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笔基本动作突破训练李广志编写你知道吗?字不是一笔一画凑起来的,而是顺其自然连起来的。七大基本连笔动作教您突破连笔最难点;孤立地写好单个字不是目的,能一行、一段地流利书写才叫行书;练连笔字不是学艺术,而掌握一种简单的技能;写一百个漂亮的笔画,不如写好一个完整的字。1、基本连笔动作训练突破了什么?字不是一笔一画凑起来的,而是顺其自然连出来的。七种基本连笔动作让您马上突破连笔最难点。轻松写好字。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行书写法(连笔字)就难在一个“连”字,如果连笔不得法,只会越连越糟、越连越乱、难得其法。写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些连笔动作的组合。而我们发现有一些动作是凭着人的本能就可以做好的,如画一个顺时针的圆“”,再将其演变成“”,我们会发现圆可以演变成很多字,如“”、“”的某些重要部位。经过近十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发现完全可以有更简单科学的办法去练字,我们在连笔字中发现并提炼了一般人都比较容易完成的动作,熟练之后,人们“顺乎自然”就会“得心应手”。那么在练字时就会化难为易,轻易突破最难的连笔部分,迅速找到写连笔的感觉,建立起字的信心,从而大大提高练字的效率。提炼出的连笔动作应是一些最基本的动作。比如打乒乓球时的推、拉、扣、削等动作,乒乓球打得好不好,不在于您的姿势多么优雅,更不在于您的力量多大,而在于动作做得是否规范到位,进而是否能熟能生巧。如果掌握了这些动作概念,一般的球都能用这些动作去处理;又比如跳水,不管哪一个世界冠军去跳,入门时练的都是起跳、空中翻、入水等几个基本动作,水跳得好不好,不在于佻的胆子有多大,而在于动作是否做得标准,起跳好、入水准才能让人得到美的享受,否则只能是砸水花了,如果你掌握了,一样可以一试身手。写连笔字也一样,连笔动作合理,字就自然连起来了。连笔动作是一个字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一定是一个很实在很具体的笔画或部首(不完全等同于一个机器的某个零件)基本动作可以实连,也可虚连。可以仅仅是某一个部件,更多的时候,它需要做一些长度、角度的演变,从而变成另一个部件,更象武侠小说里的一些武功绝招,不拘泥于一招一式,一招在手,千变万化,威力无穷。掌握了这些基本连笔动作好比掌握了开启连笔字结构的钥匙,可以进去,也可以出来。因此,我们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提炼了最有代表的七种连笔动作,即曲线之间连贯动作、直线的连写动作、左右呼应动作、过渡动作、横与竖组合动作、直与曲线的组合动作、典型局部连笔动作。这些动作基本上解决了连笔的重点、难写法,可以帮助练习者很快地进入到连笔字的核心部分,稍加熟练便能广为运用,对掌握连笔字直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孤立地写好单个字不是目的,能一行、一段地流利书写才叫行书,因此整体摹写是最好的练字方法。基本连笔动作、结构训练可以帮助迅速突破单字写法,但写好单字不是目的,有人练字时经常遇到写一个字还行,写一行就不行了,正是只要局部不顾全体的结果。而我人从整行、整段摹写入手,在整体上把握实用连笔字的流动感、节奏感,从而掌握实用连笔字,我们还提倡从整体中去掌握单字纠正写字。在描、摹、临中最好的方法是摹写。笔迹心理学研究实践表明,人的书写是直接投射到大脑的,而投射的信息越集中,越大则越有效。在描、摹、临中,只有摹写可以帮助学习者最大程度地进入新字体的书写习惯状态,描次之,而临最差。作为初学者需要的是尽量忘掉旧的书写习惯,所以刚开始时尽量多摹写,有了一定的心得或基础之后,再逐渐多用临写。从投射的角度上,投射环境越纯净越好,所以摹写时不要分心,如边看电视、边听音乐地练字,几乎形成不了对大脑投射,那么效果自然好不了。摹写时,应注重整体习惯的把握,对个别字的细节可以先采取忽略不计、跳过去的方法。待完成一个定量的摹写后,再回过头来各个击破。摹写时要中速,太快易流于形式,太慢则不利于连贯、流畅的形成。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加,逐渐加速。正确的执笔姿势与良好的心理状况之间的关系提到书写,必然会联系到与此紧密相关的执笔姿势、习惯等一系列问题。不同的执笔姿势、运笔习惯会写出不同的笔画、结字,而不同的笔画、结构特征都有不同的人格定性。书写过程正是“心手相通”的时候,也就是说人的书写过程是个性气质、心理状态、生理状况向纸面“投射”的过程。所以笔迹心理分析专家可以见字识人,知人知心,通过笔迹透视其个性气质、心理状态、生理状况的方方面面。因此,执笔姿势不对,运笔习惯不好或是方法不对,所写出来的笔画线条、结构特征所投射出来的人格定性不良,是不正确的姿势及习惯造成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运笔时的笔杆的投影在纸面右下方直角的45度或高于45度,这是正确的执笔姿势之一。书写横画要运动手腕,一动手腕横画就上仰。横画上仰,向上的心理特征就表现出来了;运笔时的笔杆的投影小于纸面右下方直角的45度,这是错误的执笔姿势之一,此姿势写横画时不便动手腕,而只方便牵动握笔的手指,手指一动写出的笔画不是平就是往右下斜(书写过程中不可能因写一个笔画而动一次手臂,更不可能频频动手臂),笔杆的投影越是小于45度,写出来的笔画就越会往右下斜。横画往右下斜,成年人是消极的,未成年人是容易灰心的心理特征。一个成年人或老年人写这样笔画于自己个性、心态也不利;运笔时的笔杆与纸的平面约成45度的执笔姿势,便于灵活运笔,容易掌握力度和速度,利于笔画流畅、舒展。总之,正确的姿势不但有利于写好字,还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投射,所以我们应予以充分重视,并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执笔姿势及运笔习惯。2、入门须知对于想练好字的人来说,有两个关键:择帖与方法。选择了好的字帖,好比投了一个好的师门,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有的人每次练字,均以失败告终,找出原因大多是自身的,如:不能坚持,天赋不够等,而少有人敢于对充斥在书店里的教材或字帖提出质疑。如今市场上看到的出版物,除了书写者不同之外,我们根本看不出他们的东西在哪一点对传统书法(毛笔)的教材有所突破。有没有更新的理念和方法值得脱颖而出,较大幅度地提高练字效率,让人闪耳目一新,从而让人们重拾练字的信心呢?其实,要快就得连笔,而如何去科学地连笔、省笔则在有讲究。平时大家是如何练字的?先挑一本合自己眼缘的字体的字帖(注意大多数是楷书),因为人们认为(听朋友、师长说的),楷书是基础,当楷书没有写好之前,写别的字体则根本不可能。然后再花个一年半载的时间去苦练(这期间因楷书的技法太难、过于枯燥大部分半途而废),有一部分人断断续续练了下来。然后,最让人头痛的问题出现了,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练的楷书基本用不上,一快就乱了方阵,练了等于白练,为什么呢?是不是练错了字体?历史发展到今天,篆、隶、楷、行、草五种常用书休都早已度过成熟期,都面临突破与发展。五种书体中,只有行书有较之楷书、隶书书写快捷、流畅,少受约束(利于个性的形成与保留)的特点;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节奏的优势;而又有较之草书有易认、易写,便于掌握的特点,而成为一种应用最为广泛最有实用价值的书体。既然如此,按照需要什么就拿什么的朴素原理,应直接学行书才对,那为什么人们一般先想到练楷书呢?人们想当然的经验是如何形成的呢?楷书是其他字体的基础吗?虽然楷书结构端庄、笔画严谨,学好了它会使你对汉字的结构、笔画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但楷书用笔过于讲究,不但难以把握,且当许多人把它运用到行书(连笔字)来的时候,就发现楷书的用笔方法与行书用笔的方法有许多冲突的地方。楷书动作(提按)过多,对练流畅连笔字不但无帮助,反倒成了必须克服的习气。有人认为楷书加快书写速度就变成了行书,所以楷书练好了,就等于行书练好了。笔顺的问题告诉我们,行书还是简单的楷书连笔而成的,因此,我们说别别扭扭的行书,就是别别扭扭的连笔造成的,我们再不要既写不快又不好看的别扭行书了。下图是正确的行书与楷书写法的比较:从历史的发展上看,很多想当然以为行书是楷书演变形成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其实楷书与行书并不是父子关系,而是兄弟关系,它们都是从隶书演变而来,隶书朝更讲究、更严谨的风格演化最后形成楷书,它是人类对高难度追求的一种结果。而隶书因实用的需要,朝节奏加快的方向演变最终形成行书,是人类对实用追求的结果,也许历史考据对于我们并不重要,然而重要的是综上所述,它告诉我人一个事实,行书并非是楷书连笔、加快形成的,它们没有必然的关系,而是各成体系,都须专门训练才行。因此,我人只需练行书就可以了。结构是单字的中心,是单字的一切传统(毛笔)书法二千年悠久的历史、体系发展得近乎完美,而钢笔(硬笔)传到中国充其量不过是百年的时间,人们重视钢笔(硬笔)字,更是在八十年代后的事。传统书法强大的历史惯性,使人们未加思索就将毛笔的所有一切功能及要求转移到钢笔之中,而未发现这两种一软一硬有着本质区别的工具,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书写效果。毛笔因为软,所以变化大,古人有“唯笔软则奇怪生焉”的感叹,先天条件较好。毛笔书法经的风格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毛笔的粗细变化、方、圆可以达到极致。而毛笔的好坏,更多看的是线条的质量,而结构相对的次要,有时甚至不易认识,或无需认识(如书法家邱振中先生曾在书坛引起轰动的待考文字系列和一些现代书法中的字,象字,但又没有一个字能认识,它们已经完全脱离了实用功能,变成了一个艺术符号)。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总结为“用笔千古不易”,就是中国书法千百年来对线条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们可以称之为“用笔核心论”。钢笔因为笔尖既省去了将笔毫聚拢的训练,也没法表现奇怪生焉的线条,它粗细相对均匀,表现简洁,流畅的线条则是它的最大长处。表现艺术有点先天不足却正好符合实用的要求,过多的提按、顿挫动作只会损害它的表现特点,而使其成为毛笔字的拙劣摹仿。对于实用而言,更应从以“用笔核心”调整到以“结构为核心”上来,着重掌握字的结构,掌握字的结构,掌握了字的结构方法则基本解决了练字的问题。结构是核心,结构是一切。直接学行书,目的就是学一种结构的方法(或是写连笔的方法),才是正确唯一的练字之路。字不是一笔一画凑起来的,而是顺其自然连出来的,写一百个漂亮的笔画,不如写好一个完整的字。实践表明,直接学连笔字不但可行,且可立刻学以致用,很容易立竿见影,进而有利兴趣的维持和提高,而保持兴趣和信心对于是完成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必需的。练连笔字不是学艺术,而是掌握一种简单的技能基础不好、没有天赋都不是借口,熟能生巧,请几遍、几十遍地练,直至掌握。书法之于书法家是艺术,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是艺术家倾其一生建设的宫殿,形式与外表都很重要,所以它无论从设计到建筑这座宫殿的材料都尽可能追求完美;即使艺术家在有生之年没有完全建立起这种宫殿,都不是最要紧的。写字之于老百姓是技能,是习惯,好比是建设一个舒适的生活居所,不一定要金碧辉煌,但一定要舒适、实用。实用的技能是越简越好,越易掌握越好,越易普及越好。通俗地说是“易学又易用”或“好看又好学”。而掌握这种技能最好的办法是摹帖,多练习,熟能生巧,我们不必成为艺术家,但我们可以在为能工巧匠。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连笔字?好看,还要好练;符合优良个性培养的要求我们称之为实用连笔字。日前,市面上的教材字体设计走两个极端。照搬毛笔书法的,谈不上设计,太强调艺术性,一味摹仿毛笔书写效果,使初学者一下子无法把握那些高难度的技巧而使初学者望难生畏;或者一味只要实用,范字太过单调、机械,掌握连贯不够,写一个字还好,写整体就毫无生气了。笔者吸收了笔迹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当今笔迹心理学专家、中国科协教育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金一贵先生“书写心理与优良个性培养”的有关理论,认为练字的过程不但是掌握写字技能的过程,也是一个建立新的心理品质的过程。金一贵先生的书写心理与优良个性培养中说:“前人总结的字如其人正是心手相通的结果。写出来的字是脑的信息通过手的运笔手脑并用的“外化”结果。书写过程是思维过程,也是行为表现过程,如果说从笔迹分析有了解人的心理特征的实用价值,而从笔迹改变人就更有价值。练字的过程既是一个掌握写字技能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修正、巩固新的心理个性品质的过程。通过练字改变原先写字中运笔的某些姿势、笔画、结构形态、章法或它们之间的有机综合等等外部物质活动,并进行不断的重复强化,逐渐地向内部的心理活动形式转化,促使新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获得形成与巩固,来取代不良心理个性,使练字者在练字的过程获得另一种提高。”有不少学员反映:“我以前问题很浮躁,现在能专心练字了”;“ 我现在干事思维清晰多了,不像以前整天不知想什么”等等。都是一些心理与写字技能同时得到提高的实例。那么,从笔迹心理学角度来说,实用连笔字的简洁、舒展风格给人以良好的心理暗示,人们在不断学习快写连笔字的过程有意无意对性格的缺陷有所修正,潦草马虎的人会学会规范,拘谨的人会体会如何放开,对修正刻板、封闭和匠气具有明显的针对性。3、书写的基本动作练习我们都知道,行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有连笔意识。在林林总总的行书写法中,它们的连笔走向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呢? 当我们在一系列的分析、论证之后发现:行书的连笔走向具有极强的规律。而且当一种连笔在走向上发生改变的时候,它又奇妙地产生了另外一种具有典型的连笔写法。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TEE在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预警中的技术应用
- 电脑维保合同
-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总结
- 2025年化肥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培训课件
- 巡特警网络安全培训课件
- 巡察基本知识课件
- 岩土基础课程选择
- 小龙虾水彩画课件
- 小鸭子嘎嘎叫课件
- 工亡赔偿及赔偿责任承担合同
- GB/T 21063.4-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 机修车间岗位廉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表
- 全新版尹定邦设计学概论1课件
- 牙及牙槽外科
- 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专项方案
- 万用表 钳形表 摇表的使用课件
- 63T折弯机使用说明书
- 170位真实有效投资人邮箱
- 工程力学ppt课件(完整版)
- 《区域经济学》讲义(1)课件
- 船模制作教程(课堂PPT)课件(PPT 8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