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初一家长的十条建议.doc_第1页
给初一家长的十条建议.doc_第2页
给初一家长的十条建议.doc_第3页
给初一家长的十条建议.doc_第4页
给初一家长的十条建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初一家长的十条建议江都市国际学校 吴庆堂各位家长: 首先,对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初中时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孩子刚进入初一,不仅要面临一个全新的外界环境,而且也将面临青春期,这是人生生理和心理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今天我们聚在这里,共同探讨教育学生这样一个重大的话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有许多父母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身为教育工作者的老师,更是把教育学生当作自己的事业和生命。然而,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家长要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孩子最有力地支持,使孩子少走弯路,发展的更好。因此我们在此提供给初一年级家长一些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一 要了解孩子初一级学生年龄还小,正处于由小学向初中转变的过程中,在生理上,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又叫青春发育期。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既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人,它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蓬勃的成长,急剧的变化。人体从出生到成熟,其生理发育有快有慢,有两个阶段处于增长速度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另一个就是青春发育期。在科学上叫它们为“人生的两次生长高峰”。 他们生理机能有三大变化,即1。身体外形改变了(身高、体重、胸围、头围、肩宽、骨盆等加速增长)。2。内脏机能健全了(神经系统、肌肉力量、肺活量、血压、脉搏、血红蛋白、红细胞等均有加强)3。性的成熟(性器官的趋于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声音,阴、腋毛,胡须乳房)。青春发育期的显著变化,带来了学生心理的急剧发展。 青春发育期的显著变化,带来了学生心理的急剧发展。过去无话不讲的孩子突然不说话了,避免交谈,下学后回到家,就一头扎在自己的屋子里。在这个变化期,他们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心理闭锁(有了自己的秘密)思想敏感,变革现实的愿望强烈,敢想敢说敢作敢为,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对于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热情,也重感情,但有极大的波动性,激情常常占有很大的地位,他们的意志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不够,显得忽冷忽热,有始无终,缺乏坚持性和自制力。懂得了这些,我们就会真正地理解我们的孩子,我们也就知道了现在是他们的心理断奶期,看到孩子不象以前那样听话了,有的时候甚至和我们作家长的搞对立,我们也就大可不必大发雷霆,是我们的孩子在长大。处在这样的时期,又面临这样的局面,是孩子需要得到关心和帮助的时候了。我们应当做到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干什么、情绪怎么样、兴趣在那里,有那些优势,又存在什么困难,需要得到那方面的帮助。二、要学会与孩子交流我们曾经搞过一个问卷调查。问卷对象就是我们的孩子们。问题一、你认为父母理解你吗?(认为理解的占36.4 一般的30.4 不理解的33.2) 问题二、你有苦恼和困惑时对谁讲?(对父母讲的30.1 对朋友和其他人讲的33.2 对老师讲的9.5 不对任何人讲的27.2) 问题三、你认为最不能容忍父母的是什么?父母思想陈旧、方法不当(打骂、唠叨)、不切实际的占66.8 ;认为父母有不良习惯的(赌博、吸烟喝酒等)、家庭不和的占15.1 ; 可以容忍的占18.1) 问题四、当你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会任何对待?(说服、鼓励、安慰、帮助的占43.6 怒而不言、不理不睬13.3 打骂训斥36.9 漠不关心的6.2) 问题五、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是什么?(表示感激的能理解父母的52.4如:你们辛苦了,请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努力,你们是伟大的,我爱你们 希望得到父母尊重的37.8 如:请理解我吧,对我宽容点吧,考试不能代表一切。 对父母有意见的甚至不尊重的9.8 如:别打我,别骂我。你们要平等待人,还我们自由,你们不要吵了,我恨你们。) 但是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孩子有了疑惑和问题,不愿意和我们做家长的说。这就涉及到了沟通。沟通是双方的事情,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首先要平等相待。创设平等交流的氛围。我们做家长的首先要学会交流。 我们要让孩子有话说,有话敢说,家长应当更新观念,建立平等的关系和民主的作风,真正达到情感与情感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相通。在家里营造民主、平等的气氛,只有这样,与孩子的交流才可能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基础。父母与孩子应当成为朋友。在家里营造民主、平等的气氛,只有这样,与孩子的交流才可能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基础。父母与孩子应当成为朋友。三、要学会赏识孩子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人总是喜欢表扬和鼓励的,尤其是孩子。他做了某件事,你一表扬他,他就会认为自己有这方面的才能,就会更认真去做好。 有一家美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不懂英语,根本看不懂儿子的作业,可是每次儿子把作业拿回来让她看,她都说:“棒极了!”然后把作业挂在客厅墙壁上,客人来了,这位母亲就很自豪地炫耀:“瞧,我儿子写得多棒!”其实独生子写得并不好,可客人见主人这么说,便连连点头附和:“不错,不错,真不错!”儿子受到鼓励,心想“我明天还要比今天写得更好!”他的作业一天比一天写得好,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提高,后来终于成为优秀学生,成长为一位杰出人物。这说明大人的评对孩子的成长存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你鼓励他,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的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甚至会用行动来证明他真的很笨。 教育孩子的奥秘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永远坚信孩子行!学会赏识,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是渴望得到赏识,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渴望被关注、被重视、被看得起。人的生理生命需要蛋白质、需要脂肪,而最不可缺少的营养却是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阳光、空气和水。人的精神生命需要数学、需要历史而最不可缺少的营养却是被赏识、被看得起。赏识是人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须臾不可缺少。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因为我们是家长,所以我们都有一种倾向,即恨铁不成钢,在我们的眼中,孩子总是毛病多于长处,为了帮助他,我们就会喋喋不休地数落,批评多于表扬。这是十分有害的。我们在批评和斥责中到底教会了孩子什么?毫无疑问,是自卑。多表扬多鼓励,就会教给孩子自信。因为鼓励会使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同时在孩子的心理上,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还可以转换成求上进的激励,变成一种动力。四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给孩子吃饱了,喝足了,穿暖了,是一种爱,但孩子现在需要的真正的爱,我们却没有给他,或者我们也根本不知道他需要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所给予的所谓的爱,是一种最低层次的爱。麦斯洛按照人类需要的重要性和发生的前后次序分成了五个等级:1。自我实现 2。尊敬需要 3。社交需要 4。安全需要 5。生理需要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也是多层次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阶梯式层次需要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按照需要程度及发生的先后顺序,像阶梯一样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当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开始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根据需要的内容可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为第一个层次的需要,也是最基本、最低级的需要,人类的全部活动都建立在这一需要的基础之上。人们只有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其他需求;生理需要相对地、暂时地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便开始寻求第二个层次的需要-安全需要。人的第三个层次的需要是社会需要,包括与人交往、归属及爱的需要。人的第四个层次的需要为尊重需要,包括人的自尊和他人的尊重。第五个层次的需要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才能的需要,这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在分析人的五种层次需要的同时,提出人的需要具有主导性,即在特定的时期内,人们总有一种需要占居主导地位。我们所满足的就处在第五档上。这就要我们针对自己的孩子的特点,去全面地关心他,帮助他。尤其是在他极需我们帮助的时候。漫步街头,当我们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孤儿时,往往投去同情的目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你身边孩子的心灵正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家长却毫无察觉。因为自尊心是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为了维护自尊,可以牺牲生命,出于自尊能够服务社会,千万不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虽然他们的自尊心可能幼稚、单纯、狭隘,甚至含有虚荣的成分,但亦需要精心地保护。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他应该自信自尊,积极上进,宽容待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五、家长要合理对待孩子的错误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很平常的,况且刚进入初一的孩子在身心各方面都比较特殊。家长要分清孩子的错误。如果孩子的错误是学习和心理方面的,而不是品行、道德、人格上方面的,则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并且如果是多次犯同样的错误,家长也没有必要慌张。在对待孩子的错误时,家长正确的对待方式是疏导,而不是“惩罚”。迟一天处理。当这些事情发生了,我们不要急于发脾气,痛骂甚至殴打,不妨把事情放到明天再处理。人恼火的时候,是情绪最不理智的时候,这个时候容易说过火的话,做过火的事。等我们平静下来,心也平了,气也和了再教育就会迟了吗?何况,大多时候,孩子做了错事,自己也感觉到了,你不用发火,他也知道错在那里了,在心理学上叫自省,我们当时发火了,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孩子也哭了,可心理自省的过程却省略了,就是说,把孩子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骂走了,打跑了。家长对孩子的不足要有耐心 俗话说:人无完人。孩子不完美,有不足,不要紧,其实我们都不完美。作为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恒心,同时要正确看待孩子的不足,要看到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多少,而不是一味撇开孩子的大背景,将其与周围的环境做横向的比较。面对孩子的不足,家长要做好各方面的沟通,经常制定几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让孩子一步一步提高。而且只要孩子每天都在努力、每天都在进步,就要及时鼓励,让其明白这其实就是每天都在缩短与完美之间的距离。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 我们要使孩子变得合作、友善、自控,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的独立性、首创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使孩子更活跃、更开朗而外向,努力的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讽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愧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关爱。可以说,孩子的成长是在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的,这早期大约有2/3的时间要在家庭中度过,而且完全依赖于成人,所以,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者相当重要的影响。 有人把家庭比作人生之海中的一只小船,孩子凭借父母之船遮风挡雨,劈波斩浪。父母两人如能齐心协力,即使在滔天的波浪中也能维系小船的平衡,让孩子感到安全。要是父母离心离德,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那么在风平浪静中也可能船翻人亡,孩子同样遭受灭顶之灾,小船既可以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也可能成为孩子的毁灭之舟。年轻的父母都期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自信、自强、有道德有能力的人。那么,年轻的父母们就应该从自身做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美国学者在调查基础上总结了10条各国儿童对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的最重要的要求:1 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2 对每个孩子要一视同仁。3 不能对孩子失信或撒谎,说话要算数。4 父母之间要谦让,不要互相责难。5 父母对孩子要关心,关系要亲密。6 孩子的小朋友做客时要真心欢迎。7 对孩子不要忽冷忽热,不要发脾气。8 家里要尊老爱幼,重大事项决定前要征求大伙意见,要有家庭民主。9 家里搞文体活动,星期天至少玩半天。10 父母有缺点,孩子也可以批评。 有人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也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总之,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 孩子从生下来就在父母的怀抱里成长,父母不仅给子女以生理基因优势的遗传,而且还给其以人格品质的塑造。从混沌初开的孩童到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的成人,这个成长的历程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 一位朋友曾当做笑料讲述了他和儿子的一段对话。这位朋友说:“儿子,你这几天总是玩游戏机,就不能控制一下自己,把精力用到学习上吗?”儿子回答:“你还说我呢,我爷爷经常告诉你不要到外面玩麻将,你怎么还总是整宿地玩呢?”一下子弄得我这位朋友语塞舌结。还有这样一个小笑话:一天,老子在骂儿子,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学习又好,又懂礼貌,机灵勤快,人见人爱,再看看你,学习不好,又馋又懒,把咱们家八辈的人都丢尽了。儿子说,你还说我呢,你看看,人家的爸爸这个是县长,那个是局长,看看你,要不是我,你连个家长都当不成的。 可见,孩子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相对照,甚至父母行为中的某些失当之处,也往往会成为一些孩子开脱自己错误的“口实”。孩子既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到优点,又可以学到缺点。这也要求我们在工作上要敬业、上进、负责,办事认真,在家中,要孝敬厚爱老人,不仅生活上关心,更注意在思想情感上给予温暖;待人上,我们不能以权势取人,热情、大方、真诚、平等,尽力助人;处事上,一视同仁,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业余生活上,我们要有自己的健康快乐的爱好和活动。子女是父母的折光镜,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做人的原则。尽管我们不一定做得尽善尽美,但我们努力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给孩子以有益的影响。一个自私的家长很难教育出一个无私的孩子,心胸狭隘的父母也很难培养出一个宽宏大度的子女。 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上陷入困惑,甚至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里不仅有方法上的问题,也有家长如何提高和完善自身,以其优良素质和道德修养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问题。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子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这便是育人先育己,每位家长都应牢牢记住这一点。 让孩子喜欢家,爱家长,注意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气氛;不要把坏脾气带回家,把气出在孩子身上。说到底,家庭环境要达到和谐愉悦。在孩子上初中的时候,最好要有点学习的气氛。家长也要学习的,要看书,要和孩子一起进步。在学识上,我们不一定比得上孩子,但在求知的渴望上要和孩子一样,最起码也要做出个样子来的,我们要让孩子看得起才行。因为我们在教育孩子。 在家中还要坚持这样四条原则:不骂社会,不骂老师,不打架吵嘴,坚持两口子的教育一致性。 不骂社会,是因为孩子在成长期,他们的认识尤其是对社会的认识还达不到全面性,你们在家里经常骂社会,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对社会认识的片面性。以为社会的全部都如你们骂的那样。 不骂老师,是因为孩子正在由一个小学生向成熟迈进,我们知道,小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盲目的崇拜,老师说的就是圣旨,就不会有错的,他的任务就是听话。到了初中,孩子开始有了独立的思想,对老师的崇拜感正在消失,但并没有完全消失,他们有的时候还容易把老师和老师所教的课程混为一谈,老师在他的心目中没有了地位,那这个老师所任教的学科也就没有了吸引力。当老师有了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和这位教师交谈的,也可以和学校取得联系,当然也可以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大骂一通以泄怨气,但对着孩子可要当心啊。孩子对老师有意见了,我们也要好好地和孩子交流,多做解释工作,冰释前嫌。 打架吵嘴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坚持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有了一致性,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否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 我们可能无法改变社会,但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家庭环境。七、正确认识分数的意义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业上的肯定与否定,即考分上的高分与低分,在孩子的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反应。理想的考分往往能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较低的考分常常使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与自尊心受挫,甚至产生某种自卑感。因此,有责任心的家长不仅要正确地看待孩子的分数,而且还要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考分,消除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考试成绩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孩子的分数不是绝对的,必须以班级其他同学作为参照系,才真正有意义。学校在期中或期末后,都会发成绩单。成绩单仅仅是学校给学生家长的一份成绩报告,而不是家长训斥或惩罚孩子的依据。建议父母:称赞孩子在学业上取得的显著进步。指出孩子在哪些方面没有尽最大努力。帮助孩子改正某些不良学习习惯。您可以问孩子以下几个问题:你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吗?你认为你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你觉得你要想使自己得到提高,必须如何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当孩子羞羞答答地给您带回一个60或70分的考试成绩时,家长不要唠叨、羞骂孩子,只要他(或她)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对于父母来说,不要仅仅关心孩子的分数,而要看孩子是否学到了对他(或她)以后有用的知识,孩子的学习效率如何。更要让孩子知道您重视的是他(或她)运用知识的能力。在父母心里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对父母来说,他(或她)看重的不是考试的分数,而是学习过程本身。八、要与老师坦诚相待,保持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在现代社会里,家长必须依靠学校让孩子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在这一点上,家长无法取代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只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一部分,家长如果把教育责任全推给老师,是一种失职。尤其是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等重要教育任务,更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才能完成。当然相当多的家长都很重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在这种情况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