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钢琴学习中的厌学心理.doc_第1页
剖析钢琴学习中的厌学心理.doc_第2页
剖析钢琴学习中的厌学心理.doc_第3页
剖析钢琴学习中的厌学心理.doc_第4页
剖析钢琴学习中的厌学心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剖析钢琴学习中的厌学心理【摘要】:钢琴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常见的心理障碍有依赖心理、自卑心理和厌学心理等。厌学心理,从主观上来讲,其主要原因是兴趣低、意志力薄弱、懒惰等。其克服方法可以从培养兴趣、意志力、自信以及多听等方面,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钢琴的效率。【关键词】:钢琴;厌学; 心理 心理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厌学症”,所谓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映模式,主要表现为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患有该症的同学往往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就学习钢琴来讲,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不想去练琴,觉得练琴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从而远离钢琴,丧失了对钢琴的学习兴趣。学习钢琴不只是技巧的问题,还与个人兴趣、意志力、自信心等息息相关。本文通过了解学习钢琴的意义、分析厌学现象原因以及解决对策,希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一、了解学习钢琴的意义(一)、从钢琴的性能来说。首先,钢琴起源于欧洲,传入中国一百多年来,现在已起到了钢琴艺术范围内的中西文化结合,除歌唱以外,学习人数最多的一种乐器,被称做“乐器之王”,是唯一可以与交响乐团想比拟、想抗衡的独奏乐器。可以发出类似交响乐团合奏时雄厚、嘹亮、辉煌而铿锵的声音效果。其次,钢琴是种多声乐器,使用十二平均律的转调、复调、和声获得极大的自由,利用双手可以弹出丰富多彩的音乐。再次,钢琴是一种“最轻松的姿势坐着,以肩、臂、肘、碗最自然放松的状态操作演奏的乐器。”(1)最后,钢琴是乐器中最高雅的,让人百听不厌的。波兰出生的钢琴家赫夫曼在其论钢琴演奏中如是说:“它之所以被认为最高雅的乐器,是否因为其不太感人呢?”(2)这种高雅使它最耐听,不像古筝、竖琴、笛子,它们的声音很艳丽,但听久了会让人产生厌恶感。(二)、有利于人的左右脑平衡全面的发展 学习人体结构时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者各自分管的区域和任务不同。我们人的左脑主要管逻辑思维,如语言、数学、逻辑推理等。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方面,与创造力相关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偏于左脑的开发使用,右脑则处于休息状态。学习钢琴不仅需要严格的动作控制,而且需要直率而充沛的情感表露,适合发展人的双向思维,能平衡人的左右脑全面发展。弹钢琴时眼睛要看谱子,脑子想着音乐,耳朵要听声音,左右手各自完成不同的任务,身体各部分(腕、肘、臂、间、腰、身)要放松、协调、柔顺地配合,右脚还要控制踏板,最重要的是心理自始至终地歌唱。所以钢琴的弹奏是一个综合的动作,有利于提高人的观察力、理解力、接收能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等的发展。(三)、陶冶情操弹钢琴不仅促进了身体健康发展,增加音乐修养,还能从美好的、高尚的音乐之中陶冶情操。物质生活的改善促使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而钢琴是学习恰好可以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可以体会钢琴大师的丰富多彩的音乐,如柴可夫斯基的四季中的十月、秋之歌,让人进入萧瑟哀愁却楚楚动人的“秋意”的音乐境界。 二、 分析厌学现象的原因 从心理学上来讲,厌学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从个体因素方面讲,有心理素质欠佳、学习兴趣低、意志力薄弱、心里承受力差、自控力不强、自我意识能力有偏差。对于厌学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兴趣低“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专业兴趣,从而使自己面对学习压力丧失自信,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3)这是大学生容易患上的心理疾病。大多数学生没有体会到弹钢琴是一种享受,一种心里方面的需要。一段时间下来,就形成了厌学心理。(二)意志力薄弱“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的过程和情绪过程一样,属于人脑的机能,是每个人都有的,而对它的发挥作用大小来看,主要看是否得到锻炼。儿童学习钢琴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没有长时间的坚持;对于成人来讲,目标定的过大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因而不能长期的坚持学习钢琴。 (三)懒惰人都有一种心理,想用最快且简便的方法顺利完成任务。这是人的懒惰的表现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活中运用越来越广泛,科学所带来的东西确实很方便快捷,但正是因为它们的出现使现代人都变得懒惰了。生活的宽裕使很多的学生遇到困难时容易退缩、害怕失败的心理,这也是形成懒惰的原因。众所周知,著名钢琴家里赫每天工作(练琴)时间8-9个小时。冰岛藉苏联钢琴家阿什肯纳志说:“我每天练5-7个小时的钢琴。”这对于普通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三、如何克服学习钢琴中的厌学现象所谓学习钢琴中的厌学,归根结底也是一种心理现象,即不想弹钢琴,觉得练琴是一件件痛苦的事情,远离钢琴的现象。前面在分析原因时谈到了“兴趣”和“意志”,在这里加上“自信”和“多听”四个方面的培养来克服学习钢琴的心理障碍。(一)、兴趣的培养兴趣可以丰富人的心理生活,是学习的基础,没有兴趣就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当一个人对生活有兴趣之时就会觉得生活充满阳光,兴趣给人以推动力量,鼓励着人们向前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平时可以多读一些钢琴家的书籍,去听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他们的音乐这么好听?这样自然有种想去把这个作品弹出来的欲望。在练习的过程中把目标确立小一些,当你达到一个小目标之后就会有种成就感,对学习钢琴慢慢的就产生了兴趣。需要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一般来说,需要的强度越大,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学习钢琴的学生要培养对钢琴稳定并持久的兴趣。(二)、意志力的培养意志对行动的调节,克服内外困难,经受成败的考验有关。自觉调节自觉的心理过程就是意志过程,对心理的调节方式和调节水平,就是人的意志品质特征。有坚强意志的人在意志行动过程中能持久保持旺盛的精力,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屈服,一直保持锲而不舍的精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卧薪尝胆”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具有坚强意志的代表。在音乐演奏方面,意志一词的真实含义应该是:“对演奏行为的控制力”。(4)控制力呢就是弹琴时的力度把握,即轻重缓急。学习钢琴的过程是一段艰辛的历程,需要有一个坚定的意志做支撑。当遇到问题时要下定决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遇到一首比较困难的曲目时,首先要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相关资料,可以先去听这首曲子的录音;然后把一些速度、力度的符号记熟;再把曲目分成一些小部分一个部分地去练习;最后再把这些小部分综合起来弹;那么一首美妙的音乐即将在你的手中产生。如果能持之以恒地练习,我相信会有“曲径通幽处,悠然见南山”的喜悦心情。心理学上认为:意志与情绪密切相关,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所以我们要经常保持一颗愉快的心情。(三)、提高自信心自信心是人类心理生活中最为基本的内存品质之一。自信是青年积累社会阅历与经验的通行证,是青年走向成功的试金石。很多事实证明,自信是大多数有所共同具备的品质,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人们常说,一个人在生活中不怕被别人击倒,他会再次爬起来,最可怕的是自己把自己击倒,他也就再也没有希望了。怎样才能避免“自己把自己击倒”呢?那就需要自尊自信。自信的人生是永远不会被社会击败的,除了他自己最后精疲力竭,无力拼搏。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人的成功之路必须踏着自信的石阶步步登高。有了自信,人才能达到自己所期望达到的境界,才能成为自己所希望成为的人,坚持自己所追求的信仰。李白在将进酒一文中发出感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而高更(十九世纪法国画家)曾自豪地声明说:“我在艺术中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5) 肖邦也常鼓励年轻的音乐家:“要相信你们已经演奏的很好,你们将演奏的更好。”(6)有句话这样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可见一个人水平一般,但是只要有了自信,他就会变的和普通人不一样了。尤其是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每当遇到自己没有把握的乐句时,在心理墨念:“我行,我能行。”如果按照这句话做了,我相信一般钢琴曲目是难不倒你的。在弹琴要有充分的自信心,弹出来的音乐才会让人觉得有感情。(四)、多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让音乐通过听觉浸润心灵,才可能使心灵迸发创造性的音乐。法国钢琴教育家齐格勒认为:“许多富于才华的演奏家学习钢琴奏法的秘诀绝对不是只靠手指的练习,而是借着以心聆听自己弹出的声音,并且具备了如何调节演奏效果的能力。”(7) 根据韦氏(webster)词典的解释,听的意义是:“将耳朵交出来”。而根据马克和华诺贝尔词典的解释则为留心耳朵所听见的声音。那怎样来听呢?听又包括外部听觉和内部听觉(冥听)。我们的耳朵平时听到的外部音响就是外部听觉;“冥听是音乐的效果在演奏家心中形成,他应当具体感受到作品的整体,它的细节,它的每一个音的质量。”(8)用心聆听,尤其是发挥内部听觉的作用,听作曲家作品的音色,音符的质量,联系自己所了解的作曲家的信息,发挥想象力,这个音想要告诉我们些什么东西。在闲暇的时候可以下载古典音乐来听,注意怎样去听。当然在练琴的过程中,有时弹出的声音不好听,并不是肌体没有放松的问题,可能是没有注意听这个声音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声音。用听觉来辅助手指弹出优美的声音,我想这对学习钢琴会更轻松且又能快速地学习乐曲。 对于学习钢琴中的厌学现象,在生活中应多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把钢琴当做是我们的好朋友,觉得弹钢琴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学习好钢琴的。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事情是没有捷径的,只有一点一滴的积累,但是方法还是至关重要的 。这是我对学习钢琴出现的厌学心理现象的看法,希望可以对学习钢琴的同学有一定的帮助。注释:(1)(7)但昭义著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华乐出版社,1999年,第7页,第45页。(2)辛丰年乱弹琴,山东书报出版社,2008年,第3页。(3)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制定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9页。(4)(5)(6)俄根纳季齐平著演奏者与技术,董茉莉、焦东建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年 第162页,第174页。(8)赵晓生著钢琴演奏之道,兴界出版公司,1999年,第35页。 On the Weary phenomenon ofPiano LearningAbstract: piano skill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learners common psychological barriers that depend on psychology, self-esteem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and mental weariness. Weary psychological, subjectively speaking, the main reason is interest is low, willpow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