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养成.doc_第1页
孩子的教育养成.doc_第2页
孩子的教育养成.doc_第3页
孩子的教育养成.doc_第4页
孩子的教育养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只有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他才有可能被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正确引导。让孩子认识到通过学习可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明白许多自己现在不懂的东西,可以在学习中、探索中发现许多乐趣。二是正确评价。一旦孩子在学习中有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要全面客观地看待孩子成长,不把书本知识、考试成绩作为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通过正确、合理的评价,帮助孩子摆脱学习上的狭隘性。三是正确激励。应以学习来激励学习,以奖励孩子买课外书、讲故事、参观博物馆等形式激励孩子更好地学习。 加强家庭教育,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 1. 问题的提出 去年初,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作为中共中央文件公布于众,足以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重视和它的重要意义。占全国人口1/4的未成年人的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 的整体素质、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既然党和国家将如此重要的问题提到每个公民的面前,如何才能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好,如何使未成年人(以下称孩子)成长为有用人才,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大问题。文件中指出,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来担负起这个责任。我们退休的科技工作者除了自己的专业是我们应负的责任外,对下一代、下下一代的教育也应该是我们的责任。这是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责无旁贷。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特殊的、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任何忽视家庭教育的想法和做法,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一种损失。三字经中云:养不教,父之过。鲁迅说:生了孩子,还要想怎么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著名的教育家M.S.斯特娜夫人曾说:优秀的品德必须从摇篮时期开始熏陶,否则,是没有任何希望的。这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还强调了家庭教育必须从孩子小时候抓起,否则,后悔莫及。另外,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如果孩子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学校和社会教育都可以顺利地进行。因此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要用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施教。 2. 家庭教育的内容 从婴儿开始,几乎所有家长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发育成长、营养状况作全身心的关心和投入,每当孩子头痛脑热、发烧咳嗽都会引起家长的关注,而且这种关心会贯穿孩子整个成长过程。而孩子的心理健康往往不被家长所重视。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中心理疾病的发展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其表现为厌学、恐学、逃学,有的神经衰弱、强迫症等,甚至自杀等非正常死亡之情况时有发生。由此可见,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家长们在重视孩子们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家长除了对孩子身心健康给予高度关心之外,家庭教育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教会孩子做人;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2.1 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我国的教育实践家冯恩洪认为:我们的教育要教会孩子什么,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 。要引导孩子先学会做人,而后是做学问。学会做文明人,学习作中国人,学习作近代人,学会作社会主义的人。现在由于孩子少,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给予孩子太多的关注。譬如,有一位妈妈省吃俭用给儿子买了一斤大虾,给孩子营养。妈妈看着儿子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心里好满足。当她看见儿子实在吃不不最后两只虾时,也想尝尝虾的味道。当她刚伸出手时,儿子却大叫一声:不许动,那是我吃的东西。母亲惊呆了,难道这就是她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吗?类似的故事不在少数,家长常会抱怨现在的独生子女自私、没有爱心、不知孝敬自己的父母。为此,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已引起全球的重视,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报告Learninig to Be:The World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中译本学会生存)的主题思想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在这里超越了单纯伦理意义上的做人。它还包括适合个人和当今时代需要的爱心、信心以及诚实守信、有责任感、尊重他人等良好品质。 学会做人对孩子来说,也就是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相传宋朝王应麟所著的三字经中就明确做人的五条准则是:仁、义、礼、智、信。要求遵守这五条准则,称为五常,不容许疏忽紊乱。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中也特别指出,从规范行为作起,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孩子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2.2 教会孩子如何学习 孩子从小到大面临着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问题。然而,现代的知识和信息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更新。因此,孩子除获得知识外还要学会怎样学习,使孩子在学习时树立起自信,培养孩子在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这些都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2.2.1 自信是成才的必备品格 一个人拥有一颗爱心是做人的基础,那么自信则是人格的核心,自信心会影响孩子能力的发挥,自信心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所有成功的科学家、艺术家和体育的世界冠军都因为他(她)有较强的自信心。最近中央电视台的国际台采访刘国梁,因为在乒乓球的所有赛事中,他都得到冠军。主持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因为自信。确实自信能滋生探索事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能力自然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有人曾经问过居里夫人:你以为成才的窍门在哪里?居里夫人肯定的说:恒心和自信心。尤其是自信心。我们看到了自信心确实与孩子的成才有密切的关系。那么,怎么才能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起来的。家长要对孩子多鼓励、多表扬、多帮助,使之成功。让孩子的自信心逐步增强,千万不要轻率否定孩子的努力,要永远支持他(她),说他能行。孩子的自信心, 需要父母精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并给予适当的帮助,使之成功。必定会树立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自豪感和上进心。 2.2.2 开发智力是成才的起步 一个成功的人,除了自己有信心,还必须有较高的智力,孩子的头脑是丰富的宝藏。因此,必须要进行开发。学会求知就是怎样认识周围世界,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里将学会求知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首。这个知不仅是知识的知。求知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智力的产生,培养,开发和提升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智力通常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是记忆力;三是语言表达力。 观察力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有人把视听灵敏说成是聪敏,这话不假,同样看一朵花,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深度,有的孩子看到花觉得很好看,而有的孩子则通过看花,可以看到这是月季花,这是红色的,这花是香的。因此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对大自然冷暖变化,跟随着衣着变化,冰雪融化,小草的发芽与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联系起来。 (2)家长可以带领和指导孩子参观科普展览会,火车,船舶历史展,宇宙飞船等等,对孩子多提问题,促使他思考,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3)尊重孩子的兴趣,小学阶段是孩子大脑发展的高峰期,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长时间注意而不厌倦。 (4)让孩子看图说故事,不仅可以锻炼观察力,还有利于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在孩子游戏和看电视中训练观察力。 良好的观察力,丰富孩子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使知识得到积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想象力,观察越仔细,想象力越丰富,孩子越勤学善问,爱好广泛,也可能产生很强的创造力。? 无论是想象力或创造力,由于孩子喜欢幻想,孩子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荒诞的,而家长绝对不要说:你还小,这个你不懂,长大后你就知道了,更不要责备孩子,而要耐心的帮助孩子从书本上和网上查阅解决的答案,使孩子培养起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明代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家中栽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这是其父亲为了研究药草而栽培的。幼年的李时珍常常为这些花草浇水,天天跑到花盆耐心地、细致地观察它们怎样抽条,怎样开花,从而对药草提高兴趣,以后又常常上山采药,向农民,渔夫,樵夫,药农请教,并致力于临床实践,久而久之他著成了本草纲目等书籍。所载药物一千五百十八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纠正古代草药书中很多错误记载,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人民丰富的药物学经验,对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这个例子说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不仅可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记忆力也是智力类型的一种。记忆力是人类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或语言的承认和再现。俄国某生物学家曾说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记忆是积累知识和经验的基本手段,离开了记忆,人类的一切智力活动就无从谈起。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头脑的存储量有限,害怕让孩子记太多的东西会从头脑中溢出来,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只要运用恰当,这种记忆力可以维持到年迈。 对于孩子来说 ,记忆力不完全是天生的,可以经过后天科学地训练,唤醒孩子的记忆潜能。记忆力的训练可以通过培养孩子对记忆力的信心;对记忆力的兴趣;调动人体各种感官如眼、耳、口、鼻、手等参加记忆;交给孩子记忆的方法和策略;让孩子听完故事后复述等。 语言表达力并非一种单项的智力,而是智力综合发展的一种表现。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取决于思维能力的强弱,一个口齿清晰表达流畅有条理的人通常其思维也是活跃的和有逻辑的。语言能力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与记忆力相同也不是天生的。孩子的语言能力也可以在后天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能帮助孩子提高思维能力。 训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让孩子讲故事;与孩子多交谈;与孩子做语言游戏,如:词汇接龙、绕口令等。这样可以培养孩子思维敏捷和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2.3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决定命运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好的态度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随时随地应用,好象出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尽。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好习惯的养成使孩子终身受益,坏习惯的形成将祸害终生。 在学习上的好的态度,好的品质是勤奋努力。知识的获得常常需要孩子钻研、持久和坚定。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刻苦和幸福的事。为了培养孩子勤奋努力的品质,就必须培养孩子对学习有兴趣,一旦对学习有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要求学,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就能发挥孩子求知的内在动力。形成学习的好习惯、好品质。 影响孩子学习兴趣的因素: (1)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学习方法生动活泼; (2)对孩子的好奇心要尽可能给予满足,绝对不要不耐烦或搪塞。通过书本、网上能解答或与孩子一起解答问题,孩子就有一种满足,会产生喜悦,以后会提高他的兴趣,也教会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并帮助他(她)们完成,获得成功; (4)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弥补课堂上知识的不足,拓宽孩子知识面。一旦孩子对学习、求知有兴趣,并尝到甜头,就能够表现出勤奋努力学习的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学习方法上,也要养成好的习惯,如在校学习要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要有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后有良好的复习习惯。在课外要培养独立做好家庭作业的习惯;专心做作业的习惯;学习制定作息制度并养成习惯;要有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等 。总之,不同的孩子可以采用与其相适用的良好学习习惯。 3. 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长担负起家庭教育的使命,培养孩子成为栋梁之材,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和观念。从目前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我们应摆正位置树立起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1)正确评价孩子,不唯分数论,要用全面发展的标准要求来衡量孩子; (2)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要保护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3)学会与孩子沟通,以孩子为主体,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要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4)不要给孩子过度的物质关注,要培养热爱劳动,克服困难的精神; (5)对孩子的点滴进步或成功要赞美,这体现家长的关爱.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 为了培养孩子成为品行端正,学习有成的栋梁之材,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家长自身的品行修养对孩子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早的偶像,是儿童第一任启蒙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父母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品行端正,子女就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操。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丘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灵起着陶冶净化作用,由于孩子年幼无知,尚未接触社会,是非辨别能力差,意识比较单纯,行为习惯尚未确定,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中,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孩子在这家庭的避风港内健康的成长,必须创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情、乐观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灵起着陶冶净化作用,由于孩子年幼无知,尚未接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