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教育与本土民族文化的融合.doc_第1页
浅谈艺术教育与本土民族文化的融合.doc_第2页
浅谈艺术教育与本土民族文化的融合.doc_第3页
浅谈艺术教育与本土民族文化的融合.doc_第4页
浅谈艺术教育与本土民族文化的融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艺术教育与本土民族文化的融合凤凰县第三中学 邮编416202 吴先平 电话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方的地域文化都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都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性,它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美术教育应该扩展到一切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去,从美术教学中去理解和研究民族民间艺术,创造性和经常性地利用本民族民间艺术,使之成为学校美术教学的延伸,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引入优秀本土民族民间美术作为学校美术教学内容,补充鲜活的本土视觉文化课程资源,是希望保持民族艺术能得到发展,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中国本土民族的文化艺术魅力。因此,我们要加强它们之间的引用和发展,很好的把美术教育与本土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关键词:美术教育;本土文化;民族艺术;融合根据不同的地理、人文环境和民族文化,以课堂内外的艺术兴趣活动为载体,传承和发展本土的民族文化艺术,培养一支具有民族艺术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不仅推进民族地区艺术教育的保证,也顺应了当今和谐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当今的美术教育中,要不要融入本土民族文化艺术,应该怎样融合?是我们地方民族美术教育思考的一个问题。一、 本土民族美术教育的缺陷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普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改革,美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更加美好的希望。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有着许多问题和局限,特别是在地方民族的美术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1、认识上的不足由于本土民族地方传统观念的存在和认识的局限,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对于美术教育也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一是艺术考试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要求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放松和忽视艺术教育。二是认为地方学校,特别是贫困的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条件不具备,很难开展。三是本土民族目前对此类人才没有迫切要求。本土民族地区的孩子由于所处的家庭条件都有限,多数孩子入学前,都没有接触过画画,等到上了幼儿园,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教孩子画画,只有任孩子随便的涂鸦。从幼儿园跨入一年级后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才重要,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这样就把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孩子自身因素的原因和家长认识的不足,经济的落后也导致了学校教学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家长舍不得孩子花钱,学生舍不得把钱花在学习上,学生学具的缺少影响了美术教育的实施,在课堂上,学生就是一支铅笔一张纸,在新课改的教材下实施教学,学生如此单一的学习用具,难以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所以,我们只好把课堂教学转化到课外活动,融入本土文化来丰富教学内容。2、教学中的缺陷在本土民族地区学校的艺术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专业本身的知识系统,轻学生兴趣、爱好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审美情操的陶冶;只求艺术教育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不重艺术教育的实际内容。学校对开展美术课教学普遍重视不够,师资缺乏,教学设备缺少投入,甚至美术课为主课让路,变成了自习课或机动课。在很多农村学校几乎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这成了不争的事实,加上在注重学校质量为本的前提下,学校也不得不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使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师资力量的不足导致上课的局限性,而美术教师更是身兼数职,笔者本是美术专业,根据学校的安排曾经担任过地理、政治、生物教学,由于这些学科都要中考,反倒是喧宾夺主了,自己的精力也自然就多放在了这些教学之上,对美术反而“冷落”了。这样不管是对学生或是教师,都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上课内容的枯燥,教材单一性,没有与当地的本土文化、民族艺术相结合,学生对课本内容的陌生,就会导致教学活动的寡无情趣,索然无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让学生感受到相应的美术满足。使原本生动有趣,极富创新性的美术教学变得呆板,一部分学生因此失去了学习美术的兴趣。二、 本土民族文化的特色所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汇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每个民族都拥有一座独特的民间艺术博物馆,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不同的本土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为学生提供了学校难以相比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将本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引进学校美术教学课堂,使之弥补教材的缺陷,拓展教学的内容。是当今美术教学的需要,更是本土地方美术教育的改革方向。一种艺术是我们一个民族赖以生存最基本的东西,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定的本土民族艺术背景,生活在同一个国度里不同地方的各民族艺术作为民族文化历史发展中的一部分,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民族民间艺术是与当地人情风俗密切相关的,并与当地区域文化的历史渊源也有着密切关系,是具有独特乡土气息的一种艺术形式。本土民族文化艺术长期以来以其特有的方式传承和生生不息地发展,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风民俗,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技艺精湛,带着狂热的宗教和图腾崇拜而付出毕生精力的民间艺术家。如在湘西这个少数民族地区,我们随处可见本土民族自己美伦美幻的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如蜡染、多姿多彩的刺绣、古朴典雅的剪纸、精致富丽的银饰、还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文化,如苗族的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赶苗年、对苗歌等大型的民族风情节日。这些无一不是我们本土人民智慧的结晶,他们承载了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是我们美术教学的渊源和基础。我们本土本生的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到不同的民间艺术,感受的不同的民族生活,从小耳濡目染地得到民间艺术熏陶,如我们本土的剪纸、刺绣、蜡染、泥塑等民间美术都十分熟悉,民间艺术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本土民族所有的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学生体验生活,学习艺术的丰富资源。然而,这些宝贵的艺术教育资源并未能够引起教育和美术界的足够重视,作为我们自己的本土民族艺术,如果我们都没有去发现它,研究它,应用好它的话,只能说是我们本土艺术教育的一大损失。三、 本土民族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融合应用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今天,让青少年接触、热爱以及继承本土民族文化,对民族民间艺术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目前,我们应该意识到民间艺术已经成为濒危的文化需要保护,民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随着传承人的逝去而消亡。只有当民族民间艺术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才能看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把它以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形式呈现出来,拓展学校美术教育的教学空间,重视地域文化和本土民族民间艺术的开发利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把美术教育与本土民族文化艺术相互融合,让学生的学习具有本土性和自主性。因此,开发利用好少数民族地区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艺术,使之成为学校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当今社会时代的需要,也是民族民间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于自小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孩子来说,这种融入了各种情感和审美元素的本土艺术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也是他们身份的象征,因而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魅力无穷的民间艺术,是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不可多得的良好课程资源。如沱江边风格奇异的吊脚楼,圆锥似的背篓,强调花鸟图案的苗族服饰,豪放的八仙唢呐曲等都是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存在于生活现实之中,容易得到,对学生来说亲切自然,是艺术教学的好材料,在美术教学中应好好的融合,让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但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本土民族文化,按表现风格不同可分几大类,每一类都是我们可开发可利用的艺术课程资源。如:吹打类的唢呐、木叶、锣鼓;舞蹈戏唱类的苗歌、霸王鞭、傩堂戏、舞龙灯狮子;手工类的剪纸、银饰品制作与加工、刺绣、蜡染、编织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学不完用不尽的本土民族艺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对艺术课程资源进行针对性实质性开发利用,给教学提供垂手可得、亲切感强的教学材料,把经过筛选、积累、开发和利用的好的艺术课程,自觉补充国家课程,提高课程在本土民族地区的适应能力。因地制宜地把当地的民间艺术引入学校美术课堂,作为学校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把少数民族的蜡染、刺绣、编织、剪纸、等民间艺术都可以作为学校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原生态资源配合课堂教学,运用自然材料进行创作,在没有画板、铅笔、水彩笔、蜡笔、颜料、画纸的情况下,我们充分利用一些随处可得的原生态材料进行捆扎、描画、有机地组合、简化进行创作。也可以因地制宜带领学生到田里去玩泥塑,找一些树味,木棍、竹子、废弃的树皮等等原生态材料带进课堂用刻、切、镂、编等基本方法进行造型表现。还教他们怎样添加、装饰,又教他们怎样利用它们的肌理,纹路形状进行刻画。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大胆的创造,培养他们内在的异于别人的创造能力,使本土原生态资源能更好地被利用到课堂中去,丰富教学内容。改变过去学生端坐耳听笔记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贴近生活,将生活引入课堂,注入时代活水。能够很好的融合和应用好自己本土的原生态资源,让学生的学习更贴近生活,充分的补充了课程资源的不足,积极主动地参与当地或社区组织的一些民俗活动,这种开放性的教学观,拓展了学校教育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形式要活泼,内容要丰富,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民间艺人创作室,民间文化博物馆。在少数民族地区,每年的“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少数民族节日,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参观考察各种民俗活动,欣赏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访问民间艺人,领略绚丽的传统民族服饰,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让学生们深感民间艺术魅力。然后把自己所观察到、听到、收集到、学到的民间美术引进课堂大家一起欣赏、学习和应用。学生们会体验到一种来自于民族民间艺术的情感流动,会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增添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使他们逐渐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与美术学习能力,增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力。这样的教学既传承民意艺术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表现力,把本土的民族文化融合了美术教育之中。 美术教育与本土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不是将一瓶红墨水、一瓶黑墨水倾注在一起的黑红不分、非此非彼、非驴非马。美术教育与本土文化艺术的融合之“融合”是为了吸收他我们本土民族文化艺术之营养,正如人吃猪肉、羊肉,不是为了使自己变成猪、羊一样,这种吸收、借鉴,绝不是外表的摹仿、复制、克隆,而是为我所用,用以滋养我们的身心、发展我们的本土民族艺术。在少数民族地区,艺术课程资源非常广泛,但只有那些具有艺术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的资源才有开发和利用的。在艺术课程的目标选择上,要用办学宗旨和学习心理学作为两个层叠的标准对初选的目标进行挑选,像自来水过滤塔一样对目标进行多次过滤。因此,在我们本土的民族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走出教材,走进生活,走进民间,把我们的美术教学与本土民族的文化艺术有机融合。四、 结束语民族地区教育面临的问题是文化双重性的问题,它既要体现以本土民族为主的统一发展的需要,又要兼顾到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对于处于半封闭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他们既要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又要接受来自本土民族文化的熏陶。美术教育也不例外,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美术教材既要涉及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也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