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教学PPT防灾与减灾.ppt_第1页
高中地理选修教学PPT防灾与减灾.ppt_第2页
高中地理选修教学PPT防灾与减灾.ppt_第3页
高中地理选修教学PPT防灾与减灾.ppt_第4页
高中地理选修教学PPT防灾与减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防灾与减灾,福州一中 龚家富,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及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广,全天候,同步,定位,定量,信息获取,空间分,析,1防御的概念 就是在自然灾害发生 采用 措施或 防御措施,以 灾害的发生, 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2非工程性防御 (1)概念: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 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 以及公众 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之前,工程性,非工程性,防止或延迟,减轻,减灾规划,减灾管理,减灾教育,(2)非工程性防御的途径:,规划,法律,公众,3工程性防御 (1)概念:就是通过修建 工程,从三个方面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 的目的。 (2)途径:,防灾,减灾,地表环境,控制,财物,2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 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灾。据此回答(1)(3)题。 (1)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 ( ) 旱情 水灾 滑坡 农林病虫害 a b c d,(2)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 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 监测植物病害情况 区分落叶与常绿树 监测草场退化情况 a b c d (3)利用同一城市不同时期的多幅遥感影像,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能够 (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城市降水的变化 c为城市规划提供资料 d预测洪涝灾害的变化,解析: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很广泛,旱情、水灾、滑坡、农林病虫害都是其工作范围。可用遥感技术直接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监测植物病害情况、区分落叶与常绿树和监测草场退化情况等。利用同一城市不同时期的多幅遥感影像,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只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资料。 答案:(1)c (2)b (3)c,3下列属于非工程性防御工作的是 ( ) a研制、发射地球资源卫星进行自然灾害的监控 b退耕还林及打坝筑堤 c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d完善各种法律法规,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 解析: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灾害管理体系,进行减灾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非工程措施。 答案:d,灾前准备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 和 ,即储备什么和储备多少的问题;二是救灾物资的 ,即储备到哪里的问题。如下表所示:,种类,数量,储备地点,1概念 在 发生和 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 。 2目的 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保护 ,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 。 3灾中应急的主要内容 灾中应急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交通通行能力,以保证救灾物资和人员快速到达灾区;二是救灾应急能力,要考虑救灾物资与救灾人力到达灾区的时间;三是应急预案,以保证一旦灾害发生,各部门马上按程序进入应急状态。,灾害,灾情,对策,财产安全,影响和危害,1灾后恢复的内容、目标及救援形式,2我国的救灾方针和救灾管理体系,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是 ( ) a储备物资的种类 b储备救灾物资 c交通便捷程度 d储备物资的地点 解析:灾前准备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前者是救灾的物质基础,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后者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灾物资到达时间。 答案:b,2有关“灾中应急”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灾中应急是在灾害发生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对策 b灾中应急的范围较小,主要包括生命线工程的紧急 防护措施 c保护生命线工程可以确保救灾通道和通信的畅通, 提高交通通行能力 d生命线工程主要包括交通、通信、供电、水坝、供 气、输油等,解析:灾中应急是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灾中应急的范围广泛,包括对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对可能因灾害引发水灾等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储存设施等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等。生命线工程主要包括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水坝、堤岸等属于次生灾害源。 答案:c,3下列属于灾后重建的生命线有 (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通信 解析:灾后重建中被称为生命线的是:供水、供电、通信等,农业、工业、商业则被称为生产线。 答案:d,例1 (2012北京高考)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题。,(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 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调整产业结构 人口外迁 房屋加固 组建志愿者队伍 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 b c d,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了解不同自然灾害的特征和影响自然灾害损失的因素。第(1)题,根据紧急救援强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升高、迅速降低甚至停止这一特点,说明此类灾害是突发性的,并且容易造成较大人员伤亡。 鼠害、旱灾都具有渐进性特点,寒潮灾害可能来得突然,但一般不会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第(2)题,降低震后救灾活动强度的唯一办法就是事先做好预防工作,减小灾后损失。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往往是附加值高的产业所占比重升高,财富密度加大,同等强度地震经济损失会更大。人口外迁不符合实际要求。 答案 (1)b (2)d,例2 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1)在图中空白处填上相关的内容。 (2)此图反映的是_(填“灾前准备”、“灾中应急”或“灾后恢复”)过程,此过程表明_直接关系到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3)灾中应急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挽救_,保护_,并尽可量减少_。 解析 本图反映了灾中应急行动中,我国救灾应急能力,在交通通行的基础上,一方面考虑备灾物资从储备区到达灾区的时间,另一方面考虑救灾人力从储备地到达灾区的时间,从而全面完成挽救生命、财产、设备的任务,将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答案 (1)如下图:,(2)灾中应急 交通通行能力 (3)生命 财产安全 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教材p76思考 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是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二是应急通信保障;三是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资金、物资的准备;四是应急、救助装备的准备;五是灾害评估准备;六是应急行动方案。 教材p77思考 “重建家园”就像治疗伤口一样,它的意义在于:通过抢救和重建生命线及生产线,以及恢复生活和生产秩序,以达到“将灾害损失减到最低程度”和“增强对未来灾害的抵御能力”的双重目标。,1防震准备 关键是知道地震发生时怎么逃(或避),往哪逃(或避),掌握基本的自救与互救技能。防震准备的方法、内容和目的如下表所示:,防震,防震,自救,互救,2避震方法,3震后自救与互救 (1)自救: 学会 的基本方法;谨防烟尘呛闷窒息的危险,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尽快想办法摆脱困境;尽量减少 ,寻找一切可以充饥的物品,并想办法与外面救援人员联系;鼓足生存的勇气,要有顽强的毅力,在缺水、断粮的环境下保存体力,挑战生命极限。,处理外伤,体力消耗,(2)互救:,1防洪准备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洪准备,以起到有备无患、增加生存机会的作用。具体如下:,2洪水应急 洪水应急应抓住高处、坚固、漂浮物等要点,分析如下:,3洪水中的救助 洪水中的救助,应抓住游泳、科学的控水、人工呼吸等重点,以互救为主。如下图:,1关于震后自救与互救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震时的建筑物倒塌会把人埋压和砸伤,所以要学 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 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 力,挑战生命极限,解析: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保护好呼吸系统,不要盲目地大喊大叫,以减少体力消耗,另外还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 答案:b,22012年6月份以来,针对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暴雨成灾的情 况,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 幼儿园组织开展专门的紧急疏散和自救、互救与逃生演习 活动。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南方为洪灾多发区,平时应做好防洪准备,具体内容是 ( ) 关注汛期天气预报 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或探险 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 准备逃生物资 训练爬高能力、快跑能力,a b c d (2)在进行互救演习时,把落水人救上岸的常见方式是 ( ) 抛救生圈、救生衣 划船去救人 游泳去救人 做人工呼吸 a b c d 解析:第(1)题,防洪准备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第(2)题,问的是救落水人上岸的方式,而做人工呼吸是落水者被救上岸后的救治手段。 答案:(1)c (2)a,例2 读图表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暴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据中国舟曲灾区指挥部消息,截至8月21日,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 434人,失踪331人。 材料2:“泥石流发生时逃生路径示意图”。,(1)舟曲泥石流爆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2)材料2中的a、b、c是泥石流自救中跑的方向,请判断出其中哪种方向是对的,哪种方向是错的。 解析 第(1)题,可从地质、地形、天气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切勿惊慌,更不能盲目地顺着泥石流方向跑,泥石流前进的速度很快,顺着滚石方向跑大多会出意外。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中,且一般不会很宽,所以我们可以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尤其是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跑。,答案 (1)舟曲一带是秦岭西部的褶皱带,山体分化、破碎严重;舟曲是“512”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导致舟曲的山体松动,极易垮塌;严重干旱,使岩体、土体收缩,裂缝暴露出来,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深入岩体深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 (2)往a、b方向跑是对的,往c方向跑是错的。,教材p81思考 (1)地震发生时,如果此时恰好在家里,那么要视情况而定是躲还是逃。如果家是平房或一楼,可迅速到达院内开阔地的话,则迅速跑到室外;如果家是位于高层楼房,那么还是应该“伏而待定”,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同时注意保护好头颈、眼睛,掩住口鼻。等地震过后,迅速离开房间到达安全的开阔地;倘若无法离开,则积极地等待救援。,(2)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3)在学校,如果正在上课,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等地震平息后再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如果恰巧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4)在商店、书店、展览馆等公共场所,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物或悬挂物。,(5)在影剧院、体育场馆、候车室等处,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利用所处的条件,就地躲避,千万不要乱跑。如果距应急出口很近,可迅速夺门而出。如果不能快速离开的话,最好的办法是躲在排椅下。在大运动场内,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先向运动场中央空旷处撤退,然后再选择合适时机撤离。但撤离时一定要注意避开人流,避免拥挤跌倒。总之,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不要乱喊乱叫,更不要乱挤乱拥。,1.(2012全国新课标)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 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解析:该题主要通过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以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美国东西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并了解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第(1)题,飓风是生成于海洋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乙类灾害多出现在墨西哥湾沿岸及大西洋沿岸,此灾害为飓风。美国西部由于受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活跃,多地震灾害,即图中甲灾害为地震。第(2)题,防范自然灾害,首先要加强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其次要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防灾工程,另外还要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答案:(1)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 (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2(2011安徽高考)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 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 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 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 20时地面气压场。,(1)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2)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及其引起的自然灾害和具体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应用地理信息的能力。第(1)题,从气压高低、冷暖气团运动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题,从四川盆地边缘的地形入手,结合该天气系统带来的降水可以判断出引发的地质灾害为滑坡、泥石流;就自救方法而言,一方面从宿营地的选择入手,另一方面从逃生路线的选择入手。,答案:偏北风。 冷锋。 成都北为高压中心,南为低压中心;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可能形成暴雨。(判断为低压,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滑坡、泥石流。 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4(2011浙江高考)2010年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 超强台风“鲇鱼”的袭击。图甲为“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乙是“该日沿海某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时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10月22日正值我国农历九月十五,“鲇鱼”促进了沿海省份风暴潮的形成,受影响最明显的省份是 ( ) a广东 b福建 c海面 d山东 (2)22日16时,“鲇鱼”中心位于这一测站的方位是 ( ) a东面 b南面 c西面 d北面 (3)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区易引发泥石流灾害,可通过预警措施对其进行有效防范。你认为泥石流发生前会出现哪些征兆?,解析:第(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