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研究方法论文.doc_第1页
教育教学研究方法论文.doc_第2页
教育教学研究方法论文.doc_第3页
教育教学研究方法论文.doc_第4页
教育教学研究方法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法在教育科研中的应用1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评价思考12 实验法在教育科研中的应用姓名:陆茜 学号:2010214384(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武汉,湖北,430079)摘要:本文概括了几个运用实验法来研究问题的案例,包括实验法在中国市场中的应用,班杜拉的经典实验所证明的观察学习理论以及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这三个案例从不同视角运用实验法来证明了自己的理论,从中可以看出实验法对于人们认识的重要性。关键词:实验法 班杜拉 托尔曼 教育科研正文:一、实验法的定义:1.心理学名词:指在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来考查它对其他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1)实验室实验法 这是指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探索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 (2)自然实验法 这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自然实验法比较接近人的生活实际,易于实施,又兼有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优点,所以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研究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大量课题。 2.教育学名词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假说,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运用必要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3.传播学名词传播学中的实验法源自于实验心理学,一般分为控制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控制实验法是指研究在室内进行,而且在研究进行时对某些实验因素加以人为控制的实验方法。自然实验法指的是将实验放置在社会环境中自然进行的实验方法。二、实验法在中国市场研究中的应用其中的几个案例如下:案例1介绍:2005年一家跨国传播集团在华东地区接到某公司的业务单,该公司是一家为普通消费者服务的公司, 依据消费额将客户分为金牌客户、银牌客户与铜牌客户三种。最近该公司打算向银牌客户推广一项新业务, 该客户群体人数为1万人。在推广新业务的过程中, 该公司想借助一些小众媒介( 如直接邮寄) 向目标人群推广。在此次宣传活动中, 公司领导想进行一个庞大的实验计划, 以1 万用户为样本, 达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传播渠道效果比较公司拟采用、两种通过不同组合与排列所形成的渠道方式在推广同一活动时的效果比较, 从而推断一般情况下各种传播渠道方式之间的效果差异, 为将来营销沟通提供渠道优先选择方案。二是传播内容效果比较这个新业务主要有X、Y 两大卖点。通过整合产品所有两大卖点针对目标人群进行沟通的效果, 与提取单个卖点对目标人群进行细分后采用不同沟通内容进行针对性营销所产生的效果差异的比较, 为将来营销沟通提供沟通内容优先选择方案。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渠道传播渠道的排列方式A组B组C组D组C1C2D1D211.A1B122.A2B233.A3B344. - A4B4C11C21D11D215. - A5B5C12C22D12D2256.- A6B6C13C23D13D237.- A7B7C14C24D14D2468 - A8B8C15C25D15D259. - A9B9C16C26D16D26这个实验设计共设计了42个组别, A 组的9个组别是在1 万用户中随机抽取的, 通过这9个组别的比较, 研究者试图确定在哪一种沟通( 沟通组合) 方式能够取得最佳的销售效果( 即吸引前来办理新业务的顾客最多) , 这9个组别采用的沟通内容都是两个卖点诉求。A 组与B 组进行对比, 接受的实验刺激( 沟通内容和沟通渠道) 相同,不同之处在于A 组是随机抽取, 而B组则是从1万样本当中找到可能比较感兴趣的顾客, 研究者试图确定事先找到那些感兴趣的顾客要比随机找一群人效果好。C1与C2、D1 与D2 的比较, 则试图确定针对细分人群突出其感兴趣的单个卖点要比两个卖点不分轻重进行宣传效果来得好,因此C1、D1 组是实验组, 被试是经过挑选的对这个卖点感兴趣的顾客, 而C2、D2 则是控制组, 被试是随机选取的, 不一定对这个卖点感兴趣。(资料出处/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9&recid=&filename=YJSC200603011&dbname=cjfd2006&DbCode=CJFQ&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TTGJhYkdRUjdkOHp6aVppNEYxUjhOam8rdWxtdXNvRkZDRXB6eUpuRFZLcFJDTmhuTWdDVA=)我的评述:在营销领域,如何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对营销人员来说至关重要,顾客的需求不仅多种多样,还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营销方案的选择是一大难题。采用实验法来选择方案,不仅可以减少盲目行动带来的人力物力损失,节约成本,而且得出的结论也更具说服性和代表性。可以不断对要研究的对象进行实验测试,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可见实验法对市场研究贡献巨大。三、托尔曼的经典实验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是建立在他及其同事进行的大量白鼠学习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其中位置学习实验和奖励预期实验是其典型代表。(一)位置学习实验位置学习实验以在高架迷津中进行的迂回学习最为著名。该实验以白鼠为对象,研究其在高架迷津中的取食行为。高架迷津装置包括三条长短不同的通向食物箱的通路,并且最短的和次短的两条通路具有通向目标的共同部分。实验分预备练习与正式实验两个阶段。在预备阶段,先让白鼠有机会走过迷津中的每条通路,使其熟悉迷津的整个环境,并确定其自起点到达食物箱时对三条通路的偏好程度。结果发现,白鼠对通路的偏好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通路1、通路2和通路3。预备实验结束以后,进行正式实验。首先,在A处(通路1、2的共同部分之前)将通路1阻塞,结果发现,白鼠在A处受阻后迅速退回,改选通路2而非通路3。此后,再把阻塞物移到B处(通路1、2的共同部分)将通路2阻塞,结果发现,当白鼠沿通路1到达B处受阻后,它并不是按其偏好顺序先奔向通路2,在再次受阻后再奔向通路3,而是一开始就避开通路2,径直选择距离最长、最不愿意走却是唯一的通路3了。据此,托尔曼认为白鼠是根据对迷津的认知地图而不是依照过去的习惯来行动的。(二)奖励预期实验托尔曼认为,个体的行为由对目标的期待来引导。这一观点在廷克波1928年所做的奖励预期实验中得到了证实。挺刻的实验以猴子为被试,训练其完成一项辨别任务。实验者首先当着猴子的面把它们喜欢吃的香蕉用带有盖子的两个容器中的一个盖住,然后用一块木板挡住猴子的视线。过一段时间以后,再要求猴子在两个容器中进行选择。结果发现,猴子具有十分良好的辨别能力,能够准确地在装有香蕉的容器中取得食物。然后,实验者当着猴子的面用一个容器把香蕉盖住,之后又在挡板后面将香蕉取出,换为猴子不喜欢吃的莴苣叶子,并要求猴子取食。结果发现,当猴子再次想从原来的容器中取食香蕉而实际发现是莴苣叶子时,猴子显露出惊讶的表情,似乎有“大吃一惊”的挫折感,它拒食莴苣叶子,并向四周环顾搜索,好像在寻找预期中的香蕉似的。当寻找失败后,猴子感到非常沮丧,对着实验者高声尖叫,大发脾气,并拒绝取食。由此,托尔曼认为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不是受它们行为的直接结果支配的,而是受它们预期行为将会带来什么结果支配的。学习乃期待的获得,而非习惯的形成。(资料出处:/xgjy/xlyj/xlshuku/xlsk1/115/jyxlx/201012/t20101210_985464.htm)我的评述:通过托尔曼的实验,我们的出了两个重要结论,一是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待的获得。他对教育领域有重要贡献,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地去学,他就会对学习的成果有期待,学生的行为会受期待的支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目的地去教,就能把知识更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二是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形成认知地图。认知地图即现代认知心理学所说的认知结构,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教育的关键和核心。在教育领域,托尔曼的实验法也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个别学生的若干次研究,引申得出大部分学生的特点,对教学的方法有指导作用。四、班杜拉的经典实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他及其合作者所进行的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他们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在稍后的另一项实验中,他们对上述研究作了进一步的延伸,目的是要了解两个问题:(1)榜样攻击行为的奖惩后果是否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2)儿童是否能不管榜样攻击行为的奖惩后果而习得攻击行为。在实验中,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行为。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被表扬,第二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受批评,第三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的行为既不受奖也不受罚。然后,把三组儿童都带到一间游戏室,里面有成人榜样攻击过的对象。结果发现,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多,榜样受罚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少,控制组居中。这说明,榜样攻击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但这是否意味着榜样受奖组的儿童比榜样受罚组的儿童习得了更多的攻击行为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在上述三组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时,以提供糖果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能地回忆榜样行为并付诸行动。结果发现,三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水平几乎一致。这说明,榜样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只是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而对攻击行为的学习几乎没有影响。(资料出处:/xgjy/xlyj/xlshuku/xlsk1/115/jyxlx/201012/t20101210_985282.htm)我的评述:班杜拉通过简单的实验证明了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人类的很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获得,观察学习对于我们进行社会规范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找一些积极的向上的榜样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的行为。实验法可以生动形象的再现要研究的课题,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素材。 教育科研方法课程论文 2009214034 赵宗凯什么是特尔斐法? 用书面形式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以预测某项专题或某个项目未来发展的方法,又称专家调查法。特尔斐是希腊历史遗迹,为阿波罗神殿所在地。在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常在此宣布神谕,因此特尔斐有聪明智慧之意。20世纪60年代,美国兰德公司的O.赫尔墨和N.达尔基在意见表决和汇总评述研究工作中首先提出这个方法,随即得到广泛应用,并出现了多种改进形式。特尔斐最初应用于技术预测,后来推广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预测,特尔斐法对预测时间没有严格规定,在实践中一般不短于5年,不超过50年。特尔菲法-特点 特尔斐法有专家匿名表示意见、多次反馈和统计汇总等特点。匿名:专家单独表态,填写的调查表也不记名,以免受权威意见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多次反馈:经过一轮特尔斐活动后,把原始资料或专家意见汇总成图表反馈给参加咨询的专家,在一定期限内回收,再进行汇总分析,然后转入第三轮活动。多次反复可为专家提供了解舆论和修改意见的机会。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汇总,以期作出符合客观情况发展的结论。期刊网上从能查到的起始年限至今,有多少篇文章用到了特尔斐法?(详细统计)在中国知网上查找到有关文章用到特尔斐法的一共112条结果详细统计如下(仅列举前50)1 特尔斐法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述评张伟远; 蒋国珍远程教育杂志2005-08-25期刊12339分享2 基于特尔斐法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选址研究邹金秋; 张根寿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25期刊18386分享3 特尔斐法简介郭明杰; 魏然; 王进经营管理者1999-06-15期刊18379分享4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特尔斐法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桂林高新区为例刘作良; 邓颖林; 李笑娜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9-15期刊3220分享5 特尔斐法在设计港址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王浣尘; 吴健中; 王鹤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5-03-02期刊2266分享6 特尔斐法对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综合效果评价陈英耀; 陈洁; 金永春; 马国灿; 黄耀华中国计划免疫1998-09-15期刊1445分享7 特尔斐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运用价值与范畴施丽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5-05期刊34分享8 特尔斐法的应用研究陈玉祥; 朱东华未来与发展1990-10-28期刊1128分享9 特尔斐法与管理预测许金花; 李长城滨州医学院学报1992-04-01期刊634分享10 特尔斐法的稳定性与一致性许立达情报科学1981-08-29期刊156分享11 基于AHP和特尔斐方法的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甘肃西峰工业园区为例吕立刚; 石培基; 潘竟虎; 曾翠萍资源与产业2010-02-20期刊4358分享12 特尔斐法及其在光气生产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王广亮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4-12-30期刊51分享13 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基本指标体系及操作空间来自青岛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特尔斐法”研究的报告喻国明城市问题1995-01-27期刊11190分享14 特尔斐法朱长超社会科学1986-05-31期刊1104分享15 特尔斐法在科技研究计划管理中的应用李军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12-30期刊257分享16 特尔斐法确定我国现阶段产前诊断重点目标疾病胡芳芳; 陈英耀; 钱序; 唐智柳中国妇幼保健2002-10-21期刊1262分享17 特尔斐法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李珊秀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87-07-02期刊25分享18 采用特尔斐法进行情报预测八十年代我国重型汽车的发展与研究杨光情报科学1983-12-27期刊124分享19 应用特尔斐法进行病虫害超前期预测肖悦岩植保技术与推广1994-04-15期刊130分享20 预测头脑风暴法特尔斐法冯文权科学决策1997-04-10期刊8236分享21 特尔斐法在制订职业病诊断标准中的应用王莹; 黄奇帆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1983-05-01期刊114分享22 特尔斐法和情报调研曹聪情报学刊1988-08-28期刊11分享23穆瑞玲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11中国会议7分享24 层次分析法及特尔斐法在矿区规划决策分析中的应用宋远方煤矿设计1986-09-28期刊690分享25 把“特尔斐法”请入图书馆蒋建华图书馆学刊1988-10-27期刊12分享26 青岛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特尔斐法”研究首期专家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报告喻国明; 刘夏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03-16期刊3101分享27 固有风险评价特尔斐法陈关亭; 李可审计研究2001-06-28期刊211分享28 九年义务教育学生质量评价目标研究“特尔斐法”调查结果的分析报告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学生质量评价研究”课题组; 张凤民; 钱忠源; 白燕; 陈建绩教育改革1997-08-15期刊85分享29 特尔斐法的应用与医学图书馆的未来张士培; 陈界医学情报工作1983-08-29期刊8分享30 德尔菲法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研究南京大学知识图谱研究组系列论文袁勤俭; 宗乾进; 沈洪洲现代情报2011-05-15期刊6383分享31 跨世纪的开放战略选择青岛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特尔斐法”研究第一轮次专家调查结果的分析报告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课题组环渤海经济瞭望1994-12-25期刊31分享32 地震预报的特尔斐预测研究许立达未来与发展1981-06-30期刊21分享33 特尔斐法在专门人才需求预测中的应用兵器部; 侯正礼预测1984-03-31期刊34分享34 特尔斐法在我国宏观经济预测中的首次试验李运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7-08-29期刊137分享35 八十年代我国重型汽车的发展与研究特尔斐法在技术预测中的应用冯超; 周亿俭; 柯春甫; 杨光预测1983-07-30期刊27分享36 重庆市下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运用特尔斐法专家意见征询的调查报告四川金融1987-09-28期刊14分享37 天津市19871988年经济金融目标预测及对策选择特尔斐法专家征询调查报告天津金融月刊1987-11-27期刊15分享38 企业产品开发中的特尔斐目标规划法程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2-09-30期刊16分享39 用特尔斐法预测建筑机械化发展方向薛大德建筑机械化1986-12-27期刊9分享40 用特尔斐法预测达县地区“八五”畜牧科技目项发展制约因素及重点推广高远明; 罗长坤; 王家勇四川畜牧兽医1991-02-15期刊2分享41罗曦中南大学2007-05-01硕士5683分享42 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杨洪辉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15期刊1345分享43 油气钻井科技发展重点内容评估研究高德利; 张辉石油钻采工艺2004-10-25期刊167分享44高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05-01硕士131分享45 特尔斐预测法简介李仲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5-03-02期刊651分享46 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张春光理论探讨2009-01-15期刊4275分享47 论管理活动中的定性预测方法唐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08-29期刊147分享48韩冰西安理工大学2005-06-01硕士2392分享49 油气钻井核心技术的筛选方法张辉; 高德利钻采工艺2006-01-25期刊193分享50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同心圆模型Elizabeth Osika; 崔丹莉; 俞佳飞; 李艳远程教育杂志2007-04-25期刊2199分享这些文章用Delphy研究了哪些领域?哪些问题?领域一:预测例如以下研究 采用特尔斐法进行情报预测八十年代我国重型汽车的发展与研究杨光情报科学1983-12-27期刊 应用特尔斐法进行病虫害超前期预测肖悦岩植保技术与推广1994-04-15期刊 特尔斐法和情报调研曹聪情报学刊1988-08-28期刊 地震预报的特尔斐预测研究许立达未来与发展1981-06-30期刊领域二:工业等评价指标体系例如以下研究 基于特尔斐法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选址研究邹金秋; 张根寿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25期刊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特尔斐法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桂林高新区为例刘作良; 邓颖林; 李笑娜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9-15期刊 基于AHP和特尔斐方法的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甘肃西峰工业园区为例吕立刚; 石培基; 潘竟虎; 曾翠萍资源与产业2010-02-20期刊 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基本指标体系及操作空间来自青岛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特尔斐法”研究的报告喻国明城市问题1995-01-27期刊领域三:医疗例如以下研究 特尔斐法对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综合效果评价陈英耀; 陈洁; 金永春; 马国灿; 黄耀华中国计划免疫1998-09-15期刊领域四:管理例如以下研究 特尔斐法在科技研究计划管理中的应用李军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12-30期刊 特尔斐法与管理预测许金花; 李长城滨州医学院学报1992-04-01期刊领域五:教育 特尔斐法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述评张伟远; 蒋国珍远程教育杂志2005-08-25期刊 特尔斐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运用价值与范畴施丽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5-05期刊 特尔斐法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李珊秀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87-07-02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学生质量评价目标研究“特尔斐法”调查结果的分析报告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学生质量评价研究”课题组; 张凤民; 钱忠源; 白燕; 陈建绩教育改革1997-08-15期刊相关述评: 我们在考虑一项投资项目时,需要对该项目的市场吸引力作出评价。我们可以列出同市场吸引力有关的若干因素,包括整体市场规模、年市场增长率、历史毛利率、竞争强度、对技术要求、对能源的要求、对环境的影响等。市场吸引力的这一综合指标就等于上述因素加权求和。每一个因素在构成市场吸引力时的重要性即权重和该因素的得分,需要由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来确定。这时,我们同样可以采用德尔菲法。 由于专家组成成员之间存在身份和地位上的差别以及其他社会原因,有可能使其中一些人因不愿批评或否定其他人的观点而放弃自己的合理主张。要防止这类问题的出现,必须避免专家们面对面的集体讨论,而是由专家单独提出意见。 对专家的挑选应基于其对企业内外部情况的了解程度。专家可以是第一线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外请专家。例如,在估计未来企业对劳动力需求时,企业可以挑选人事、计划、市场、生产及销售部门的经理作为专家。 故经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特尔斐法不仅可以用于预测领域,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 在这些相关方面的研究使用特尔菲法是十分恰当科学的。教育科研方法论文: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评价思考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评价思考【摘要】教学评价是依据教育方针和教学课程的要求,选择可行的科学的评价技术方法激励、调控教学对期望目标是否达到给予价值上的判断,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随着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价新课改中学数学课的成败得失,如何改革现行教学模式中一些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评价方法,显得越来越突出。因而重新客观地评价现行中学数学教学显得尤为重【Abstract】Teaching evaluation is based on education policy and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select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possible technical ways to motivate, control whether the instruction given to the desired target value judgment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how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new science high school math curriculum the success or failure, how to reform the current teaching of students in the initiative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valuation method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us re-evaluation of the current objectiv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Mathematics Teaching.【关键词】中学数学 教育 教育评价 教学【前言】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具备各项素质和实践的能力,要求富有独立、自主、创造性精神。“让学生学会发展、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水平”的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一轮教育变革,皆对现行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有一种既能融合以往教育经验又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教育理想的引导,形成一种对新的教育价值的追求,为每一位学生创建一个易于自己主动安排的、民主的、富有弹性的终身化学习与研究的课堂环境。而课堂教学评价正是一种能形成新的教育理想、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最强有力的要素。【正文】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作为迄今为止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其质量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甚至对整个国家国民教育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课常教学评价对教学实践具有导向作用,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始终关心的问题。数学课常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针对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研究构建科学的、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非常必要。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缺少教师的参与,评价标准的内容上缺少数学学科的特色,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单一。要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该让广大教师、教研员和大学数学教育研究者等多个主体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在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应该体现数学学科的特色.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新的教学理念主要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本,就是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充分依靠学生。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多层次、多因素结构组成,这个教学大系统的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每个要素都有其相对独立性,以其自身的组成结构、活动方式形成被大系统包含的各个子系统。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就是这众多子系统中的一个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理,运用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整体或局部的教学系统进行全面考查和教学判断。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正确的评价中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不良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和学习效果,做得不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教学设计应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用自己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提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材料,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把学什么?怎么学?还给学生,教师可以提供学习材料而不是讲解,是组织原始信息而不是处理加工;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学好不同水平的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中学数学应视为应用数学而不是纯理论数学,教学时应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的是“以知识为本”,重心是评价教师的“教”,即教的设计、教的过程和教的效果,是对教师和知识传授水平的一种评估,忽略了对学生这一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发展的评价,在形式上、方法上偏离“以人为本”的理念。显然,改革原有“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形成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颇具有研究意义。我们也发现本校部分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国家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贯彻的还不够到位,不利于人才培养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此,我们决定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运用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改善功能,指导教师创建“有意义的课堂”。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在多元空间和连续时间内进行,因此评价的主体和方式必然也是多元化和多样的评价化的。我们设想以形成性评价和鉴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实施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精神和关于改革评价的目标要求,为此,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要落实“掌握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的三维教学目标,下面就此目标谈谈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式: 一、数学评价应倡导评价方法多元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方式应当多样化,可以将考试、课题活动、撰写论文、小组活动、自我评价及日常观察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传统教学评价比较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热衷于排名次、比高低。这样只有少数的“优秀者”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大多数人成了失败者,这不是我们评价的最终目的。淡化分数与评比,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彻底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做法,将目标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社会评价等结合起来运用。在具体评价方法上,新课程标准中有许多创新之处,比如学生成长记录袋,答辩、集体评议,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自己出考题等。这意味着,评价学生将不再只有一把尺子而是多把尺子,教育评价“一卷定高低”的局面“将被打破”。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只有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优秀者,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数学评价应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传统教育评价只关注教育活动的结果,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很少关注。其实评价是一个过程,伴随和贯穿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的提高,评价的重心在“过程”。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们应强调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不断关注,而不只是在学生发展过程终了时对学生发展的结果进行评价。它既要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放眼于学生的未来。要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依据学生的不同的背景和特点,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