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孩子“犯错”的权利 来源:父母必读 立规矩是为了减少或防止孩子犯错误。给孩子立规矩的过程 ,也就是不断同孩子每日大大小小的错误搏斗的过程。 然而,孩子犯错误,是他成长中必经的体验。管教孩子,不等于竭尽全力不让孩子犯错误;孩子犯错误,不等于父母教养失误,更不等于孩子的成长有问题。 没有错误? 每一个年龄段,孩子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相似的问题。 如果孩子从来不犯错误,我们倒要担心,孩子是否真的知道这个世界的深浅。 每个孩子都会面对成长的烦恼,每一个年龄段,孩子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相似的问题: 1岁:吵夜,缠人; 2岁:不好好吃饭,说话发音不清; 3岁:乱拉屎尿,乱涂乱画; 4岁:捣蛋,违逆,恶作剧; 5岁:撒谎,欺负小孩子、小动物;6岁:闯祸,偷拿别人的东西,砸烂玻璃; 7岁:多动,贪玩,不爱学习; 8岁:与年龄相当的错误:适时的“预防针”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像一盘录像带,需要预演与体验所有情绪(快乐、痛苦、悲伤、骄傲、自满、受挫、爱恨等)与行为,留下适当的印痕,在今后成长的道路上,这些印痕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孩子可以通过“心理反刍”,找到较为合适的应对方法。这个过程很像人体免疫系统的形成:13岁是一个最佳的时期,过了这个时期,要形成有效的免疫,肌体就要付出应激与发炎的代价。孩子小时候犯一些错误,通过错误来确知与外界或他人的关系,也可以获得对错误的部分免疫。人类的孩子与哺乳动物小时候一样,要在游戏中预演攻击与防御,残忍与仁慈,捕获与逃避才能获得生存的能力。一直遭受贴身看护,就得不到行为与情绪实践的时机。小时候未曾体验的东西,长大后就欠了债,内心总有些不安宁、不踏实,有时会以冲动般的行为或异样的举动来补偿那些未竟的“事”。孩子在25岁时,许多负性情绪,如愤怒、对抗、残忍、嫉妒、仇恨,都要有适当的释放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或者学会处理这些情绪的经验,学会节制。就像打预防针一样,孩子犯错也需要合适的年龄。5岁孩子当街撒尿,别人只会一笑;12岁还当街撒尿就会被视为品行不端。同样,一个小孩子伤害小动物,遭受过父母的“训斥”,长大了就不会跑到动物园去跟狗熊过不去(这可能是幼稚行为的延迟出现)。在孩子小的时候,该犯的错误没有机会犯,到了不该犯错的时候,却用幼稚的行为去“补课”,那真是有些得不偿失。 小错误:孩子成长的资源“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是常常挂在小学老师嘴边的一句话,用于表达老师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心情。可是,我们后来又吃惊地发现,小错误不犯的人,常常犯大错误。究其原因,是没有犯错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犯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孩子成长的资源!对于一不留神就犯错误,然后又总是逃避的孩子,父母最好不要代其受过,而要让他自己承受行为的责任,去面对谴责、赔偿损失、向别人道歉。这样的好处一是使孩子摆脱自我中心,知道外部世界并不总能为所欲为;二是让他遭受必要的情绪挫折,体验到后悔、难过、害怕是什么东西;三是让他学会协调攻击欲望与环境的关系,慢慢把攻击行为转向积极和安全的范围(如运动、竞赛)。 孩子在错误中学到了什么? 错 误 收 获 欺负别人或被人欺负 学会自我保护 砸烂东西、伤害小动物 学会怜悯、爱惜和承担责任 对人撒谎 知道诚实的重要,学会如何保持缄默或运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语句来应对困境 与父母或老师对抗,怀恨在心,谩骂,违拗,给他们的水杯里吐唾沫 协调与权威的关系,学习服从与心理平衡技术 逃学,不做家庭作业,上课不好好听讲 体会到自由是有代价的,短时的放纵必定有长久的损失,知道如何约束自己的欲望与懒惰 比较严重的错误是斗气打架,偷拿别人的东西,恶性撒谎,侵害别人利益,无故离家出走等等 这些错误看起来很糟糕,但孩子还是可以从中获益:学会预见行为的后果,承受不愉快的处罚和社会压力,遭受孤独与焦虑等等,开始权衡自己的利害与得失 何时该阻止孩子犯错? 当然,并非一定要鼓励孩子去犯错。顺其自然比较好。 犯错也需要有一定的心理抗挫能力,没有心理抗挫能力的孩子,可能也不敢犯错。研究发现,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犯错的机会要多一些,错误也要大一些。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在化学试验中,曾把一个小试验室炸翻。可以说,敢犯错误的人都会是一些有希望的人,关键是犯错的时机要把握好,在该犯错误的年龄犯些必要的错误。小孩子如果犯了大错(面临学校除名,伤人损物造成巨大的赔偿,离家出走等),就成了孩子人格发展的危机,父母有时也不得不陷入其中,来帮助孩子承担部分责任。 要让孩子不犯大错,必须让孩子从犯小错中学会预见行为的后果。那么,明知孩子的行为会失败,会犯错,家长是任其下去,还是要制止呢?这要看犯错的责任孩子是否能承受,如果不能承受,帮助他预见后果是重要的,也就是说,不让他犯不该犯的错。 孩子的犯错就像在学习中遇到难题,父母需要像老师解题一样帮助孩子去分析。 首先是行为的动机。如果动机是好的,先表扬他,以减低孩子的焦虑;再看方法对不对,方法不错,或部分不错,肯定他,让他知道部分行为还是被认同的;最后看结果如何,错误怎样形成。 孩子也许开始以为自己是对的。父母需要告诉他,任何行为不仅要满足自己的需要,还需要别人的认同;要得到认同,就要遵守共同的规则,从告诉他通常有哪些处事的规则。通过这样的教导,孩子会从犯错中学到很多好的东西,同样的错误也不会一犯再犯。 只要我们提醒孩子不要总犯同样的错误,或不要去犯无意义的、低级的错误,就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应对孩子犯错,父母最需要知道的原则 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不会那么有理性,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父母也是人,也有情绪。孩子的有些错误还会触动父母早年的心理创伤,父母会无意识地想通过教育孩子去纠正自己几十年前的错。对孩子犯错的态度,常常透视出父母早年未处理好的情结。注意孩子的心理年龄和心理承受能力,能避免父母对孩子提出过度的要求。 在亲子关系好的家庭,孩子遭受轻微体罚,不会形成长久的心理创伤;而在亲子关系不良的家庭,父母就要凡事小心,一句不恰当的话,会让孩子记仇一辈子。 要让孩子在错误中获益,父母一定要避免两个不好的倾向:竭尽全力来预防孩子犯错,一旦犯错又竭尽全力让孩子避免惩罚,以为孩子犯错一定是父母教育不好,要替孩子受过。其实不然,再好的父母也不能保证孩子不出差错。好的教育一定把犯错看成是教育的良机,使孩子从犯错中获得成长。过度惩罚,以为不管多大的孩子干了错事都是非常糟糕的事,是品行或道德问题,甚至不惜用谩骂、体罚来纠错,使小错变成重大的心理创伤。这样一来,孩子犯错违规的冲动没有化解,而是被压抑和深藏,成为一种心理情结,削弱了孩子的防御能力与生存能力。 应对孩子错误的年龄原则年龄 准则 02岁 不能责罚孩子 25岁 对犯错的教育要顺其自然,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商务团队稳定支持措施
- 幼儿园家园共育教学计划
- 《智能云仓储物流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组织计划
- 初二班主任学生奖励机制计划
- 大型商场安全隐患排查优化计划
-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 中国净化室动力配套设备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护理质量评估量化细化目标及措施
- 冬季供水管线加固保护施工措施
- 《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5年
- 清廉讲堂活动方案
- 家居落地活动方案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医保信息化建设应用法律法规试题
- 环境现场采样培训
- 2025年 汕头市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车辆伤害事故桌面功能演练方案、脚本
- XX公司年产10万吨阳极铜及5万吨铜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025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20学时题库及答案
- 财务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