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z7590使用小技巧.doc_第1页
柯达z7590使用小技巧.doc_第2页
柯达z7590使用小技巧.doc_第3页
柯达z7590使用小技巧.doc_第4页
柯达z7590使用小技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俺的柯达服务编号:8690936z7590多数人不知道的的一个发现(看你的爱机被按了多少次!)开机,按menu进入菜单,选中设置菜单,再选中关于,接下来按住delete同时按住摇杆进入,可以发现显示屏显示:pc代表开机次数,tc代表拍摄照片数(也就是快门次数),sc代表闪光灯开启次数。当然还有其它一些信息,sn就是序列号,其它的我就不知道了。我是三月份买的机,上面三个数据分别是172、1040、315大家都来报报这三个数据!希望大家看贴后能花几秒钟回帖,不让帖子沉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特别是对一些刚购机或买二手相机的朋友有很大帮助。我这台机是网购的,若早点知道这个方法,心里多少也踏实些吧。参数关于冲洗照片的数据 每次到数码冲印店冲洗数码照片,出来的照片不是去头就是去尾,或者把自己本身想要表达的重要部位给裁减,心痛不已啊。在论坛以及其他的一些地方发现问题在于数码照片的与冲印的照片尺寸存在兼容问题,自己如果不小心,遇到那些不负责任的冲印店,那么冲洗出来的照片将会令人痛心疾首。现在将这些常见的参数提供出来,大家可以在冲洗照片之前现在ps中裁减好,直接拿到冲印店,告诉老板,直接冲洗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遇到去头裁尾吧令人不满意的事情发生了。一寸照片:2.5*3.6 (cm)二寸照片:3.5*5.0 (cm)三寸照片:8.5*5.7 (cm)五寸照片:8.9*12.7 (cm)六寸照片:15.2*10.2(cm)七寸照片:12.7*17.8(cm)八寸照片:15.2*20.3(cm)ps:如果大的参数在前,表示照片是横幅,反之是立幅; 使用小技巧问:7590用多大UV镜?答:52MM合适,55MM会挡闪!(牌子个人喜好)问:如何去何从图?答:先用ACD,光影魔术手(nEOiMAGING)或PHOTOSHOP之类的软件改小到200K左右发!问:如何看PP的信息?答:EXIF软件(下载区里有下)!注:所谓exif (exchangerable image file format for digital still cameras),就是由jeita(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制定的、决定记录jpeg图像和声音的文件上的附加信息的方式的规格。问:镜头有吱吱的响声,正常吗? 答:正常!改为单次AF就小点声音了!(那是连续对焦的声音)问:DX7590与Z7590的区别?答:基本上没有区别 ,只是柯达Z7590算是DX7590所升级吧。 多了直接打印的支持 快门速度增加了长时间曝光 到16秒以外,外形是一模一样的。问:Z7590电中拍多少张?答:一般情况下180-200张左右!或更多!(完装电)问:7590拍微距对焦不准?答:改用单一的TTL对焦会好点!(即改为附加镜头AF对焦)注:TTL:Through The Lens(通过镜头)即单镜头反光式取景器!问:光变与数变?答:对于数码相机而言,“光学变焦”并不会改变图片的大小或分辨率,用于描述图片的像素数也保持不变,这就是“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根本区别之处,体现在图像上,就是图像质量会有所不同。 数码变焦:透过机体上程序的演算及光学系统的配合,我们可以将被摄体再做局部放大,以插补的方式仿真出光学变焦的效果。它的工作方式类似于我们在电脑中将图像的某一部分进行放大,不同的是“数码变焦”是在拍摄过程中直接在CCD上完成的。确切地说,“数码变焦”仅是一种裁剪工具,因为它可切掉图像的一部分这部分在使用长焦距镜头时是在视野之外的,而只存储选中的某一局部区域。问:背景虚化的问题答:长焦+大光圈+足够的景深!问:手动设置后光圈还是会变?答:焦距是会影响光圈的大少的!长焦端光圈用不了最大光圈!问:柯达的快门硬偏!答:按快门的前半部分就可以了!柯达快门的后半部分只起支持作用!问:如何将拍下的短片做成VCD?答:用EO Video转格式就可以了!整理了几个使用小技巧 供大家参考:1)“特写”按钮的妙用. 很多人可能忽略这个键的用处.在拍微距时如果对不上焦,按下特写键后,对焦距离可达4-5cm. 2)减少电池消耗的方法: 1.关闭快速查看功能. 2.使用电子取景器. 3.在暂停拍摄时盖上镜头盖,防止自动对焦. 4.少用联机的USB线,用读卡器,速度也更快. 3):必须记住的几个距离: 需要按下“特写”按钮的距离 在相机背面距离拍摄主体12厘米到70厘米(广角拍摄时) 或在相机背面距离拍摄主体1.2米到2.1米(长焦拍摄时) 需要按下“风景”按钮的距离:(“风景”按钮和“特写”按钮是同一个) 在距离拍摄主体20米外时。风景模式能减少对焦时间。 机顶闪光灯作用范围:广角0.6-4.9米、远摄1.0-4.2米。 4)抓拍的窍门:(PSAM模式) 让你的6490、7590始终跟踪拍摄对象,并设定曝光测定为“中心点”设定对焦区域设定为“中心区域”。 AF/AE指示灯未呈绿色时就能按下快门。 储存图像的指示灯正在闪动时也能按下快门。 如果抓拍远景(如烟花),应按下“风景”按钮。(拍烟花使用手动的M模式) 6490、7590的对焦系统在开机后就不停地试图对出现在镜头中的拍摄对象对焦,而不是等按下快门才开始对焦动作。如果对焦没完成,按下快门后6490并不立刻曝光,而会继续完成对焦后才执行曝光动作。所以在光线好的情况下只要你把稳相机,自动对焦成功率很高的。 5)关于转接筒的问题 : 关于转接筒的规格:最早出现在市场的是44-52mm的转接筒,后来Kodak官方发布的是44-55mm的转接筒,结构基本相似。笔者用的是44-52mm转接筒,配上UV镜再配上偏光镜,都没出现暗角,但再加上一个滤镜就出现暗角了。如果你要连接多个滤镜或遮光罩,建议买个大点的转接筒。 使用闪光灯时,必须卸下转接筒!(无可奈何,笔者认为这是6490、7590设计上的遗憾之处。) 本来6490、7590的自动模式下闪光能量控制得非常好,在允许的范围内闪光灯基本能使拍摄主体正确曝光。这得益于这款相机的测光设计采用了“TTL镜内测光和镜外红外传感器混合测光系统”。闪光灯的控制主要由“镜外红外传感器”负责(这个红外传感器就在6490的闪光灯前面。)。但是当转接筒接在相机前面时,画幅下半部分的闪光被黑色的转接筒吸收(柯达的闪光好像不能自动调节闪光输出),画面偏暗。所以要使用闪光灯的时候必须卸掉转接筒! 6)关于白平衡 : 在只有日光照明的条件下最好设定为“日光”,而不应该设为“自动”,这样可避免由相机自动调节白平衡时可能产生的彩色失真。在光源复杂的场景或要求不高的拍摄时可使用“自动”。以上转自 DC九五网好人不难,转载该文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不等于本人完全赞同该文观点,对接受该文所产生的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广而告之。 优点:Kodak相机的色彩还原相当出色,拍风景照颜色鲜艳真实层次感也很好输出照片效果明显要比日系相机强非常多,这是我喜欢Z7590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Kodak相机的做工业比较精细,质量确实也过硬我这个相机曾经率过两次,一次是不小心脱手,相机带着皮套从从大约1.6米的高度摔倒水泥地上,打开一看竟然丝毫无损还有一次是没有带皮套,从桌上不小心被碰倒地上。机身边角稍微有些划伤,竟然又是没什么问题!Kodak的质量真得没得说 缺点:感觉相对于一年多以前的相机,Z7590缺点真得不是很明显也许唯一的遗憾就是不带防抖,长焦拍摄稍稍困难点但是相对于它的价格也不可能有防抖,所以我还是相当满意了 在说说DC使用心得吧 手中的Kodak-Z7590跟我也走过了多半年,计数器也走到了9K多,心得多少是有些了,写一写算是表达一下对这部机器的感激把 1。 夕阳 拍摄夕阳曝光减1-2档,白平衡选择“日光”如果选择“自动”就没有那么红了 当然是M档 ISO 802。 自拍 自己的胳膊太短,自拍只能拍大头。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一般出门带上摄像头下面的三脚架,一来携带方便, 二来还是携带方便,哈哈。 主要是能稳定地固定相机了,别看这个角架小,也可以360度旋转呢。 白天自拍,比较简单,光圈在f4.0以上,一般不会出现前景模糊后景清楚的情况。晚上就比较麻烦, 为了得到清晰的背景,快门最少要在1S以上,这时就要对自己提高要求,按下快门跑过去的速度要快, 光圈设置在f2.8,快门1s,强制闪光。应为闪光灯的缘故,人物距离相机最好在3米范围,太近了会惨白 太远了会太黑。而且会出现一个问题人物有时候模糊,因为光圈的缘故,刚才对焦对在远处的景物上了 那就先找一个前景参照物来对焦把。 最后说一下自拍问题,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把闪光灯打开,这样就知道拍了没有。不用傻傻的还在那里摆Pose。 如果光线够强就等于没有补光,也不会过曝。如果光线不足就补光了。3。夜景 是不是很羡慕人家拍出来的夜景,用了星光镜,灯光像星星那样? 其实不用星光镜一样出来星光效果 光圈最小(我的机器f8.0),曝光时间就根据夜景的光线强度自己多尝试几次把。星光效果是不是出来了?4。附加器材 三脚架,1米2的也好,1米5的也好,背着很是累人,而且用不了几次。那就戴上电脑摄像头下面的三脚架,很实用的说 补光板,拍人物的时候用起来效果那是没得说。如果天阴或晚上,那就不用拿了。说了等于没说 广角镜,如果是0.45或.0.5的广角,拍风景还过得去。拍人像千万别装。否则色散会让你想把广角镜扔了。 如果是原厂的0.7广角,那就没所谓你怎么用了 CPL,天气好的时候用偏光镜,效果当然没得说。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阴天就别拿了,它会降低2-3档, 这样本来天气就不好,快门速度低,在减档就会糊片子了,铁手同志除外。CPL还有一个用处,拍瀑布和夜景的水面 可以延长曝光时间,如丝般的瀑布,如镜平滑的水面就出来了。 黄色滤镜,拍黑白片的时候用,提高对比度,加大反差。效果就是好的说 ND镜,近摄镜,这没什么说的了吧 拉拉杂杂胡言乱语一通。看看笑笑。7590第一次写摄影心得总结也算是基于柯达相机的入门,多多捧场。最近应大哥的要求,结合自己实践写一个入门教程,所以有了如下这篇文字,与各位交流共勉。【曝光】曝光是否准确是照片的基础。简单的说,曝光决定了色彩的还原、相片的明亮对比等等,当整个照片或局部曝光不够准确(或者说不够合理),相片肯定就是失败的,并且,很多情况下,失败的曝光(过曝或曝光不足)将是后期处理时无法弥补的,这也是曝光的重要性。最简单的一个关于曝光的说法,你拍摄的天空是纯净的蓝色,那么如果是很浅的蓝色,那么肯定是过曝了,如果是很深的蓝色,那么就是欠曝了。早期时,我们常常去拍摄一些色彩生动鲜艳的风景,出来之后,却发现其时灰灰一片,直接原因,就是曝光控制的失败了。曝光的本质,是控制进入CCD的光线,通过光圈、快门、ISO等等来实现不同的曝光。在讲述下面的内容时,我们先看一段描述(引自色影无忌的一篇教程):在任何摄影过程中有三个因素决定了实际曝光量的多少:(1)相机机身上设置的快门速度;(2)镜头的光圈大小;(3)使用的底片的感光度。“快门速度”决定了快门幕帘打开的时间长短,从而决定了有多少光线可以照射到底片上。快门速度的数值表示快门开启的到关闭的间隔,通常以秒表示。“光圈”决定了镜头打开的大小程度,当快门打开时,光圈大小决定了有多少光可以通过镜头照射到底片上。这个设置通常用“f-挡”的数值来表示。“底片感光度”表示在一定的光线照射下,底片上感光材料发生化学反应的速度,通常用ISO数值表示。【光圈、快门、ISO的组合】在7590里,光圈、快门、ISO都可以调节(不同的模式,可调的项目不同)。这些量的标注方式和数值各不相同,简而言之,开始时我们可以不需要记忆它并理解它为何如此这般标注,只是引入一个“档”的概念,当你无论是在调节光圈、快门、还是ISO时,每轻轻改变一次数值(相邻连续的),视为一档。例如,当前快门为1/50,拨一下拨盘,变为1/30,就改变了一档。引入档的概念后,我们设当前光圈为A,当前快门为S,则这个组合让我们获得一个确定的曝光量E,一个意义上的公式可以描述为:A S E当我们将A减小一档,为了获得相同的曝光量E,那么很明显,S就应该增大一档,根据这样,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互易关系”,这个关系有什么用处?后面我们就知道了。这里面没有ISO,实际上,我们可以说ISO是个基数。也就是说在固定的ISO时,上面的公式是成立的,当我们改变了ISO,它可能会引入几档的曝光量变化。所以我们可以将上面大额公式扩展为:I A S E只不过在7590里,每改变一档ISO,将会改变几档的曝光量而已。【曝光的确定】如上所述,那么E等于多少是合适的呢?如何去控制获得准确的曝光呢?在相机上,除自动档外,其它的档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调节量获得不同的曝光,对于7590来说,里面是有一个可以称之为“曝光计”的东东,当你在做出不同的调节时,7590可以指示出当前的曝光量。这个曝光量的指示,是通过一个叫“曝光补偿”的项反应的。曝光补偿值在正确曝光时,就是0。也就是说,在你手动调节时,当你改变光圈、快门、ISO时,曝光补偿E(b)总是在变化的,我们可以形象的描述为:I A S E(b)对于一个准确的曝光组合来说,E(b)就是0,换而言之,当E(b)为0时,我们任意调节A、S、I,减小一档,那么E(b)就变为-0.3,负数的概念,就是欠曝了,-0.3曝光量少了一档。如果是0.7,那么很明显,就过曝了两档了。曝光补偿是将1分为3份,每一份为一档,即1, 0.7, 0.3, 0, -0.3, -0.7, -1等等,依次类推。当快门、光圈每改变一档时,对应曝光补偿,就有一档的变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管相机的测光技术已经成熟,但是毕竟我们的拍摄是千变万化的,环境、光线都是复杂的,想要获得的效果也是多样的,相机的设置也是多样化的,所以我们不能完全迷信于相机的测光。相机的测光给了我们一个很方便的帮助,但绝对不意味着时时刻刻它都是绝对准确绝对适合当前拍摄的。【相机的工作模式】根据上面的内容,我们很容易明白相机为什么会有这许多模式,自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场景等等。对于拍照过程中,我们的想要的效果不同,或者我们想实现的想法不同,或者条件的限制,所以不是任何时刻,我们都能任意调节每一项的,另外,有些时候,我们只关注调节其中的一项,那么另外的项目如果能自动调节来配合,获得准确曝光,那无疑是比较方便的。例如,当我们拍摄瀑布时,我们希望快门慢一些,那么拍摄出来的瀑布就像锦缎一样,我们优先考虑的就是快门。再比如,我们希望拍摄背景模糊的图片,那么大的光圈是我们优先考虑的,等等诸如此类。于是就有了这许多的模式。而这些模式的用处也就相当清晰了。自动就是全部自动了,不能调节任何东西。光圈优先就是优先调节光圈,用户可以调节想要的光圈值,而此时相机会自动调节快门值来配合光圈值,获得准确曝光。快门优先同上,优先调节快门,自动调节光圈。手动全部手动调节了。P模式自动调节光圈快门,曝光补偿可调。在P模式,以及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模式里,都还可以调节曝光补偿,而在手动调节里就不能调节曝光补偿。这很容易理解,前面我们的说得那个公式,是个等式。在等式中,只要知道3项,就能确定第4项。所以,为了保持等式平衡,我们最多只能调节其中的三项,而永远不能四项都调节,因为那样等式就可能出现不平衡了。所以各个模式,都有优先调节的东西,然后相机来自动调节剩余的项目,来保持等式平衡。例如,尽管相机的测光比较准确,但未必会和我们心意,也许我们发现,当前的测光如果低一档,那么照片效果会更好,那么我们此时如果按自动档,E(b)为0,那么就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此时用P模式,调节曝光补偿E(b),减小一档,那么相机会根据这个E(b)来计算出合适的光圈和快门。而在手动模式,我们可以调节光圈、快门、ISO,相机就会自动计算曝光补偿,所以根据曝光补偿的值,我们就可以知道当前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获得怎样的曝光了。注意,不是任何时候我们都能曝光成功的。例如在光线不好的时候,我们想要捕捉水滴,于是我们用快门优先,设定了快门1/500s,此时可能最大光圈也满足不了曝光需要,相机会提示曝光失败,就是说,相机调节的极限到了,无能为力了。不是说在快门优先模式,我们就能任意使用任何快门,其它同理。这种情况常常发生,令人无可奈何。所以通常我们都是左右为难,仔细琢磨,折中折中再折中,寻找最好的组合,或者使用闪光灯等辅助手段。【测光、对焦与构图的兼得】中心点测光对于获得准确的局部曝光很有用处,当我们半按快门时,会锁定当前的曝光和焦距,所以,我们可以用中心点测光来获得希望的准确的曝光,然后对焦,半按快门,此时再微移相机(应该保持与焦点的距离,平行于焦平面移动),重新构图。中心对焦和多点对焦的概念实际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多点对焦的对焦点可以手动的选择,7590的多点其实只有三个对焦区域可选,左、中、右。当我们对某个主体对焦时,可能这个构图并不满足我们的需要,同理我们可以先对焦,然后半按快门,锁定焦点和曝光,然后微移相机,重新构图。当我们需要对A点测光,却需要对B点对焦,然后还要重新构图,这就是个比较麻烦的事情虽然这种情况很少。假如A点放置到中心时,而B点在多点对焦位置(左中右三点)就比较好办,可以用中心测光加多点对焦。如果不是,那么还有个办法就是先用自动档,中心点测光,记下快门速度和光圈值,获得一个组合,回到手动档,设定光圈快门,这样就确定了曝光参数,然后不用理会曝光,直接对焦构图。【一些感受】画画是加法作图,摄影是减法作图。摄影是在已有的固定场景中去取舍,不要将太多的东西都容纳于照片中。照片一定要有主体。照片本身也就是在表达主体。与主体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坚决摒弃。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微距的东西很好,为什么大家拍人物都追求背景模糊?因为这样突出了主体,让人一眼就被主体吸引。防抖不如三角架。如果你想了解光圈对景深的影响,如果你想了解ISO对噪点的影响,如果你想了解曝光低一档高一挡的区别,如果你想了解那么就摆个物体,用不同的参数大量去拍摄去比较,实践才能理解。对着一个瓶子,拍一上午几百张不同参数、不同角度的照片,看看会有什么结果?起初一定是多拍,寻找一切可以拍摄的机会,没有机会就随便拍,目的就是掌握相机,掌握基础,然后开始深入,构图、光线应用,深入思考该自己该拍什么,该怎么拍。最好先不要对照片做数字后期处理,因为这会让你对相机的理解不够深入时就可以沾沾自喜。等到自己随心所欲时,再开始用数字后期处理。待续吧以后有新的心得,再继续写。多多捧场啊 数码相机中的ISO感光度是代表传感器(CCD或者CMOS)对于光线感应的灵敏程度,ISO数值越高,那么对光线的感应灵敏程度就越高。 一般来说,ISO的设置调整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光线不足的困扰,第二是快门速度过慢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有三脚架或者可以保证数码相机固定拍摄的话,可以通过增大光圈快门或者慢速快门来进行拍摄,但是在缺乏三脚架支持或者手持数码相机无法保证稳定拍摄的情况下,就只得选择较高的ISO来解决这个问题。 请记住,如果要获得画面清爽的照片就尽量采用低ISO设置进行拍摄, 例如,如果要拍摄阴天或者日落时候的运动对象,快门速度设定最好为1/125s,不过如果在ISO50或者ISO100的设置下,即使在最大光圈设定下数码相机也不会达到这个快门速度进行拍摄,而是采用更慢的快门进行拍摄,这时候只能够采用提高ISO设置来获得快速快门,这样才能够捕捉到快速运动的对象。 不过对于ISO的调节应该是一步一步的进行,先调高到最近的一挡,看看是否能够实现拍摄意图,如果还不理想就再提高一挡,这样就可以保证获得最佳的ISO设置进行拍摄,当然无论如何,ISO的升高都会导致噪声的增加,因此我们得了解ISO变化的优点和缺点。优缺点对比 噪点和灵敏度之间是反比关系,噪声会使得画面呈现过多阴暗部分,然后会产生色斑影响照片清晰度。 我们选择右边这张照片的一个局部地方进行放大,然后看看在不同ISO设置下的照片品质。虽然这个部分并不是阴暗最深的地方,但是它位于对角区域,因此噪声表现可以看得很清楚。 所有照片的光圈都固定在f3.2上,ISO的升高使得快门速度变化范围从1/5提升到1/40s。 如果在ISO50设置下进行拍摄,快门速度只有1/5s,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肯定需要三脚架进行辅拍摄,而设置调整为400 ISO的时候,快门速度提升到 1/40 s。在阴暗部分的噪声表现明显比较突出,不过在关照稍微好一些的区域噪声表现就有所减弱比如照片中的花瓣的位置,由于位处亮部和暗部的交界部分,因此噪声增加的趋势没有那么明显,换句话说,光照越好的地方,噪声影响就越小。 要记住,在照片的阴暗部分或者单色区域的表征会比较突出,噪声色斑现象会比较明显, 低ISO下拍摄的画面干净利索,不过在低光照的时候最好能够使用三脚架进行辅助拍摄。关于高ISO设置的数码照片成像效果分析就讲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想知道如何在高ISO下降低噪声的技巧。运动物体的跟随拍摄跟随拍摄是许多摄影手法中的一个小技术。利用这种方法拍摄出来的运动物体尤其是具有较高速度的运动物体,具有强烈的速度感,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很能表现运动化的物体。跟随拍摄的核心就是,镜头随着运动的物体而移动,这样,将使得运动的物体始终处于底片同一位置而保持清晰,但镜头内的其它静态或低速的背景,将因为镜头的移动,而产生运动,造成运动模糊(虚化)。当然,这类片子拍失败的话,最常见的结果就是主题也糊了。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拍摄这类片子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快门速度。这是一个典型的快门优先模式的情况,应该说,这种片子,除主题外,其它都是运动模糊的,所以光圈的大小带来的景深对背景的虚化影响可以不必太在意,因为不论背景清晰度如何,我们移动相机时所带来的背景运动模糊效果,基本上都可以遮掩光圈带来的影响。快门速度的选择和运动物体的速度息息相关。一般来说,越短的快门,越容易获得清晰的照片,当快门速度很高时,我们越容易保证主体的清晰,因为人的反应有限,所以可能你虽然跟着物体在移动镜头,但是快门打开的那个瞬间,你移动的距离很有限,此时还不足以造成严重的主体模糊。但是主题清晰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跟随的距离也很短暂,背景物体产生的变化也很小,也就是说,背景也越清晰。例如当你用1/1000s跟随一个运动比较慢的物体,那么无疑,恐怕你拍到的,将是一张主体和背景都清晰的照片。所以我们若要背景越模糊,动感越强,我们就需要越慢的快门,不过随之而来的是,越慢的快门造成抖动的可能性就越大。不是么,谁能保证我们的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移动的速度、路线与运动物体完全匹配?只要我们偏离运动物体稍微抖动一下,那么我们的主体就可能糊了一些。而物体的运动速度,同样决定了这一点,物体运动速度越高,越容易产生背景模糊的效果,因为你在跟随物体时,镜头移动的速度也就越快。不是么?你在高速公路上,觉得路边的防护栏隔离带都看不清楚,是模糊的,而当你走路时,恐怕不会造成这样的效果吧 J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如果主体速度较快,那么快门速度也可以较高,如果主体速度较慢,快门速度也要适当降低,所以高速运动的物体更容易拍出这样的片片,不信你回家试试对以普通行人试试拍这种感觉?呵呵。还有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焦距。焦距越长,我们的移动产生的背景模糊越厉害。还有就是你离主体的距离,也会影响到最后的效果。最后就是拍摄方式了。一个比价好的拍摄方式是,我们首先选择好背景,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快门值,对任意一个运动物体(或这个背景上运动物体经过的地方的同一平面上的任何物体)聚焦,然后半按快门,锁定焦距和曝光。将相机向远处过来的需要拍摄的主体对准,然后跟随他移动镜头,用以感觉和把握相机移动的速度,移动的过程中,一定保持物体在LCD取景器始终位于同一位置,然后等主体运动到背景时,保持相机移动的过程中,按下快门,不要松手,继续跟随主体移动1s左右,然后松开快门。另外,背景应该有明显的可以产生模糊效果的物体,例如一颗大树,那么树会产生运动方向的模糊。如果你选择长长的一堵白墙,恐怕这个即使是模糊了,你也看不出来什么名堂,是不?商品说明: 借助高倍变焦的专业品质光学器件,我们拒绝平凡。10 倍光学变焦(35 毫米传统相机等效值:38-380 毫米) SCHNEIDER-KREUZNACH VARIOGON 镜头 令您可变焦至最近距离,从而获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细节 3 倍高级数码变焦功能,让您可根据需要在足够远的距离进行拍摄 500 万像素的分辨率,足以创造出令人叫绝的照片质量,最大打印尺寸可达 50 75 厘米 (20 x 30 英寸) ,还可以进行裁切而不破坏影像品质 具有双传感器和极快的 0.2 秒拍摄反应时间的高速、弱光自动对焦系统,让您即使在极差的光照条件下,也能拍摄出清晰的照片 使每幅影像呈现出清晰的细节和逼真的色彩。得益于独创的柯达色彩科技影像处理芯片,Z7590 才能拍摄出自然的细节、逼真的肤色、明亮的白色以及饱满的色彩,即使在光照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也依然表现出色 每次按下快门的同时,柯达色彩科技芯片都会在瞬间内对相机采集到的场景数据进行前期的分析,从而确定并校正影响照片质量的多个因素自始至终帮助您拍出最美的照片。 56 毫米 (2.2 英寸) 大尺寸高分辨率室内/室外型显示屏和电子取景器,使您能够对被摄主体精确构图,并在下一步操作之前评估照片的细节 即使在直射的阳光下,您也可以看到效果极佳的影像 自动照片旋转功能,让您无论横拍还是竖拍,总能以正确方向查看照片 32 MB 内存*以及 SD/MMC 扩充插槽使您的拍摄时间更长 查看模式使您可以通过高达 8 倍的变焦控制功能进行快速放大、快速滚动查看照片或以多张同屏视图进行查看 便利的选项,可避免照片被意外删除并可方便您将照片整理至相册 借助一系列创造性的操控功能,唤醒您的艺术天赋。手动控制曝光补偿(+/2.0 EV,间隔 0.3 EV) 光圈广角 (f/2.88.0) 和远摄 (f/3.78.0) 快门速度自动:1/81/1700 秒;手动 161/1000 秒 ISO 等效值自动:80160;可选:80、100、200、400、800* 自动对焦多区域、中央重点和可选择:左侧、居中和右侧 曝光测光类型自动:通过镜头自动曝光 (TTL-AE) 矩阵测光;可选择:多点模式、中央重点和中心点 白平衡自动、日光、白炽灯、荧光灯和户外阴影 闪光补偿+/- 1.0 EV,间隔为 1/2 EV 闪光模式自动、消除红眼、补光和关闭每次均可提供理想的光照效果 自定义模式自定义模式允许您定制拍摄模式 除非您对其进行更改,否则 Z7590 会记忆这些设置 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设置 PASM、照片质量、JPEG 压缩、分辨率、色彩和清晰度 编程自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和自定义模式编程模式 (P)相机设置最佳快门速度和光圈组合 光圈优先模式 (A您选择光圈,相机设置快门速度 快门优先模式 (S)您选择快门速度,相机设置光圈 柱状图功能使用柱状图功能可验证照片的曝光情况 连续拍摄和包围曝光模式前连拍模式以每秒 2 帧 (2 fps) 的速率,快速连续拍摄多达 5 张照片 后连拍模式最多可连拍 30 张,帧速率为每秒 2 帧,仅保存最后 4 张照片 自动包围曝光在用户可选的阶段间隔(+/- 0.3、+/- 0.7 或 +/- 1.0 EV)设置下,自动拍摄 3 幅影像 16 种编程场景模式肖像模式肖像、自画像、夜间肖像和逆光 风景模式风景、夜间风景和烟花 明亮的场景模式海滩和雪景 动作模式运动和孩童 特写模式微距和花卉 聚会模式用于在光线较弱的室内拍摄人物照片 文字/文档模式在拍摄文档照片时,确保文字清晰 博物馆/礼仪模式在不允许发出声音或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使用 5 种色彩模式深色 浅色 自然色 怀旧 黑白 录像模式连续有声录像,可在相机上回放 选择“VGA (640 x 480) 12 fps”以获得最高的分辨率;或者选择“QVGA (320 x 240) 20 fps”以获得最高的帧速率。 以录像模式或三种视频剪辑长度的其中一种进行拍摄 长达 80 分钟,受外置存储卡容量限制 QUICKTIME(MPEG-4 压缩)视频格式,方便您进行分享 商品介绍: CCD 1/2.5 英寸类型(536 万总像素) 有效像素 500 万像素(2576 1932 像素) 照片尺寸 500 万像素(2576 1932)440 万像素(2576 1716),3:2400 万像素(2304 1728)310 万像素(2048 1536)180 万像素(1552 1164)静像格式 JPEG/EXIF v 2.21 压缩 标准和精细 镜头 6.3263.2 毫米(35 毫米传统相机等效值:38-380 毫米) 变焦 10 倍光学变焦 高级数码变焦3 倍光圈 f/2.88(广角),f/3.78(远摄) 快门速度 1/81/1700 秒;手动:161/1000 秒 取景器 极高分辨率电子取景器(31.1 万像素) 液晶显示屏 2.2 英寸 (56 毫米)TFT 高分辨率(15.3 万像素)室内/室外型彩色显示屏 创意操控功能 静像拍摄模式 自动、编程、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自定义、运动、肖像、场景(14 种)和连拍 照片设置 彩色、黑白、怀旧和清晰度 前连拍模式 每秒 2 帧 (2 fps),最多连续拍摄 5 张照片 后连拍模式 最多拍摄 30 张,帧速率为 2 fps,仅保存最后 4 张照片 拍摄反应时间 0.2 秒 (预览开启) 拍摄间隔时间 1.6 秒 (预览开启) 录像模式 有声录像拍摄/回放 录像分辨率 VGA(640 480 像素),12 fps; QVGA(320 240 像素),20 fps 录像长度 连续受内存容量的限制;或者设为 5 秒、15 秒或 30 秒剪辑 录像格式 QUICKTIME MOV(MPEG-4 压缩格式) 自动对焦 外置自动对焦传感器和镜间自动对焦 (TTL-AF) 自动对焦控制 连续自动对焦、单次自动对焦、可选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选择 多区域、中央重点和可选择:左侧、居中和右侧 对焦距离 标准广角0.6 米(2.0 英尺)至无限远标准远摄2.0 米(6.6 英尺)至无限远特写广角0.120.7 米 (4.727.6 英寸)特写远摄1.22.1 米(3.96.9 英尺)感光度 ISO 等效值 80160(自动)以及 80、100、200、400 和 800*(可选择) 白平衡 自动、日光、白炽灯、荧光灯和户外阴影 曝光测光 自动:镜间自动曝光 (TTL-AE) 矩阵测光;可选择:多点模式,中央重点和中心点 手动曝光控制 光圈优先自动曝光:f/2.8f/8 (广角),f/3.7f/8(远摄);快门优先自动曝光:161/1000 秒 (广角);手动模式曝光:f/2.8f/8,161/1000 秒(广角); f/3.7f/8,161/1000 秒 (远摄) 长时间曝光 0.716 秒 曝光补偿 +/-2.0 EV,间隔 0.3 EV 曝光补偿 自动;在用户可选的包围曝光间隔(+/- 0.3、+/- 0.7 或 +/- 1.0 EV)设置下,自动对 3 幅影像进行曝光 简便的操作 柱状图显示 实时查看、快速查看和取景 内置闪光灯 自动、消除红眼、补光和关闭 闪光范围 广角0.64.9 米(216.1 英尺) ISO 140远摄2.03.7 米(6.612.1 英尺) ISO 140闪光补偿 +/- 1.0 EV,间隔为 1/2 EV 查看模式 相册、保护、影像存储、放映幻灯片、复制、多张同屏和用于打印、电邮的 Share(分享)按钮 收藏夹 相机上照片存储 自动照片旋转 方向传感器 存储设备 32 MB 内存*, SD/MMC 存储卡扩充插槽 自拍 2 秒或 10 秒 尺寸 长 宽 高:99.6 79.9 81.2 毫米 整理了几个使用小技巧 供大家参考:1)“特写”按钮的妙用. 很多人可能忽略这个键的用处.在拍微距时如果对不上焦,按下特写键后,对焦距离可达4-5cm. 2)减少电池消耗的方法: 1.关闭快速查看功能. 2.使用电子取景器. 3.在暂停拍摄时盖上镜头盖,防止自动对焦. 4.少用联机的USB线,用读卡器,速度也更快. 3):必须记住的几个距离: 需要按下“特写”按钮的距离 在相机背面距离拍摄主体12厘米到70厘米(广角拍摄时) 或在相机背面距离拍摄主体1.2米到2.1米(长焦拍摄时) 需要按下“风景”按钮的距离:(“风景”按钮和“特写”按钮是同一个) 在距离拍摄主体20米外时。风景模式能减少对焦时间。 机顶闪光灯作用范围:广角0.6-4.9米、远摄1.0-4.2米。 4)抓拍的窍门:(PSAM模式) 让你的6490、7590始终跟踪拍摄对象,并设定曝光测定为“中心点”设定对焦区域设定为“中心区域”。 AF/AE指示灯未呈绿色时就能按下快门。 储存图像的指示灯正在闪动时也能按下快门。 如果抓拍远景(如烟花),应按下“风景”按钮。(拍烟花使用手动的M模式) 6490、7590的对焦系统在开机后就不停地试图对出现在镜头中的拍摄对象对焦,而不是等按下快门才开始对焦动作。如果对焦没完成,按下快门后6490并不立刻曝光,而会继续完成对焦后才执行曝光动作。所以在光线好的情况下只要你把稳相机,自动对焦成功率很高的。 5)关于转接筒的问题 : 关于转接筒的规格:最早出现在市场的是44-52mm的转接筒,后来Kodak官方发布的是44-55mm的转接筒,结构基本相似。笔者用的是44-52mm转接筒,配上UV镜再配上偏光镜,都没出现暗角,但再加上一个滤镜就出现暗角了。如果你要连接多个滤镜或遮光罩,建议买个大点的转接筒。 使用闪光灯时,必须卸下转接筒!(无可奈何,笔者认为这是6490、7590设计上的遗憾之处。) 本来6490、7590的自动模式下闪光能量控制得非常好,在允许的范围内闪光灯基本能使拍摄主体正确曝光。这得益于这款相机的测光设计采用了“TTL镜内测光和镜外红外传感器混合测光系统”。闪光灯的控制主要由“镜外红外传感器”负责(这个红外传感器就在6490的闪光灯前面。)。但是当转接筒接在相机前面时,画幅下半部分的闪光被黑色的转接筒吸收(柯达的闪光好像不能自动调节闪光输出),画面偏暗。所以要使用闪光灯的时候必须卸掉转接筒! 6)关于白平衡 : 在只有日光照明的条件下最好设定为“日光”,而不应该设为“自动”,这样可避免由相机自动调节白平衡时可能产生的彩色失真。在光源复杂的场景或要求不高的拍摄时可使用“自动”。以上转自 DC九五网好人不难,转载该文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不等于本人完全赞同该文观点,对接受该文所产生的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广而告之。 : 实用知识贴-整理了几个使用小技巧 供大家参考: 1)“特写”按钮的妙用. 很多人可能忽略这个键的用处.在拍微距时如果对不上焦,按下特写键后,对焦距离可达4-5cm. 2)减少电池消耗的方法: 1.关闭快速查看功能. 2.使用电子取景器. 3.在暂停拍摄时盖上镜头盖,防止自动对焦. 4.少用联机的USB线,用读卡器,速度也更快. 3):必须记住的几个距离: 需要按下“特写”按钮的距离 在相机背面距离拍摄主体12厘米到70厘米(广角拍摄时) 或在相机背面距离拍摄主体1.2米到2.1米(长焦拍摄时) 需要按下“风景”按钮的距离:(“风景”按钮和“特写”按钮是同一个) 在距离拍摄主体20米外时。风景模式能减少对焦时间。 机顶闪光灯作用范围:广角0.6-4.9米、远摄1.0-4.2米。 4)抓拍的窍门:(PSAM模式) 让你的6490、7590始终跟踪拍摄对象,并设定曝光测定为“中心点”设定对焦区域设定为“中心区域”。 AF/AE指示灯未呈绿色时就能按下快门。 储存图像的指示灯正在闪动时也能按下快门。 如果抓拍远景(如烟花),应按下“风景”按钮。(拍烟花使用手动的M模式) 6490、7590的对焦系统在开机后就不停地试图对出现在镜头中的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