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中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探索》.doc_第1页
《教育活动中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探索》.doc_第2页
《教育活动中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探索》.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活动中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探索华庄中心小学 邬小平众所周知,教学的运行机制已从应试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的轨道。要搞好素质教育,除了操作模式的改变之外,重要的一点,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掘教育中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求知欲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全面素质。什么是情感,广义的讲,情感包括人的情绪反应,情趣爱好、习惯、脾性、态度,包括人格倾向,价值观。进行情感教育,就是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要学什么知识,还要关心在学的过程中他们的感觉怎样,即情绪是好是坏,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情感和认知过程统一起来,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怎样利用情感因素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一以情感的言行,去激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情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和学习、教育质量是非常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我们往往在无意间打消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当老师提出问世后,举手的仅是那么几只,那么几个熟悉面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我们不要忙着责备学生,首先要查查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有没有在学生没有作出正确回答时就流露出不满意的神情,甚至是大声呵斥过?或者因为教学时间的关系,专喊几个好学生回答?也许,这些问题我们都没有好好想过,只是有过无休止的责怪、埋怨。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来看,这种不自觉的行为却造成了不良的后果:无意间扼杀了学生智慧的幼芽,抑制了情感的产生。以致上课时有不少学生当“观众、听众”,处于被动局面,学习热情淡薄,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我们常常认为小学生不懂事,情感体验不深刻。评价他们的好与否,不作认真对待。事实却不是这样,实际上小学生是很在乎别人评价的。积极的评价会鼓励他把这件事积极地做下去;不公平的评价,则会使他很犹豫,甚至打退堂鼓,会怀疑自己有没有能力再把这件事做下去。再就上课发言来说,刚开始,每个同学都会跃跃欲试,都想表现一番。但由于各人感知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差异,发言的质量也会不同。假如你只欣赏好的,求全责备,那么下次稍差一点的,就不会再那么积极了,甚至也看不到他们自觉举手了。因此,教师要注意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考虑问题,注意学生的心理因素,不可有意无意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把握好情感教育尺度。我的体会是:一种亲切的神情,一个细微的举动,一声赞美的语句,都能唤起学生心灵上的感应,都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学生主动发了言,你道一声“好”,远比毫无内容的“坐下”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发言错了,你和颜悦色一句“请再好好想想”,比你“你刚才在想什么?”作用要大得多。某同学呆坐着不动脑,你悄然走过去摸一下他的头,这比你不耐烦地批评他收效要好。如果你随时用发自心灵的语言去慰藉学生,学生一定会有感情上的反应,教学效果也就出来了。我所教班级通过二个学期来的实践,发言情况大有好转了,这不能不说是情感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关注学生,正确地评价学生,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己有能力,有条件去调适自己。你关心他,不管是用眼光去看他也好,拍拍他的头也好,给他温馨也好,最终你是让他获得一种自我的能力。相信,这种途径,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适自己,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追求更高的境界。二 以自身的形象,去感染学生。教育有四个要素,分别是教育者、学生、教育媒体、教育材料。其中教育者这个要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面已经讲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其调适学生情绪的作用。教育者要在学生前要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以教师特有的情感资质影响、感染学生。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又是人梯,向人类奉献进步。教师的人格力量,鲜明形象,对学生起着榜样的作用。作为教师本身,要维护自己的形象,以严谨治学,乐于奉献的精神激励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必须做到。以模范行为带动学生,当他们看到教师孜孜以求,默默奉献,一丝不苟,勤奋刻苦的教学风范时,他们小小的心灵也会有所感触,并会效仿。反之,你工作马虎,敷衍塞责,缺乏敬业精神,你怎么去要求学生争先创优呢?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人格的力量去感化学生,学生才会敬重你,对你有信任感,自然他也爱上你所教的学科,不言而喻,学习情绪便也随之高涨,学习质量也就提高了。教师的率先垂范,往往要比多次的说教作用要大,效果要显著。如,在学生没有养成主动问好的习惯时,师长早晨进教室,何不先摆下架子,先问学生一声早,学生恍然醒悟,异口同声“老师早。”几天下来,学生便成习惯,同时感到老师的平易近人。上课时,有同学不小心把书掉在地上,“啪”,有时刚好落在你脚边,你不妨弯弯腰,帮他捡起来,学生眼里一定会充满感激之情,下回他会当心了。老师的小小举动,会使同学们感到好事可从身边小事做起。三以优化的教学,去启迪学生。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的途径是很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里发展的规律,要不失时机,“全方位”地寻找情感因素。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趣培能。充分利用好教材,在各学科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如思品学科中的主教材,是很生动的正面教育事例。教师生动的讲解。联系实际的启发诱导,可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认识到什么行为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又如语文教材,其中有不少课文介绍了优秀人物和美丽的风土人情。教师要在钻研教材的同时,挖掘教材的内涵,首先体验其中的情感。教学时,用以情激读,以情激赏等方法,去激发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人物的形象美。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悦耳动听的声音,幻灯的演示,录像的采用,都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既陶冶了情操,又培养了情绪。另外,我们要注意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禀赋不同,各方面难免会存在差异,教师要调正好自己情感的天平,不能过分倾斜于优等生,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不能嫌弃。如在提出问题时,要把问题提得浅显些,由浅入深,设置坡度,隐降低要求。要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也能与优等生一样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成功欲,以情绪低落到热情高涨。四以周围的环境,去熏陶学生。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要注意在集体活动中教育学生”。班级活动往往能自然地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寓教于活动中,能收到行致有效的效果。如班级日常工作中的“值日班长”制度,通过评选有进步的学生轮流来当小主人,学生积极性高,进步的欲望强,也增强了他们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一种爱班级、爱集体的情感油然而生。课外集体活动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或踏青远足,或草地野炊,或为人民服务。学生呼吸到大自然新鲜的空气,领略到家乡的青山绿水,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到助人的欢乐,顿时感到心情特别愉快,印象特别深刻,感受尤其真实,在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教育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良好的环境能营造学习的氛围,也能营造学习的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班级环境,都能激起学生奋发向上的蓬勃热情。学生宣传画廊里优秀学生的事迹。黑板报上的“光荣升旗手”名单能鼓励同学们向先进学习看齐。学习园地里的优秀作文,优秀书画作品的展览能激励学生写好作文,画好书画。班级内名人画像、名人格言、标语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