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十五个习惯.doc_第1页
快乐的十五个习惯.doc_第2页
快乐的十五个习惯.doc_第3页
快乐的十五个习惯.doc_第4页
快乐的十五个习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快樂的十五個習慣日本暢銷醫界作家,現今九十七歲,仍活躍於診療工作的日野原重明。其蓬勃朝氣本於對他人的細心關懷、不輕易向疾病低頭、不因忙碌的工作而心生氣餒、從天天發生的事件中悟出樂趣。其人生如此智慧圓融的原點,就蘊藏在他的一顆心與生活習慣裡。 從一九七五年開始,日野原一直在提倡,自己的健康自己捍衛的運動。他仔細研究一下有哪些習慣對自己有好處,既然知道有好處,就要養成毫不遲疑、當下實行的行動力。攝取品質不佳的食物、食用過多鹽分、抽菸、過量飲酒、食用太多動物性脂肪、黃綠葉菜類攝取太少、運動不足,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壞習慣,日野原建議,若能夠及早轉個方向,待年長或年老之時,便不會染上所謂的成人病。 也就是說,許多疾病都是長年以來的壞習慣所造成的。日野原向來認為成人病之名,應該更改為較具行動力、自發力的習慣病才對(英語為life style related disease)。經過了他二十年的倡導,日本終於在平成八年(一九九六年),更名為生活習慣病。活力充沛又樂在生活的日野原,唯一感到驕傲的健康祕訣,就是他的好習慣。這些歷經九十年所培養、持續不斷的好習慣,時至今日,仍是他的無價之寶。 這些寶物包括了以下十五個習慣:習慣心中永保愛。日野原之所以充滿活力,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愛存在於心中。他向來相信喜悅或歡樂只要有人分享,快樂的程度就會更加擴大。更喜樂的生命,必須包含更多的愛。習慣 抱持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日野原也相信,那些願意克服自己的缺點或弱點,並習慣存著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的人,在人生中的任何時刻,都能夠展現樂於堅持的強大毅力。習慣 挑戰新事物。日野原說, 若想永遠保持年輕的心,就要試著對某種事物保持高度的關心。而且,還要試著去挑戰看看。只要抱持這樣的心情,老不老一點都無妨,就讓向前行的勇氣,好好地發揮能量。習慣 鍛練自己的專注力。培養專注力,需要某種程度的訓練才行。也就是說,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就養成注意力集中的習慣。為了鍛練自己的專注能力,日野原採用的方法是無論多麼短暫的時間也要有效利用,絕對不可白白浪費。日野原建議對於生活時間不太固定、或已經從工作崗位上退休的人,時間再如何充裕,也要在一天當中固定抽出三小時左右,完全用在研讀或自己的興趣上。台南建築工作者毛森江每天也只排三分之二的工作行程,另外三分之一時間約三個小時,他都拿來讀書。他所設計的住宅,書房一定扮演一個相當主體的角色,讓全家人都可以在一個書房長桌上讀書。現年才四十三歲的香港宜諾管理顧問集團執行董事王劭仁在八個多月前,辭掉凱撒飯店總經理一職,在籌備創立一家旅館諮詢顧問與訓練公司之前,有整整八個月沒班可上、沒薪水可領,然而他毫不懈怠,每天仍然穿西裝、打領帶,提著電腦到咖啡店去寫創業企劃,直到顧客接納企劃案為止。習慣 向心目中的典範學習。人生要如何規劃才好?日野原建議,如果實在無從下手,先尋覓一個你心生欽羨的典範也是個好主意。習慣 感受他人的心情。日野原常常出國,經常看到外國人有體諒他人心情的習慣。要感受他人的心情,一定要先能讓自己寧靜下來,細細體會。食養山房主人林炳輝就是這個典型的例子。他憑著對簡單、素雅、令人感動,引發豐富心靈的居住空間的追求,在十幾年前,創設了食養山房。多接近大自然,可以讓自己的心更柔軟,更敏銳。專研園藝治療的台大園藝系教授張俊彥指出,美國有所謂的園藝治療師,種植花草,可以舒緩腦波內的緊張度,並且有助恢復注意力及疲勞。習慣 珍惜有緣相逢的所有人、事、物。日野原也想對大家說的是,如果你自己架設好一組品質優良的天線與接收器,你就更有機會遇見美好的事物。習慣 比八分飽再少一些。 日野原維持健康的方法,就是對體重的控制。有的靠飲食控制,維持適當的體重,有的則靠規律的運動。忙碌時,他常常在吃飯時間拿出牛奶與餅乾。大家都知道吃飯只要吃到八分飽就好。在吃到太撐、吃得太飽之前就停手,內臟的負擔比較小,對健康有正面的好處,日野原說他現在超過九十歲,六分左右就足夠了。百分之五十的死因是壞習慣所致。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也是一個聽到善言,就可以立即執行的人。八年前,由於去聽了陳堅貞老師所演講的自然律例,當下回家就力行演講中所談的每天早上吃番薯、喝精力湯,並維持騎自行車、做瑜珈的習慣。張孝威做到了陳堅貞所說的,每天早睡早起,作息規律。而且,近幾年更是滴酒不沾。從兩千年開始,張孝威身體狀況好轉,遠離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症狀。習慣 對飲食不要過於神經質。每天清晨,日野原都會喝一杯加了橄欖油的蔬菜汁。這種自製飲料可以穩定膽固醇值,又可以在忙碌的上午,輕鬆地補充體力與能量。這個習慣,他已經持續了三十年以上。習慣 能走路就走路。同時與飲食生活的混亂共存的,常常是運動不足的問題。但是,對每天忙亂過日子的現代人而言,要額外找到運動時間,實在是難如登天。所以日野原自己就做到了能走路就走路,因此他在醫院裡上上下下、跑來跑去,不坐電梯,走樓梯;搭捷運時,也盡量走樓梯,不搭電扶梯。習慣 與更多同好享受運動時光。找同好一起去運動,也是必須培養的快樂生活好習慣。習慣 正面思考。健康與否,就看自己夠不夠朝氣蓬勃,而夠不夠有活力,也全靠心情決定。 作家羅蘭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我覺得快樂是一種天性,現年九十歲的作家羅蘭,從二十七歲那年,一個人由天津來到台灣,就此定居下來,再怎麼辛苦,從不會抱怨。年輕時一邊在警廣上班,一邊寫作,也一邊養兒。如今兒女長大了,一個人居住,倒也自得其樂。 要讓心靈變得更平靜、豐富,該如何做才好呢? 日野原建議,就算面對累死人的工作,也不應該長吁短嘆、以為時運不濟,反而要振作精神、想像完成後的成就感。並且,一邊以正面思考來鼓勵自己,一邊務實地動手完成,積極進取地挑戰難關。習慣 調節壓力。沈重的壓力必須明快地紓解及調整。紓解壓力的一個方法是,不要讓憂慮的事情一件一件累積。曾有一個患者告訴日野原,他已經厭倦了充滿壓力的上班生涯,退休後想要在溫暖的土地上,過著隨心所欲的日子。但是,當如願搬到計劃中的區域,過著完全沒有壓力的生活後,他每天在無所事事當中,卻失去了生存的意義。到了最後,身體崩壞、精神狀況也變得極為不穩定。若生存於無菌般、毫無壓力的環境,身體上、心靈上也終會產生病狀。習慣 反身自省,要求自己(責任總是在我) 。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創作的青鳥是一齣著名的戲劇。故事的梗概是千山萬水尋找代表幸福的青鳥,最後,卻發現牠不在天涯海角,而是好端端地待在家中。青鳥欲訴說的就是,所謂的幸福就存在每個人的心中。掌握住屬於自己的青鳥建立明朗、樂觀的生活方式,設立人生的願景,隨時掌握住屬於自己的青鳥,必須常常反求自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曾端真,從中興大學農業教育系畢業,曾擔任幾年的國中生物老師。可是她一直沒有忘記自己從小想當大學教授的願景,二十六歲結婚後,辭去國中老師的鐵飯碗,住在師大路。三十一歲考取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拿到後,中間還到中山女高當輔導老師,三十六歲考取博士班。一路念下來,終於在四十歲拿到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的博士學位,不僅達成個人願景,還考取心理諮商師執照,每週有一個晚上到一家基金會做心理諮商的工作。現在年近六十歲的曾端真並沒有停止學習,還自己花費三年時間,預計花費一百五十萬元學習費用,跟住在美國舊金山的一位心理治療訓練師史坦(Henry Stein),每週進行一次為時一個小時的電話教學學習,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跑一趟舊金山三天,親自學習阿德勒心理治療。曾端真在給人做心理諮商時,很強調每個人要選擇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形態,以此生活形態,來選擇適合這個生活形態的工作。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她說。也就是說,自己將來想要做什麼,過什麼樣的生活,就往那個方向,掌握時間,充實自己、準備好自己。人生快樂之道在多元,重點是當自己有困擾時,就要變,用原來的方法讓你不快樂,就不要用原來的方法,曾端真說。習慣 不要盲目、非理性地遷就於習慣。不管是藉由寫日記、寫年記的方式,或是經過禱告、內觀,萬一你發現到今天為止走的是錯誤的道路,只要換一個正確的方向即可。日野原一直在強調,習慣可以造就一個人。但是,並不是要大家盲目、毫無理性地固執於一件事。有時候,描繪出一幅美麗願景之後,才發現到今天為止的習慣,與這樣的願景格格不入。這種時候,彈性改變一下思考方式,再營造出另一種適合的習慣就好了。環境在轉變,變成你重新學習的契機,曾文祺認為人的成長與老化,都是細胞新陳代謝的結果,隨著環境改變,以及自我的反思,生活習慣的調整,也是必然的。在台灣的人生活習慣改變了,生活思維改變了,說不定對經營企業的思維也會改變,終將形塑出另外一種企業風貌。由人的新陳代謝,想到企業的成長與求變,曾文祺感嘆台灣的企業若老是只有三、四的毛利,會把台灣的資源都消耗掉,而有些生活產業卻有一五到二的毛利。在台灣,很多人不斷自我反思,企圖走出一條新路。快六十歲的政大教授李仁芳近十年來,把研究與教學重心都放在美學經濟、創意經營的領域上。他說,台灣企業絕對不能只是賺二毛利的以量取勝的製造業,台灣必須靠創意與創新,創造出高毛利的產業出來。要做出優雅、高獲利的產品,要先從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開始。正如同日野原重明在書中所說的:禽鳥的飛行姿勢無法改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