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高文法魏贤臻.doc_第1页
三国鼎立--高文法魏贤臻.doc_第2页
三国鼎立--高文法魏贤臻.doc_第3页
三国鼎立--高文法魏贤臻.doc_第4页
三国鼎立--高文法魏贤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历史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课本,熟悉教材内容。二、 教学课题【知识与能力】1.了解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 知道魏、蜀、吴三国发展、巩固统治的措施。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4.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并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过程与方法】遵循教有生命的历史,还原历史的理念,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情景, 史实辩析、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2.通过小组合作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三、 教材分析 (一)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同时促进了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科学技术显著进步。三国鼎立正是在大分裂时期实现了局部统一,从而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教材基本上落实了课标中关于“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要求,简单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各地官僚趁机扩张势力,形成割据,并为争夺地盘进行混战。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但是,历史事件跳跃性较大,官渡之战的背景没有详细交待,这对学生理解这段历史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四、 教学方法(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教师播放音乐: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百度音乐:/?_m=mboxCtrl.playSong&_a=2058595&_o=/song/2058595_playBtn&fr=hao123|#loaded把学生带入情境,问:这是什么电视剧的主题曲?师问: 同学们知道三国是哪三个国家吗?同学们还知道三国有哪些著名人物呢?(二)合作尝试 交流互助1.师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学生多利用百度搜索资料(如下载素材图片)和寻求帮助(利用百度知道搜索)2.学生小组合作。 (三)精讲点拨(四)布置任务 课外延伸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播放三国演义片头,百度视频:/show/7Q3eN3M3Ou55w0q72ln43A.html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吗?学生响亮齐答:三国鼎立。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你知道吗?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下面请大家猜想一下,好吗?(生答:曹操、诸葛亮、刘备)百度图片:1、/picfile/info/200912/2009123008465389.jpg2、/83/07/19300022708142132189072657576_950.jpg3、/userfiles/2011109152024.jpg(二)讲授新课板书:第18课 三国鼎立1、我们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得首先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17页第一段,问: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的生存环境是什么样?你的愿望又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百度图片:/p/20100928/20100928184845-342278281.jpg那么,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北方战乱局面呢?学生回答:(略)2、教师总结:在当时北方有两个最主要的军事势力,其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袁绍,百度图片:/it/u=3659388603,1378659400&fm=23&gp=0.jpg其次是曹操。百度图片:/73/78/19300001392461132698788558885.jpg&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曹操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你知道曹操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学生回答:(略)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导入框内容、课本第一段内容和学生自身知识回答。3、教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实力大增。袁绍为扼制曹操势力的发展,200年,亲率10万大军渡过黄河,发动进攻,曹操的兵力只有三、四万人。双方在官渡对峙,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动态显示官渡之战形势图)问:你能根据示意图上提示的交战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兵力对比、交战结果,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官渡之战吗?一起归纳: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4、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那么,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呢?请看历史剧场:生先自我介绍师作旁白,生表演 袁绍和谋士的对话 曹操和许攸的对话 (再现官渡之战中曹操、袁绍的心态)表演完毕后,师说:这个短剧不断再现了历史场面,而且再现了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现在你能根据战争过程中两人的心理素质,找出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吗?(生答略)5、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地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径渤海边时,留下了这样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示投影)这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那么他的“壮心”指的是什么呢?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学生回答:曹操意图统一全国。6、但曹操统一全国,还有一定的阻力,显示赤壁之战前曹、孙、刘势力范围图/p/20090826/20090826101604-176215633.jpg一是江南的孙权,孙权在江南苦心经营,百姓生活安定,经济有所发展,地位日益巩固;一是依附于刘表的刘备。在207年,曹操统一北方的时候,刘备还没有立足之地,不久之后却迅速发展起来,其中的关键在于刘备起用了诸葛亮。你们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吗?(生讲故事)三顾茅庐百度视频:/v_show/id_XMTQ2NzA2OA=.html/v_show/id_XNDY4NzE4NDU2.html7、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力量不断地壮大。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动态显示赤壁之战形势图一起归纳:赤壁之战8、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两次战争的主角都是曹操,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那么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分组讨论: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教师总结指出:曹军长途跋涉,十分疲劳;士兵多是北方人,不服水土,不习水战,而此时的曹操已今非昔比,多次的胜利蒙蔽了他的眼睛,结果接二连三地上了孙刘联军的当。9、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赤壁之战后,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变化。曹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谁也打败不了谁,但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10、(课件显示三国鼎立形势图)百度图片:/p/20090826/20090826101936-465489513.jpg问:是哪三国?请学生到前面看图回答,生答后教师指出:三国鼎立的局面相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是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因此是历史的一大进步。11、下面根据三国鼎立知识一起回答: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都城(今名) 魏 蜀 吴 12、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未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三国的治理与开发。(把学生分成三部分,代表三国,分别介绍三国经济恢复、发展的情况)在学生介绍时分别出示魏、蜀、吴经济代表成就图片。(特别强调:三国时哪一政权和台湾有往来?生答后指出:这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少数台独分子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同这种分裂行为作斗争。)13、通过三国代表的介绍,我们知道在三国鼎立时期的相对稳定形势下,各国的经济都有所发展。所以,三国时期是分裂而又富有生机的时代。这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三、课堂小结,承前启后,留下悬念展示三国鼎立形势图 百度图片:/p/20090826/20090826101936-465489513.jpg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生答后指出: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我们将在下一课学习。最后教师播放音乐: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学生加深对本课的理解。百度音乐:/?_m=mboxCtrl.playSong&_a=2058595&_o=/song/2058595_playBtn&fr=hao123|#loaded 六、 教学反思本节课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三国演义电视片主题歌的音像资料,为学生学习本课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和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能结合初一学生的特点,把学生课外已有的知识和课本的新知识有机的整合,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获取资料的能力。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