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刻意含混话语的认知语用探析 摘要:本文尝试互补性地使用心理空间理论和关联理论来探究刻意含混的认知理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心理空间理论能有效地展示刻意含混表达的语用用意的构建过程,而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可为刻意含混的语用用意提供最佳关联解释。听话人通过语用推理,可较好地理解其交际意图,从而使交际顺畅地进行。关键词:刻意含混;语用用意;语用推理;空间复合;最佳关联A cognitive-pragmatic analysis of deliberate ambivalent utterances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plementarily apply mental space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deliberate ambivalenc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mental space theory can efficiently demonstrate the constructional process of its illocutionary forces, yet relevance theory may contribute to the optimal relevant interpretation of its illocutionary forces. Hearers are capable of understanding its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by making pragmatic inference so that communication may run smoothly.Keywords: deliberate ambivalence; illocutionary forces; pragmatic inference; space blending; optimal relevance 1. 引言语言交际中的话语呈现不确定性,体现出语用含糊现象。“含混(ambivalence)”是语用含糊( vagueness)这一总概念里的一非二值逻辑所能分析的含糊现象。“含混”是指言语行为表达方面的模棱两可(何自然、冉永平 2009:189-196)。本文要讨论的“刻意含混”,是指言语交际中说话人知道话语要表达的意图,顺应语境,选择性地使用话语,故意使话语表达的言语行为意义呈现出不确定性,刻意说一些含有两种或多种语用用意、令听话人捉摸不定的话语,从而达到使话语意义模棱两可的交际目的。刻意含混的解释偏重“一”中生“多”,其语用用意的理解过程值得探究。我们可互补性地使用认知语言学的心理空间理论和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来研究刻意含混的理解过程,分析刻意含混的心理空间构建,揭示其认知状态,寻找其理解过程中的最佳关联,以推断刻意含混话语表达的语用用意,使刻意含混的语用推理研究更具科学性。 2. 刻意含混话语的字面意义与非字面意义话语的意义分字面意义与非字面意义,即句子意义和说话人意义,分属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的范畴。语义学揭示的意义是二元关系的句子意义,解决“X表示什么?”,而语用学揭示的意义却是三元关系的说话人意义,解决“通过X, 说话人意指什么”的问题(Leech 1983,何自然、冉永平 2009:7)。我们可知语义学研究的是字面意义,而语用学研究的是话语的非字面意义,即可能出现的语境意义。例如:我是中国人。其字面意义是表明自己的身份。在不同语境中,尽管字面意义保持相同,但意义的表达超越了字面意义,此语句可表达不同的语用用意:1)在谈到烹饪话题时,表达了“肯定”意义;2)在谈到乒乓球运动话题时,表达了“感到自豪”等意义。Grice(1989)论及了句子意义与说话人意义,认为“所说的(what is said)”是区分这两种意义的基础,说话人所说的字面意义与其含意不同。句子意义是规约的,不依赖语境,是一真值命题;而说话人意义依语境变化,话语的字面意义与说话人意义背道而驰,意义划分可为:字面意义句子意义与说话人意义话语含意(Recanati 2004:5-6)。Geis(1995)区分了字面言语行为和语境中的言语行为,认为人们理解话语时,话语的字面意义和语境意义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刻意含混是语境中的话语,表达两种以上语用用意,其解释是以字面意义为基础,在语境中呈现出多层语境意义。例如:(1)谈到内地女演员连续4年夺得金像影后大奖,吴君如带着满腹怒火追问甄子丹说:“你跟很多内地女演员合作,她们的素质是不是真的比香港女演员高呢?是不是工作态度好呢?” 甄子丹的评价十分中肯:“她们是学院派,演艺基础好,而且真的很拼。” 听到这样的评价,吴君如不依不饶地说:“真的很拼?那是不是叫她们做什么都愿意?” (广州日报,2009年4月14日)此例中,吴君如故意使用含混话语,以字面意义为基础,结合语境,其语用用意可推导为“不赞同”、“讥讽”、“怀疑”等。刻意含混的意义解释超出了语言形式本身,即话语的字面意义,其语用用意是语境意义的具体体现。 3. 刻意含混话语的心理空间构建心理空间指我们进行思考和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小小概念集合,它不是语言形式本身或语义结构本身,而是语言结构中相关信息的“临时性容器”,是语言使用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分派和处理信息的虚拟框架(Fauconnier 1985,1994, 2004)。心理空间理论的前提是认知语言学的意义构建观,意义不在语言本身,但语言引导人们去构建意义,语言依赖心理空间而获得意义。语言使用是建立心理空间和若干相关联心理空间网络的过程。交际者使用空间构造语在最初建立的心理空间的基础上构建新的一系列心理空间,如:时间空间、信念空间、愿望空间等。交际中话语使用时建立的心理空间为母空间,是意义建构时可以追溯的出发点空间,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子空间。心理空间的构建为话语理解提供了切入点,意义阐释为子空间的创建过程(Fauconnier 1994,Claudia 1996)。听话人理解话语时可能会构建两个或以上心理空间,在意义理解的过程中,可及原则发挥作用,语义项a和b在不同语境下通过语用功能(语言、语境线索)连接,一空间中的语义项可用来获得另一空间相对应的语义项,从而形成新的语用推理信息,使话语的意义获得不同理解。刻意含混话语含有两种以上语用用意,在表达言语行为意义时呈现出模棱两可,其语用用意的表达过程可为不同心理空间的创建过程。例如:(2)台湾富商郭台铭与曾馨莹结婚后,传曾馨莹怀孕11周,记者求证2人,郭董对记者笑说:“你自己看,像吗?” 再问郭董希望生男生女? 他说:“台湾人口太少了, 多生一点是好事。” 而从昨晚曾馨莹穿宽松的娃娃装来看,郭董明年望第3度当爸爸。(网易, 2008年11月5日)此例中,郭董故意选择含混话语作答,表达的语用用意可为“确认”、“回避”等,也就是说,郭董的话语创建了“确认空间”、“回避空间”等。刻意含混心理空间的构建独立于语言,但其意义解释又依赖心理空间,心理空间相当于在语境条件下听话人对刻意含混话语的理解。刻意含混的心理空间构建以字面意义为基础,作为子空间的构建起点,表达的语用用意是子空间的创建,因刻意含混表达两种以上语用用意,故语用用意的表达通常为两个以上心理空间的构建。又如:(3)谈到新年愿望,佘诗曼坦言希望能遇到一个痛爱她的人,明年与她一起庆祝普天同庆的日子。谈到郑嘉颖是否是这位真命天子,她笑说:“他是一个很有风度的人, 是一个好男人!” (广州日报,2008年12月25日)此例中,刻意含混话语的语用用意的表达为两个以上心理空间的构建过程:刻意含混话语为母空间,以此为出发点,在理解过程中建立起新的子空间:承认空间、否认空间、赞扬空间等,母空间的部分概念结构和发话时的语境在心理空间的构建中发挥作用,说话人和听话人使用心理空间连接器(概念结构)来连接语义项a和b,从而构建了各自的心理空间,即语用用意获得了不同表达。如图1所示:a b a2b2a 很有风度的人b 一个好男人 anbn图1 刻意含混的心理空间构建母空间承认空间否认空间赞扬空间空间n真命天子a1b1优秀男人a3b3真命天子a2b2anbna3b3a1b1 图1中,虚线表示从属于母空间的子空间建立,实线表示语用功能把母空间里的a和b与各子空间里的a和b连接,方框表示空间中的内在概念结构。4. 心理空间复合与刻意含混话语的意义构建 Fauconnier (1997)和 Fauconnier & Turner (2002)提出的空间复合理论是心理空间理论的拓展和完善,广泛运用于语法语义和语用现象的意义解释。空间复合模式一般包括四个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类属空间建立了两输入空间的匹配,使两输入空间产生跨空间投射,两输入空间的概念结构部分投射到合成空间,从而产生合成空间里的突显结构,即新的语用信息。交际者在整合概念时能将两个或多个心理空间的概念结构,选择性地部分投射到动态解释的复合空间,然后将它们整合而构建出新的突显结构,从而使意义的阐释具体和形象化。复合就是这样一种运作,两个输入空间的部分概念结构投射并把这部分信息有选择性地整合到复合空间,这一复合过程能产生新的意义理解结果(Coulson & Oakley 2005)。 刻意含混话语本身仅具有意义产生的潜势,人们理解时的心理空间复合过程即为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我们可探究刻意含混表达的语用用意的两种复合模式:单域型复合和双域型复合,以揭示其意义推导的认知过程。例如: (4)赵蕊蕊是中国女排的绝对主力,因腿伤而离队很长时间。为备战北京奥运,她毅然复出,但主帅陈忠和与队医时刻观察赵蕊蕊的身体反应,在提量的同时,也要保障不能过于疲劳。至于担不担心旧患会有意外情况发生,陈忠和笑着说:“有上帝在上面看着呢!”( 2008-04-01)例(4)中,刻意含混表达的语用用意的空间构建可描述如下:两输入空间提供了性质不同的复合框架,输入空间1为语言结构“上帝、看着”,输入空间2为概念结构“祈求、保佑、风险”等,结合语境信息“赵蕊蕊是主力,但腿伤”,形成类属空间“奥运比赛”。在此空间复合过程中,心理空间2中的相关概念投射到复合空间,但心理空间1只为合成空间提供了复合的框架,没有投射概念结构。刻意含混的意义生成是通过心理空间1的语言表达形式,在其字面意义后面产生一种使人浮想联翩的意义,即浮现意义。这一浮现意义在意义构建时通过跨空间映射,呈现出突显性(汪立荣2005)。这一构建过程经过扩展、完善形成合成空间的突显结构,即话语的意义,突显意义会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此刻意含混话语可表达“担忧”、“使放心”、“赌一赌”等语用用意。这是刻意含混语用用意的单域型空间复合过程。图示如下:上帝看着祈求保佑风险 担忧使放心赌一赌图2: 刻意含混的单域型空间复合类属空间合成空间北京奥运会排球赛输入空间1输入空间2(5)京剧大师程砚秋在上海演出六月雪, 程砚秋饰演主角窦娥,盖三省配演蔡婆。但盖三省矫揉造作,惹得台下观众起哄。程砚秋深知盖三省艺术造诣高超,但确实沾染了一些表演恶习,需巧妙地引导这位老伙计。程砚秋把盖三省请来,轻声细语地说:“三爷,咱们再演一回六月雪,您看窦娥有这么大的冤枉,说得蔡婆动了同情心,那蔡婆该怎么反应呢”。 (演讲与口才,2009年10月)我们可分析此刻意含混话语的心理空间构建过程。输入空间1的概念结构为“演出”、“再演一回”、“蔡婆该怎么反应”等,输入空间2的概念结构为“表演不到位”、“无意识地犯错”、“不良后果”、“表演应改进”等,形成类属空间“演出不成功”,跨空间映射在演出与表演不到位,演出与演出中犯错、不良后果,再演一回与表演应改进等之间进行对应连接,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刻意含混话语的语用用意构建。我们可以推知,输入空间1中的部分概念结构,如:演出、观众反应等,输入空间2中的话语意图、效果、可能发生的事件等部分投射到合成空间,后经过组合、加工、完善、扩展等步骤形成了突显结构,有效地表达了刻意含混的语用用意:“建议”、“商量”或“劝告”等。两输入空间的概念结构选择性地投射到合成空间,意义合成空间包括来自两个输入空间的部分概念结构,从而实现了刻意含混意义表达的双域型空间复合。图示如下:演出改进建议商量劝告6图3:刻意含混的双域型空间复合复合演出不成功表演不到位不良后果演出再演一次突显结构(语用用意)输入空间1输入空间2合成空间类属空间5. 刻意含混话语的最佳关联解释 心理空间理论使刻意含混表达的语用用意的构建过程明示化和形式化,但在意义的跨空间映射和复合的创建过程中,刻意含混表达的多层语用用意在该框架下似乎得不到最佳解释。例如:(6)段奕宏被拍到与女友一起看房的照片,问到这个报道,段奕宏笑了笑:“怎么你们这么关心我的私事?”他表示没有必要把婚事作为宣传炒作的手段。“大家还是多关心我拍的戏,结不结婚毕竟是个人隐私。”段奕宏看起来心情不错,又加了一句:“虽然我不会隐瞒,但我也不会主动去告诉别人我有没有结婚。你说,难道要让我奔走相告,去告诉别人我结婚了吗?” (广州日报, 2009年9月4日)大中小 例(6)中,段与女友一起看房为语境假设(段奕宏结婚)的参照点,“看房”是准备结婚的前兆。段前面的回答似乎表达了不满,但后来心情不错,刻意地添加了含混话语,表达了语用用意“否认”、“承认”、或“抱怨”等。我们可来观察此刻意含混的心理空间构建过程。第一空间为经过推导刻意含混的字面意义而获得的信息,其中包括“不会隐瞒”、“我有没有结婚”等信息,通过概念结构的复合,推导出其隐含信息,表达“否认”。第二空间由“不会主动告诉别人”、“奔走相告”、“我结婚了”激活和引导,部分概念结构投射到合成空间,其语用用意可推导为“承认(结婚)”。第三空间是第一和第二空间的进一步拓展,空间构造语“难道”、“你说”把两空间的部分概念连接起来,构成空间映射关系,话语的语用用意可推导为“抱怨”等。然而,此刻意含混话语究竟表达了“否认”、“承认”、“抱怨”等不能最终确定。空间复合理论似乎只能演绎刻意含混表达的的不同语用用意,不能提供刻意含混的最佳解释,即通过演绎推理而产生最终结论。我们可借鉴关联理论来推导刻意含混的最佳关联假设。Sperber & Wilson (1995) 从认知角度探讨了语言形式与语用推理的关系。话语理解是语言解码与推理的过程,听话人可结合语境推导语言结构的隐含意义。话语理解的基础是对字面意义进行信息解码,但消除歧义、确定指称、识别语用用意等必须依靠语用推理,对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进行推导。话语理解的语用推理机制是将话语的字面意义与可能隐含的认知信息加以综合,选择其中最佳关联的解释。说话人提供与听话人的认知语境相关联的信息,听话人努力寻找话语与语境假设之间的关联,进行推理,以获取最大语境效果(话语信息与语境假设相互作用,产生的语境含意)。关联的交际原则认为每一明示的交际行为表达了最佳关联假设,如果一明示刺激足够关联到值得听话人去处理,那么该明示行为最具关联性。某一话语“有关联”就等于说它获得了某种语境效果,而最佳关联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努力后获得的足够语境效果。听话人在交际时往往启动最佳关联的语境假设进行语用推理,依据语言知识、逻辑知识和百科知识,推知话语的意图,直到在话语中寻找出最佳关联,从而使话语意义得到合理解释。关联原则能有效地解释刻意含混的使用机制,推断最佳关联能使其语用用意获得最佳解释。例如:(7)张继科和刘诗雯的“绯闻”来得并不突然,早在2009年,记者就耳闻两人关系非同寻常。在张继科接受采访之前,刘诗雯已率先接受了媒体的“突然袭击”,当被问及是否和张继科在谈恋爱时,她只是说:“我现在也19岁了,生活中有一些好的朋友,不管是男孩或者女孩,这些都是比较正常的吧。我和张继科以前在一个队待过,确实关系挺要好的,我想大家都是从我们这个年纪过来的,其实不应该感到什么奇怪吧。”(,2010-3-30)例(7)中,听话人在理解此刻意含混话语时,结合语境(张继科和刘诗雯的绯闻),作出语境假设(张继科和刘诗雯在谈恋爱),将刘诗雯所说的前句话语字面意义的明示信息(我19岁了,生活中有一些好朋友,不管男孩或者女孩,都是比较正常的)和语境假设进行演绎推理,可推知其语用用意为“否认”。但此解释与期待的意义解释相矛盾,没有证实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假设。故听话人会根据刻意含混提供的新的明示信息,遵循最佳关联原则,在认知理解过程中力图用适当的投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再启动已知的语境假设,进一步进行语用推理,直到得到与语境假设相符的最佳关联解释。在后面的话语中,刻意含混字面意义提供的明示信息(我和张继科确实关系挺要好的,大家都是从我们这个年纪过来的,其实不应该感到什么奇怪),结合认知语境中的语言知识和逻辑知识,进行语用推理,使刻意含混话语获得了最佳语境效果,产生了新的最佳语境含意,我们可推知其语用用意为“承认”。同时,新信息也加强了现存的语境假设,进一步“确认”了他们的关系(张继科所在的山东男乒教练也向记者证实:“确实有这么回事”)。我们可知新信息推翻了前面的语用用意,从而使话语获得了最佳关联解释。此推理过程较好地满足了听话人交际过程中的兴趣,寻找到了话语的最佳语境效果。 关联理论认为说话人总倾向于说出最关联的话语,听话人在最佳关联的语境条件下关注最关联的语言现象。语言现象的理解是根据其提供的明示信息和语境假设去寻找最佳关联的语用推理过程,以推导言语传递的交际意图,从而使说话人表达的语用用意能产生最佳语境效果,以实现话语的最佳关联性。关联理论对话语的理解过程进行在线认知处理,使话语的意义能得到最佳解释,从而弥补了心理空间理论对话语意义的解释力不足这一缺陷。 6. 结语心理空间理论和关联理论关注的话题都为语用推理,它们可互补性地用来阐释刻意含混这一语言现象的意义推导过程。心理空间理论使刻意含混的意义阐释的语用推理过程形式化和明确化,有效地演示了刻意含混的语用用意的空间构建和复合过程,但未能提供刻意含混的语用用意解释的最终结论,即其突显结构没有很好地确定。而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原则可用来诠释刻意含混的语用用意跃迁及其动态生成过程,结合认知语境,启动最佳关联的语境假设,依据明示信息,对刻意含混的突显意义进行推导,从而对刻意含混的语用用意作出最佳关联的解释。此研究拓展了我们研究常见语言现象的理解途径,为话语意义阐释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参考文献1 Claudia, B. Mental Spaces, Constructional Meaning, and Pragmatic Ambiguity C. In Fauconnier and Sweetser (eds.), Spcaes, Worlds, and Grammar, 29-55.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2 Coulson, S. & T. Oakley. Blending and Coded Meaning: Literal and Figurative Meaning in Cognitive Semantic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5 (37):1510-1536.3 Fauconnier, G. Mental Spaces: 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1994. 4 Fauconnier, 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5 Fauconnier, G. Me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0年7月国开电大专科《办公室管理》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6年中国落地晾衣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打捞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湖南常德临澧县教育系统高校招聘教师23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玉溪红塔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招聘(29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5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南工业大学招聘博士人才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能源充电站运营合同模板
- 2025年车辆运输合同协议纠纷处理
- 输卵管妊娠管理措施培训
- 学生心理健康课件
- 土建工程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 【生物 四川卷】2025年四川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真题生物试卷(真题+答案)
- 保安岗位人员替换方案(3篇)
- 环境生物化学与毒理化学课件
- CSSD特殊感染器械的处理流程-课件
- 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和报告流程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红色经典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五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 医学生创业计划实施路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