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勤奋写作指导.doc_第1页
谈勤奋写作指导.doc_第2页
谈勤奋写作指导.doc_第3页
谈勤奋写作指导.doc_第4页
谈勤奋写作指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勤奋写作指导:一、导入:由导入,复习其第3小节的主要写法。二、议论文写作指导:1、标题要求及作用:(1)、提示论点;(2)、提示论题(议论的范围及对象)(3)、新颖2、引论部分:提出问题本部分的中心任务:鲜明、正面地提出中心论点。作文题目有材料的由分析材料,引出中心论点;没有材料的可以列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从名人名言中引出。可以是一段,可以是两段,但字数应控制在100字以内。3、本论部分此部分的中心任务:分析问题,使中心论点能够成立。字数600字左右。 分论点的要求:(1)要是一个明确的句子,不必另起一段。(2)三个分论点各自的角度或层次不同,要按照由浅入深或范围由小到大的顺序,即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3)为了使分论点有说服力,必须要用到事例论证法。选用事例的要求:(1)要典型,只有典型才有说服力。(2)要新鲜,事例过于陈旧也乏味。(3)事例要能证明中心论点,至少能证明该分论点。(4)每个分论点至少需要一个事例,多多益善。4、结论部分:这里是一段集中的论述,语言要精当,字数100字左右。这一部分的作用:(1)、进一步明确、深化中心论点。(2)、对三个分论点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3)、联系当前现实,体现文章针对性。有多种写法:(1)、呼应开头,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2)、点明题意,使文章观点更加清晰。(3)、发出呼告,以求发人深省。语言要铿锵有力,富有哲理内涵,宜多用排比、拟人、反复、呼告等修辞手法。三、试写提纲:以”勤奋”为标题拟写作文提纲。成才有路勤为径(一)、引论部分由“书山有路勤为径”引出:勤为径提出中心论点(成才有路勤为径)。(二)、本论部分1、勤奋,是学习进步的法宝。(“勤能补拙是良训”、“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梅花香自苦寒来|”;鲁迅:哪里有时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2、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一分辛劳一分才”;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古人勤学故事:匡衡凿壁、车胤囊萤、孙康映雪。) 3、只有勤奋学习,才能跟得上社会的发展。孙敬苏秦悬梁刺股 、祖狄刘琨闻鸡起舞、孔子韦编三绝(三)、结论部分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智力才能差别不大,要想在现代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勤奋学习。一、论点 天才出自勤奋 勤能补拙 业精于勤 勤奋出人才四、论据(1)理论论据1、逆水行舟用力撑,1篙松劲退千寻。董必武题赠中学生2、笨鸟先飞。元关汉卿陈母教子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今对联集锦治学联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5、努力勤奋可以带来好运。美富勒至理名言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清俞樾茶香室丛书7、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书周官8、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谢觉哉学语集锦9、把惰性当仇敌。恽代英致宗白华10、 要摘取果子的人必须爬上树。美富勒至理名言11、 多识由博学。宋欧阳修和圣俞12、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古今对联集锦治学联13、 5更起床,百事兴旺。英国谚语1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15、 德隳于惰,名立于劳。宋司马光逸箴16、 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汉王充论衡命录17、 功到自然成。明吴承恩西游记18、 才自内发,学以外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19、 勤快的人汗水多;贪吃的人 口水多。蒙古谚语20、 斧子也能磨得像剃刀。日本谚语2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2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徐特立 25、如果你富于天资,勤奋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如果你智力平庸,勤奋可以弥补它的不足。26、勤奋是一个人在学习上、事业上卓有建树的根本条件。勤奋的人付出的是汗水,得到的是成功;懒惰的人付出的是生命,得到的是空虚和衰老。27、伟大的成就和辛勤的劳动是分不开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至多,奇迹便可创造出来。28、快乐是从艰苦中来的。只有经过劳作、经过奋斗得来的快乐,才是真快乐。(2)事例论据1、司马光是宋史学家,主持编撰了资治通鉴,历时19年之久。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在警惕自己,切莫贪睡。当他枕在这圆木上睡觉时,只要稍一辗转,“警枕”就会翻滚,将他唤醒。然后,立刻坐起,继续奋笔疾书。2、王羲之与“墨池”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3、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起来就读书,直至深更半夜,因为疲劳瞌睡,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4、王羲之与“墨池”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5、达芬奇画蛋 (具体事件略)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6、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7、天才来自于勤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方仲永就是因为没有勤奋学习从天才变成一个平庸的人。8、董老的手杖 老革命家董必武喜欢书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勤于练字。他晚年的时候到户外活动总是拿着1根手杖。走累了,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就以手杖当笔,在地上练习写字,如果坐得高,干脆把手杖像握笔1样提着,在空中写划。散步时,以手杖锻炼握笔、运笔的腕力。由于董老的刻苦勤学,他的书法秀美、挺拔,人称“董体”。9、“笔冢”的由来 唐代书法家怀素以草书著称于世,人称“草圣”。他的草书,气势雄浑豪放有“骤雨狂风”之势。 他幼年为僧,寺院附近种值有1万多株芭蕉,每日摘采蕉叶练字。蕉叶用完了就用浅色漆盘和方木板练字,写满字迹后,擦掉再练。久而久之,竟把漆盘和木板磨穿了。寺院的墙壁上,家具上,连僧人做袈裟的布上都写满了字。他每日勤奋刻苦练字,用秃了许多毛笔,堆集起来埋在山下,名曰“笔冢”。10、画蛋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1位卓越越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第1堂课老师教他画鸡蛋。他画了1个又1个,足足画了10几天,老师还是让他继续画鸡蛋,这1下达奇想不通了,就问老师:“为什么老是让我画鸡蛋?”老师告诉他:鸡蛋虽然痹通,但天下没有绝对1样的,即使是同1个鸡蛋,角度不同,投下的光线不同,比方说,把头抬高1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1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因此画蛋是基本功。基本功要练到得心应手。 达芬奇从此苦练基本功,天天画蛋。1年,2年,3年他画鸡蛋用的草稿,已经堆得老高了。经过长期的勤奋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1代宗师。11.司马光是宋史学家,主持编撰了资治通鉴,历时19年之久。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在警惕自己,切莫贪睡。当他枕在这圆木上睡觉时,只要稍一辗转,“警枕”就会翻滚,将他唤醒。然后,立刻坐起,继续奋笔疾书。12.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13.诗人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4.西汉学者匡衡家贫而好学,夜晚无灯,凿壁偷光,终成知识渊博的学者。15.著名画家齐白石年逾90,却每天作画5幅。他说:“不叫一日闲过。”他把这句话写出来,挂在墙上以自勉。五、优秀例文谈勤奋才能来自勤奋,成就来自于勤奋,美好明天来自于勤奋,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再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意思是说即时是天才也要流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再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才会有成就。这就是勤奋人不断奋斗得出的至理名言。爱迪生的话在他自己的身上更能体现出来。爱迪生幼时家境贫寒,做过报童、小贩,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自学成才,一生中有上千项发明。例如,在电气方面,当时世界上有许多人在研究电器来照明,但没有多大成效。爱迪生总结他人的经验,每天工作达十六个七个小时,历经数百次失败,终于在1887年研制成耐用的碳丝灯泡。他还发明了留声机和电影放映机等。爱迪生的发明,证明了这是他不辞劳苦的奋斗得硕果。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不胜枚举,难道他们真的就是天才吗?难道他们的才华是与生俱来的吗?不,他们并不是生来就是天才,他们的才华是通过他们不辞劳苦所取得的。比如,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创始人的孔子。他刚刚三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有一次,他妈妈把刚教了他仅一天的字拿来考他。他满怀信心的回答了母亲的问题.其实他也并非是天才,在这期间他通过反复的练习,甚至在寒冷的季节里他都不放过一分钟,睡觉前他还在他哥哥的胸口上做练习。这样之后他才记住了所有的字,其实在他超人的资质之后,更更多的是他契而不舍的精神和勤奋的汗水?17世纪时,英国 科学家牛顿长期的实验和数学计算,写出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的这一创举对后来的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牛顿曾说:“我只不过对一件事情总是花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思考、去研究罢了。牛顿的创接举说明了他是天才吗?当然不是,这是他不断奋斗所得到的硕果。18世纪以后,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无种问世,这也证明了他的才能是天生的吗?不,其实达尔文出生于医生世家,19岁进剑桥大学,屈从他父亲的意志攻读神学,但他的兴趣在于自然科学。22岁时,他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贝格尔”号军航,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环球考察。达尔文广泛考察了沿途饿地质,对貌;自然环境;动植物物种极其形态。收集制作了大量矿石和动植物标本,写下了大量的考察笔记。达尔文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是由于他的长期辛勤劳动与艰苦努力的结晶。种种事例表明,勤奋是我们成功的坚实根基。那么我们就应该站在前人的肩上来发展自己,只有根基扎实了,路才会平坦无坎。勤奋努力等于埋头苦干吗?我想不是这样,若是这样纵使我们怎样勤奋努力也是收不到成效的。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否决勤奋,为失败找借口,我们应该为成功找方法。爱因斯坦说;“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只要我们能找到真正的病因,对正下药一定能取得好成效。说勤奋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坚持练习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能读50个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读书很多,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谈勤奋无论做任何事,人人都要勤奋。知识的海洋是广阔无垠的。一个渴望得到真正知识的人,必须勤奋不懈,坚持努力。“勤奋出智慧”。毛泽东同志早在湖南一师求学时,曾有一副对联,写的是: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这里边有一个最朴素的辨证法,那就是要勤奋,要坚持经常的勤奋,而不是心血来潮时的勤奋。勤奋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就是要勤奋的努力好好学习。古往今来,充满着向上精神的人,经过艰苦卓绝奋斗而成大业者比比皆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分国记史的左传,不就是双目失明的历史学家、春秋鲁国的太史左丘明完成的吗?我国古代兵法家孙膑,被人剜去膝盖骨之后,照样指挥军队,还完成了孙膑兵法这样著称于世的杰作。此外,像贝多芬、奥斯特洛夫斯基、关运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