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新发展.doc_第1页
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新发展.doc_第2页
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新发展.doc_第3页
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新发展.doc_第4页
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新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新发展2008年学校工作总结2008年对三中心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有着非常难得的机遇,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帮助、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学校党政工团队和班子成员的团结协作下,特别是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各种困难,不仅使学校的素质教育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成功接受了市教委对我校托管崇明竖新小学一年工作的中期评估,并获得高度评价,为虹口教育增光添彩,同时也为上海的教育改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总结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学校的发展目标围绕着“坚持以校为本,走内涵发展道路,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三个突破,得到了新的发展。一教育内涵发展实现突破。2008年中,校长把“办学思想的建立是办学目标实现的支撑和基石”这一理念反复向全校教职工进行灌输,要求全体教师把握教育改革实质,树立科学的办学思想,明确中期发展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使校长工作目标成为学校团队共同的奋斗目标。在与全体教师共同的理论学习中,把完善三年发展规划目标贯穿于办学始终,不断督促落实部门、条线、干部、教师工作和发展目标,并接受教职工、家长和社区的随时监督,学校也获得了虹口区“实施三年发展规划”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同时经过不断的思考,提出了具有三中心特色的工作管理制度,通过完善学校中层干部工作分配制度和日常工作考核制度,给全体干部加压,以加快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随着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向纵深推进,这一年来学校把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加大课程的执行力”上。我校的课程建设已经具有三中心的特色,730、330、周周演、周周练等特色课程在市、区都已具有一定知名度;“幸福课堂、有效学习”也已经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而课程的执行最终还要落实在教师身上,因此一年来,学校坚持建立以人为本的课程管理系统,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教研专业人员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教研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学校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在学校的大力督促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并顺利接受了区督导室对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督导,得到了专家的好评。学校要发展,靠的是教师,靠得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优秀教师。因为,没有教师的身心健康就不会有效形成学生的身心健康,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会有效形成学生的学业发展,没有教师的高尚师德就不会有效形成学生的文明礼仪。因此一年来学校开展了各种学习,搭建了各类实践舞台,充分展示了名师、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个人素养等方面的魅力,努力发扬优秀教师的师德师风,为三中心小学培养一支有影响力的师德团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学校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资源,请全国劳模李莉结合学习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大家作专题报告,请来自都江堰的优秀教师讲述5.12特大地震发生时的感人事迹,以榜样引领全校教师,为师德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学校也明确了不遮家丑的态度,加大了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如本学期发生一起教师违反师德的事件,学校立即进行了严肃处理,全校通报并开展了深刻的批评教育。学校以正反典型促进全校教师明辨是非,促进深刻反思,增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自觉性,从而促进学校师资队伍素质整体的提高,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年来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师队伍素养不断得到提升,李莉老师带领下的国家级班主任远程培训班被评为“全国十佳项目县”,班级全体成员的努力工作与学习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好评。二和谐校园文化追求实现突破。作为一所名校,塑造和谐校园文化,努力形成学校共同价值观体系应该成为三中心全体师生共同的追求。08年全体师生在形成学校真善美的三个世界(求真的知识世界,向善的人际世界,美好的心灵世界)的进程中又迈进了一大步。一年来学校以“促进师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坚持“爱满校园、崇尚个性、追求卓越 、和谐发展”的学校精神,注重两纲教育,以各种有效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师生在多渠道的展示、交流中加强沟通,愉悦身心,彰显个性,体现三中心朝气蓬勃、和谐向上的校园风貌。如以“迎世博”为主题的世博日记传递活动,全校师生用朴素的语言书写了自己美好的心愿,不仅使日记在全校传递起来,更传递到了兄弟学校。如以“迎奥运”为主题的阳光校园体育运动中,全校师生每天跑步300米,跑下的里程积攒起来,用实际行动迎接奥运。如学校积极开展绿色环保教育,从08年2月份开始,率先循环使用体育与保健这本教材,在拓展课上开设出“如何绿色环保循环用书”的教材,让所有学生养成爱护身边每一份宝贵资源的好习惯,并且率先开始探索把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材一起加入循环使用的方案,力求让更多的有效资源得到节约。又如以班级文化特色建设为主题开展的班级走廊文化秀等,使三中心每一个教室每一条走廊成为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最佳舞台。特别是在汶川地震后,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支援灾区人民的活动,使师生对学校“新教康教育”理念中的“珍惜生命”这一主题有了最深刻的理解。如我在全国哀悼日那天向全校师生发表了以“情系灾区、心系同胞”为主题的讲话,组织全校开展了主题为“地震无情、人间有爱”的班会,全校师生人人踊跃参与“抗震救灾、爱心行动”捐赠,关爱与帮助学校中受到灾区地震影响的学生,关心支援灾区建设的学生家庭,热情迎接灾区学生来我校上学,去医院探望慰问来自灾区的伙伴一系列的活动使同学们时时身处于爱心涌动的校园中,体会到了“生命、关爱、感恩、奉献”的意义,形成了三中心浓郁的爱的校园文化。学校的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科技教育更是开花结果,在各项比赛中得到了诸多殊荣,如获得“创智杯”中国第二届优秀管乐队展演银奖、上海市学生音乐节行进吹奏乐专场一等奖、合唱专场一等奖,上海市08年学生舞蹈节校园集体舞一等奖、表演舞一等奖,上海市08年中小学生围棋锦标赛小学男子甲组第三名、男子乙组第三名、女子第五名,虹口区春季模型比赛小学组第三名等优异成绩,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年来,学校不仅关心未成年令人,努力使他们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关心成年人,使全体教职工在工作中得到收获,拥有一个喜悦的成年;更关心每一位退休的老同志,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一年来学校关心退休职工,在物质、精神两方面为老人做好各项实事,因此学校也被评为虹口区模范退管会。正由于师生共同努力不断追求着和谐校园文化,不断充实着校园文化内涵,因此学校在08年内多次得到媒体的大力报道,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同时也在08年创建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过程中,学校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与好评,并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虹口区“两纲”教育推进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三教育资源辐射共享实现突破。08年对学校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因为学校既要在本身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中取得突破求得发展,更要把市教委委以的托管重任做出成绩。07年面对市教委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一项全新举措由三中心小学全权托管崇明县竖新小学时,学校毫不犹豫地承担了下来,因为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创新,如果做好了这项工作,三中心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现在通过一年的努力,已经摸索出一条具有三中心特色的托管之路。一年来,三中心的托管工作首先从观念着手,通过文化管理,使托管的薄弱学校走上内涵发展道路。我们把托管理念定位于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着力促使两校建立了兄弟般的伙伴关系,使托管工作中最难处理的思想冲突在一次次的工作联系、指导交流、互相学习、联谊活动中得到理解、产生共识。基于以上托管理念,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双主体”托管模式,即责任主体三中心小学,办学主体竖新小学。这一模式让托管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托管一年来,竖新小学对三中心托管工作满意和较满意度达到95%上。同时,一流的办学业绩和教育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一流的办学质量来自一流的师资队伍。为了培养竖新小学的干部和教师,三中心派遣了各科骨干教师轮流去受托管学校上示范课、听课辅导达98次;组织专家到竖新开展专题讲座、研讨等6次;安排竖新干部教师和三中心进行交流活动11次;校长更是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到竖新对各项托管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等。虽然从市区到崇明的交通很不便利,但是所有三中心人都坚持两所学校一致对待,始终全身心地扑进去开展工作。通过大胆实践,三中心创造性地把托管队伍分成2个团队,(1+4)团队和(1+2+3+X)团队。(1+4)团队即由1位管理干部和4位专家教师组成,常期驻扎在崇明的竖新小学,对竖新的日常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指导。(1+2+3+X)团队即由1位专家、2位特级教师、3位语数外骨干教师、不定人数的各级专家领导组成,他们不定期的去竖新指导、培训、检查托管的各项工作。在校长带领下,一年来竖新小学的托管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极具针对性开发的7大托管项目(一项新规划、3项课题开发、名师指导、课程建设、舞蹈特色、质量检测、人力资源开发与评估)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手把手的指导帮助下,竖新制定了1项新三年发展规划;开发了3项科研课题(市级课题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学校办学托管的行动研究;县级课题农村小学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行动研究;学校课题基于农村地区小学幸福课堂建构促进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在三中心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下,冒出一批教学业务尖子,在崇明县的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英语课堂教学获得二等奖,语文公开课获得好评);帮助开设出具有农村小学特色的艺术拓展课程(儿童歌词曲创作、校报编辑、泥塑);尤其是利用三中心的舞蹈教育资源,使竖新的舞蹈特色教育取得办学历史上的突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阳光校园集体舞荣获县一等奖、上海市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在竖新建立了一套规范的质量检测系统,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五年级毕业班语、数、英三门主要学科在县统测中,成绩上升到全县第一梯队);三中心还把自己学校的一套成熟的学校管理模式输入竖新目前,经过上海市教委专家对三中心小学托管竖新小学工作进行中期评估,认定在三中心的托管工作已获得阶段性成果。并且专家对提出的创造性的、有效的“兄弟般的伙伴关系”托管理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