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8《李广射虎》.doc_第1页
三下8《李广射虎》.doc_第2页
三下8《李广射虎》.doc_第3页
三下8《李广射虎》.doc_第4页
三下8《李广射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8.李广射虎一、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唐、卢、组”等十个一类字和五个二类字“棱、朦、胧、搜、绰”;理解“平明”“扎”“任”“搜寻”等词语的意思。2.细读文本,抓住“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射了出去”和“那白羽箭深深地怎么拔也拔不出来”等句子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和箭法高超。3.能背诵塞下曲,引用文中相关语句并加上自己的想象说说塞下曲的意思。4.感受“文包诗”的写作形式,练习仿写古诗小故事。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学习引用文中相关语句并加上自己的想象说说塞下曲的意思。2. 学会抓住文中关键词句,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和箭术高超。难点:感受“文包诗”的写作形式,练习仿写古诗小故事。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初读环节中,通过自由读、同位检查读、指名读、扩词、展示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指名读、圈画读、背诵等方式推进,使学生诗文结合读懂课文,感受文章精彩的语言,积累古诗。3.借助拓展小练笔中的想象写对话和仿写古诗小故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教学课件。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课1. 课件出示:李广图像。同学们认识他是谁吗?由介绍卢伦的塞下曲六首。引出文中诗句,简单介绍“飞将军”李广。2.板书课题:8.李广射虎,并指导朗读好课题。3.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4.学生介绍,教师补充。5.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现在,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些什么?(这也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你还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师评价: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如果想了解李广,那么我们就先来扫除文章的障碍。(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识、写。(1)读准字音,每人都读,力求大部分同学过关,需要在字音方面引起注意的字有“惕(声母为t)、扎(第一声)”。(2)认清字形:“卢”的字头是一竖一横再加尸字,与“户”区分;“逻”字,巡逻时需要不住走动,一边走一边看,故而用“走之底”;“惕”是心怀戒惧的意思,是人的心理活动,因此是竖心旁。(3)书写规范: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注意提醒:唐(里边上半部分横竖要出头);核心提示:关注主笔。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2.读准多音字,特别是“蒙蒙亮”中的叠词读第一声塞下曲 飞将军 将领 将军 出没 拈弓搭箭 蒙蒙亮 扎进3. 检查对本课词语的识读和理解应用。唐代 卢纶 石棱 时期 猎物 “飞将军” 巡逻 朦胧 疾风 白羽警惕 搜寻 蹲着 影影绰绰 扎进 拈弓搭箭 “嗖”的一声 平明 (1)不同形式读词(自由读、同位交流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正音。“棱”的读音lng(后鼻音)(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班级交流,查字典或者把词语放到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平明:早晨,天亮的时候;白羽:白羽箭;朦胧:月光不明,模糊看不清。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4.检查朗读课文。(1)读通古诗塞下曲 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读准字音,特别是 “没”的读音“m”;略提诗的押韵和朗读节奏;范读,练习朗读。(2)同桌合作读课文,一生读,一生认真听,及时纠正错误,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3)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正音。5.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预习单第三题。找出和诗句相对应的自然段。(2)诗中的将军指谁?(3)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课文里找出一个准确的词语来概括神勇无比。(板书 神勇无比)填空:李广是( )时期一位( )的将领,人们称他为( )。“神”指什么?“勇”指什么?给“无比”换个词?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神勇无比”?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1.学习古诗部分,感受李广的神勇无比。我们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1)多媒体出示古诗(2)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3)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朝代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1)指名读,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2)交流:第二自然段有三句话,你为什么只选取了第二句?(找出中心句这也是概括段意的方法。)(3)理解本课中引号的用法。出示:这位“夜引弓”的“将军”,便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讨论句中引号的用法特殊称谓;引用诗中的词;模拟事物发出的声音。)课文中这样的引号还有, 你能找出来吗?填一填(课件出示)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4)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自由练读,指名读。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2. 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李广的箭法高超。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阅读,我们知道神勇无比的李广并没有射中老虎,而是石头(相机板书:巨石)。多大的石头叫巨石?(板书 将“石”放到巨大。)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李广是近视眼?让我们一起随着李广的巡逻队走进那个月色朦胧的夜晚,走进常有猛虎出没的松林。(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李广为什么把石头当作老虎?你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借助词语体味环境及环境描写的妙处你有过深夜行走的经历吗?当你行走在朦胧、幽暗的树林里,四周一片寂静,突然,一阵疾风吹来,“沙沙”的声音撞入你的耳朵。这时候,你的心跳怎样?为什么?(恐惧充满了我们的内心)你能读得让人害怕吗?朗读指导。此时,李广害怕了吗?你从哪一个词语感受到李广的内心?(警惕、搜寻)什么是“搜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由此可见,李广将军警惕性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何等的勇气!怎么读?指读。(2)他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第3自然段。想想:在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课件出示文字: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谁来读读你画出的词语?相机理解字意:拈:拿。拈弓:拿起弓。搭:架。搭箭:架起箭。运:贯注。运足气力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谁能上台表演一下,表演得怎么样?前方的老虎李广看清楚了吗?为什么不等看清楚了再射?是呀,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仍能将箭射得如此熟练、如此神速,真是箭法高超!(板书 箭法高超)(3)诗文结合。第3自然段所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引读。课件出示: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的内容。你能结合这一段的内容,用上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指名说)3.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李广射虎的结果怎样呢?默读第四自然段,读后你有什么感受?(惊讶)你从哪知道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1)是呀,不仅你们惊讶,你看:将士们也惊讶得合不拢嘴了(出示课件: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结合“!”指导读书。更让人惊讶的是(出示课件: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追问:多深?用诗句中的哪个词来说明最合适?(没)还从哪些词可以知道箭射的很深?什么是“任”?你能用“任”字来说一句话吗?(指名说)将士们会怎么拔?得用多大的力气?最终也没有拔出来这就是“扎”的意思!(2)将士们全都惊呆了,是因为( ),更是因为( )。所以他们情不自禁地说:出示:看着那支深深扎进石棱的白羽箭,一个随从不禁失声喊道:“( )!”另一个随从也吃惊地说:“ ( )!”将士们纷纷赞叹道:“( )!”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呢?李广将军力气真大。如果真有老虎在这儿,肯定被射穿了。李广将军箭术这么好,一定让敌人闻风丧胆。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3)诗文结合。这一段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引读。课件出示: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内容。结合这一段,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指导“平明”“没”“棱”。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四)感受“文包诗”的写作形式,并练习仿写。1.读完了故事,认识了李广,我们再来读古诗塞下曲。出示古诗,诵读、背诵。2.这首诗写了谁?(李广)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吗?指说。3.听了同学们的描述,你发现了什么?(诗的意思跟我们刚刚所学的故事非常像。)知道吗?李广射虎的故事就是根据塞下曲改编出来的。这篇课文包含了一首古诗和一个故事,这种写作方式就叫“文包诗”。 采用“文包诗”的写法上学期就学过每逢佳节倍思亲,同学们还记得吗?4.每一个诗句都可以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来解释,故事就是这首诗的具体化、形象化。下面老师说诗句,同学们读相对应的课文内容。5.仿写“文包诗”小故事。(1)回顾本课的结构。(第一段写了古诗作者和古诗内容,第二段写了诗中人物的背景,第三段和第四段通过故事讲述了古诗的意思。)(2)你能用这种“文包诗”的结构也来做一回小作家,任选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一首诗,写一写古诗故事吗?(五)总结全文。1. 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发现李广-(结合板书,生答 箭法高超。)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习了课文后,我们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课件展示 指名读)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吧,一起再来读读。(练习背诵古诗。)3.想欣赏一下李将军射虎的神勇气概吗?(欣赏动画)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记住神勇无比的“飞将军”李广!(六)拓展延伸。1.读一读。(1)我们喜欢英雄、崇拜英雄,甚至做梦都梦到自己成了英雄,唐代是盛产英雄的时代,也是盛产歌颂英雄的诗人的时代。面对神一样的英雄李广,大诗人们不吝笔墨、不吝豪情,纷纷挥毫,请看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课件出示)跟老师读。学习出塞历代歌颂李广的诗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唐高适)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唐高适)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唐杜甫)(2)课外阅读小说李广射虎,再一次感受人们对李广将军的敬佩与怀念。2.写一写。(1)看着那支深深扎进石棱的白羽箭,同行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呢? 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2)仿写古诗小故事。(七)板书设计:8 李广射虎 巨石 神勇无比 箭法高超附三下8李广射虎预习单姓名: 班级: 等级 :亲爱的同学们,充分的预习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想试一试吗?老师很期待你的精彩表现!一、读准字词1、下列词语请准确拼读,不认识的可以用你想用的方法(请教、查字典、上网等)解决,带点的字是本课生字,务必读准。唐代 卢纶 石棱 时期 猎物 “飞将军” 巡逻 朦胧 疾风 警惕 搜寻 蹲着 影影绰绰 扎进 拈弓搭箭 “嗖”的一声2、在田字格里抄写第1小题的词语一遍,一定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哟。喜欢挑战的同学可以默写在试卷的背面,不必抄写。3、本课中的多音字较多,能在括号里给带点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吗? ( ) ( ) ( ) ( ) ( ) ( ) ( ) ( ) 塞下曲 飞将军 将领 将军 出没 拈弓搭箭 蒙蒙亮 扎进二、读通课文朗读课文两遍,力求“不添字、不漏字、不破句”,遇到不太好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挑战一下,读熟卢纶的塞下曲,也可以试着背诵。三、感知课文李广射虎包含了一首诗塞下曲和一则故事“李广射虎”,古诗和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故事就是根据古诗改编的,甚至在故事中都有与诗句相应的语句,这样的写法叫“文包诗”。其实,采用“文包诗”的写法上学期就学过每逢佳节倍思亲,方便的话,可以找到这篇文章再读一读。你看,与第一句“林暗草惊风”相对应的句子是“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你能在文中发现其余三句诗相对应的语句吗?试一试,填一填。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 四、了解李广1.读完课文,李广给你留下的印象是 (选用文中的一个成语)。2.李广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单是被他的敌人畏称为“飞将军”就值得千古传诵,请看:西汉元光六年(前129年),李广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上面这段话能读明白吗?可以请家长帮忙的。然而,人都是多面的,英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