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服装专业实验课大纲OK.doc_第1页
[艺术]服装专业实验课大纲OK.doc_第2页
[艺术]服装专业实验课大纲OK.doc_第3页
[艺术]服装专业实验课大纲OK.doc_第4页
[艺术]服装专业实验课大纲OK.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装设计专业素描实验实验课程类型:单独设课课程总学时:80 学时实验总学时:18 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3撰写人: 范波 审核人:马树茂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素描课是艺术设计类的基础课,它主要是对学生基本素描造型能力的培养和空间透视概念的建立,为专业的学习培养基本素描审美能力和素描造型能力,是设计的基础。二、实验课主要目标本课程实行大作业考察。在课程的过程中,完成不同阶段的作品作业,考察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于构成形式的表达能力。在课程的进行过程中,每阶段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并由系及各教研室专业教师组织教学检查,对成绩进行最终审核。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素描几何体的技法练习 4学时是素描最基本的技法练习项目,其充分利用几何形体造型,研究立体的法则和规律,提高对体积感的认识,培养学生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表现三度空间立体形象的能力。实验二 素描静物的技法练习 6学时是以静物为题材的技法练习项目。因为它处在人为条件下和相对稳定的静态中,对于认识和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空间感、调子变化,比其他题材更丰富更方便。实验三 描石膏像的技法练习 8学时它是真人素描的预备阶段,也是素描学习中必经的训练,对于熟悉和掌握人物造型的结构、比例、姿态、表情、透视等面的关系及其规律,有许多有利条件,因为它有着合乎规范的比例,永恒不变的姿态,集中体现了对象的本质,本身已具有精湛的艺术性和完美的形式感,是素描学习中最重要的训练项目之一。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熟练掌握几种不同的素描写生的技巧及原理;掌握素描的基本概念;掌握表现的基本形式。将每种表现形式进行反复练习,熟练掌握作画工具。每次练习占总成绩的10%。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 绘画素描 刘汉民等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11.52 素描形式与语言 仇永波等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11.53 绘画基础教学-素描、结构素描、速写 覃超柏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9.4 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1素描几何体的技法练习4绘画练习必修12素描静物的技法练习6绘画练习必修13素描石膏像的技法练习8绘画练习必修1合计18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习,教师提问检查预习情况,实验中认真操作,做好原始记录。服装设计专业色彩实验实验课程类型:单独设课课程总学时:72学时实验总学时:12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3撰写人: 范波 审核人:马树茂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色彩课是艺术设计类的基础课,它主要是对学生基本色彩造型能力的培养和空间透视概念的建立,为专业的学习培养基本色彩审美能力和色彩造型能力,是设计的基础。二、实验课主要目标本课程实行大作业考察。在课程的过程中,完成不同阶段的作品作业,考察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于色彩的表达能力。在课程的进行过程中,每阶段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并由系及各教研室专业教师组织教学检查,对成绩进行最终审核。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水粉画的干湿结合画法(4时)是水粉画使用最多的技法,其充分利用了粉的可覆盖性以及水的作用。在步骤上需要有层次感,归纳起来大致是:先湿后干、远湿近干、软湿硬干、虚湿实干。实验二 水粉画的厚画法(4时)是指画面颜色主要以厚重的表现为主的画法。这种画法颜色用的极较厚,覆盖能力较强,具有笔触肯定、体积感强、色彩厚重、富有力度的特点。实验三 水粉画的湿画法(4时)是以薄涂为主,是一种接近于水彩画的表现技法。关键是对水分和时机的掌握要适当。着色变数不宜过多,保持纸上湿润时上色,使颜色间互相晕接渗化,其效果色彩变化滋润、水色透明,画面明快。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熟练掌握几种不同的色彩写生的技巧及原理;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表现的基本形式。将每种表现形式进行反复练习,熟练掌握作画工具。每次练习占总成绩的10%。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 色彩 顾振华等 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2009.72 设计色彩 朱向欣等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9.8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1水粉画的干湿结合画法4创意性必修12水粉画的厚画法4创意性必修13水粉画的湿画法4创意性必修1合计12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习,教师提问检查预习情况,实验中认真操作,做好原始记录。服装设计专业人体结构实验实验课程类型:非单独设课课程总学时:60 学时实验总学时:12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3撰写人: 范波 审定人:马树茂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人体结构是艺术设计类的专业基础课,它以研究客观人体结构为中心,通过系统的教学、训练、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在训练过程中掌握人体基础结构知识、人体比例与人体动态的基本理论,能正确地表现人体特征、状态和气质特征,是设计的基础。二、实验课主要目标本课程实行大作业考察。在课程的过程中,完成不同阶段的作品作业,考察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于构成形式的表达能力。在课程的进行过程中,每阶段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并由系及各教研室专业教师组织教学检查,对成绩进行最终审核。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躯干构成和躯干外形特征 4学时是人体结构中最基本的技法练习项目,其主要通过躯干构成的形式因素、躯干骨骼与体表特征以及躯干肌肉与体表特征的研究,提高学生对躯干特征的认识,理解躯干外形特征的性别差异。实验二 上肢与下肢在人体结构中所占得比重 4学时是以人的四肢为内容的技法练习项目。因为它是人体最显著的外部特征之一,通过对上、下肢肌肉与上、下肢外形特征和手、足的解剖结构与手、足的造型的研究与学习,来认识手、足在上肢、下肢解剖造形中的重要地位。实验三 人体的基本比例关系与人体动态 4学时它是人体结构的最重要的练习内容,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大量写生练习,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关系与人体动态。集中体现了人体结构的训练本质。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熟练掌握几种不同的人体结构的练习技巧;掌握人体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表现的基本形式。将每种表现形式进行反复练习,熟练掌握作画工具。每次练习占总成绩的10%。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 人体艺术解剖学,张宝才,辽宁美术出版社 2 伯里曼人体结构教学,乔治伯里曼,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4.1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1躯干构成和躯干外形特征4创意性必修32上肢与下肢在人体中所占比重4创意性必修33人体的基本比例关系与人体动态4创意性必修3合12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习,教师提问检查预习情况,实验中认真操作,做好原始记录。服装设计专业立体构成实验实验课程类型:非单独设课课程总学时:48学时实验总学时:12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3个撰写人:杨周敏审核人:雷洁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服装设计立体构成属于艺术类服装,平面等专业(必修)理论加实践型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立体构成教学应该以提高理解人体三维构成和制作主题设计人偶技能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设计能力,因材施教。二、实验课主要目标通过讲授理论跟实践操作教学,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人体的构成,各部位的三维特征,并了解服装和人体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设计能力和制作设计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科学、严谨、事实求是并具有创新意识。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服装人偶的骨架,动态制作(4学时)通过使用相应的工具钳子铁丝等进行人体骨架制作,动态必须符合主题内容,并进行必要的支撑。实验二 服装人偶皮肤,毛发的制作(4学时)通过对人体的骨架进行填充,并进行皮肤的缝制,制作人偶的初步形状,具有身体的部位特征,以及头发造型,进行主题的体现。实验三 服装主题及配饰制作(4学时)通过对主体性服装系列的设计和制作,练习将平面裁料进行制作服装的练习,并搭配配饰,进行主题体现,这样锻炼学生的系列性感觉的培养。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本课程的试验时间12课时,制作一个大作业进行打分,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立体构成 陈祖展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12时装立体构成 祝立明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9 3立体构成艺术 肖永亮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8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1服装人偶的骨架,动态制作4操作练习必修12服装人偶皮肤,毛发的制作4操作练习必修13服装主题及配饰制作4操作练习必修1合计12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先收集图片资料,做主题的设计和理念,制作时认真操作,做好每个步骤。服装设计专业服装图案基础实验实验课程类型:非单独设课课程总学时:60学时实验总学时:12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3个撰写人:陶娜审核人:雷洁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本门课程属于艺术类服装,平面等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案构成主要教授图案的各种构成方式跟设计取材提炼方式,是设计的基础,也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课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设计能力,因材施教。二、实验课主要目标通过讲授理论跟实践操作教学,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色彩、皮肤、性格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设计能力和制作设计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科学、严谨、事实求是并具有创新意识。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四种图案构成的基本方式(4学时)将四种构成方式进行分别的绘画练习,熟悉图案设计手法和表达方法。实验二 适合纹样,二方,四方连续图案设计绘图(4学时)适合纹样图案设计绘图,根据传统团花纹设计绘制具有流行趋元素的适合纹样图案。二方,四方连续图案设计手法同上。以加强理论与流行的结合。实验三 装饰图案设计(4学时)结合四种装饰画的绘制创作方法,摈弃具体的装饰画分类,进行自行的创作。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本课程的试验时间12课时,制作两个大作业进行打分,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 图案设计廖军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9.102 服饰图案设计汪芳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11 3 图案基础倪峰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5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1四种图案构成的基本方式4操作练习必修12适合纹样,二方,四方连续图案设计绘图4操作练习必修13装饰图案设计4操作练习必修1合计12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先收集图片资料,做主题的设计和理念,制作时认真操作,做好每个步骤。服装设计专业服装画技法实验实验课程类型:非单独设课课程总学时:60学时实验总学时:12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3个撰写人:杨周敏审核人:雷洁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服装画是体现时代审美的最好见证,它是服装设计师对时尚的理解,是设计师构思,创意,主题,意念的表达。所以当你想要将你的设计理念完整表现的时候,需要通过时装画来表现。二、实验课主要目标通过讲授理论跟实践操作教学,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人体的骨骼肌肉,并通过绘画工具进行多种技法的练习与表现,最后能够通过各种技法来绘制时装画,表达设计理念和款式结构。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人体体态及五官发型绘画(4学时)通过使用相应的绘图工具进行人体动态及五官,发型的绘画练习。实验二 人体着装的线稿表现(4学时)通过对人体着装的绘画,体现服装整体质感和风格,款式,并将款式结构进行仔细的绘画。实验三 时装画着色表现技法(4学时)通过对面料文理图案的表现,将着装的人体进行整体绘画,并有主题有系列的进行各种面料的技法练习。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本课程的试验时间12课时,绘制一个大作业进行打分,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时装画表现技法 陈祖展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12美国经典时装画技法 比娜艾布林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1 3时装画技法 刘元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34时装画技法 邹游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10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1人体体态及五官发型绘画4操作练习必修12人体着装的线稿表现4操作练习必修13时装画着色表现技法4操作练习必修1合计12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准备绘画工具,收集图片资料,做主题的设计和理念,绘制时认真操作,做好每个步骤。服装设计专业服装结构基础实验实验课程类型:非单独设课课程总学时:60学时实验总学时:12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3个撰写人:陶娜审核人:雷洁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本门课程属于艺术类服装专业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主旨在基本款式的制图原理及步骤;理解服装结构与人体曲面的关系;从而具有从款式造型到纸样的结构设计能力。能通过实践制作各个服装基础款。二、实验课主要目标通过讲授理论跟实践操作教学,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制版工具,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和制作设计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科学、严谨、事实求是并具有创新意识。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服装原型制图制作(4学时)利用制图工具及个人体测量数据,绘制服装文化式原型。实验二 部件制作,绘制领子和袖子原型(4学时)利用制图工具及个人体测量数据,绘制服装领子和袖子。实验三 女装原型纸样设计(4学时)利用制图工具及个人体测量数据,绘制服装文化式原型。并且根据设计原理,设计出一款时尚女装。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本课程的试验时间12课时,制作三个大作业进行打分,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 服装原型裁剪与应用黄志华 中国纺织出版社 2 服装梅式原型直裁法讲座先梅 中国纺织出版社3 日本文化女子大学服装讲座 三吉满智子 中国纺织出版社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1服装原型制图制作4操作练习必修12部件制作,绘制领子和袖子原型设计绘图4操作练习必修13女装原型纸样设计4操作练习必修1合计12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先准确测量人体,制作时认真操作,做好每个步骤。服装设计专业服装工艺学1实验实验课程类型:非单独设课课程总学时:110学时实验总学时:16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4个撰写人:陶娜审核人:雷洁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本门课程属于艺术类服装专业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主旨在通过实践使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更好的掌握服装结构的内涵;基本款式的制图原理及操作步骤;理解服装结构与人体曲面的实际关系并学习不同变化款式的制版方法。二、实验课主要目标通过讲授理论跟实践操作教学,使学生通过理论教学和动手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具有从款式造型到纸样的结构设计能力。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西裤的制版练习(4学时)通过课程对对女男西裤的学习,借助全开牛皮纸,各种制版用尺,绘图铅笔实践绘制一款1:1西裤。实验二 衬衫制版练习(4学时)通过对男女衬衫制版的学习,掌握衬衫款式的基本结构制版及变化款式制版。实验三 夹克款式进行制版放样(4学时)通过对该课程理论的学习,分析不同款式的松量,最终对夹克衫进行制版放样。实验四 外衣进行制版练习(4学时)结合课程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款式;不同款式及分割的结构制版的重点。将不同款式外衣进行制版练习。最终上交绘制板型1款。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本课程的试验时间12课时,制作7张作业进行打分,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 成衣纸样与服装缝制工艺 孙兆全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0.3 2服装工艺学(结构设计分册) 张文斌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53成衣制板 高国利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6.1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1西裤的制版练习4操作练习必修12衬衫制版练习4操作练习必修13夹克款式进行制版放样4操作练习必修14外衣进行制版练习4操作练习必修1合计16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先准确了解各种工具的使用,借助工具绘制1:1服装款式,做好每个步骤。服装设计专业服装工艺学2实验实验课程类型:非单独设课课程总学时:110学时实验总学时:16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4个撰写人:杨周敏审核人:雷洁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本门课程属于艺术类服装专业课程,是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主旨在使学生掌握各种款式服装的缝制工艺和流程以及手工的基础花式针法,从而达到能够了解成衣的流程,掌握制作成衣的技巧。二、实验课主要目标通过讲授理论跟实践操作教学,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缝纫工具使用,通过在课堂中的款式缝制练习,要求学生能够达到将生活中不同款式进行缝制制作的能力,了解不同的缝制流程重点,并且进一步缝制跟设计创意装的过程。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裙装制作(4学时)制作女半裙和连衣裙,了解面料跟款式的关系,排料算料方法,裁剪熨烫技法,最后将制作流程了解掌握清楚。实验二 裤装制作(4学时)将男西裤,女裤分别进行制作,了解面料跟款式的关系,排料算料方法,裁剪熨烫技法,掌握不同的流程及工艺。实验三 衬衫制作(4学时)将男衬衫,女衬衫分别进行制作了解面料跟款式的关系,排料算料方法,裁剪熨烫技法,掌握不同的流程及工艺。实验四 外套制作(4学时)将女西服,女大衣进行制作,了解面料跟款式的关系,排料算料方法,裁剪熨烫技法,掌握不同的流程及工艺。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本课程的试验时间16课时,制作多件大作业进行打分,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 服装缝制工艺教程 王秀彦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3 2服装工艺学(成衣工艺分册)张文斌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1.53服装设计定制工(中级) 孙兆全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8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1裙装制作4操作练习必修12裤装制作4操作练习必修13衬衫制作4操作练习必修14外套制作4操作练习必修1合计16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先准确了解缝纫机的使用及各种裁剪工具,在会熟练使用各个工具基础上,做好每个步骤。服装设计专业服装设计学1实验实验课程类型:非单独设课课程总学时:60学时实验总学时:12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3个撰写人:杨周敏审核人:雷洁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本门课程属于艺术类服装专业课程,是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主旨在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重点是设计的思维形式,创作需要灵感,而灵感起源于思维方式,所以思维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角度学习。二、实验课主要目标通过讲授理论跟实践操作教学,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入手角度,包括外形,结构线,面料风格,色彩及各个部件的设计,这些是系列整体设计的基础和前提。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设计思维练习(4学时)从设计的构思到风格定义的练习实验二 局部设计(4学时)从服装局部入手,肩部,领部,袖部和口袋等入手设计实验三 分类设计(4学时)对流行进行预测和信息收集,组织系列的主题练习。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本课程的试验时间16课时,制作多件大作业进行打分,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 现代服装设计创意与表现胡小平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22创意服装设计黄嘉 西南大学出版社 2009、053服装色彩创意设计程悦杰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4服装与创意徐丽慧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08 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1设计思维练习4操作练习必修12局部练习4操作练习必修13分类设计4操作练习必修1合计16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先准备绘画工具,在进行制图和设计练习。服装设计专业服装设计学2实验实验课程类型:非单独设课课程总学时:60学时实验总学时:12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3个撰写人:杨周敏审核人:雷洁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本门课程属于艺术类服装专业课程,是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学生创意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掌握创意思维的规律及方法,并将之运用到服装设计当中,并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使之能顺利完成创意作品。二、实验课主要目标通过讲授理论跟实践操作教学,此课程是结合服装设计原理及创意表现的相关内容通过一定的理论课程学习和相配套、成体系的作业训练,应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创意方法,并深入了解影响设计效果的种种主客观因素,从而较全面地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思维体系。在培养学生专业设计能力的同时,力求塑造学生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感觉,以期使学生专业学习的综合效能得以提高。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思维方式设计练习(4学时)从正向,逆向,联想,非理想四种思维方式进行练习实验二 灵感方式设计练习(4学时)从仿生,姊妹艺术,他人经验,科学技术四个方式进行设计实验三 结合面料,色彩,主题进行系列设计(4学时)运用服装造型、面料材质与服装色彩设计的方法与表现形式,根据某一素材对服装造型、面料材质与服装色彩进行设计,形成三个系列的服装。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本课程的试验时间12课时,制作多件大作业进行打分,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 现代服装设计创意与表现胡小平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22创意服装设计黄嘉 西南大学出版社 2009、053服装色彩创意设计程悦杰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4服装与创意徐丽慧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08 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1思维方式设计练习4操作练习必修12灵感方式设计练习4操作练习必修13结合面料,色彩,主题进行系列设计4操作练习必修1合计16注: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先准备绘画工具,在进行制图和设计练习。服装设计专业服装立体结构设计实验实验课程类型:非单独设课课程总学时:80学时实验总学时:12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4个撰写人:杨周敏审核人:雷洁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服装立体结构设计属于艺术类服装专业(必修)理论加实践型课程,是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立体结构设计的实验旨在提高学生在人体上进行结构设计跟制成衣的能力。二、实验课主要目标通过试验,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提高,从基础的原型和款式到礼服的制衣,由浅入深进行学习,掌握裁剪的方法。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原型制作(2学时)通过对上装原型,裙装原型的制作学习,了解基本的人体服装松量关系。实验二 露背款式的制作(2学时)通过对时装款式的上装学习,掌握非传统款式的制作方法,特殊的裁剪和处理。实验三 款式连衣裙的制作(4学时)通过对该不对称连衣裙的制作,掌握基本的成衣制作完整步骤,并掌握结构合理分割方式。实验四 礼服的制作(4学时)通过对设计礼服的制作,能够独立的将设计款式进行实现,从基本缝制到面料设计还有后期的整理都能得到好的锻炼。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本课程的试验时间12课时,制作多个大作业进行打分,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实用服装立体裁剪 罗琴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62服装立体裁剪 张文斌 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9.1 3服装立体裁剪 张祖芳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6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1原型制作2操作练习必修12露背款式的制作2操作练习必修13款式连衣裙的制作4操作练习必修14礼服的制作4操作练习必修1合计12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先准备面料,裁剪工具等,再收集图片资料,做主题的设计和理念,制作时认真操作,做好每个步骤。服装设计专业服饰配件设计与制作实验实验课程类型:非单独设课课程总学时:48学时实验总学时:12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3个撰写人:杨周敏审核人:雷洁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服装立体结构设计属于艺术类服装专业(必修)理论加实践型课程,是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配件设计与制作主要学习掌握首饰,包袋,帽型,腰带,鞋袜,刺绣等设计制作技法及与服装的整体搭配方法。二、实验课主要目标通过试验及制作将服装常用的多种配件分别进行系列设计练习,按照不同的材质进行分类,并加工制作成品,掌握加工的流程和技法。将各种配饰进行系列化设计和搭配。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首饰及腰带设计(4学时)运用不同加工手段,对不同材料的制作,将设计作品首饰类或者腰带类加工成为实物,并且具有可穿性和配搭性。实验二 包袋,鞋袜设计(4学时)运用不同加工手段,对不同材料的制作,比如包袋,需要进行缝纫机的车缝加工,鞋子需要很多的辅助材料,将设计作品成为实物。实验三 帽子及其它配饰设计(4学时)运用不同加工手段,对不同材料的制作,将设计作品成为实物。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本课程的试验时间12课时,制作多个大作业进行打分,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服饰配件设计与应用 邵献伟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72时装女鞋制作工程 林仕明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3 3服饰配件设计 张祖芳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6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1首饰及腰带设计4操作练习必修12包袋,鞋袜设计4操作练习必修13帽子及其它配饰设计4操作练习必修1合计12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准备面料,辅料等材料和多种制作工具,再收集图片资料,做主题的设计和理念,制作时认真操作,做好每个步骤。 服装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2(CAD)实验实验课程类型:非单独设课课程总学时:48学时实验总学时:12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3个撰写人:陶娜审核人:雷洁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本门课程属于艺术类服装专业课程,是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主旨在借助计算机制版等内容;从而具有利用计算机从款式造型到纸样的结构设计能力。能通过计算机制版,放码,排料。二、实验课主要目标通过讲授理论跟实践操作教学,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制版工具,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成为科学、严谨、事实求是并具有创新意识。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服装原型制版(4学时)利用CAD制图软件绘制服装文化式原型。实验二 部件、绘制领子和袖子原型及部件设计变化(4学时)利用CAD制图软件及个人体测量数据,绘制服装领子和袖子并对部件进行纸样设计变化。实验三 计算机女上装原型纸样设计(4学时)利用CAD制图软件及个人体测量数据,绘制服装文化式原型。并且根据设计原理,设计出一款时尚女装,进行放码、排料设计。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本课程的试验时间12课时,制作三个大作业进行打分,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 服装CAD 王家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92 服装CAD 宋玉生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03 服装CAD基础 罗戎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5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1计算机服装原型制版4操作练习必修12计算机部件、绘制领子和袖子原型及部件设计变化设计绘图4操作练习必修13计算机女上装原型纸样设计4操作练习必修1合计12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先准确测量人体,会熟练使用CAD各个工具,做好每个步骤。服装设计专业服装表演与策划实验实验课程类型:非单独设课课程总学时:56学时实验总学时:12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3个撰写人:杨周敏审核人:雷洁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服装立体结构设计属于艺术类服装专业(必修)理论加实践型课程,是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策划和编导的双重技能,培养他们对整体方案的构思能力,及组织、排练、指挥各部门围绕演出所产生的综合舞台效果的能力。通过这门职业能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服装行业、模特行业和相关领域输送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二、实验课主要目标通过实践,掌握服装发布的具体步骤和程序,并进行多方面的协调,独立的完成和组织展演的能力。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历届动态展演流程分析(4学时)将历届的学生动态展演进行部门和事项分析,总结。实验二 展演方案(4学时)以本届毕业生动态展演为例进行场地,灯光,舞台背景,系列分组,后勤等项目设计。实验三 商业展演报告(4学时)在市场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以品牌商品为例,进行商业化演出的展演分项报告练习。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本课程的试验时间12课时,制作一个大作业进行打分,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服装表演策划与编导 朱焕良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42服装表演策划训练 徐青青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10第一版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1历届动态展演流程分析4操作练习必修12展演方案4操作练习必修13商业展演报告4操作及实践练习必修1合计12注:要求学生在实验时,要全面的做好市场调研,并收集图片资料,做整体的设计和计划,制作时认真规划,做好每个步骤。服装设计专业数码面料设计实验实验课程类型:非单独设课课程总学时:48学时实验总学时:12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3个撰写人:陶娜审核人:雷洁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本门课程属于艺术类服装专业拓展课程,是专业课的组成部分。本课程主旨在借助计算机设计服装面料等内容。能通过计算机绘制服装效果图并对其加上各种风格的面料。二、实验课主要目标通过讲授理论跟实践操作教学,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工具和工具组合变化,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成为科学、严谨、事实求是并具有创新意识。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面料风格变化(4学时)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绘制天然及人造面料的纹理5种。实验二 印花面料设计(4学时)以服装面料为基础,服装色彩搭配为辅,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绘制印花面料3种。实验三 蕾丝面料计算机变现(4学时)借助计算机绘制蕾丝面料,并自己设计一款于类似相关的服装1款。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本课程的试验时间12课时,制作9张小作业进行打分,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 纺织品艺术设计 崔唯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0.122 纺织品设计实用技术 沈于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10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1面料风格变化4操作练习必修12印花面料设计件设计变化设计绘图4操作练习必修13蕾丝面料计算机变现4操作练习必修1合计12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先准确了解各种面料性质风格,会熟练使用软件各个工具,做好每个步骤。服装设计专业形象设计实验实验课程类型:非单独设课课程总学时:48学时实验总学时:12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3个撰写人:杨蓉审核人:雷洁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