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聚宝盆.doc_第1页
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聚宝盆.doc_第2页
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聚宝盆.doc_第3页
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聚宝盆.doc_第4页
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聚宝盆.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聚宝盆 绿色银行、蓄林聚财、富民强乡“岭顶众山纵横起伏,绿色海洋碧波荡漾,丁累大箐珍贵乔木冲天耸立,凤尾河畔隽丽集镇相依相偎。”这是高良乡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林业发展机遇,按照“林业强乡,绿洲富民”的发展思路,开拓进取、真抓实干,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之路的生动写照。高良是师宗县重点林业乡,是全省100万亩速生杉木林生产基地之一,全乡国土面积561.38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116个村民小组、6363户、26903人。境内最高海拔2030.5米,最低海拔737米,属低热河谷槽区,全年基本无霜,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有利于发展林业和特色高效农业。全乡有林地面积56万亩,森林植被覆盖率达59.5。人工造林32万亩,其中,经济林8万亩,新造林地12万亩,人工商品林已成材12万亩、蓄材量达140多万立方米。天然林24万亩,其中国有林16万亩,集体林8万亩。抓创机遇,造“绿色银行”一、政策作“指示灯”,引领前进。高良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树立“靠山吃山”的思想理念,坚持“林业立乡”的发展思路,引导群众大力植树造林。1989年政府出台了每栽一亩杉树世行贷款300元、林工站补助120元的政策,鼓励农户积极造林,谁造谁有,所造林地使用权属于林农。在这一鼓励政策下,群众看到了致富脱贫的曙光,起早贪黑,冒风雨、抗酷暑,男女老幼,纷纷上山开荒挖坑,育秧栽树,第一期世行造林12万亩,第三期世行造林10927亩。仅在1989年大高良一个村就栽了4000余亩,其中栽得比较多的有500余亩,少的也有几十亩。2004、2005年根据政策进行试采,使林农获得了一定收入,赚到了栽树以来的第一桶金。2008年乡党委政府直接把林产业定位为高良乡的支柱产业,号召群众退耕还林,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多渠道增收致富,致力打造林产业之乡、打工经济之乡、特色产业之乡。二、林改当“助推器”,保驾护航。高良乡紧紧围绕“农民得实惠、林产业得发展、生态效益得增长”的目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切实把山林还权于林农、还利于林农、让利于林农,2007年坝林村委会试点启动林改工作,现已完成发证工作,纳厦、设里、便料、笼嘎、窝德5个村委会正深入推进,其它村委会也全面开展。目前,全乡共完成宗地调查10111宗,完成勾绘面积283908.76亩,发证面积205446.56亩。通过林改,林农的产权得到了明晰,维护了其合法权益。在均山、均股、均利等方面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群众的造林积极性明显提高。近三年来,群众在承包地和自留山、承包山上大面积植树,树种逐步多样化,造林育林护林积极性提高,已初步形成个人、集体、私人企业等各类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格局,逐步由过去的集体造林、国家补助向集体、联合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并举的多元化格局转变;生态得到了保护。在林改试点中坚持“林农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基本准则,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充分依靠群众,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形成了林农自我实施、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机制,为推进生态建设,做大做强林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两项措施的有力推进,高良乡群众自觉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累计造林总面积已达20多万亩,使高良乡成为储能巨大的“绿色银行”。锐意进取,创“守树待金”林业经济效益的突现,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了发展林业的希望;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把产权明晰到农户,让农民吃下了发展林业、绿色致富的“定心丸”。自2006年天保工程区人工林商品材采伐试点实施后,高良乡的林业经济收入打破零记录,并逐年攀升,2006年高良乡农民人均林业收入15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3.05%,2007年农民人均林业收入224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6.96%,2008年农民人均林业收入297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9.2%。“林业大村”的坝林、笼嘎、窝德等村委会,其林业经济收入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支柱的作用。2007年,在笼嘎村委会大高良村小组实施新农村建设,乡党委政府针对该村的实际情况,把2000多方的计划采伐指标划拨给该村小组,实现林业收入100多万元,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把大高良村小组建成了小洋楼遍地拔起、富有林区特色的“林区第一村”。以该村为榜样,各村的林业大户依靠林业收入纷纷建起了新居。2009年,乡领导又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提出了“林业三发展”。一是继续发展经济林果。在低热低海拔地带栽培柑橘、板栗、核桃等经济果林4270.2亩。2008年新引进坚果1500株,分别在高良、蚌别建成2块澳洲坚果种植实验基地,试验成功后,计划在全乡范围推广种植2000亩。二是积极发展珍贵树种。在便料村委会试栽红豆杉500亩,在笼嘎村委会栽西南桦200亩,目前长势喜人;在设里、窝德、坝林、笼嘎建苗圃基地共4个,由乡林工站培育乡土珍贵树种三角枫、红春树、酸枣树等。2008年5月,高良乡还把三角枫定为“乡树”,将在以马线、设外线公路和各村的主要公路干道两旁大力栽培。三是加快林下资源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山区资源和气候优势,通过林下养殖、种植这种养种模式合理循环利用林地,促进林产业、畜禽业的发展,保证群众收入稳定增长。林下养殖,将大力发展土鸡、乌骨鸡、珍珠鸡、旱鸭,瘦肉型生猪、肉牛等,以特色打市场。林下种植,以生姜、牧草、中草药、瓜果蔬菜为主。现在,高良乡的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