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介绍.doc_第1页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介绍.doc_第2页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介绍.doc_第3页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介绍.doc_第4页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介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天安门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落款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立”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此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第二次国共战争; “三十年以来”是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到1949年新中国建国; 而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从此弥漫着滚滚硝烟,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纪念碑全景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下午6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前广场上举行了建立纪念碑的奠基典礼。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政协各单位首席代表一一执锨,奠下纪念碑的基石。后经全国广泛讨论,确定碑型。到1952年,全国优秀的建筑师和专家们共设计了一百多种图案,经有关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征求各界人民的意见,归纳、修正成最后的图样。 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由北京市长彭真任主任委员,郑振铎、梁思成任副主任委员。委员会下设工程处,分设计、施工、采石、美术工作等7个组进行工作。纪念碑的设计工作由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主持。此外,专设一个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现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下,研究浮雕画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修建,1958年4月22日落成,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纪念碑总高37.94米,碑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四面均有台阶。下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4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8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68米,雕刻了170多个人物,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浮雕。 题字:毛主席写了3幅在纪念碑建造过程中,毛泽东主席于1955年6月9日为碑心石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记者从北京画院提供的史料中看到,这八个大字毛主席共写了3幅。现在纪念碑上的八个大字,就是工作人员征求专家们的意见后,从3幅字中取出个别字重新编排的。 碑文:一星期完成154字篆刻碑文篆刻师陈志敬之子陈光铭记得很清楚,1949年9月23日,突然有几位政协的同志到他家,要求在9月30日前把154字的碑文刻好。9月24日,政协委员把碑文送到陈光铭家,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陈志敬终于按时完成任务。陈光铭还透露说,当时父亲看到的碑文共有154字。大约在1954年后,碑文发生了两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碑文少了“为国牺牲的”五个字,第二个变化是落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敬立”中,“敬立”改为“建立”。 人民英雄纪念碑仅是个半成品碑顶留后人去完成近日,当年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小组成员解长贺向记者道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纪念碑造型仅仅是个半成品,有待子孙后代去完成。解长贺老先生说,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施工过程中,碑顶的设计工作曾一度成了难题,焦点主要集中在碑顶的形式上。按当时提出的构想,有人主张在碑顶上设置中国古式宝顶,有人主张设置雕像,也有人主张设置红宝石五角星意见不统一。为了早日确定碑顶的形式,北京市委领导邀请了德高望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和其他有关专家,进行了座谈。座谈之后,周总理作出决定,既然碑顶的形式不好统一,就不要宝顶了。孙中山先生不是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吗,那就让后辈子孙去完成碑顶的造型吧!这样,纪念碑的碑顶就留下了一个约两米见方的平台。可以说纪念碑的造型是个未完成的杰作。(陈华摘自1月6日生活时报,作者王景轩)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里的玄机日前跟1001n老弟闲扯,说到写作技术讲究含蓄不尽,言简意赅,好文章一唱三叹,极尽曲折之妙。这方面要好好学习毛泽东的文章,比如那篇人人都知道但没几个人读通的超级短文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如果请您撰写这个碑文,您会写哪些事,怎么行文?还是直接看看高人的吧。兹引全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一百个字刚出头,其中还有四十来个字是重复的,这一点点篇幅,又为了文采气度而用排比,实际只有四五十个字是实质性的,说了些什么事呢?定性质,明正朔。先说定性质:第一段,“三年以来”明确声明三年来的内战,是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华民族,历来最多的就是内乱和党争。“兄弟阋于墙”,中国传统文化也最瞧不起这个。那么,刚赶走了日本人,人民尚未喘口气,国共两党就大打出手,从塞北打到岭南,血流漂杵,算是怎么回事?就算失败者不用去理它,胜利者也要有个说法,对人民有所交待,对历史有所交待。“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就明确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并非党派之争,而是人民解放,是人民革命,是人民反对封建、殖民、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斗争,共产党只不过是这场斗争的领导者而已。隐含的意思:我是代表人民的!所以这三年的战争,正式的名称,就叫做“解放战争”,什么内战之类的话,认真起来,都是政治错误。共产党从来就没有把国民党当作兄弟,这是阶级斗争!阋什么墙啊?偶尔称兄道弟,您可千万不能当真,呵呵。中国古代,对付这种情况,是自称“吊民伐罪”,意思差不多。第二段,“三十年以来”,是把人民解放战争的时段向上推,至少要包括土地革命。可是1949年写这篇文章,三十年前是1919年,那年连共产党都还没出世呢,更不用说解放军,也没什么动枪动炮的大战,怎么个解放战争法?这不是文不对题吗?纪念碑下方基座腰部的浮雕解开了这个谜。八块浮雕中,有一块是辛亥革命,描绘武昌起义的。据此,文章中的“三十年以来”,应该是上溯到1911年。武昌起义,应该是被定性为“人民革命”,南昌起义之后,才算“人民解放战争”。为什么要这样定性?这就要说到“明正朔”。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正统和传承,这玩艺也常常被叫做“名分”。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要做大事,先要抢到名分,然后居高临下,就开始“剿匪”了。任何一个王朝坐稳了江山,或者一帮土匪扯旗造反,都要先干这个活。满清入关,多尔衮要说是你们把我请来打李自成的,“自来得位,未有如我朝之正者”,吴三桂在云南造反,也要说“我太祖高皇帝首称吴国”什么的。说清楚屁股底下这个宝座本来就应该是自己的,这是最重要的事,孙悟空大闹天宫,要让玉皇大帝让座,自己也有个说法,后来被如来佛拿下,告诉他根本不配坐那个位置,也有个说法。像李逵那样,直接要“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只不过是个基层劳改农场管教干部的水准,上不得台面。这个人民英雄纪念碑,实质上是个太庙性质的祖宗牌位。把辛亥革命的英烈混在这个碑里纪念一番,就等于直接把自己定位是他们的后人。可是,辛亥革命的正宗传人不是在台湾吗?辛亥革命既然是人民革命,我是当代代表和领导中国人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我自然是正宗传人,我既然是正宗传人,那台湾那伙人自然就不是正宗了。这个技术,就叫做“明正朔”,台湾那伙人的遭遇,就叫做被“夺其正朔”了。八块浮雕中,另有一块以五四运动为主题的,五四运动,可算是人民革命,尽管五四运动中也有国民党参与领导,这块浮雕一立,也就没他们什么事了。第三段是第一二段在逻辑上的自然延伸,还是要“明正朔”。“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1840年是鸦片战争,也算是中国人民反帝反殖民的开端,尽管那时清王朝尚未灭亡,但是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祖宗已经在奋斗了。他们是谁?“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也就是说,110年以来,一切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人民英雄都是我的前辈,我是他们的后裔。他们的旗号,现在都属于我;他们的使命,现在都属于我;他们的功绩,嘿嘿,不好意思,那也不例外。这里边或许还有一层意思,我既然把自己上溯到清朝后期去了,自然就不提“中华民国”这个阶段,这里边有拒绝承认中华民国法统的含意。那就是隐隐约约地影射,这个所谓中华民国,压根就不合法!什么叫敲钉转脚,这就是了。这几句话一说,不仅仅是要活埋了民国政府,甚至根本就不承认他们的人格,不承认他们合法存在过!一百来个字的文章写得这么言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