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月考第一次.doc_第1页
语文月考第一次.doc_第2页
语文月考第一次.doc_第3页
语文月考第一次.doc_第4页
语文月考第一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西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答卷提示: 1、本试题满分150分。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3、作文不得添加附页,否则视为作废卷。4、 卷面要求干净整洁,选择题涂改不清者,按选错对待。第卷一、(39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殷岩泉(yn) 钟鼓馔玉(zhun) 戏谑(xu) 聒噪(gu) B扁舟子(pin) 未雨绸缪(mu) 鹧鸪(zh) 伯仲(zhng) C将进酒(qing) 肤如凝脂(zh) 鼙鼓(p) 剡溪(shn) D皆似霰(xin) 含情凝睇(d) 迤逦(y) 踯躅(zh)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阑干 宛转 雕栏玉沏 箜篌 B寂廖 鲲鹏 豆蔻词工 玉扃 C渌水 玉搔头 东南坼 衾被D钗擘 闲瑕 迷花倚石 滟滟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踯躅(徘徊不前) 两朝开济(扶助) 柏森森(树木茂盛的样子) B塞上长城(比喻守边御敌的将领) 时易(变换) 涕泗(眼泪) C汀上白沙(水中陆地) 忽已暝(天黑,夜晚) 列缺(闪电)D请进酒(请) 会须(应当) 名世(名传后世)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据专家预测,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是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五。B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观看。C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 D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B. 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C. 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D. 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6.下列不属于诗歌特点的一项是A. 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B. 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形象的,节奏鲜明的。C. 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D. 诗歌高度集中的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7.下列有关于诗歌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诗歌按所表现的内容可以分为田园诗、山水诗、讽刺诗、哲理诗等。B. 古体诗也称“古风”,是和近体诗相对的诗体;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种。唐代以前出现的诗歌叫做古体诗,唐代以后出现的诗歌叫做近体诗。C.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用白话写的自由诗体。与新诗相对的,用文言写的格律诗就统称为旧体诗。 D. 绝句产生于南北朝,兴盛于唐代,每首四句,等于律诗减半,所以,也叫“截句”“断句”,常见的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8.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渠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9.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C.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的有人的感情。D.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10.下面有关于词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多少来划分的。小令字数在五十八字以内,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而长调是九十一字以上。B.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的区分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C.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产生于宋代,呈现两种风格,一婉约,一豪放。D. 豪放词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词作大多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形式上突破了音律的束缚,词风雄浑、开阔、奔放。11.下列有关于意象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B.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C. 杨柳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D. 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2.下面诗句中,对语言风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平淡)B.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工丽)C.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直率)D.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 赏心悦目的,是旭日的光箭穿过宽阔而幽深的甬道,_;_,铺撒祖屋的胸襟,舒展高贵,气度雍容;_,_;最最摄魂夺魄的当是梦幻的烟月下,斑驳的树影中,_!探不完的深宅奇景,品不够的千古神韵。这就是汉字,我的祖屋,我的家! 只留轻盈身姿,飘飘欲飞 令人陶醉的,是正午的艳阳放射出道道金辉 祖屋如龙蛇行走,曼妙莫测 照亮祖屋的身躯,优雅而颀长 心驰神往的,是脉脉的斜晖将祖屋分明的棱角慢慢隐去A. B. C. D.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14.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15.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1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陶。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义代武镇成都,英义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义,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 奇:认为奇妙 。B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 C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过:指出过错。 D自棹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 18.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杜甫凄苦人生的一项是() 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A B C D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陈陶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D由于郭英义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第卷四、(7分)20.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3分)_(2)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4分)_五、(14分)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1)首联叙写公余之暇登快阁眺望,诗人用一“倚”字写自己欣赏美景,如果换为“赏”字好不好?为什么?(3分) 答:_(2)颈联前一句化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知音的典故,后一句化用阮籍的故事: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常言“礼岂为我设耶?”时有丧母,嵇喜来吊,阮作白眼,喜不怿而去;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阮大悦,遂见青眼。本联诗人从颔联写景转到抒情,抒发了什么感情?(3分)答:_(3)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2分)答:_(4)试选择诗中语句,分析黄庭坚诗歌的特点。(2分)答:_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天长地久有时尽,_。 (白居易长恨歌) (2)映阶碧草自春色,_。 (杜甫蜀相) (3) _,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4) _,江月年年望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_,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_,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六、(12分)23.为了打造“书香校园”,某校开展了阅读名著系列活动。下面是某班同学写的两段“名著 导读推荐词”,在语法、逻辑、修辞、文学常识等方面存在一些错误,请指出并加以修改。(4分)【论语推荐词】 它是散文的典范,文化的经典,智慧的宝库。它用智慧把一道道尘封的门开启,用教诲铸造了一柄柄坚利的斧;于是,千百年来孔子和论语所代表的儒学,往往在构建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总是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1)“_” 改为“_”(2)“_” 改为“_”【莎士比亚作品推荐词】它是西方文学史上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几百年来,莎士比亚那魅力无穷的戏剧和小说像磁石般吸引着一代代读者。他笔下丰富饱满的人性、曲折动人的情节、华美灿烂的语言令人回味无穷。他的作品放射出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1)“_”改为“_”(2)“_”改为“_”24.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2分)中国的文化传统,不仅体现在圣哲贤人的经典著作中,也体现在和它有着一定关联的民间文化里。近两百年来,京剧是民间文化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具有广泛影响的积极力量之一。群英会、将相和、野猪林等传统剧目早已家喻户晓,由此可见,具有两百年历史的京剧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而这两百年中的几代人,不仅把京剧作为娱乐手段,而且把京剧作为教育工具。直到今天,许多人的历史知识、道德观念、文化教养很多是从民间文化中获得的。25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比喻仿写句子。(4分)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优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奇瑰而雄健,黄沙、雪峰、烽火、弯弓,豪情填膺。李白诗是_杜甫诗是_七、(60分)吴兴杂诗 (清) 阮元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注意:1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 不得透露个人信息。4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012年西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第卷(共57分)119题(每题3分,共57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第卷(共93分)四、20(1)(3分)_ _ (2)(4分) _ _五、21.(1)(3分) _ _ (2)(3分) _ _ (3)(2分) _ _ (4)(2分) _ _22. (6分)(1) _ (2) _ (3) _ (4) _ (5) _ (6) _23.(4分) (1)“_” 改为“_” (2)“_” 改为“_” (3)“_” 改为“_” (4)“_” 改为“_”24. (2分)25.(4分) _ _ _ 2012年西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第一次语文月考答案一、1.A(殷岩泉(yn) 2.C(A雕栏玉沏雕栏玉砌 B寂廖寂寥 D闲瑕闲暇) 3.C(汀:沙滩。) 4.D(A项“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在句中只断取了“首”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与语境相悖。B项“侧目” 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C项“下里巴人”指古代楚国的一种较通俗的歌曲,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这里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D动人心弦:激动人心,非常动人)5.D (解析:A语序不当,应将“融合”与“交流”互换位置。B 成分残缺,缺少“培养”的宾语。在“塑料袋”后加“的习惯”。C 动宾搭配不当,“克服”和“条件”不能搭配。)6. D(D项“高度集中的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是戏剧的特点。)7. B(B项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在于格律的限制,而非时间。)8. A9. C (“合”在这里是“环绕”的意思,“斜”在这里是“延伸”,都是自然景物的本身状态。作者在这里是用描写景物来衬托心情,并没有用拟人手法写青山、绿树有人的感情) 10. C(词产生于唐代。)11. C(杨柳常常代表一种依依惜别之情。)12. C(C项意在表现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但没有直接写出来,所以语言含蓄委婉。)13.D 首先根据语段的排比句式的特点,其次注意语段的时间顺序,再次考虑语句内容上的照应,即可选出。二、14. D 15. C 16. B 三、17.C(“过”应解释为“拜访”。)18.D(句表现杜甫文章打动玄宗,玄宗授给他官职。句表现杜甫放纵不羁。上述二句不能表现其凄苦人生。)19.B(“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错。原文是“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意思是他们没有获取功名,只是平民时关系就很好。)四、20.(1)“你父亲严挺之竟然有你这样的儿子!”严武虽然急躁暴烈,却也不认为他忤逆。(译出大意1分;“乃”“忤”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杜甫曾游览耒阳的岳庙,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译出大意1分,“尝”“为所”“旬日”三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五、21.(1)“倚”字用得好。作者因为公事有余暇才来赏景,内心自是一片悠闲自在 ,“倚”字写出倚在快阁的闲适,欣赏晚景的快意;“赏”显得呆板。(2)诗人慨叹自己心怀壮志,世无知音,绝弦不复鼓琴,并借美酒以遣怀自娱的感情。(3)诗人借助“归船”“长笛”“白鸥”这些含有深意的意象表达了想要弃官归隐的心境。(4)示例:首联,表现兀傲的神情,笔势健拔;颔联写出天之远大,月之分明,气象阔远;颈联善用典故,用语俭省,意在言外;尾联,意象众多,增加了诗的形象美。22.(1)此恨绵绵无绝期 (2)隔叶黄鹂空好音 (3)出师一表真名世 (4)人生代代无穷已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6)天生我材必有用六、23.(1)“把一道道尘封的门开启”改为“开启了一道道尘封的门”(2)“往往在构建汉民族文化”改为“在构建汉民族文化”或“总是起着无可替代”改为“起着无可替代”。(3)“戏剧和小说”改为“戏剧和诗歌”或“戏剧”。(4)“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改为“体现了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 24.京剧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有特殊地位,不仅有娱乐作用,还有教育作用。 25.(示例)李白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逸兴遄飞,蜀道、飞瀑、美酒、芙蓉,纵情山水。杜甫诗是幽咽泉流中的一弦琵琶,忧愤而慷慨,风急、天高、猿哀、浊酒、涕流,肠热黎民。七、略。译文: 杜甫,字子美,本是襄阳人,后来搬迁到河南巩县。曾祖父名为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