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封国制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共享形式.doc_第1页
汉朝封国制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共享形式.doc_第2页
汉朝封国制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共享形式.doc_第3页
汉朝封国制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共享形式.doc_第4页
汉朝封国制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共享形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朝封国制,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共享形式汉朝建立后,在政治经济领域继承发展了秦朝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在地方上汉朝却采取了与秦朝不同的制度,这是郡县封国制的确立。在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下再次分封建国可以说在整个历史潮流中是一种倒退的行为。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但汉朝摒弃秦朝政策,在地方实行了封国制,封国制在汉初与奴隶社会时期的分封制无疑,只是后来封国威胁中央政权后才对封国制做了调整。对封国制的调整主要有两项:一是确立同姓封王制度,废除异姓可为王的制度。二是消弱封国内王的权力,消弱其独立性,使得王在封国内只衣食租税,而不参与封国行政管理。这两项改革施行后才使得汉朝的封国制与周王朝时期的封建制度想脱离。汉朝实行封国制可以说是统治集团内部对于权力的共享形式。秦朝时期对于是否实行封国制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当时的丞相与廷尉李斯进行的辩论可见在封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内确实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是一种不合历史潮流之举,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髃臣,髃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觽,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可见对于最高统治者的始皇帝经过战乱实现中国的统一,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对于封国建制的传统的统治方式也失去了信心,对这种制度维护政权统一上是持怀疑态度的。可以说秦始皇此举是以后历代帝王所不能比拟的。通过秦始皇废除封国制可见当时封国制已经失去了其存在意义。但汉朝却将这失去意义的制度再次实行起来。汉朝实行封国制可以说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进行的,起先并不是汉朝统治者所主动实行而是被动的分封。秦朝末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农民起义一方面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另一方面却给中国封建社会带来了封国制。可以说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封建社会地方行政体制的风水岭的开端,正是这次农民起义才使得分封制在秦朝灭亡后再次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秦末农民起义在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后分为两大军事集团: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这两大集团在灭亡秦朝的战争中是主要的人物。项羽消灭了秦朝的主力,而刘邦则直接灭亡了秦朝。在整个起义的过程中各被秦朝灭亡的山东六国纷纷复起,纷纷自立为王,这些王几乎全部从属于项羽。在灭亡秦朝的过程中被拥立为楚王的心与诸将及各国的王约定“先入关者王”,这就为以后有掌握实权的人进行分封奠定了基础。秦朝灭亡后最为最有实力的将领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这的霸王与春秋时代的霸主是一个意思。因此在尊楚怀王心为义帝后,项羽主持了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分封,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项王乃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长史欣者,故为栎阳狱掾,尝有德于项梁; 都尉董翳者,本劝章邯降楚。故立司马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河,都栎阳;立董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徙魏王豹为西魏王,王河东,都平阳。瑕丘申阳者,张耳嬖臣也,先下河南*郡*,迎楚河上,故立申阳为河南王,都雒阳。韩王成因故都,都阳翟。赵将司马卬定河内,数有功,故立卬为殷王,王河内,都朝歌。徙赵王歇为代王。赵相张耳素贤,又从入关,故立耳为常山王,王赵地,都襄国。当阳君黥布为楚将,常冠军,故立布为九江王,都六。鄱君吴芮率百越佐诸侯,又从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义帝柱国共敖将兵击南郡,功多,因立敖为临江王,都江陵。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燕将臧荼从楚救赵,因从入关,故立荼为燕王,都蓟。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齐将田都从共救赵,因从入关,故立都为齐王,都临菑。故秦所灭齐王建孙田安,项羽方渡河救赵,田安下济北数城,引其兵降项羽,故立安为济北王,都博阳。田荣者,数负项梁,又不肯将兵从楚击秦,以故不封。成安君陈余将印去,不从入关,然素闻其贤,有功于赵,闻其在南皮,故因环封三县。番君将梅鋗二九功多,故封十万户侯。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这次分封使得中国又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状态,是一种逆历史潮流的政策。在各王的分封中,对于刘邦的分封是最为不公,这违背了楚怀王当时与诸将的约定,这成为以后楚汉之争的开端。在楚汉相争的最初阶段刘邦明显处于劣势,项羽自身的强大在楚汉之争的过程中使得汉王刘邦往往处于死亡之地,但刘邦善于用人:萧何、张良、韩信最终成为其胜利的三件法宝,也正是这三人的辅佐才使得刘邦最终战胜项羽成为汉王朝的建立者。在楚汉之争的过程中,由于项羽力量的强大,对于大将韩信的拉拢极为重要,汉王与项羽相据荥阳之时韩信攻破齐地,韩信便派人去汉王处要求其立自己为齐假王,淮阴侯列传记载: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复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 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可见此时韩信意欲与刘邦进行权力共享,而刘邦则是希望因韩信之兵战胜项羽,但其对于韩信之封之时暂时使韩信对权力进行共享,最终目的则是在于战胜自己的首要敌人项羽。在楚汉之争的最后关头,诸侯不至,汉王用张良之计,使得诸侯齐之垓下,共同灭亡了项羽。项羽本纪记载: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柰何?”对曰: “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汉王曰:“善。” 于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张良所用计谋就是实行封国制,使得各王与刘邦实现权力的共享,这种共享使得各方结成利益联盟,从而使楚汉之争由单纯的刘邦与项羽的战争变为了各权力共享者与项羽的战争,因此正是这种权利共享的封国制。项羽灭亡后,刘邦建立起了汉朝。在地方统治上刘邦没有实行单纯的郡县制,而是保留了封国制。在汉初刘邦在分封异姓诸王的同时还分封同姓王,这种策略的目的相当明确就是以同姓王牵制异姓诸王,同时对异姓诸王进行了诛杀政策。最终,在高祖之世,除了力量弱小的吴炳之外,其他异姓诸王全部被诛杀,从而结束了异姓诸王与刘邦分享权力的时代。在诛杀异姓诸王的同时刘邦陆续分封同姓诸王填充留下的空白。刘邦分封同姓诸王的目的是要同姓诸王成为巩固汉王朝的屏障,但这也相对缓和了同姓贵族内部的矛盾斗争,使得各同姓都能分享权力,从而形成与汉朝中央的利益结盟,从而起到保卫汉王朝的作用。为保障只有刘姓才能封王,刘邦与大臣刑白马而誓:非刘姓不能封王。这种制度也为后世所沿用,成为封王制的传统。可以说这是对封建社会封国制的第一次重大改革。刘邦实行封国制是刘姓内部贵族内部权力共享的措施,改变了秦朝皇族为黔首的制度。关于刘邦建立刘姓诸王国是一种刘姓内部的权力共享,也可从汉书文帝纪看书,其记载:正月,有司请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也。诏曰: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飨也,天下人民未有惬志。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其安之。有司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不忘天下也。上曰:楚王,季父也,春秋高,阅天下之义理多矣,明于国家之体。吴王于朕,兄也;淮南王,弟也:皆秉德以陪朕,岂为不豫哉!诸侯王、宗室昆弟有功臣,多贤及有德义者,若举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终,是社稷之灵,天下之福也。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于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朕甚不取。有司固请曰: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且千岁,有天下者莫长焉,用此道也。立嗣必子,所从来远矣。高帝始平天下,建诸侯,为帝者太祖。诸侯王、列侯始受国者亦皆为其国祖。子孙继嗣,世世不绝,天下之大义也。故高帝设之以抚海内。今释宜建而更选于诸侯宗室,非高帝之志也。更议不宜。子启最长,敦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上乃许之。可见正是这种封国制使得刘姓内部形成权力的共享,是维持刘姓团结的有利的筹码。但是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阴谋办乱也报露出封国制也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权力共享,这种权利共享是在中央集权制下中央权力所能允许范围内的共享。这也是汉景帝。汉武帝时期实行政策消减诸侯国的原因所在。可见,封国制并不是要求各王国与中央完全意义上的分权,而是在中央权力允许的范围内的权力分享,这也是保持国家统一的内在要求。但封国制的实施使得统治阶级内部暂时达成妥协,有利于维持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缓和统治阶级矛盾。在同姓封王的基础上,对于异姓采取的是有功者为侯的措施,使异姓建立侯国。侯国从其从在的方式上更应该是一个经济团体,侯国的建立者及其子孙只能衣食租税不能获得行政权力,这是汉初就规定的。因此可以说在两汉时代侯国可以被排除在政治团体之外,应该只是带有政治性的经济团体而已。但这也是对有功者的奖励,也使得有功者获得部分权利,形成权力共享,使其与中央建立起利益联盟。在汉朝历史中封国制伴随始终,但封国对于中央的威胁逐渐减少,但毕竟封国制是一种权力共享的形式,但这种权利共享是在中央集权的允许下的权力共享,但毕竟权力共享使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暂时缓解,有利于维持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从而有效维持了封建大一统的国家的长期存在,这种权力共享从根本上说是利益的联盟。汉王朝正是通过这种权利共享形成的利益联盟使得前汉王朝灭亡后,刘姓宗室又建立起后汉王朝,这可以说是封国制的结果,是汉朝封国制发生作用的最直接的表现。虽然封国制在起初虽是历史的逆流,但经前汉几代帝王的改造下使得封国制成为维护中央集权的有效形式,这是汉朝封国制的作用所在,是值得肯定的。封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