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构成态度的三成分; 学会通过平衡三成分远离痛苦、获得幸福; 认识到人们追求的是幸福感,而非真理; 学会在态度协调论的基础上管理自我情绪。如何通过态度协调论管理自我情绪一、什么是态度协调论1.态度的成分态度是一个人对人、事、物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由三种成分构成,分别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认知成分认知成分是指一个人对人、事、物的看法,是人们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性的认识,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价值观以得可偿失为条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道德观则能使人们不惜任何代价达到一些目的。情感成分除了看法之外,人还会有情绪体验,这就是态度的情感成分。譬如在看到某一个人时,人们会有愉悦感或厌恶感,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是喜欢还是讨厌,等等。行为成分行为成分即面对人、事、物时的实际行动,是人们的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行为的反应倾向。比如,是坚持坐在教室里听课,还是偷偷溜走,这就是态度的行为成分。例如,抽烟这个问题包含着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成分。认知成分是指人对香烟的看法,如香烟对人是好处大还是害处大,有害成分有多少等。情感成分是人对香烟的情绪反应,是放松还是紧张,喜欢还是讨厌等。行为成分则是一天抽半包还是抽一包。要点提示态度的三成分:认知成分:人们对人、事、物的看法; 情感成分:人们的情绪体验,即好恶感; 行为成分:人们面对人、事、物时的实际行动。2.三种成分协调程度态度协调论的观点态度协调论认为:当态度的三种成分协调时,人会感到很幸福;当三种成分轻微不协调时,人会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当三种成分严重不协调时,人就会处于一种痛苦的状态,甚至可能产生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以人对抽烟的态度为例,有人在认知成分上认为抽烟对人体的害处很小,情感成分是喜欢香烟,行为成分是一天抽一包烟,此时他的焦虑感很轻,对生活没有影响。有人在认知成分上认为香烟对人体害处极大,但情感成分却是看见香烟就喜不自禁,行为成分是一天抽三包烟,那么他就会觉得非常痛苦,整天焦虑彷徨,惶惶不可终日。调整三成分协调并不容易态度协调论不但指出了人痛苦的一个来源,还说明了很多现象。由于人的天性是逃避痛苦、走向幸福,因此当态度三成分严重不协调时,人们就会力图重新调整认知、情感、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一致化。例如,对于认为香烟对人体有害的人而言,一天抽三包烟的行为令他很痛苦,如果他要调整态度三成分达到一致,则必须戒烟。调整态度三成分的关系并不容易。例如,戒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意味着行为成分很难被调整,这时要想使三成分达到和谐,人们往往就会走“捷径”调整自己的认知,逐渐走向自我欺骗的深渊。如有人会想:“香烟虽然对人体害处很大,但凡事必有特殊例外。隔壁的王大爷89岁了,每天还在抽烟,身体还很健康。这就说明不是每个人都对尼古丁敏感的。”这样想着,他就会觉得抽烟不是那么不可饶恕。这样调整的人往往会对外界的信息进行修改,或选择自己喜爱的、能让自己感到开心的信息进行吸收,这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二、态度协调论的应用1.态度协调论在心理疾病中的体现利用态度协调论观察生活和工作可以解释许多事情。比如,在学校中,有两类学生很幸福。第一类学生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他们在认知上认为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在情感上看见书就感到喜悦,在行为上常常一头扎到书堆里不出来。第二类学生是传统意义上的差学生,他们在认知上认为年轻就要放纵地玩,情感上厌恶学习、喜好玩乐,行为上每天都是玩耍取乐。这两类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天差地别,但因为对学习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成分高度协调,生活质量非常高。在这两类学生之外,学校中还存在一类心理上很痛苦的学生,他们中往往最容易出现抑郁症、焦虑症或强迫症。这些学生的特点是认知上觉得应该好好学习,而行为上却无法控制自己想要玩乐,根本原因就是态度三成分无法协调的后果。态度协调论中有人认为,正是源于人们态度认知、情感、行为过于不协调,乃至完全分裂,才最终导致了精神分裂症的产生。2.态度协调论在心理治疗中的体现基于态度协调论,心理咨询师就要分清大道德与小道德。譬如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中,隐藏着的可能是在婚外情问题上的认知、情感、行为的不协调,心理咨询师不能急于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一旦反复告诉对方“你的生活方式很不健康”,他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有可能会更加不协调。这时心理治疗师不妨换一个角度,尝试让他协调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能完全把道德标准理解为心理咨询。换一句话说,一个习惯做政治思想工作的人并不一定适合做心理咨询,因为他常常是从道德标准去看问题,而不是从心理结构的角度缓解他人的问题。说到底,道德有大小之分,心理治疗最关键的是通过解决对方的困境来挽救人的生命,而不是将社会道德加诸对方身上。3.态度协调论在宗教中的体现宗教在生死问题上协调人的认知、情感、行为大多数人在生与死的问题上,认知、情感、行为三者都会陷入高度矛盾状态。表现为大多数人在认知上认为自己总有一天会死,情感上都不愿意面对死亡,行为上是不能逃避死亡,因此三者无法协调,人就会觉得痛苦。在这个问题上,宗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死后继续存在的世界,包括佛教中的轮回、基督教中的天堂等,使人们在情感上比较容易接受死亡,由此减轻人们的痛苦程度。宗教满足人们对幸福感的追求这时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宗教是不是真理?答案是否定的,宗教只是一种心理现象,绝对不是真理问题。但是芸芸众生并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存在,他们追求的目标其实是一种幸福感。人们信奉宗教就是为了追求幸福感。根据大量统计数字显示,相信宗教的确大大缓解了人们的心理问题,中国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自杀率最低的地区是西藏,这一现象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很多邪教也抓住了这一点,虽然他们宣扬的东西在逻辑学上完全不成立,却由于能够让人高度弥合认知、情感、行为的紧张,诱导人们进入它的组织。如果一个人没有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待邪教,往往就会觉得教义可以让自己非常幸福。因此解救邪教教徒的最好方法不是讲道理,而是从心理技术上打破这种虚拟的幸福感,例如混入邪教中跟他们一起学习,隔三差五地安排一个人表示自己不信这个教了,这样就会陆续有人从邪教中“醒”过来,剩下的教徒由于从众心理,最终也就能够摆脱邪教了。正是由于大多数人追求的是幸福而非真理,人们往往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从众心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领导公布一个政策的时候,可能有40个人不认同,只有10个人赞同,这时领导如果挑选支持自己的人发言,剩下的人就会觉得“大家都支持,只有我反对,肯定是我自己有问题”,最终也就会倒戈相向了。4.态度协调论在畅销书中的体现一个社会学说或一本书如果受到老百姓的认可,那么它一定是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要。【案例】热销书与冷门书鞠强写了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叫二元相对平衡管理。这本书自创了一个基础管理理论,只有管理精英才能看懂,普通老百姓根本看不懂,因此这本耗费了他10年精力的书销量很小,最后鞠强只拿到了2万元的稿费。出版社的人说,目前写学术书的人大多都亏损了,只有迎合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书才能畅销。譬如,写管理学就要写:管理的要义是无为,关键是要相信员工,让员工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这就要打破考勤制度,取消质量控制部,这种书就会畅销了。但是对领导层而言,无为就是少管,他们就能偷懒;对员工而言,不打卡不是更开心了吗?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过不多久,鞠强在市面上看到一本关于减肥的书多吃减肥法。起初眼前一亮,翻看了才明白书名的含义:人吃东西后胃部就会蠕动,蠕动就如同慢跑,慢跑就能锻炼身体、消耗热量。所以关键不在于少吃,而在怎么吃、何时吃、吃什么。鞠强看完书后不禁啼笑皆非,这本书的确迎合了胖子们的心理需要,与出版社跟他描述的热销书标准完全契合,也难怪畅销了。达到绝对客观是很困难的,因此即使很多人并不相信畅销书的内容,畅销书的销量却还是一路长红。再比如,有的人学习成绩不好,一些畅销书为了协调这类人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紧张,就去搜集没有读书却走向成功的案例,将比尔盖茨、甲骨文的总裁、戴尔电脑的老总的故事整合起来,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读书越差越成功。这种信息的选择性截取也能迎合人们的需求,协调人们的态度三成分,最终给人营造幸福感。5.态度协调论在离婚现象中的体现中国单亲家庭小孩患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比例往往高于国外的单亲孩子,原因正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中国家庭离婚的小孩经常处于认知、情感、行为高度不协调的状态。在中国,夫妻离婚后都会把对方当作仇人,甚至当着孩子说对方的坏话,这就导致孩子在情感上虽然与另一边的血亲有感情,但认知上会认为对方是坏人、是抛弃自己的人。长此以往,孩子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就会失调,渐渐可能引发抑郁症和焦虑症。而在美国,人们对离婚看得比较淡,认为离婚是家庭的扩展,因此不会在孩子面前攻击对方,能够取得和平相处,孩子也会认为自己多了几个爸爸妈妈。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积极心态,离婚后不妨多多夸奖另一方。三、学习“态度协调论”改变自我情绪1.努力协调认知、情感、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自我检查每个人都应该仔细检查自己的认知、情感、行为是否协调,如果对某事物不协调,那么这就是造成自己痛苦的源头。尽量回避不易协调的事情对于明显会导致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极度不协调的事情,我们应当尽量回避。譬如婚外情对人的心理健康极度不利,容易让人焦头烂额,甚至缩短寿命。寻找使自己协调的工作寻找工作时,要尽量找能够使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协调程度高的职业,要考虑自己进入这家企业是因为喜欢这份工作,还是为了薪水。一旦情感和行为无法协调,工作起来就会觉得很难受。如果能既喜欢这份工作,又认同这份工作,工作起来就会非常顺手、情绪良好。要点提示根据“态度协调论”改变自我情绪:努力协调认知、情感、行为之间的关系; 充分意识到人是为幸福而活,而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看护锅炉劳务合同范本
- 烟囱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 监理劳务合同范本样本
- 物业泳池转租合同范本
- 眉山屋顶换瓦合同范本
- 监控系统维护合同范本
- 辩护聘请律师合同范本
- 编制项目委托合同范本
- 直播软件销售合同范本
- 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 GB/T 42044-2022空间站应用有效载荷通用设计要求
- GB/T 36198-2018土壤质量土壤气体采样指南
- GB/T 35230-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蒸发
- GB/T 12970.4-2009电工软铜绞线第4部分:铜电刷线
- GB/T 11361-2008同步带传动梯形齿带轮
- 公益事业捐赠预评估表
- 江苏开放大学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题
- 监狱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课件
-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 去极端化学习材料课件
-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