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名篇背诵默写训练.doc_第1页
名句名篇背诵默写训练.doc_第2页
名句名篇背诵默写训练.doc_第3页
名句名篇背诵默写训练.doc_第4页
名句名篇背诵默写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沉钟苑15万份语文资源完全免费名句名篇背诵默写训练学案一一、面对名句名篇的考查如何准备呢,准备哪些呢?我们就此谈几点看法。首先,从考查范围看,应以课本(主要是大纲规定的背默篇目)为主,以课外为辅,诗、词、文兼顾。其次,从选句的标准看,要注意有特色的语句。从选句标准看,应瞄准有以下特征的句子:一是比较精彩细腻地描绘景物并寓情于景的句子。古代诗人体物入微,托物言志,善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用这种形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他们描绘风花雪月,歌咏山川湖海,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妙语佳句。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日出江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类名句,融情于景,情景相生,触发读者思绪,引起读者共鸣,深受人们的钟爱,也很容易为命题者关注。二是包含哲理,发人深省的句子。有些语句貌似寻常,但实际上却是推陈出新,平中见奇,道理深刻,语言精辟,启迪后人,意味深长。这些句子是经典名句。例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些句子都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深为命题者青睐。三是善于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段进行说理的句子。为了让人们更加明白某些道理,古人常常通过一些修辞手段来表达,这些句子往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意蕴丰厚,境界开阔,深入人心,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审美价值。例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个句子浅近明了、鲜明深刻地阐明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广为人传,深受人爱。四是具有劝诫、告慰、警示、醒悟后人的句子。这些句子都表达了名人的理想信念、情操气节,可以说彪炳史册、辉映千秋,成为名言警句,众口相传,垂范后人。例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满招损,谦受益。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这些句子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极强的劝诫、告慰、警示性、醒悟等意义。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是有成语来源的名句。成语往往都不是孤立的,它有其来源,因而有可能会透过成语让考生来谈及它的来源,变相考查对名句的掌握。例如: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二、下面就历年来的高考题做一下归类解析例1(1996年全国卷)补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孟子)(2) 莫愁前路无知己,-_。高适别董大)(3) 忽如一夜春风来,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业精于勤荒于嬉,_。(韩愈进学解)(5) _,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解析:这五句中有四句是填后面的句子。般的学生都对(4)所知,只做(1)、(2)、(3)。在这三句中,(1)是书下注解,(3)是背诵篇目,(5)是课文,故失分不多。答案:(1)威武不能屈(2)天下谁人不识君(3)千树万树梨花开(4)行成于思 毁于随(5)由俭入奢易例2(1997年全国卷)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 (1)_,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_,教然后只困。(礼记学记) (3)_,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寄意寒星荃不察,_。(鲁迅自题小像) 解析:本题所考查的内容都是同学们学过的、常见的名言名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出自高中教材的课文劝学;“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两句鲁迅的诗在初中学习藤野先生和高中的呐喊自序等课文时应该了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小学就学过的诗句。另外,试题要求从四句中选择三句回答,难度并不大,只是“跬”、“坐”、“轩辕”等词语容易写错。答案:()不积跬步()学然后知不足()停车坐爱枫林晚()我以我血荐轩辕 例3(1998年全国卷)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_,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_,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3)旧时王谢堂前燕,_。(刘禹锡乌衣巷) (4)_,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解析:本题四个小题选的三句诗,(2)句多数学生都写不上,因为这四局都不是课本上的背诵篇目,故在平时训练中,不要只着眼于课本上的,还应把课外常见的名言名句熟记下来。 答案:(1)玉不琢不成器(2)此曲只应天上有(3)飞入寻常百姓家(4)小荷才露尖尖角 例4(2002年全国卷)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 (白居易琵琶行) (2)千古江山,_。舞榭歌台,_。(辛弃疾永遇乐#8226;京口北固亭怀古)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劝学) 解析:诗歌的背诵、默写,由于诗本身有较强的节奏,且一般多以上、下句的补填为主,故不易出现丢落句子或词语的情况;但名篇中的句子,尤其要求默写的几个句子连着而中间没有给出停顿时,对默写的要求除了内容与书写之外,就又加上了断句与完整。像第(3)小题,除了“江海”切记误写为“江河”外,还应注意标点与接下来的句子,从而使横线处所填名句与上下文衔接,无跳脱。 答案:(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例5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论语#8226;雍也)(2)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3)风急天高猿啸哀,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解析:该题容易写错的字有以下四个:彬、 、渚、萧。此外,第(2)小题的前后语序也容易颠倒。答案:(1)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 (3)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三、题型讲解(一)填空默写式例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沁园春#8226;长沙中的句子。 携来百侣曾游。_。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_?例2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写原句。 (1)_,思而不学则殆。 (2)锲而舍之,_;锲而不舍,_。 (3)是故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_。 解析:这种题型着重检测识记能力,是一种传统的考查背诵的命题形式。它的取材可以是精彩片段;可以集中于某一课(例1),也可以分见于若干篇课文(例2)。平时训练是否严格、准确,基本功是否过关、扎实,这类题目检测得清清楚楚。(二)理解简答式 例3六国论中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一句话是_。 例4石钟山记中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一句话是_。 解析:这种题型的特点是,提干如同一个问句,确定思维方向,要求选用原文回答问题。与第一种题型相比,它测试的能力重点已不仅仅停留在对背诵内容的识记再现上,而提高到比较、理解、提炼的能力层次。六国论对六国灭亡的原因都作了分析论述,要正确解答,只会背诵还不行,还必须比较、理解六国灭亡的各自原因,最后提炼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一句作为答案。石钟山记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反诘句的形式来表达的,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写出正确答案:”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种题型在试卷中多次出现过.再如,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古代英雄多谋善战的句子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古代英雄叱咤风云的句子等。(三)比较默写式例5阿房宫赋中有“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哈请分别默写出课文六国论和过秦论中总结六国或秦国灭问之原因的一句话。例6根据“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的诗句,写出刘禹锡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 解析:这种题型难度较大,首先是取材范围大,往往由一篇扩大到几篇(例5),或由课外到课内(例6),而内容又往往是相近的;其次是测试的能力重点包括了前两种题型测试的能力;另外,还要“辨词句”,要明确相近的意思在每篇课文中是如何表达的。这种题型往往形成比较阅读的内容,这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这种题目的取材可着眼于课内所学,也可课内、课外结合。例6要求首先理解所给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从课文中提炼出“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句子作答。(四)创设情景式例7我们的老学者力避门户之见,对青年人的创造发明倾力扶持,做到了“_”(龚自珍诗)。 解析:本句创设了老学者扶持后俊的语境,又限定了必须填写龚自珍的诗句,答案无疑应是已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又如:(1) 你不要把责任都推到“环境”上,不少学者都在喧哗的环境中写出了伟大著作,陶潜在饮酒中说“_”,依我看,你的新还没静下来。(2) “_”(王勃诗)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但友谊的纽带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3) 谈到太平天国洪、杨内讧这段历史,人们不禁会发出“_”(曹植诗)的叹惋。这三例的答案依次是:(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五)提示句意式例8“_,_”这个“事”指改造世界的活动,任何改造世界的活动都离不开“器”工具。 解析:本句已经提示了名句中的关键字并作了解释,稍加推想,即可填出名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例9(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是说坏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它小就去做,好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它小就不去做。 (2)顾炎武说:“_”这个“匹夫”指的就是一个一个的“我”,“从我做起”是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的体现。 (3)“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_,_”诗句。 答案:(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六)由此及彼式例10“_”,这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诗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是诗圣杜甫的诗句。每当吟诵起这些诗句,仿佛让人感受到诗人们的心跳:他们在悲天悯人,他们在忧国忧民 解析:本句的填写须参照“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及“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内容提示,由此及彼地联想填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例11(1)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权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高适别董大中有两句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相反,这句诗是“_,_”。 (2)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类似的词句,就是“_,_”。(3)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_,_”。答案:(1)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2)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3)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七)开放多解式例12花和雨入诗很能营造诗歌的意境,请写出两个带“花”和“雨”的诗歌名句:_解析:这是一道非常开放的题目,古人诗句兼含“花”、“雨”者较多,只要挑选自己拿得准的写下两个即可。例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例13(1)古人写鸟的诗句很多,有栖枝的黄鹂,“_”,有冲天的白鹭,“_ ”,但都与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大相异趣。 (2)陶潜的诗不仅有“_”的闲适,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激烈;苏轼的词不仅有“_”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 答案:(1)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学案二一、课内名句名篇检测1、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君子生非异也,_。(荀子#8226;劝学)3、 故不积跬步,_;不积小流,_。骐骥一跃,_;_,功在不舍。(荀子#8226;劝学)4、 臣闻求木之长者,_;_,必浚其泉源;_,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5、 _,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_。(王勃腾王阁序)6、 时运不济,_;冯唐易老,_。(王勃腾王阁序)7、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韩愈师说)8、 孔子曰:三人行,_。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闻道有先后,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9、 灭六国者六国也,_;族秦者秦也,_。(杜牧阿房宫赋)10、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_。苟以天下之大,而从_,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11、书曰:“_,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_,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12、 长太息以掩涕兮,_。亦余心之所善兮,_。(屈原离骚)13、 不吾知其亦已兮,-。佩缤纷其繁饰兮,-。(屈原离骚)14、 迢迢牵牛星,_。盈盈一水间,_。(古诗十九首)15、 _,池鱼思故渊。暧暧远人村,_。(陶渊明归园田居)16、 山不厌高,_。周公吐哺,_。(曹操短歌行)17、 风急天高猿啸哀,_。无边落木萧萧下,_。(杜甫登高)18、 沧海月明珠有泪,_。(李商隐锦瑟)19、塞上长城空自许,_。出师一表真名世,_。(陆游书愤)20、小楼一夜听春雨,_。矮纸斜行闲作草,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二、课外名句名篇检测1、 言者无罪,_。(诗经大序)2、 _,自知者明。(老子)3、 _,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4、 穷则独善其身,_。(孟子尽心上)5、 蓬生麻中,_; _,与之俱黑。6、 桃李不言,_。7、 _,大礼不辞小让8、 文王拘而演周易;_;_;乃赋离骚;_,_;_,_;不韦迁蜀,世传吕览;_,_;诗三百篇,_。9、洛阳亲友如相问,_。10、衰兰送客咸阳道,_。11、_,夜泊秦淮近酒家。12、_,红杏枝头春意闹。13、梅须逊雪三分白,_。14、_,于无声处听惊雷。15、天行健,_。16、学然后知不足,_。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_,_。17、不戚戚于贫贱,_。18、操千曲而后晓声,_。19、仰天大笑出门去,_。20、长恨人心不如水,_。三、名句名篇新题型检测题1、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中,浅处无妨有卧龙。”刘禹锡陋室铭中,有一个与这句话相近的句子,这两个句子是:“_, _。”2、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与名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相似的句子是:“_, _。”3、于谦的石灰吟是托物言志之作,其中最能体现他要留清白的坚定决心的两句诗是:“_, _。”4、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有两句神来之笔,描写了小草坚韧刚强的生命力,表现新生事物怎样也扑灭不了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 _。” 5、宋代词人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有两个著名诗句,揭示了正义的事业像江水一样奔腾向前,任何恶势力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道理。这两句诗是:“_, _。”6、杜甫的蜀相一诗中有两个哀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的诗句,这两句诗是:“_, _。”7、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无题中有两个著名的诗句生动描写了两情相悦、默契互通的心灵感应时欣喜和欢愉之情。这两句诗是:“_, _。”8、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无题诗中歌颂了“春蚕”和“蜡烛”的精神,赞扬了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至高无上的真爱。这两句诗是:“_, _。”9、唐代诗人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形象描绘了一幅春雨暮舟图,其中最能体现这幅图画意境的诗句是:“_, _。”10、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两个著名诗句,深刻地道出了离乡背井之人的思亲之情。这两句诗是:“_, _。”11、史记鸿门宴中有两个名句,意思是要注重大的行为,不计较细枝末节。这两句诗是:“_, _。”12、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有两句描写早春春雨和早春春草的经典诗句,这两句诗是:“_, _。”13、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有两个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句著名的诗句是:“_, _。”14、宋代诗人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有两个描写满园春色、风光旖旎的诗句。这两句诗是:“_, _。”15、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引用了明代的一幅著名对联,形象深刻地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主观主义者。这幅对联是:“墙上芦苇,_;山间竹笋,_。”16、归去来兮辞中有两个名句与名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极相似,这个句子是:“_, _。”17、鸿门宴中有一个与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意思相关的成语是:“_, _。”18、古人做诗常化用前人成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就是化用前人成句:“_, _。”答案一: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而致千里/而绝江河/善假于物也 3.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4.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思国之安者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6.命运多舛 /李广难封 7.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8.则必有我师/师不必贤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