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助我成长我爱我师.doc_第1页
师爱助我成长我爱我师.doc_第2页
师爱助我成长我爱我师.doc_第3页
师爱助我成长我爱我师.doc_第4页
师爱助我成长我爱我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课 师爱助我成长我爱我师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教师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作用,培养尊重老师的情感。2、能力:学生正确看待教师的工作,尊重老师的劳动。3、知识:懂得学生应该尊敬老师。教学内容分析学生进入初中,与老师良好相处,首先要尊重老师,尊重老师,就得了解老师及老师工作的性质特点。学习本课的目的意义就在于可以让学生认识老师“伟大、无私”的所在,把爱老师落到实处,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尊重老师,快乐学习成长。师爱浓浓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与策略(1)采用情境教学方式。(2)采用案例教学方式。(3)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4)采用亲身体验教学方式。(5)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一则近期的时事或热点事例(最好与本课内容有关),并做相应评述,准备课堂上的时事演讲。(要求:收集时事或热点事例可通过查阅报刊、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网上浏览等途径,但不可整段整篇地抄,而应进行适当的修改整理,以把时事、事例交代清楚为标准。评述时,应尽量运用课本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教师:搜集赞美老师的歌曲视频,尊师重教的事例等,做好课件。教 学 过 程 环节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老师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学生看视频思考:歌曲赞美的是谁?听后你有何感想?教师小结:在学校里,除了与同学相处外,还要和老师友好相处,老师应该是你的良师益友。引出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 通过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及其视频让学生体会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活动一:在日常的学习中,你对哪些老师的课感兴趣,理由是什么?(或你在这节课上都有哪些收获?活动二:从小学到初中,哪些老师令你难忘?为什么?活动三:1、观看张丽莉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视频片段,体会老师对我们的爱。2、议一议,老师给予我们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活动四: 阅读P68思考:江泽民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设计意图老师播放视频、投影并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发掘学生交往的经验,激发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体验。认识理解为什么要尊重老师、怎样尊重老师。环节三:回归生活,拓展升华多媒体显示: 1、关于描写和赞美老师的句子你能说上来吗?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有人说,老师是春蚕,吐尽银丝织春景 ; 有人说,老师是人梯,献出碧血育人才 ; 有人说,老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 有人说,老师是甘霖,浇灌着理想之花 * 2、你做到了么?见到老师热情地打招呼、问好。老师同我们谈话时,认真倾听。上下楼梯,请老师先走。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致敬。有事进老师办公室,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再进去。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尊师行为,让学生明白尊师很容易做到,和尊重其他人没多大区别。环节四:成果交流,积累收获1.通过学习,我对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了深刻认识2.热爱尊敬老师,我会这样做板书设计师爱浓浓:学习的指导者 无私奉献 成长的引路人 真诚师爱助我成长我爱我师 尊重老师的劳动。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课堂检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都是颂扬老师的名言警句。(1)请把你知道的颂扬老师的名言警句写出两条来。(2)老师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颂扬? 作为学生,你应该怎样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呢?拓展资料胡忠和谢晓君夫妇被授予“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感动中国组委员会在颁奖辞上所说: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推选委员于丹、杜玉波对胡忠、谢晓君这样评价: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据了解,在成都还有很多老师像胡忠、谢晓君夫妇一样,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奉献给了偏远山区的孩子。截至2011年,成都全市已有2300余名教师在甘孜等地支教,正是这样一群可敬的成都人,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边远山区孩子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据悉,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十年,向全国观众推出了数十位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事迹:胡忠、谢晓君夫妇原为成都市重点中学石室联中教师,12年前,当胡忠从报纸上了解到远在千里之外的143个孤儿急缺老师的消息后,利用假期到西康福利学校参观。当他看到一百多名孤儿期盼却又无助的眼神,胡忠毅然辞去了石室联中的教职,去到了海拔4000米的甘孜州塔公草原任教。随后,妻子夫唱妇随,带着年仅3岁的女儿也来此任教。胡忠夫妇支教的甘孜州西康福利学校是一所福利性质的民办公助寄宿制学校,创建于1998年。创办人是一位名叫多吉扎西的活佛,他是四川省十届人大代表、省佛协副会长、甘孜州政协副主席。截至2011年,由多吉扎西筹资兴办的这所学校共招收了甘孜州13个县的143名孤儿和特困生,包括藏汉彝羌4个民族。胡忠夫妇“驻扎”西康福利学校后,为那里的孩子设立了两步目标:第一步,让孩子在校园里感受到家庭式的温暖与关爱,成为一个健康正常的孩子;第二步,通过知识文化的熏染、品行习惯的培养,逐渐使孩子成为人格独立、思想健康、文明知礼、感恩社会、立志图报的生活强者。编制生活小组、用节庆日来烘托家庭的气氛等注重家庭式教育管理方式让孩子们逐渐喜欢上了学习,也变得既讲文明又讲礼貌,既有理想又有文化。10年,似乎就在一眨眼间过去了,如今的胡忠已双鬓斑白,脸上也早已有了高原红,但他仍对生命未来的岁月充满憧憬。对胡忠夫妇而言,去高原的理由十分简单,就为了把那群孩子教出来,这种想法一直没变。十多年的支教生涯,也让胡忠夫妇感悟到了“责任是什么,教育是什么,教师是什么”。课外作业搜集有关歌颂师爱的名言警句、故事、诗句,结合所学知识,办一期关于师爱的手抄报。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就是认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做到尊敬老师。通过学习,引导学生(1)学会换位思考,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体谅老师,避免自己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3)尊重老师,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能够主动原谅老师的错误;(4)跟老师交换意见时,要坦诚相待,把握时机,分清场合,言语要有分寸;(5)礼貌待师,勿失分寸。老师与学生之间应当是相爱的、宽宏的、无私的。让我们主动走进老师,共筑师生情感的桥梁,让老师成为我们学习的合作者、成长的引航人,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