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课 题:氧化还原反应课 型:新授课授课人:授课班级:高一X班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节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化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在已学的课程中,燃烧、金属的冶炼等都涉及到本章的内容。通过学习,掌握这类反应的本质,完善知识结构系统,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学生分析有关氧化还原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从得、失氧的角度学习过,因此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和归纳,以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探究式的学习。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和高中的定义不同,其中的不同之处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在教学中应该予以指出,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学重点在理解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特例)概念的基础上,理解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教学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思维上的深刻性和逻辑性;2)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2)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素质学习化学知识;3)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 学 流 程 图通过实验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升降通过表格,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述: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今后我们也会不断地用到这个知识去学习其他的课程。首先让我们来复习几个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反应,我请几位同学上来写一下:1)镁的燃烧,非常漂亮的,发出耀眼的白光2)双氧水在催化剂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3)锌可以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红色的铜单质4)硫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5)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三氧化二铁是工业上常用冶炼铁的方法写出以下反应方程式:1)2Mg+O2=2MgO2)2H2O22H2O+O23)CuSO4+Zn=ZnSO4+Cu4)Na2SO4+Ca(OH)2=2NaOH+CaSO45)Fe2O3+3CO2Fe+3CO2从学生都十分熟悉的化学方程式,复习以前学习的知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基本书写,并引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讲述:我们在初中都学过四大基本反应,也从得、失氧的角度把反应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那么请同学们对刚才所写的几个反应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同学们已经发现,以前所学习的分类方法无法对所有的反应进行分类。说明以前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我们是否有新的方法对反应进行归类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氧化还原反应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分类结果:1)化合反应 得氧氧化反应2)分解反应 失氧还原反应3)置换反应 无得、失氧4)复分解反应 无得、失氧5)无法分类回忆四大基本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发现其中的不足,从而引出新的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讲述: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科学家从另一个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研究,提出了新的概念。并非只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是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是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据。倾听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从化合价升降的变化给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讲述:根据我刚才所讲的,现在我们可以重新对以上反应进行认识。提问: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对其中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如:1)是Mg 0价变成+2价 发生氧化反应O 0价变成-2价 发生还原反应2)是H2O2 中的O由-1价变成-2和0价 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Cu +2价变成0价 发生还原反应Zn 0价变成+2价 反生氧化反应不是5)是Fe +3价变成 0 价发生还原反应C +2变成 +4 价发生氧化反应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元素化合价升降,学习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述:通过对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总是同时发生,同时进行的,它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对立统一的结合在一起的倾听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其中对立统一的关系。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那其本质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元素化合价的升级与电子转移密切相关。因此,要想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需要从微观角度来认识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现在同学们面前有实验装置,请大家通过实验来寻找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倾听小组实验,观察,讨论,得出结果观察到检流计指针有偏转小组讨论,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通过实验过程激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并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锻炼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讲述:大家都观察到检流计指针有偏转,说明有电流的产生。我们在物理课上都学习过,电流是电子定向移动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例如:(书36页)Na与Cl(电子得失),H与Cl(电子对的偏移)的反应倾听通过对检流计指针有偏转的讲解和具体例子说明有电子的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同学们,今天我们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判定方法,进而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那么给大家一个图,课后请同学们去寻找其中的关联,并举出具体实例。倾听总结学习内容板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一四大基本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表)反应类型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还原反应物质1)2Mg+O2=2MgO化合反应是Mg 0价成+2价O 0价变成-2价2)2H2O22H2O+O2分解反应是H2O2 中的O由-1价变成0价H2O2 中的O由-1价变成-2价3)CuSO4+Zn=ZnSO4+Cu置换反应是Zn 0变成+2价CuSO4中的Cu +2价变成0价4)Na2SO4+Ca(OH)2=2NaOH+CaSO4复分解反应不是5)Fe2O3+3CO2Fe+3CO2是CO中的C +2变成 +4 价Fe2O3中的Fe +3价变成 0 价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判据)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是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是还原反应。三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实验装置: 图示: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知道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了解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概念;了解放热、吸热的判断方法;知道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2、学会通过一定的试验方法来测量化学反应时放热或吸热,学会全面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然后进行科学抽象;学会与同伴共同商议、合理分工、配合完成化学实验,学会在交流、讨论、合作中学习和思考。3、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树立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树立学习化学为人类造福的远大志向。教学重点: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掌握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判断方法,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简单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简单计算。教学方法:以实验探究教学为切入点。应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发现并提出新问题,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抽象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然后从理论高度去分析化学能与热能转换的实质,最后将所学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同学们,能源这个词大家不陌生吧?那么你知道的能源有那些呢?【思考回答】激发兴趣【投影新闻】1、央视国际消息,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 2003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6.8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67.1%,原油占22.7%,天然气占2.8%,可再生能源占7.3%。 目前中国面临着常规能源资源约束、过分依赖煤炭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中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做好石油节约与替代的同时,走出国门,积极参与世界油气市场的开发与资源分享,扩大能源对外贸易和投资。2、科学探测表明:全世界的石油大概在2060年左右耗尽,天然气2060年用光,煤炭虽是最“丰富”的能源,但最多还能维持200年新安晚报3月30日报道:截止2006年底,我国石油剩余经济可开采储量为20.43亿吨.天然气剩余经济可开采储量为24490亿立方米.目前,石油储量仅可采11年.【阅读新闻】树立能源危机意识,激发化学学习兴趣,树立学好化学解决能源危机造福人类的意识【讲述】能源危机是摆在全世界面前的一个难题,那么我们学习化学可不可以为人类的能源问题作出一些贡献呢?当然可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我们从化学的角度去研究能源。请同学们阅读P30的本章前言。 【阅读】阅读本章前言树立学好化学解决能源危机造福人类的意识【板书】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讲述】面对能源枯竭的危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辟新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个主要方向。其实我们还有一种能源叫化学能。下面我们一起去认识和研究化学能。【思考回答】 【板书】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投影播放】投影生活中“摇摇冰”饮料的介绍,播放自热米饭的广告介绍。【观看】激发兴趣【讲述设问】看来化学反应与能量有一定的联系,你觉得生活中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的例子还有哪些呢?【思考回答】联系生活实际【点评】点评学生举的例子,那么化学反应与能量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下面通过实验来观察。 【投影】完成实验2-1,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反应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3.反应后溶液温度有什么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实验】完成P33实验2-1,思考回答问题。【观察现象】【思考问题】【讨论交流】【回答问题】培养实验能力,学会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合作【投影】完成实验2-2,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在反应过程中你闻到了什么味道?这能得出什么结论?2.用手触摸烧杯下部有什么感觉?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用手拿起烧杯会有什么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反应混合物为什么成糊状?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5、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该实验有什么不足之处?怎么改正?【实验】完成P34实验2-2,思考回答问题。【观察现象】【思考问题】【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培养实验能力,学会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合作,树立环保意识【设疑】通过这两个实验对比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思考回答】 【讲述】由此可见,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那么化学反应为什么会放出或吸收热量呢?这就要从化学键去分析了。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2第一段。 【阅读课本】P32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填空并回答。 【板书】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投影】回忆思考:1、 断开1mol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1mol相同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是否相等?2、 你对化学反应的特征有什么进一步的认识?【回忆思考】【思考回答】 【板书】1、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需要放出能量。 完成课堂练习1 【评讲】课堂练习1 完成课堂练习2 【评讲】课堂练习2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断开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那么一个化学反应最终到底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由什么决定呢?请大家阅读课本P32第二、三段一直到P33的全部内容。【阅读课本】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填空并回答。 【投影】水能、化学能变化对比示意图 【板书】2、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该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该化学反应吸收能量。【笔记记忆】 【过渡】我们在初中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知道自然界中物质可以相互转化,但是总质量保持不变;同样,一种能量可以转化成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这是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它同样可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如热能、电能等。我们先来研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板书】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讲述】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放热或吸热。 【投影】放热、吸热与能量的关系 【理解记忆】 【板书】 放热反应:放出热的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的化学反应 【设疑】你见过的放热反应、吸热放应有哪些呢?【思考回答】 【设疑】放热反应是将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吸热反应又是将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呢?【思考回答】 【板书】2、 放热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吸热反应: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完成课堂练习3、4 【投影总结】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包括缓慢氧化) 酸碱中和反应 大部分化合反应 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铝热反应部分物质溶于水(如生石灰、浓硫酸等)常见的吸热反应:C+CO2 2CO C+H2OCO+H2H2+CuO Cu+H2O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大部分分解反应 部分物质溶于水(如硝酸铵等)【笔记记忆】 【设疑】思考回答5个思考题加深理解【引导释疑】 完成课堂练习5、6巩固理解【评讲】评讲课堂练习5、6 【课堂小结】【回忆记忆】 【布置作业】完成P36习题110题。 板书设计: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需要放出能量。2、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该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该化学反应吸收能量。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放热反应:放出热的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的化学反应 2、放热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吸热反应: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盘光毅).doc点击下载.教师评语:评定等级:优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哈尔滨市尚志市一曼中学 鲁秀海【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是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是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2.学生分析1.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2.学生在初中化学一年的学习中只对化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2、通过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具有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3、通过“思考与交流”、“问题探究”等活动,增强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学习,初步形成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2.教学难点: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策略及方法】为了突破重点、难点,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复习引入: 【思考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哪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一个反应实例。【思考2】: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思考3】: Fe2O3 + 3CO = 2Fe3CO2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独立思考,回忆所学知识;动手写方程式复习初中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通过举例,说明初中的分类方法存在局限,引出新的分类方法的必要性。【思考与交流1】:请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指出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分组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为什么?回忆所学知识;动手写方程式【思考、回顾】H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复习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使学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作为矛盾的共同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引出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问题探究1】: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复习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思考标化合价,思考化合价口诀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复习化合价知识,为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打下基础【思考与交流2】请分析下列3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2CuO +C = 2Cu + CO2H2O + C = H2 + COCuO + H2 = Cu + H2O标化合价,思考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的关系从化合价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练习与思考】Fe + CuSO4 = FeSO4 + Cu2NaCl2 2NaCl H2Cl2 2HCl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练习、思考、交流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及判断依据,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形成规律性知识的认知能力。从电子转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问题探究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阅读教材36页)教师板书:氧化还原反应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2、本质: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以NaCl、HCl为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学生思考、做笔记从微观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问题探究3】: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练习判断下列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Cu+Cl2 = CuCl2CaO + H2O = Ca(OH)2CaCO3=CaO+CO22KClO3=2KCl+3O2Fe+CuSO4 = Cu+FeSO4NaOH+HCl=NaCl+H2O思考、归纳、整理以练习归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化学反应的不同分类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分层训练1、必做题1.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uO+2HCl=CuCl2+H2OB.2Na2O2+2H2O=4NaOH+O2C.Zn+CuSO4=ZnSO4+CuD.Ca(OH)2+CO2=CaCO3 + H2O 2、下列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 B、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所有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2、选做题1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以上都不是2.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Fe2O3 Fe B.Zn ZnCl2C.Na2CO3 CO2 D.Al Al2O3回忆所学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寻求答案;回答问题,进行组间交流;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分层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小结与作业安排本章小结: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作业:1、教材P38,1、5、62、课外同步练习13、预习氧化剂和还原剂部分知识实践活动:通过报纸、杂志、书籍或互联网等,查阅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的几个具体事例,讨论并交流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整理记录知识点规律:高、失、氧;降、得、还记录思考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与前面的学习目标相呼应用顺口溜记忆更好巩固本堂内容为下节课学习打基础为下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的应用打伏笔【板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2.本质: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是否成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1.教材处理是否合理。探究性教学要对教材内容有所扬弃。探究性教学要以大纲为依据,教材仅仅是本参考书。因为现有教材的知识大都是以陈述性方式直接呈现,而探究性教学要求教材提供问题情景和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事实材料,而不只是结论的堆砌,因此,探究性教学首先要求对现有教材作适当处理。2.教学过程是否优化。优化的教学过程就是灵活机智地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如激励性策略,即使用鼓励性语言,肯定学生任何一个微小的闪光点;自主性策略,即要求设计的问题有一定思维含量,讨论要注重实效性,讨论过程要注意学法指导,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诊断性策略,即教学过程中经常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程序;创造性策略,即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尤其是创造性的意见。3、教学效果是否显著。教学效果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首先,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如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得到很好的启发,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时间长、参与空间大等;其次,好、中、差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基本达成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教师点评】今年11月10日,在一曼中学召开了尚志市高中化学教学新秀课堂大赛,鲁秀海老师为大家上了一节题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公开课,课后听课教师对公开课作了高度的评价,归纳如下:1、合理处理教材内容。一方面,对教材中的探究性内容进行深刻挖掘;另一方面,对教材中不适宜探究性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补充一些问题情景,拓展了教材的思想内涵。 2、讲究探究教学策略。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制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互相讨论、主动发言,并大胆质疑,提出一些独特的想法,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其次,设置的问题恰到好处,并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学生不能立即作答,但通过一段时间的思维,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可从不同方向去思考,得到他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第三,每次讨论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讨论较充分和彻底;第四,课堂组织严密,一个问题提出后,首先在组内讨论,讨论后各组在中心发言时又会引发组间讨论,公开课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不断,整堂课气氛热烈而有序。3、发挥媒体辅助功能。本课时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借助现代媒体生动直观地展示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情况,有利于学生突破氧化还原反应本质这一教学难点。4、教师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公开课中,学生会偶而提出课前没有预设的问题,鲁老师都能临时调整教学程序,对学生临时提出的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或讨论,或解释,作了适当的处理。 点评人:袁翠华 2010.11.1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化学组:王秀丹2007年3月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把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 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合乎情理(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符合由表及里的学习规律)。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又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所以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思想。 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来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应发生必然有还原反应发生,它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中的对立统一现象到处可见,通过认真引导,就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里的体现。反过来,这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1.2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难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因为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比较容易,但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时学生往往觉得较难。关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只有抓住这一关键,才能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突破难点。2、 教学目标分析 2.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使学生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理清5对概念的关系(氧化剂和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它们与化合价、电子得失的对应关系。 2.2能力目标: 思维能力的培养: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代表汇报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2.3情感目标: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3、学情分析3.1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广度明显加强,由描述性知识向推理知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初中教学多以实践或实物直观教学为基础,以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为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多原理少,且在初中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学习的一些概念和原理往往是不完善和不全面的。 3.2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在初中,曾学习过两种分类方法: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即四种基本类型反应。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3.3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化学的最大特点是知识点繁杂,这也是大多数同学感到化学难学的原因。化学难,主要难在高一。高一化学是继初三化学学习后的高一个层次的学习。高一化学是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同学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高一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在于: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 3.4学法分析在本课的设计中注重指导学生:听听得明白、思敢思会思、说表达完整、议学会交流。并使之能较快地熟悉“讨论式”的学习方法。学会用“比较法”比较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根据职高学生知识基础差,解决问题能力差的特点,采用复习讨论归纳和小结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启发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参与进来,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在练习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思维方法,将得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最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4、教学过程设计4.1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复习氧还反应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化学中已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即从失氧、得氧角度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由学生写出反应:2H2O2 2H2O,分析得出氢得氧,H2被氧化,O2是氧化剂,发生了氧化反应;故得到氧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而反应H2 + CuO CuH2O中,CuO失氧,被还原,H2是还原剂,发生了还原反应。故失去氧的反应叫还原反应。再分析H2 + CuO CuH2O中处氧和失氧是同时发生的,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一种物质得到氧;同时另一种物质失去氧的反应。4.2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分析氧还反应提出问题。若遇到如2NaCl2 2NaCl之类的化学方程式,因其中没有氧元素又应该怎样分析呢?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分析:H2 + CuO CuH2O中H2里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变成产物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变为+1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氧化铜中铜元素化合价+2价变成产物中铜单质中0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做氧化剂。得出如下概念: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凡元素化合价有升降的化学反应。4.3从电子转移知识分析氧还反应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合价的升降是由于电子的转移引起的。即在2NaCl2 2NaCl反应中,由于钠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Cl2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做氧化剂。2Na Cl2 2NaCl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做氧化剂即可得出如下概念: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4.4氧还反应的表示方法单线桥法:(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2e2Na Cl2 2NaCl 双线桥法。(表明电子转移的数目、化合价的升降与氧化还原的关系)2Na Cl2 2NaCl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做氧化剂4.5四种基本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药批发中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考核试卷
- 草原马术运动考核试卷
- 聚噻吩纤维在智能纺织品的应用考核试卷
- 融资租赁行业服务创新与客户体验考核试卷
- 谷物储存的温湿度调控考核试卷
- 拼多多平台店铺内容营销流量引入与品牌曝光合同
- 数字音乐平台影视插曲版权合作分成合同
- 独家授权网红奶茶区域代理销售服务合同
- 农业园区气象传感器租赁及数据分析服务合同
- 工业废水回用与清洁生产合作协议
- 宝骏530汽车说明书
- 医用耗材采购简易流程图
- 新能源设计专业考试题库汇总(附答案)
- GB/T 7777-2003容积式压缩机机械振动测量与评价
- GB 5585.1-1985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第1部分:一般规定
- 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第十二期)讲解课件
-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课件
- 故都的秋公开一等奖课件
- 土石坝填筑的施工方法
- 【高中化学会考】山西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试题样题
- 2023高考地理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计划和备考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