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附分子.ppt_第1页
黏附分子.ppt_第2页
黏附分子.ppt_第3页
黏附分子.ppt_第4页
黏附分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d分子与黏附分子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 and adhesion molecule (am),免疫细胞膜表面分子,receptors bcr, tcr, ckr, fcr,cr,prr mhc am co-stimulating molecules,cd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 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各个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以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 cd抗原 应用以单克隆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cd抗原 。 cd1-363,黏附分子 (一)概念 细胞粘附分子 (cam)是众多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总称。主要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和活化细胞的伸展和移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炎症血栓形成肿瘤转移创伤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特点: (1)大多是跨膜糖蛋白; (2)以配体-受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3)参与细胞的识别、活化和信号转导等。,(二)分类,整合素家族 (intergrin family)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 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 钙粘素家族(cadherin family) 粘蛋白样家族(mucin-like family),(三)粘附分子的特性 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 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使细胞 得以附着而形成整体。 结构与组成 由、链组成的异源二聚体, 链 至少有18种,多数只能结合一条链 链 至少有8种,大部分能结合数种不同的链 按链不同可分为8组( 1-8组),(2)分布 分布广泛,一种整合素可表达于多种组织。 多数细胞可同时表达数种不同的整合素分子。 不同类型的细胞表达的整合素分子的种类 是不同的。 某些整合素分子表达有显著的细胞类型特异 性,如 2组主要分布在白细胞表面。,(3)配体识别特点 整合素分子识别配体分子中由数个氨基酸组成的短肽序列。 不同的整合素分子可以识别相同的短肽序列或同一配体中不同的短肽序列。 由于同一短肽序列可以存在于几种不同的配体中,因此一种整合素分子可能有几种细胞间质成分做配体; 一种细胞间质中配体可能被不同的整合素分子所识别。,(4)功能 介导细胞与细胞基质的粘附,使细胞得 以附着而成为整体。 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members: lfa-1 icam vla fibronectin mac-1 icam-1,c3b,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 基本结构 为穿膜糖蛋白,可分为胞膜外区、穿膜区和 胞浆区。各成员胞膜外区有较高同源性,由 c型凝集素结构域(cl)、表皮生长因子结 构域(egf)和补体调控蛋白结构域(ccp)构成,(2)选择素家族成员 选择素p 表达于血小板、巨核细胞和活化内皮细胞表面,主要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起始粘附。 选择素e 表达于活化内皮细胞,参与白细胞与内皮粘附,向炎症部位游走,肿瘤转移。 选择素l 表达于白细胞表面,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参与炎症、淋巴细胞归巢。,(3)选择素家族的配体 cl结构域是配体结合部位 主要是糖类物质,都是一些寡糖基团 (唾液酸化路易斯寡糖, slex)或类似结构 分子,表达于白细胞、血小板和某些肿瘤 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g superfamily) 结构与ig相似,配体多为igsf和整合素家族。,igsf的分布和识别配体,医学免疫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igsf,cd2 cd4 cd8 cd28 cd58,钙粘蛋白家族 (cadherin) 属钙离子依赖性粘附分子。为单链糖蛋白, 大多数在膜外区有5个重复的结构域。 与免疫关系密切的有:e-cadherin n-cadherin p-cadherin 功能:介导细胞连接 ;参与细胞分化 ; 抑制细胞迁移等。,钙黏素分子的基本结构,粘蛋白样家族 选择素的配体,参与早期造血的调控、淋 巴细胞归巢和炎症细胞的迁移 。该家族包括 cd34、glycam-1(糖基化依赖性细胞粘着 分子)和psgl-1(p选择素糖蛋白受体)三 个成员。,(四)粘附分子的功能 参与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分化 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参与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 参与淋巴细胞归巢,参与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分化,the marks of t cells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l,*,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参与炎症过程,4. 淋巴细胞归巢,是淋巴细胞的定向迁移,包括成熟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以及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分子基础: 淋巴细胞归巢受体 血管地址素,*,1. 发病机制研究 (1)粘附分子与aids: cd4分子胞外区的第一个结构域是hiv囊膜糖蛋白gp120识别的部位,因此cd4是hiv的主要受体。hiv感染可选择性使cd4+t细胞数量锐减和功能降低,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五)粘附分子与临床,(2)粘附分子与遗传病 白细胞粘附缺陷症(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 la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严重感染。 cd18(2整合素)基因缺陷是导致lfa-1和mac-1等整合素分子功能不全,引起白细胞粘附缺陷症的主要原因。,(3)粘附分子与肿瘤 粘附分子表达异常与肿瘤的浸润与转移有关。如大肠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表面e-钙粘素分子表达明显减少或缺失,细胞间附着减弱,肿瘤细胞与其它细胞脱离,导致肿瘤细胞浸润及转移。 在人类结肠癌标本中,cd44v变异体在浸润和转移的肿瘤中呈阳性表达,并认为cd44v的表达可作为结肠肿瘤浸润的标志。,(4)粘附分子与炎症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表面的cd2、lfa-1、cd44等粘附分子表达增加,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相应配体结合,增强炎症细胞的组织浸润,加重局部病变和器官功能损害。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时,肝细胞icam-1表达增加;病毒性脑炎的脑血管内皮细胞亦可见icam-1分子表达增加。,(5)粘附分子与移植排斥反应 参与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粘附分子主要是整合素、选择素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三大类。 主要作用:介导免疫细胞向移植部位的迁移;作为协同刺激分子激活t细胞;诱导效应t细胞与移植物靶细胞的粘附和杀伤。,2. 疾病诊断和预后: cd单克隆抗体广泛用于疾病的免疫诊断 cd4/cd8与aids:cd4+t细胞数200个/ul e-钙粘素与肿瘤: 分化良好的上皮性肿瘤细胞e-钙粘素表达正常; 中等分化肿瘤细胞e-钙粘素表达降低; 低分化肿瘤细胞e-钙粘素几乎不表达。,3. 疾病预防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