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权及其保障.doc_第1页
平等权及其保障.doc_第2页
平等权及其保障.doc_第3页
平等权及其保障.doc_第4页
平等权及其保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平等权及其保障【摘要】现代社会中发生的诸多案例,无论是四川的身高歧视案,或者是安徽的乙肝案,无不牵扯到一个平等权的问题。我们心中有了这样一个疑问:我们每天高呼平等,到底什么是平等?我们为什么要平等?平等权该如何保障?本文也主要从这传统的三段式结构进行探讨。【关键词】平等权;含义;保障【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3-0006-02一、平等权的含义界定平等的观念自有社会以来一直环绕着人类,是人类所希冀却又难以达到的一种美好,其渊源可追溯至古亚里士多德的平等正义和分配正义。卢梭指出:平等绝不是权力与财富的程度应当绝对得相等,就权力而言,它应该不能为任何暴力并且只有凭职位与法律才能加以行使;就财富而言,则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的足以购买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的不得不出卖自身。从卢梭的解释中,只能知道哪些是不平等。经过发展演变,各国将平等权通过法律予以实证化,平等权是法治国家所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纵观国外,对平等权含义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具有代表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德均将平等权的基本含义理解为“同样情况相同对待和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即所谓的“同同,异异。”二、平等的意义1、平等权对国家和社会存在和稳定发展的价值。(1)平等对社会影响重大。勒鲁指出:“平等是社会的基础。” 托克维尔认为平等能带来观念的变化。因为随着等级的消失,各阶级的接近和人们的日益混合,人是有能力完善自己的。受挫的认为,任何人不可以自吹达到绝对的善;成功的人在兴奋之余继续努力。人人都咋不断追求,跌倒后再爬起来,但不绝望,不停止得沿着尚待跋涉的漫长人生道路,走到他们只能渺茫地看到终点的伟大目标。这说明平等是我们追求理想的巨大精神动力。(2)平等权有助于拓宽政权合法性基础。合法性是国家权力的根本属性,它不同于合法化,这里的法不是指法律,而是指公理,正义等。合法化来自于上层,而合法性则是下层的馈赠。这说明合法性的基础是同意,源于人们深层次内在的价值观和服从认同的情感。如何让才能获得这种认同,服从和同意呢?这就需要找到能触及人们内在深层的情感的东西。而平等是人类孜孜追求的一重重要的价值观,它最能触及人们内在的情感,是构成一个政权是否具有合法性,是否能够得到人民拥护和承认的价值观基础,所以作为宪法的合法性基础及其恰当。一个政权如果不能以最低的平等作为其政权合法性的基础就很难得到人民的拥护。同样,不以平等为价值理念和原则的宪法也难以获得权威的合法性地位。2、对个人而言,平等权是维护人性尊严的必然要求。(1)人性尊严主体普遍的客观要求。康德指出:“我们若把有理性者互相间的差异,和他们各个人的目的的差异,一起抽出,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剩下的目的整体,并依赖这些目的构成一个有秩序的系统;每一个有理性者,自身就是一个目的,并为自己提出个人的目标。” 他将人作为一种“客观目的”而赋予最高的伦理地位。绝大多数人都将自己视为最高的目的,而不愿沦为他人意志的手段,故唯有尊重他人才能,方可或得他人的尊重。而只有平等权的存在,这种愿望才具有现实意义。(2)人性尊严内容平等的价值需要。人性尊严地位的至上性说明人性尊严乃基于人之本性而存在,不存在任何等价物可与之交换,故只要作为人而存在,均可无一例外地平等享有人性尊严,而不能有所差异。因此,人性尊严的平等性要求各人享有的尊严既无质上的区别,亦无量上的区别,社会应平等尊重每一个人。三、平等权的保障如今各国把平等通过法律予以实证化,然而仅有宪法条文的平等权还不够,还需有实践行动落实宪法的规定,实行宪法的动态保护,而宪法层次上的动态保护主要指司法或者准司法机关运用宪法进行裁判,从而实现制约权力和保护权利的活动。在该活动中,落实形式平等,即反对身份和特权,对此并无争议。目前在司宪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实质平等的界定,对合理差别作何理解,某种行为为对平等权的侵犯还是合理差别?1、合理差别存在的根源。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千百年以来,自由和平等为两个平行的元权利,然而二者又有矛盾和冲突,如二战后发展起来的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之争,以及自由主义内部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的争论,因此,合理差别的存在与平等,自由的互动平衡有不可忽视的深层关系。尽管对上述问题一直存在争论,但是自格林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开始关注平等以来,自由主义的主流已经逐步接受这一观点:即在一定程度上的实质正义是必要的。2、合理差别的“合理”。什么是“合理性”,韦伯对其作了通俗的理解“合理性意味着摆脱迷信和愚昧,更确切得感知,预知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按韦伯的理解,人可以通过计算支配一切事物,将其合理性分为实质合理性和形式合理性。”(1)差别待遇的实质合理性 实质合理性指的是一种信仰,理念和价值的合理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实质平等对形式平等的补充。我们需要平等,但是完全形式平等和机会平等在实际生活中的运作常常极大得背离了平等的初衷是寻求实质平等的一大原因。这也是对实践中人们无法真正享有机会平等的法律弥补,一个社会在面对因形式机会与实质机会脱节而导致的问题的时候,会采取这样一种方法,即以基本需要的社会平等去补充基本权利的平等,而这可能需要赋予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应对生活急需之境况的特权。在一些学者的理论中都已包含了这一理念。如德沃金的平等理论中包含了对弱者极大的关注。诺齐克则提供了一个基于社会同情而对实质不平等所做的矫正。少数人权利的保护。人权法的基本原则是对社会中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进行平等得和非歧视的保护,每个主权国家有义务确保其所有的居民在平等和非歧视的基础上享有世界人权宣言中规定的人权。但是鉴于客观存在的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社会不公平,确保所有的人充分享有经济的和社会的权利要求对过去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及其延续进行补救。因此,为补救少数人群体成员在公平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差别待遇就应运而生了。(2)差别待遇的工具合理性。当目的,手段和与之伴随的后果一起被合理性得加以考虑和估量的时候,行动就是工具合理性的。目的合理性 差别待遇的目的合理性,是指差别待遇的目的是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的,或者说是为了合法授予公共利益,或者说是消除公共危害。手段与目的相关程度的合理性 按照韦伯实证主义的理念,即遵循严格的手段-目的逻辑关系,因此对差别待遇手段和目的相关程度合理性考察的重点可以放在手段和目的的重合程度上,重合越大,合理性越大,重合越小,合理性越小。而合理,不合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又牵扯到一个合理性差别的标准的问题。3、如何判断合理差别。在现实生活中,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因此司宪总在分类和差别待遇中进行,但什么情况下是合理并非容易判断,不同国家根据本国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基准。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最基本的公式即要求:立法者不仅不能把本质相同的恣意地不同处理,也不能把本质不同的恣意得相同处理。美国三重审查基准是通过考察立法或者行政行为设定的目的和采取的手段之间的关联程度来进行判断。法国宪法委员会只要求歧视手段与合法目的的合理相关,审查基准及为宽松。 在日本,因为“平等”并非绝对的,机械的平等,而是相对的平等。恣意的差别不被允许,但是在法律上得以设定差别待遇的事项,以及事实的,实质的差异关系,在社会通念上看来是在合理限度内,其差别待遇不被认为是违反平等。总之,在对合理性这个难点进行论述后,我们可以对某种行为是否侵犯平等权作出如下推理:(1)适用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公式;辅之以不同情况相同对待和相同情况不同对待(2)禁止歧视,反对任意作出的区别对待(3)判断差别待遇的一些基准和方法。 最后,由于我国无违宪审查制度,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当时的情况,借鉴国外理论,构建我国司宪机制,更好得保障公民平等权。【参考文献】1、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