物馆(三级)。博物馆是免费的,而与博物馆相连的2个景点“李园”、“兴化县衙”则要售20元门票。李园是扬州李姓盐商的私宅,扬州风格的园林已经不复存在,部分建筑变身为办公室,只剩下一间“船厅”。为什么要把私宅的客厅建造成船厅呢?据说,私宅即将完工时,主人突然发现由于临近监狱,经常可以听到犯人走路的镣铐声。主人觉得不吉利,就把客厅改建成船厅模样,将镣铐声化解成船舶起锚抛锚的铁链声。这真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改动,为李园带来一些传奇的色彩。兴化县衙只是一些仿古建筑,毫无特色。总体来说,20元票价有点不值。看完郑板桥的遗迹,我们继续在老街附近闲逛,意外发现了一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上池斋药店。“上池斋”创办于清康熙60年(1721年),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房屋的历史更悠久,是店主当年购买的明代建筑。“上池斋”原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列入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药店至今仍正常营业,店堂保持传统格局和风貌,前店后坊,前店上下二层,上层为药库,下层为店堂。店内药柜、药罐、牌匾等均为原物。我们进去时,店内没有顾客,只有1个营业员坐在椅子上看电脑。在兴化我们还看了四牌楼、状元坊、东岳庙等景点,这些景点都在老街附近,半天时间完全够了。下午4点左右,我们离开兴化前往盐城。2014年2月4日(初五)盐城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产盐地,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汉武帝时建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盐城生态旅游的资源非常丰富,沿海拥有亚洲最大的海岸型湿地,已建麋鹿和丹顶鹤2个自然保护区,均为联合国“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成员。走进盐城市区,马路两侧高楼林立,环境整洁有序,给我们留下很好的印象。一大早,我们先来到盐城历史文化风貌区水街。这里是一大片现代仿古建筑群。看得出当地政府是下了血本的,投资很大。可惜人气不旺,水云阁、盐商会馆等景点只是把房子建起来了,里面的展品布置很粗糙,缺少内涵。两侧的商店也大多没有开门营业。我们转了一圈,很快就出来,前往邻近的中国海盐博物馆参观。海盐博物馆前面冠以“中国”两字,显示这是一座国家级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的外形像一堆不规则的正方形结晶体,这也是盐在显微镜底下的形状。这个设计理念极富后现代色彩。博物馆内部陈列分为5个部分。除了图片、清末民初运盐船等实物以外,还采用蜡像、雕塑、沙盘等演示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古代海盐生产的场景。所以参观时颇有趣味,一点也不觉得枯燥。特别是用盐雕塑的菩萨、动物等惟妙惟肖,在亲眼目睹以前,很难想象普普通通的盐能变成如此精妙的艺术品,长见识了。离开中国海盐博物馆,我们直奔海边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去看丹顶鹤。从盐城市区出发沿着S331公路行驶40多公里来到海边,沿着海堤往北再行驶6、7公里就到了目的地。这段公路修得很好,春节期间车辆也少,只花了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湿地自然保护区大门的一侧有费孝通题写的“鹤乐园”。进入湿地自然保护区,首先看到一座“望鹤亭”,别看亭子不高,这里可是自然保护区的制高点,登上塔顶,可以眺望整个湿地。野生的丹顶鹤警惕性很高,栖息在远离陆地的水边,用肉眼很难看清楚。因此,园方在上面专门设置了一架望远镜,供游客观赏丹顶鹤。再往里走,绕过一大片人工湿地,在芦苇深处还有一处简易的竹楼。这里更容易观赏到丹顶鹤觅食、嬉戏的场景。据园方工作人员介绍,去年他们在离丹顶鹤栖息地几十米的地方修建了一处非常隐蔽的观鸟场所。不过,去那里观鸟需要提前预约,每天限额15名,每人另外收费200元。去的人以摄影发烧友为主,早晨进去一直到傍晚才出来。有的人还住下来,连着拍几天。在保护区里人工饲养了几十只丹顶鹤。由于长年累月与游客接触,这些丹顶鹤已经不太怕人了。近距离拍摄照片时,你反而要小心别让丹顶鹤啄到你的手。除了丹顶鹤以外,在保护区里还可以看到灰鹤、白枕鹤、东方白鹳、绿头鸭、鸳鸯、大雁、黑天鹅等各种水禽。整个保护区以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为主,人工痕迹不多。只要你愿意,游客可以沿着海岸线走很远,芦苇丛生的滩涂一望无际,给人一种空旷蓼寂的感觉。在短短的2个小时里,我们2次看到丹顶鹤在空中飞翔的翩翩风姿,虽然没有来得及留下照片,但能够领略“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意境,也算是不虚此行。下午2时许,我们离开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前往这次旅行的第3站淮安。去淮安旅游有必要了解一下淮安的历史沿革。2001年淮阴市改名叫淮安市,原来的淮安市变成了下属的一个区(起先叫楚州区,2012年才改回来叫淮安区)。两地相隔20多公里,靠一条翔宇大道相连。我们说去淮安旅游,通常是指原来的淮安市即现在的淮安区。淮安市区更繁华一点,而旅游景点都集中在淮安区,究竟住宿在哪里要事先想清楚。(下面说的淮安均指淮安区)我们首先来到淮安的标志性建筑“镇淮楼”。这里是淮安的市中心,马路两侧人流拥挤,4个协警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还忙不过来。老人们聚集在绿化带里下棋打牌,一群少年围成一圈在广场上练街舞,青年男女结伴在街上闲逛,小商小贩则占据有利地形使劲吆喝。我仔细观察了一下,马路上游客极少,来来往往的绝大多数是本地人。小城过年就是这样热闹,这是我这次出行感受年味最浓的地方。镇淮楼当地人俗称鼓楼,始建于北宋。清乾隆年间,因淮河水患不断,为震慑淮水,更名为镇淮楼。楼正中为拱形门洞,宛如城门,周边种植各式花木。镇淮楼对面是“总督漕运部院”遗址。历史上淮安曾是漕运枢纽,南粮北调、北盐南运都要经过淮安,漕运是否畅通关系到封建王朝的兴衰。因此,历代王朝均在淮安设置漕运总督府,统管大运河上的漕运,有“运河之都”之称。现在,“总督漕运府院”的门楼已经重建,大门后面的建筑群则以遗址公园的形式呈现。总督漕运府院遗址作为京杭大运河沿线一个重要文物点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后面是中国漕运博物馆。博物馆曾被评为全国博物馆十佳专题展览,其特色是通过多媒体互动装置、4D电影等高科技手段展现漕运的历史和文化,如用激光在地面打出运河图形,运河内有船只来往。参观者沿着运河往前走,地面会显示出运河沿岸城市的介绍等。可惜票价太贵,全票100元,优惠票50元,许多人望而却步。漕运博物馆后面还有一个景点“淮安府署”。估计票价也很贵,我们没有去,返回到镇淮楼。镇淮楼两侧各有一个景点,纪念淮安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个人。东侧是韩侯祠,纪念汉初大军事家韩信。韩侯祠历史很悠久,唐代就有诗文记载。我们到实地一看,里面寺庙锁起来了,进不去。只能在门口拍照留念。在淮安的码头镇有韩信故里可以参观游览。我们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去。镇淮楼西面的驸马巷7号是我们敬仰的开国总理周恩来故居。故居由东西两个相连的宅院组成,是周恩来的曾祖父从浙江迁来时和二哥共同出资购买的。周恩来12岁以前在此居住。12岁离开故乡以后一直没有回来过。进入故居,首先看到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1903年,刚满5岁的周恩来入家塾读书,聪明好学记忆过人,老师邹先生为他起字“翔宇”,寓意“翱翔天宇,前程无量”。往前走是周恩来父母住的朝南三间房屋,东面一间是周恩来诞生的地方。故居院子里有一口水井。少年周恩来经常从这口井里打水来饮用洗漱,浇灌菜园。周家后院占地700平方米,现建有周恩来墨迹碑廊。2002年邓颖超逝世10周年时,在故居北侧新建了“邓颖超纪念园”,匾额由李瑞环题写。参观时翻拍了几张邓颖超和周恩来的照片,他们俩称得上“模范夫妇”。2014年2月5日(初六)在距离周恩来故居1公里左右的北门外桃花垠,还有一个周恩来纪念馆。纪念馆坐落于三面环水的小岛上,整个馆区占地500多亩,其中4/5是水面,在众多伟人纪念馆里独树一帜。纪念馆另一奇特之处是主馆只设一个瞻仰大厅,内设周恩来全身汉白玉坐像一尊。展现的是周总理手握长卷,微笑凝视前方的形象。周恩来的生平事迹陈列在附馆。瞻仰周恩来塑像后,要沿中轴线走一段路才能到达附馆。附馆后面是铜像广场,广场上矗立着著名雕塑家李守仁教授创造的周恩来铜像。穿过铜像广场,就来到按照1:1比例仿造的西花厅,再现了周恩来生前工作、生活和会见国宾的场景。西花厅是中南海内的一个四合院。周恩来1949年进中南海到1976年逝世,一直居住在西花厅。前排主要建筑西花厅是周恩来当年会见外宾,举行重要外事活动的场所。后排是周恩来、邓颖超的办公室、活动室、卧室。两边厢房分别是工作人员用房和周恩来夫妇收养的烈士子女住房。在仿西花厅还展出了周恩来生前乘坐过的红旗牌轿车。淮安近郊有一个古镇值得一去。这就是河下古镇。说是近郊,由于城市的发展,已经和淮安连在一起了。从周恩来纪念馆到古镇最多10分钟车程。河下背靠里运河,曾因漕运而繁华,清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南巡时都到过河下。河下虽小,却人文荟萃。这里诞生了巾帼英雄梁红玉、大文学家吴承恩等历史名人。明清两代出过123名举人、67名进士、12名翰林,而且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齐全,有“河下三鼎甲”之美誉。清末漕运停止后,河下逐渐衰败。2002年,河下古镇被国务院确定为30个历史文化古镇之一。贯穿古镇南北的老街长约1500米,以花岗岩麻石铺就。这些大石块原来是盐商的压舱石。盐商通过大运河贩盐时,用大石块压舱来到河下,卸下大石块,将盐运回去。这些压舱石筑就了古镇的道路,历经几百年的岁月,依然坚固异常。行走在古朴幽深的小巷里,你仿佛在慢慢走进历史,可以看到水龙局、清弹词女作家邱心如故居、秦举人故居等一些老建筑。河下曾经是盐商汇聚的地方,饮食文化非常发达。这里有百年老店文楼,经营地道的淮扬菜。淮扬菜中的“文楼包子”可是鼎鼎有名,可惜现在文楼包子已经不单独出售,一定要在吃饭时配套供应,而且价格昂贵。老街上还有一家“岳家茶馓”。淮安茶馓是当地的名小吃,也可以入菜。我在淮安吃过一道淮扬特色菜“丝瓜茶馓”, 就是在炒丝瓜内加入茶馓,吃起来别有风味。茶馓制作技艺现在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家茶馓店的主人是当地认定的的继承人。他做的茶馓现炸现卖,1元钱一个,生意很好。我买了一些,确实比上海做的好吃。西游记作者、大文学家吴承恩故居在古镇的打铜巷内。1982年纪念吴承恩逝世400周年时修复。“吴承恩故居”几个大字是我国著名书法家舒同所书。走进故居,首先来到正厅,这里是吴家举办婚丧喜事、接待至亲好友的场所。正厅上方挂着前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书写的匾额“射阳簃”。古代名人都喜欢用自己的居住地或出生地为号。淮安在西汉时期曾叫“射阳县”,因此吴承恩也给自己起号“射阳居士”。吴承恩的好朋友、状元沈坤给吴承恩的书房写了一块匾“射阳簃”。吴承恩很喜欢,为了显示他俩的友情,把这块匾挂在了正厅。此匾现已遗失。为了保持原貌,就把赵朴初书写的匾额也挂在这里。吴承恩的父亲吴锐生有一女一子,一子就是吴承恩。吴承恩幼有文名,写诗作文一挥而就,被称为神童。然而命运偏偏捉弄他,每次应试总是榜上无名扫兴而归。中年以后,吴承恩在这里对民间流传了几百年的唐僧取经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教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等,进行梳理、总结和再创作,写出了不朽名著“西游记”。吴承恩故居内还有一处院落“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展示六龄童、六小龄童饰演孙悟空取得的艺术成就。从吴承恩故居出来,我们到淮安市区吃午饭,饭后前往最后一站高邮。原本以为高邮离淮安只有几十公里,走高速公路很快就可以到达。谁知上了G2京沪高速以后,遇上大堵车。大批游客因为雨雪天提前返回,使得高速公路拥挤不堪。有时干脆一动不动,从车窗往前看,前方就像一个密密麻麻连绵不绝望不到头的停车场。好不容易挪到高速的第一个出口,赶快逃下来走地面道路。春节期间的省道倒是不堵,只是当地人开车很谨慎,车速都在40码左右,好多路段只能跟在后面慢慢走。我们到达高邮已经下午4:00。原计划在高邮玩半天,现在只能紧急调整,只去镇国寺塔、盂城驿两个地方。镇国寺塔的地理位置很特别,是在京杭大运河的一个小岛上。1956年京杭大运河拓宽时,镇国寺塔本在拆毁之列。周总理亲自过问,最后决定不惜耗费重金,在运河中保留一块近40亩的小岛,使得镇国寺塔免遭厄运。我们沿着运河二桥开上河堤,很远就能看到一座方形宝塔巍然矗立。河堤的两侧一面是运河一面是高邮湖,风景绝佳。不一会儿,车子停在镇国寺山门外。镇国寺不收费,这在当下已经很少见了。进山门后,有“普渡桥”将河堤和小岛相连。新修建的镇国寺飞檐翘角颇为壮观。可惜我们时间有限,只能匆匆走过,重点欣赏被誉为“南方大雁塔”的镇国寺塔。镇国寺塔建于唐僖宗年间。僖宗有一个弟弟在此出家修行,圆寂后葬于寺内,并建佛塔一座,即镇国寺塔。宝塔原为9层,清嘉庆十五年被一场龙卷风刮掉3层,光绪三十二年修复成7层。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曾二次来高邮看镇国寺塔,每次都仔细观看流连忘返,并有七绝一首纪行:“归程回首步犹迟,古塔斜阳系去思”。看完镇国寺塔,天色已晚。可我们还是想去盂城驿看一看。我国2000多个城市中,高邮是唯一因邮建城、因邮得名的城市。早在公元前223年,秦国就在这里“筑高台、置邮亭”,高邮因此而得名。1985年文物普查时,高邮发现明代驿站“盂城驿”,有房屋80余间,占地20余亩,保存基本完好。我国邮驿史长达3000多年,历代修建的驿站、递铺数以万计,绝大多数已经荡然无存。“盂城驿”的价值可想而知,有关部门很快把“盂城驿”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邮还二次出现在国家名片邮票上。一次是1985年发行的“古代驿站”,第1枚就是“盂城驿”。另一次是2009年发行的“京杭大运河”,“秦邮亭”和“镇国寺塔”同时出现在小型张“千里通波”上。到了高邮不去看“盂城驿”岂不可惜。哪怕景点关门了,进不去,也可以在外面看看建筑,感受一下气氛。我们根据导航仪的指示,开车在城里转了一圈,没找到“盂城驿”。正着急时,我看到了路边“南门大街”的牌楼,知道“盂城驿”就在南门大街附近,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245-5:1994/AMD1:2003 EN-D Amendment 1 - Rubber insulated cables - Rated volt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450/750 V - Part 5: Lift cables
- 北欧家装设计知识培训
- 校外骑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预防偷窃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辩论修养试题及答案
- 电厂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面部护理知识培训班课件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 静态代理面试题及答案
- 音标课堂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数据泄露一次性赔偿合同
- 有害物质过程管理系统HSPM培训教材
- 乒乓球馆合伙人协议
- 2024至2030年中国品牌战略咨询服务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ISO∕TR 56004-2019创新管理评估-指南(雷泽佳译-2024)
- TSG+11-2020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从高考改卷谈对物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 DB32-T 4757-2024 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 项目成本核算表模板
- 2024新版实习律师协议
- 2024辅警考试公基模拟220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