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问题四要素把握好试题讲评,在老师讲课之前,自己会做的都做完,老师讲课时和老师的思路对比,记下自己的疑问和不足,课下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趁热打铁,坚持做到这一点,肯定会有进步。学习过程中,需要重视预习,通过预习可以把新知识和以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看看哪些懂了会了,哪些不懂不会,明确听课重点,疑点、难点,从而增强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学习效果,要想提高解题速度,除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运算能力好之外,还有一个诀窍:建立“错题本”。将历次考试中的错题分类记下来,经常去练习这些错题,并要求“限时完成”,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效果非常明显。学习效率低的重要原因是,学习知识后,从来不回头看,解决的方法是每天睡觉前问自己:今天学习了多少内容?掌握的如何?花了多少时间?经常自我反思,以便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法。每天进步一点点,学习的事情需要窍门,只要掌握了,学习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祝你成功!中学英语联助巧学一年成北大 王慧演讲尊敬的各位师长、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叫王慧。我在四年前接受过舒德初老师的“自导联助”教育。我现在是北京大学应用文理学院2000级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学英语联助巧学一年成”。舒德初老师的女儿、12岁大学生舒扬阳10岁开始学习英语,11岁时试着参加高考,英语就考得116分的成绩。英语成绩极差的高三学生戴骞,只有5个多月时间用联助法巧学,不仅英语突飞猛进,其他科目的成绩也有巨大的飞跃,因而考上了北京大学英语系。我之所以能考上了北京大学英语专业,还有很多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把原来总是感到头痛的英语很轻松地跃上来,以至在班上名列前茅,这归功于舒德初老师的“自导联助”教学法和联助英语。联助英语就是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发挥教学中各种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协调和联合互助作用。这些因素诸如:学生的智力、能力、心理发展状况和已有的母语基础知识水平,现有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尤其是英语本身读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和内在的联系等。具体来说,舒老师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用联助法教学生高效地学习英语:第一方面:设法打响第一炮在我国,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都不可能真正像学习母语的婴儿一样,在具体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他们普遍都已经会说、甚至会写汉语了。他们的智力和能力等都大大地超过婴儿。这些是他们在学习语言方面比婴儿强的有利因素。但这种有利因素也存在着一个微小的不利因素,这就是他们的心里对外来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抵制情绪。那么,我们必须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是,我国目前几乎所有的英语教材,一开始就教学生学习morning, teacher, afternoon等单词。这些单词虽然是英语国人口日常生活中说得最多的用语,但都是抽象名词,不易创造具体的学习情境;加上字母较多,尤其是读音规则很复杂。那么对于一般学生、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他们感到很为难。更有甚者是:一些学生连英语字母都还没有学习时,老师就教他们学习这些很难掌握的词。这使他们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他们在起点上就感到:英语难学难记,枯燥无味,高深莫测。失败的心理使他们一下子就丧失了继续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人们的美好愿望是想:让孩子们一步到位就学好地道的英语。试想:如果我们要建房子,刚着手下基石就想见到一座仙山琼阁,那种美梦会如愿以偿吗?人在认识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就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更是这样。在教学中若是尊重这些客观规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益。要提高英语教学效益,首要的问题就是把开头难 变成 开头易。 要切实开好头,舒老师着重抓这样几点:第一点:从最简单的单词学起英语单词简单的主要含义是:每个单词字母很少,一般不超过三个字母;意义非常具体,有实在的实物或者在极容易创造的现实情境中一目了然;读音很规则:一种情况是单词所读的国际音标与这个词的所有字母完全同形,或者说写法都一样。如:t都读t,b都读b,e都读e,i都读I等。另一种情况是字母与音标虽然不完全同形,但绝对地对应。如:a都读部分同形的国际音标A, o全部读部分同形的C。稍后才学习不同形、但读音对等的单词。如:c都读不同形的k等。符合上述要求的单词如:bedbed床, pig pIg猪, dogdCg狗, ratrAt老鼠等等。这四个单词的字母都在3个以内;每一个词都可以拿出具体的东西或图片,学生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bed和pig的读音bed和pIg同字母完全 一样,读法类似汉语拼音。我国学英语的学生一般都学过汉语拼音,他们一下子就感到英语很容易记。dog中的o读C, rat中的a读A。然后在这些单词前加简单的修饰词,如: red bed, big pig, hot-dog, fat rat等。这样,又顺水推舟地记住另一些简单的词汇。第二点:以有趣的韵语助记在遵守简单要求的前提下,设法把此类单词编成韵语。例如舒老师自编的课本第一册第二课才学十多个字母,课文却是 :It, a big pig. It, a dog dad. At a hot pot, beg a hot-dog. Hit a bat bag, dig a big pit. Get a bit, a bad hat top.译文大致为:它呀,猪儿大,它呢,狗老爸。呆在热锅旁,想讨热狗尝。打击球拍袋,挖个好大坑。得到一点点,一片破帽顶。第三课还没有学完字母,课文为:On a pan lid, is a tall man. In his left hand, he has a fan. He can not open his pen.Tom, go and help him. Let a hen sit on an ox., and set him and a fox in a box. He is glad and not sad. I see, he is a mad lad. 课文译文是:平锅盖上一高男,左手之中有把扇。他的钢笔打不开,汤姆过去帮他干。让母鸡,骑公牛,他和狐狸放箱间。他倒高兴不发愁,方知他是疯少男。这些三个字母为主体的英文韵语读起来朗朗上口,翻译成中文也大致押韵,且内容饶有风趣,学生感到极简单易学,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为了加强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学习,以及解决语法中的重点、难点等问题,舒老师都先示范性的编写这样的韵语,然后教学生学会自编写有利于自己理解和记忆的韵语。第三点:小口细嚼,多步消化芝麻虽小,必须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到嘴里,又用牙齿细细地嚼碎,然后谨慎地咽下,再由胃肠一步一步地循环消化,人体才可能吸收其中的营养。反之,若一口包得太多,而且不去嚼碎,就想吞下去,那么即使不被噎死,也至少会使人消化不良,或患上重疾。吸收知识营养的道理也是一样。以记忆为主的英语学习就更应该如此。对于初学英语者,特别是年龄小的学生,当他们开始学习英语时,每次最好只学23个字母,或12个容易的单词。然后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让人感到非常轻松的状态下慢慢地增加分量。开始每次学习新内容时,以510分钟为宜。新旧内容同时学习也最多不能超过12分钟。如果时间过长,必然会过犹不及。而只是复习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时,只用12分钟、甚至几秒针也可以。但每天学习英语的次数应该至少在25次以上。由于每次所用的时间不一定多,而且不能过多,因而每天加起来的总时量不会太多。像这样少吃多餐,学习英语费时少、效益却会极高。 第四点:学会三栏考记所谓三栏考记,就是用一个小本子,把每页都划分成左、中、右三栏。各栏的所写内容互不侵犯。先在左栏里写上几个单词的汉语,边读边写记熟后,不看书在中栏自考英语单词,又在右栏自考该单词的国际音标。随着读音规则的不断积累,自考右栏的国际音标时,只默写还不够熟悉的和新读法的国际音标,并在中栏单词中对应的字母下划线。这样既省时,又可有的放矢的记住新的读音规则。然后,用一张中间有槽小纸或卡片分别蒙上左栏和右栏,看中栏槽中的英语单词自测左栏的汉语和右栏的国际音标。自测完后,又蒙上中栏和右栏,看汉语自测英语单词和读音。最后,合上本子,全面回顾刚刚自测过的单词。在每次自测或回顾时,不管是很熟练的还是不熟练的,都要马上核对。对不熟练的或不够熟练的单词,用铅笔做上不同的记号,以便下次重点复习。自测过的新单词,过20分钟左右,一定要用一秒钟以上时间回顾或浏览一下。往后还有多次有重点的回顾和浏览。按照三栏考记方法学会分栏自测,是把教学的主导作用转让给学生的首要途径。学生只有以此为先导,从而逐渐学会自主学习。这不仅会大大地提高英语学习效益,更是提高各方面学习效益的根本途径。自测就是不断体验成功。学习英语从最简单的单词学起,以有趣的韵语助记,小口细嚼,多步消化,学会三栏考记让学生一开就始体验到成功,从而就会不断地由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第二方面:尽早建立音与形的联系英语不同于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不是象形文字,它是一种象音文字。它的读音与它的字母密切相关,完全不可分割。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若音形并进,就会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反之,则会两败俱伤。在英语国家里,即使英语说得十分流利的孩子,也还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读写。而对于还不会说也不会写英语的人来说,要学会读写,就必须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若忽视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甚至把四个方面完全分离开来,必然会妨碍英语教学效益的提高。 在英语学习者还不能提笔写字的情况下,若有条件学习英语口语,不必强求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国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普遍都能动笔写字了。这一有利因素必须同时充分利用,绝不能忽视,更不可完全浪费。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里,我国英语教学忽视口语的现象十分严重。因而哑巴英语成为一大固疾。近年来在口语方面引起重视,但又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有的只强调像婴儿一样反复听,不要记单词;有的说只要疯狂地读,等等。不否认这类方法对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笔头不紧紧跟上,其学习不可能会有理想的效果。因此,对于完全不懂英语、但能用笔写的学生来说,一旦开始学习英语,就一定要发挥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相互促进作用。为了让学生尽快建立读音与词形的联系,舒老师是这样做的:其一、在无意注意中学会国际音标现在有很多中、小学生总把英语字母当成汉语的笔画。会读的单词不一定会写,会写的单词不一定会读。这自然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辛苦而效益低。舒老师第一节课教字母,就打破了a、b、c的自然顺序,而是教全含读音I:的字母:E e I: 、C c sI:、 D d dI:、G g dVI:、 B b bI:、P p pI:、 V v vI:、T t tI:。这8个字母含共同的长元音 I: 。他在字母或单词右边写出音标的情况下,一般是点着字母带读,少数时候也点着音标读。如教英语单词bed bed, get get, red red, desk desk等时,他就是这样领读。舒老师一向没有说,他是在教学生学习国际音标。只是学生在学完字母和一些单词后,问他们谁会读其中音标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会读。当他们学过了二、三百个单词后,就不知不觉地会读全部国际音标了,并掌握了一些读音规则。有些还没有学过的单词,学生一见到就基本上会读。其二、有的放矢地掌握读音规则教师边读英语单词边写所读的国际音标,数次以后后,字母与音标同形的就不再写了。如:map中的m和t的读音m与t不写,只写a所读的音标A。并在map的a下划线。a读A 的情况出现几次后,也不写了。如:cat就只写c读k。并在c下划线。到后来,即使是不规则的字母组合读音,若出现的次数多了,也再不写了。只是有重点的写那些刚出现和出现次数少的读音。相同的字母组合为不同的读音时,采取划不同颜色的线条对照记忆。不久以后,就主要是指导学生自己在单词下划线。这样,有很多新学的单词与早已学过的单词读音相同,无需再记忆,不必反复重抄此类音标,能让学生节省很多时间,又让学生有的放矢地、有区别对比地牢记新出现的读音规则。其三、鼓励学生多说汉式英语 即使完全不会说英语的人,平时在交谈中夹上一两个英语单词,诸如:OK! Thank you. Bye-bye!等。这不但不会让人感到别扭,反而显得文雅有趣。除婴儿外,每一个开始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他们都至少能说汉语,甚至可以读写一定程度的汉语。这本来就是学习英语的有利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绝不能忽视这已经拥有的资源。有人说,学习外语时要忘掉母语,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已经有了母语基础的人,绝不同于什么语言基础都不懂的婴儿。人们普遍认为:哑巴英语不可取。那么,要调动学生练习说英语的积极性,首先要克服学生不习惯说英语和怕说错的心理。这就要允许和提倡让学生多说汉式英语()。老师甚至要带头说汉式英语。比如:在还没有学黑板这个单词时,教师用英语夹着汉语说:Please look at the 黑板。在同学们的心理,马上会惊问:黑板用英语怎么说?老师稍停后说: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 Blackboard! Blackboard!这样,学生很容易记住blackboard这个单词。尤其是,他们会很高兴地模仿这种方式来说英语。这是因为,这种方式既符合学习过程不可一不到位的客观规律,又迎合了学生好奇的心理。最初,叫学生在一个句子中先夹一个或几个会说的英语单词,随后慢慢增多。但在较长时期内,要允许他们夹用汉语来代替不会说的英语单词。当他们有语法错误时,当然要和蔼地及时纠正,但不能过分苛求,更不可讥笑。这样,学生说英语的乐趣就会大大增强。他们会总是向老师问个不休:这个单词用英语怎么说,那个单词又怎么说。老师在与学生进行英语交谈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或避免生词。一般一个短句只夹一个生词为宜。如果某个句子的生词不得不超过两个,则可适当地用汉语代替。采取时而夹汉语,时而全用英语的方式交流。有的人或许会有不必要的担心。他们误认为,这样做不能让学生一开始就学到真正的英语。这是一种多余的担心。这正如担心孩子说错话而不让孩子学说话一样,那么,孩子就永远也不能学会说话。当然,很有必要申明,这种汉式英语主要适合于初学英语阶段。随着英语词汇的增长和口语能力的加强,就要尽可能去掉英语句子中的汉语。其四、尽可能用英语教学英语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是英语教师自身缺乏说英语的习惯和环境。但环境是可以创造的。只要能教中小学英语的老师,说一般的课堂英语和跟学生进行日常的英语对话是不成问题的。根本的问题是老师自己首先要有说英语的习惯。然后才可能带动学生养成说英语的好习惯。当然,要在课堂上用百分之百的英语教学,对于我国师生来说,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所以,有的家长请完全不会说汉语的外籍老师教孩子学英语,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提高英语学习的整体效益,舒老师总是从鼓励学生说汉式英语开始,有计划地逐步过渡到尽可能用英语教学英语。一方面,他尽可能用熟悉的英语讲解英语词汇和语法等内容。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之间多用英语交谈,平时设法与学生用英语交流、讲故事等。这样对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训练口语等,都有极大的好处。第三方面:巧创联助情境,增强教学合力任何语言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东西只有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才后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要高效地学习某种语言,必然离不开相应情境的协助。首先、韦伯斯特为何能同时学习四国语言?美国大语言学家韦伯斯特25岁就编写英语教科书,他编的韦氏英语词典,是英语世界最权威的词典之一。这就是因为他在襁褓时就开始在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同时学习说四种语言。他出生后,为了给他多种语言的影响,家里规定:父亲专门说英语,母亲专门说法语,祖父说德语,保姆说北欧语。按理说,同时学习四种语言,彼此间会有一定的负迁移作用。但自从他来到人世间,就在生动而有趣的生活情境里耳浴目染,听惯了四国语言。他在无意注意中潜移默化地模仿和练习。因而几年后就能流利地用四国语言对话。这就是因为:有具体而生动的语言情境,对语言的学习会产生了极大的联合协助作用。第二、发挥情境等因素的联助作用创造生动而有趣的英语学习情境,充分利用教学设施和有机协调人体器官的运动,对提高英语学习效益产生巨大的合力。这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一定尽可能地创造具体的情境。例如:拿出一支钢笔则说:a pen.或It is a pen.。做跑的动作时说run。做坐的动作时说sit等。这不仅仅是节省了把英语翻译成为汉语的时间、各种生动直观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使人容易理解和记住,更重要的是使人轻松愉快、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发挥各种器官的协调、协力与互助作用:脑、眼、口、耳、手、脚、身等齐心合力,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只用眼看或只用耳听的学习效果好。运用不同的不同学习工具:分别用笔、树枝、手指、脚、或头与肘 等写,比总是用某一种笔写的效果好。同一种工具常换不同形式:钢笔、铅笔、粉笔、圆珠笔等交替写。同一种类的笔,换不同颜色对记忆有更好的刺激效果;同种类同颜色的笔写的大小不同、位置不同可增加刺激作用。如:分别默写在纸上、黑板上、地上、手上、身上等会增强记忆的合力。多途径利用不同的环境会提高学习的效益。第三、在其他各科学习中渗透英语的学习舒扬阳能在一年内就学好中学英语,其中一条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她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所有的科目中都渗透英语学习的时间,有时可能是两、三分钟,有时甚至只有几秒钟。这对英语的学习起着很大的协助作用。这种渗透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放作料:即在其他各科学习的过程中渗透部分简单而对口的词语的学习。例如:学习数学时,可以提到plus加、minus减、times乘 速度speed 时间t ime等。在语文、政治、历史等课中也是一样。当该门课出现什么适合的词语或句子时,可以顺手拈来。这种做法,就好像是在吃的食物里放一些有口味的作料,人在吃下这些食物后,不会因为有这些作料而占去胃的食物容纳量,而是恰恰相反,还会使胃口加大。往往使人吃更多的食物。学习也是一样,这既会有利于英语的学习,又能因为调节了脑组织各机体有机协调运动,使这些科目的学习增加许多活力,使学生觉得这门科目的学习更有趣。在其他科目中听到或见到过的单词,再在英语课程中学习,就很容易记住。二是夹菜吃:这就是说,在其他各科的学习过程中,抽出一定的时间学习英语。有时可能是几分钟,也可以是几秒钟。这样做不但不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还会促进各科的学习。这正如:在吃饭时适当的夹点菜吃,不但不会影响食欲,还会大大的增强食欲。这是因为:人在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时,运动的大脑部位、脑神经、脑细胞等是各不相同的。这些不同的部位经络和细胞等,只有不断地协调运动,才有更大的工作效率。有人问舒老师:“如果你女儿在那一年中不学其他科目,只学英语,那么,她的英语肯定会学得更好?”他回答说:“不见得。因为只学一门功课会使人感到乏味,这不但吸收的整体知识少,仅仅就英语知识也会少得多。”第四、建立汉英沟通的渠道网络有些学生对某个句子的全部英语单词都会读,但总是说自己不会用英语说这个句子。 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对汉语和英语语法的差别不了解,从而盲目地产生了对英语造句的为难情绪。实际上只要我们让他们了解两种语言在句法上主体一致性和部分差异性,就能让他们同时学好两种语言,尤其是极有利于英语的学习。他们就再不会认为英语句子难造。这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开渠道。例如:叫学生用英语翻译他们正把书放进课桌里。英语只能翻译为:They are putting their books into their desks.这个英语句子在书和课桌前比汉语多了两个their(他们的)。这两个their在英语中绝对不可少。反之,我们若把这个英语句子译成汉语,则绝不能说 他们正把他们的书放进他们的课桌里。汉语要是多了两个他们的,就显得重复多余。我们就应该告诉学生这就是汉、英省略的差别。并讲明白在什么情况下有这种差别。就能使问题很快迎刃而解。如果老师只是告诉学生,这是英语的习惯用法。学生是很难弄清这种差别的。 二是建网络: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这就是要加强该语言的纵向、横向和斜向的联系与沟通。必要时,要教学生学会用自己编的句子,短文或韵语帮忙。学习某种英语语法,不能独立的就这项语法而学习这种语法,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适当地、有时甚至尽可能地联系到类似的或相关的语法去学习。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益。例如,即使是最初学习英语的某种时态时,也可以有重点地联系到其他相应时态的学习。这样既有利于目前时态的学习,更是为往后所学时态开辟了道路。第四方面:化多为少,以少带多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着重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化繁多的知识营养为甚少的精粹。即把一本书的知识掌握透彻,就是要通过头脑加工,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把一本厚厚书在头脑中变薄。另一过程是:以精粹作料,调出丰富多彩的营养佳品。就英语学习来说,就是要做好这样几点:第一点:浓缩课文现在的中学英语课本,每个单元要学习一周以上。舒老师教他女儿或其他学生时,每天可以学习一个单元,一周就可以学习四、五个单元。即使还需要适当的复习,每册需要学习一个学期的课本,一般只需要4周左右,就可以掌握得较好。那么,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内容较多的单元,缩编为13个包含本单元全部生词和语法的句子。让学生在全面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再重点学习这13个句子,他们就一点也不感到为难。在初学英语阶段尤其是这样。比如:初中一年级上册的13单元有十多个生词,根据该单元的知识要点,则编成的句子是这样:They colour the sweaters red, blue, black, brown, yellow, orange and white. Come here, Mrs. Excuse me, which colour do you like?对每一个单元,学生只重点学习这少量的句子,自然会轻松而高效。这样,在一天之内学好一个星期的英语内容当然就不难了。在编写此类句子时,很有必要渗入前面应当重点复习的内容。但有时编出来的句子可能有点别扭。可正是由于这些别扭的语句,使学生感到有趣而容易记住。重视汉译英的练习。把学过的词编到故事、笑话和生活中去练习第二点:一个词带出许多相似词的学习英语有一定的读音规则,但同样的字母组合,有时读音有一定的差别。第三点:一种语法联助多项语法的学习把英语的常用时态联系起来对比学习和练习,划清各时态的时间范围,区别构成的相似和不同,然后在对比中综合练习,特别是把有些重点难点编成韵语巧记,这样比一项一项地学习快得多,效果也会好得多。如非谓语动词是英语的一个最大难点。将只能接动名词作宾语的词编成汉语韵语为。第五方面:提高密度、波浪推进我国英语教学内容零散,学习阵线过长,效果反而不理想。以前,普遍从初中开始开设英语课。到高中毕业,一般只学习56年英语。后来,很多小学从五年级起开始学习英语;有的甚至从三年级起就开英语课;进而从幼儿园大班蔓延到小班也学起英语来。就这样,到高中毕业,很多孩子已经学习过八九年、甚至十多年英语了。可是,好多学生还是没有学好高中的英语,甚至完全不能开口说英语。有人做的所谓研究认为:孩子34岁是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如果这个结论真正有科学依据的话,那也最多只是说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发音器官灵活,可塑性强。因而在学习发音有一定的优势。但这个结论肯定得依据一定的条件。那就是要有一定的英语学习环境,就是能像婴儿学习母语那样,不知不觉,没有丝毫的心理压抑。此外,还要教师的发音准确无误等。但是,我国目前普遍还不存在这样的外在环境和条件。一般幼儿园的英语教师英语素质较低,发音不够准。小学的英语老师也强不了多少。这使孩子一开始学到的发音就不够准,到后来反而难以矫正。根据遗忘规律的客观要求,中学若开始学习英语,每天应该保证两小时左右为宜,最少不能少于一个半小时。一般每天最好学习25次以上,最少不能少于15次。此外,要真正提高英语及整体学习的效益,还应该学会自主学习,掌握学习的遗忘规律和超额学习律,尊重生物节律等。请大家听舒老师的学生赵憬慧同学的演讲。她14岁上初二,16岁轻松地考上人民大学。还有舒老师的学生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作业2003级谭中意同学的演讲。他的题目是“最差生,巧转化,轻松愉快上人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迅速地全面发展,是舒老师终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我渴望:让每一个学生感到:英语学习是很容易的事情。盼学校成为孩子们轻松愉快发展的天堂!(本文为王彗同学2004年5月在北京图书馆等处的演讲。王彗同学现在是北京大学英语系研究生。)化多为少 集中突破北京大学英语系2003级学生 戴骞从上小学到中学,我的语文、数、理、化等学科的成绩都总算过得去。可是,英语是我一直感到烦恼和头痛的科目。进入高三后,我的英语成绩也总是只有3040分。老师们都说:我的英语成绩若不提上来,考大学肯定无望。然而,我对英语的讨厌程度已经达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眼看着离高考的时间只有半年了。我也似乎失去了信心,束手无策。我父母心慌意乱地看着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后来,我爸的一位朋友告诉我爸:舒德初老师教女儿舒扬阳10岁开始学习英语,她女儿11岁时试着参加高考,英语就考得116分的成绩。舒老师还让很多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把原来总是感到头痛的英语很轻松地跃上来,以至在班上名列前茅。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我父母和我带着侥幸的心理到舒老师那里试试看。舒老师对我进行了考查,我的英语几乎要从初一的开始补习。可真没有想到,不到两个星期,我就有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和决心。后来,我只有5个多月时间用舒老师的联助法巧学,不仅英语突飞猛进,其他科目的成绩也有巨大的飞跃。2003年高考,我竟考上了北京大学英语系。我父母对舒老师真是感激涕零。我的英语成绩为什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突见奇效呢?舒老师在教我补习英语的过程中,着重从这样两方面着手:一是要化繁多的知识营养为甚少的精粹。即把每一本书的知识掌握透彻,就是要通过头脑加工,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把每一本厚厚书在头脑中变薄。另一过程是:以精粹作料,调出丰富多彩的营养佳品,在较短时期内集中补食。就英语学习来说,他大致是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的:一、浓缩课文现在的中学英语课本,每个单元要学习一周以上。舒老师教他女儿或其他学生时,每天可以学习一个单元以上,一周就至少可以学习五个单元。即使还需要适当的复习,每册需要学习一个学期的课本,一般只需要4周左右,就可以掌握得较好。若是多少有点印象的复习课,那就更快了。那么,他能够达到如此高效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把每一个内容较多的单元,缩编为13个包含本单元全部生词和语法的句子。让学生在全面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再重点学习和牢固掌握这13个句子,他们就一点也不感到为难。在初学英语阶段尤其是这样。比如:初中一年级上册的13单元有十多个生词,根据该单元的知识要点,则编成的句子是这样:They colour the sweaters red, blue, black, brown, yellow, orange and white. Come here, Mrs. Excuse me, which colour do you like?对每一个单元,学生只重点学习这少量的句子,自然会轻松而高效。这样,在一天之内学好一个星期以上的英语内容当然就是轻车熟路了。在编写此类句子时,很有必要渗入前面应当重点复习的内容。但有时编出来的句子可能有点别扭或者不大符合生活情理。可正是由于这些怪怪的语句,使学生感到有趣而印象深刻,反而很容易记住。二、一个词带出许多相似词的学习英语有一定的读音规则,但同样的字母组合,有时读音有一些差别。这种情况可能使学生容易混淆。正如双胞胎分别相见后,再见到时难以区分;而同时见则可细细地对照比较,相对来说下次见到时容易辨认得多。形似的英语单词在对比中区分,或用学习过的词以一个词根带出一类词形相似的词。这样就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把这一类单词组合成句子或韵语成块助记,可大大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益。例如:学了all这个单词后,把含有all组合的常用单词编成句子为:I shall call in the hall, allow all small balls to fall from zhe tall wall.(我在大厅里呼喊,允许所有的小球从高墙上落下来。)舒老师特别重视汉译英的练习,因为在中、高考中,英语作文是一个最大的弱点。他还常常把学过的英语单词编到故事、笑话和生活中去练习。三、一种语法联系多项语法的学习把英语的常用时态联系起来对比学习和练习,划清各种时态的时间范围,区别构成的相似和不同,然后在对比中综合练习,特别是把有些重点难点编成韵语来巧记,这样比一项一项地学习快得多,效果也会好得多。如非谓语动词是英语的一个最大难点。将只能接动名词作宾语的词编成汉语韵语为:建议考虑坚持练,允许想象弃冒险,阻止抵抗否逃脱,不禁介意保持完,耽误推迟求原谅,承认错过欣喜欢。建议考虑坚持练,suggest,advise,consider,persist on,practise;允许想象弃冒险,permit,imagine,give up,risk;阻止抵抗否逃脱,prevent,resist,deny,escape;不禁介意保持完,cant help,mind, keep,finish;耽误推迟求原谅,delay,put off,postpone,require,forgive,excuse;承认错过欣喜欢。admit,miss,enjoy,appreciate。四、提高密度、波浪推进我国英语教学内容零散,学习阵线过长,效果反而不理想。以前,普遍从初中才开始开设英语课。到高中毕业,一般只学习56年英语。后来,很多小学从三、四年级起就开设英语课;进而从幼儿园大班蔓延到小班也学起英语来。就这样,到高中毕业,很多孩子已经学习过八九年、甚至十多年英语了。可是,许多学生还是没有学好高中的英语,甚至完全不能开口说几句英语。有人做的所谓研究认为:孩子34岁是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如果这个结论真正有科学依据的话,那也最多只是说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发音器官灵活,可塑性强。因而在学习发音有一定的优势。但这个结论肯定得依据一定的条件。那就是要有一定的英语学习环境,就是能像婴儿学习母语那样,不知不觉,没有丝毫的心理压抑。此外,还要教师的发音准确无误等。但是,我国目前普遍还不存在这样的外在环境和条件。一般幼儿园的英语教师英语素质较低,发音不够准。小学的英语老师也强不了多少。这使孩子一开始学到的发音就不够准,到后来反而难以矫正。大量的事例证明:很多在小学、甚至在幼儿园就学过英语的学生,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反而还不如那些原来没有学过英语的学生。这是我国目前英语教学中普遍问题突出反映。这就是英语教学的内容极端分散,教学的战线拉得太长,造成的遗忘几率极高,加上开头难等因素,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到后来这种被压抑的厌烦心态日趋严重。这自然极不利于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益。因此,在我看来,开始学习英语的迟早不太重要。关键在于,一旦开始学习,每天就应该有一定的学习英语密度,即必须保证适度的时间和次数。所以,马克思50岁开始学习俄语,由于在短期内学习的力度较大,因而竟在半年内就能阅读一般的俄文报刊。 根据遗忘规律的客观要求,中学若开始学习英语,每天应该保证两小时左右为宜,最少不能少于一个半小时。一般每天最好学习25次以上,最少不能少于15次。现在的中学生平均每天学英语的总时间倒没有少于本来的要求,主要问题次数严重不够。因为在分科教学制度的控制下,其他的科任老师不可能、甚至是不允许学生花那样多次数学习英语。尤其是加上学生盲目被动的学习,所以他们总是学得极度辛劳而效特差。 此外,要真正提高英语及整体学习的效益,还应该学会自主学习,掌握学习的遗忘规律和超额学习律,尊重生物节律等。谈舒老师的英语教学“四结合”复旦大学数学系2003级学生 刘旦我15岁上初二时,学习成绩总是班上的前几名。但我觉得每天起早贪黑拼命学习,实在是学得太辛苦了。我后来按照舒老师自导联助教学法学习,只有一年时间,就很轻松地自学完了初三到高三一共4年的全部课程;再通过一年系统地复习,竟2003年在17岁时考上了复旦大学数学系。我节省了两年的时间,但我学得轻松高效,玩得开心。尤其是在英语方面,我花的时间比以前少得多,学习效益却高得多。我觉得:舒老师让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做到“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相结合,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方法。这是因为:一、读和写是衡量英语水平的主要标准任何语言都是音形相结合的交际工具。为了能够同说英语的外国人进行有一定目的的语言交谈,就要求既听得懂,又要求会说。这是我们学习英语要达到的目的之一。但学习英语不单纯是为了“听说”,或者说“听”与“说”不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掌握英语不是以能说多少和能听懂多少作为衡量英语水平的标准。对于任何一种语言来说,无论某人的听说能力有多强,若他不会读写这种语言,那么不能代表他有文化,他仍然是一个文盲。从总体上来说,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要把中国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用语言文字的形式传授给外国人,同时还把外国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引进到中国,从而真正发挥英语对国际科技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舒老师认为:衡量英语水平的标准主要是依据读和写的水平。只有能读能写的人才能代表有文化。英语的听说能力很强的人,他不一定能读写;而英语的读写能力很强的人,他一定能够听说,甚至听说能力也很强。正由于衡量英语水平的主要标准是依据读和写的水平,所以,检验英语学习效益高低的基本依据也就是英语读写的能力。二、 “象”与“音”的合力英语不同于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不是象形文字,它是一种“象音”文字。即英语单词的读音与构成这个单词的字母密切相关,也就是形与音完全不可分割。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若音形并进,就会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反之,如果只强调任何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则会学习效益极低,甚至在掌握形与音方面两败俱伤。任何母语的学习,都是先学习听说,后学习读写。这一方面是因为,读写能力的形成比听说能力的形成要难得多;另方面是因为,刚出生或出生不久的婴儿还根本不可能用手握笔写字,但他们的耳朵完全能听,口也能够发出一些自发的音来。因而充分利用婴儿的现有资源,让他们尽早地学习听说母语,是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需要。即使他们这时只学习听说,不学习读写,自然比什么都不学习要好得多。可是,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例如:就英语来说,在完全说英语的国家里,即使英语说得十分流利的孩子,也还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英语的读写。而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他们已经能够用母语思维了。若是学习者还没有动手写的能力,在学习第二语言的各种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尤其是不可能对往后的学习带来负面作用的情况下,让他们先学习听说当然是可以的。对于会说汉语而还不会说也不会写英语的中国人来说,要学习英语,就必须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若忽视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甚至把四个方面完全分离开来,必然会妨碍英语教学效益的提高。 在英语学习者还不能提笔写字的情况下,若有条件学习英语口语,不必强求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国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普遍都能动笔写字了。这一有利因素必须同时充分利用,绝不能忽视,更不可完全浪费。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里,我国英语教学忽视口语的现象十分严重。因而哑巴英语成为一大固疾。近年来在口语方面引起重视,但又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有的只强调像婴儿一样反复听,不要记单词;有的说只要疯狂地读,等等。不否认这类方法对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笔头不同时紧紧跟上,其学习不可能会有理想的效果。因此,对于完全不懂英语、但能用笔写的学生来说,一旦开始学习英语,就一定要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相结合,发挥音形相互促进的作用。舒老师教学生学习英语时,是怎样做到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相结合的呢?其一、在无意注意中掌握国际音标和读音规则很多中、小学生以为英语的字母相当于汉语的笔画。他们有很多会说的单词却不会写,有一些会写的单词不会读。这自然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辛苦而效益低。舒老师教英语乐联助教学法,无论是教字母还是教英语单词,右边写出音标的情况下,有时点着字母带读,有时候也点着音标读。稍后,字母与音标同形的就不再写了。如:map中的m和t的读音m与t不写,只写a所读的音标A。并在map的a下划线。a读A 的情况出现几次后,也不写了。如:cat就只写c读k。并在c下划线。到后来,即使是不规则的字母组合读音,若出现的次数多了,也再不写了。只是有重点的写那些刚出现和出现次数少的读音。相同的字母组合为不同的读音时,采取划不同颜色的线条对照记忆。不久以后,就主要是指导学生自己在单词下划线。这样,有很多新学的单词与早已学过的单词读音相同,无需再记忆,不必反复重抄此类音标,能让学生节省很多时间,又让学生有的放矢地、有区别对比地牢记新出现的读音规则。舒老师一向没有说,他是在教学生学习国际音标。当他们学过了二、三百个单词后,就不知不觉地会读全部国际音标了,并掌握了一些读音规则。有些还没有学过的单词,学生一见到就上会读。其二、鼓励学生多说汉式英语转化到尽可能多说英语 即使完全不会说英语的人,平时在交谈中夹上一两个英语单词,诸如:OK! Thank you. Bye-bye!等。这不但不会让人感到别扭,反而显得文雅有趣。除婴儿外,每一个开始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他们都至少能说汉语,甚至可以读写一定程度的汉语。这本来就是学习英语的有利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绝不能忽视这已经拥有的资源。有人说,学习外语时要忘掉母语,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已经有了母语基础的人,绝不同于什么语言基础都不懂的婴儿。谁都知道哑巴英语不可取。那么,要调动学生练习说英语的积极性,首先要克服学生不习惯说英语和怕说错的心理。这就要允许和提倡让学生多说汉式英语 。老师甚至要带头说汉式英语。比如:在还没有学窗户这个单词时,舒老师用英语夹着汉语说:Please look at the 窗户。在同学们的心理,马上会惊问:窗户用英语怎么说?舒老师稍停后说:Please look at the window. Window! Window!然后写出“window”.这样,我们很容易记住window这个单词。我们很高兴地模仿这种方式来说英语。这是因为,这种方式既符合学习过程不可一不到位的客观规律,又迎合了我们的好奇心理。最初,舒老师叫我们在一个句子中先夹一个或几个会说的英语单词,随后慢慢增多。但在较长时期内,要允许我们夹用汉语来代替不会说的英语单词。当我们有语法错误时,他从来不过分苛求,更不可讥笑,总是和蔼地及时纠正。 这样,我们说英语的乐趣大大增强。我们会总是向舒老师问个不休:这个单词用英语怎么说,那个单词又怎么说。舒老师在与我们进行英语交谈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或避免生词。一般一个短句只夹一个生词。如果某个句子的生词不得不超过两个,他则可适当地用汉语代替。采取时而夹汉语,时而全用英语的方式交流。有的人或许会有不必要的担心。他们误认为,这样做不能让学生一开始就学到真正的英语。这是一种多余的担心。这正如担心孩子说错话而不让孩子学说话一样,那么,孩子就永远也不能学会说话。当然,很有必要申明,这种汉式英语主要适合于初学英语阶段。随着英语词汇的增长和口语能力的加强,就要尽可能去掉英语句子中的汉语。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是英语教师自身缺乏说英语的习惯和环境。但环境是可以创造的。只要能教中小学英语的老师,说一般的课堂英语和跟学生进行日常的英语对话是不成问题的。根本的问题是老师自己首先要有说英语的习惯。然后才可能带动学生养成说英语的好习惯。当然,要在课堂上用百分之百的英语教学,对于我国师生来说,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所以,有的家长请完全不会说汉语的外籍老师教孩子学英语,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提高英语学习的整体效益,舒老师总是从鼓励学生说汉式英语开始,有计划地逐步过渡到尽可能用英语教学英语。一方面,他尽可能用熟悉的英语讲解英语词汇和语法等内容。另一方面,他平时设法与我们用英语交流、讲故事等,还鼓励我们同学之间多用英语交谈。这样对增加我们的英语词汇、训练口语等,都有极大的好处。其三、用汉语为首栏的分栏考记舒老师时常教导我们:“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快速自我考测的过程。”不断快速自测就意味着高效。所谓分栏考记,就是用一个小本子,把每页都划分成左、中、右三栏或三栏以上,各栏的所写内容互不侵犯。如果记忆英语悼词就是:先在左栏里写上几个单词的汉语,边读边写记熟后,不再看书,在中栏自考英语单词,又在右栏自考该单词的国际音标。随着读音规则的不断积累,自考右栏的国际音标时,只默写还不够熟悉的和新读法的国际音标,并在中栏单词中对应的字母下划线。这样既省时,又可有的放矢的记住新的读音规则。然后,用一张中间有槽的小纸或卡片分别蒙上左栏和右栏,看中栏槽中的英语单词自测左栏的汉语和右栏的国际音标。自测完后,又蒙上中栏和右栏,看汉语自测英语单词和读音。最后,合上本子,全面回顾刚刚自测过的单词。在每次自测或回顾时,不管是很熟练的还是不熟练的,都要马上核对。对不熟练的或不够熟练的单词,用铅笔做上不同的记号,以便下次重点复习。自测过的新单词,过20分钟左右,一定要用一秒钟以上时间回顾或浏览一下。往后还有多次有重点的回顾和浏览。按照分栏考记方法学会分栏自测英语单词、词法和语法等,同时在其他各科学习中渗透英语的学习,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基本方法。这不仅会大大地提高英语学习效益,更是提高各方面学习效益的根本途径。自测,就是不断体验成功。其四、将浓缩课文“四结合”现在的中学英语课本,每个单元要学习一周以上。舒老师教他女儿或其他学生时,每天可以学习一个单元,一周就可以学习四、五个单元。即使还需要适当的复习,每册需要学习一个学期的课本,一般只需要4周左右,就可以掌握得较好。那么,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内容较多的单元,缩编为13个包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现场出镜课件
-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6届甘肃省徽县职业中专伏镇校区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宜宾市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现代汉语汉字简化课件
- 2025年注册测绘师考试专项训练试卷:测绘技术与法规
- 2025年春季初级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冲刺押题试卷
- 测量员岗位职责
- 现代仓储管理知识培训内容
- 食品行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 湖北农商行面试题目及答案
- 对便秘患者的健康教育
- 2025年中国热敏标签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仓库不良品管理制度
- 干部出国境管理课件
- VR模拟器飞行员训练评估-洞察及研究
- 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培训课件
- 2025年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库和答案
- 鸡肉购销合同协议书
- 2025年中国不干胶标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