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年休假管理规定.doc_第1页
员工年休假管理规定.doc_第2页
员工年休假管理规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msp1982壹拾佰仟萬为您倾情整理,欢迎使用!员工年休假管理规定I A5 R6 n: S: _# I1 W第一条 目的和意义8 j% y* _, C1 j( a+ B% Z5 ; D为规范公司考勤管理工作,为公司考勤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依据,保证公司员工享有合法的年休假权利,根据劳动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等,特制订本公司员工年休假管理规定。8 X$ c/ L* QF1 O6 r3 y K( E3 M, O+ Ax1 r第二条 适用范围2 v, Y0 V( X4 Q* c; O. g: W本规定之休假权利适用于与本公司建立标准劳动关系的全体在职员工。不适用于退休返聘人员、协保人员、非全日制工作人员、兼职人员、在校实习人员等特殊人员。(协保人员也可参照使用年休假,由公司自主决定); X. _* w3 Z% I5 F) R3 Z/ a$ S# a$ U: p+ cqJ7 F第三条 享受年休假条件及假期4 % J1 R6 y9 n% Q(一) 员工在本企业获得享受年休假的条件为连续工作满12个月,此连续工作满12个月,不限于本企业连续工作时间。% Z3 Q% 1 Q# t Y(二) 员工享受年休假的天数标准* oV) + S_* D y; k5 _: 1 g) e1 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9 p. g0 t+ T: D/ y2 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3 i5 Z3 h0 N# # w) X! K3 累计工作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v- ?; r/ G0 v: A6 h& J(三)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已享受当年年休假的,次年度不再享受。, O( U; f: 6 Q; F1 员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 F/ 8 z; ! y+ L9 * c2 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s9 t7 d6 l : w n; l3 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2 j( d* M0 l4 ?1 / Q4 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4 U7 N7 G, l/ G, q- g(四) 员工新入职,且符合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其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员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K$ Z/ k& t) G 举例说明:新进员工09年9月30日入职,其当年度可享受的年假天数为: 92(31天+30天+31天)/365*5= 1.25天,即只享受1天年休假。, D4 N7 p1 m9 T; T(五) 员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仍未安排员工休满当年度应休年休假的,按照员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员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0 t* D8 j$ R; F0 H8 S3 举例说明:某员工月日离职,按规定可享受天年假,已休天,则其年假天数为()1.7天,即只支付1天未休工资。如果折算天数少于已休天数的,不再扣回。% I/ p8 M$ p; a, W(六) 本规定第三条第二项所称累计工作,是按员工本人的社会工作年限进行累计,工作年限核定方法为:员工填写累计工作年限核定表,由员工负责提供有效证明工作年限的依据给公司审核确定包括:& E8 s z% Y9 _Qn1 社保清单(需有社保缴纳所在地的社会保险机构盖章);( C3 I& k; ( c, / Z T2 劳动手册(如更换劳动手册的必须提供原就业记录并由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盖章);8 E V* G9 . |) J3 退工单(须有所在单位盖章);0 N4 7 5 G! k7 ( V( B% E- j4 4 综合保险缴纳清单(以完整的老年补贴保险单为准);) z& T5 I2 J. K- x, 5 企业出具工龄证明、劳动合同(如员工提供虚假证明视作欺诈,企业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解除劳动合同);( b q9 E4 u, s* | J6 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入伍期间的工龄认定,需提供转业、复员、退伍登记审核表或区(县)武装部提供的原始入、退伍材料原件及复印件(自主择业的转业人员除外),以上材料复印件均需单位或档案管理部门加盖公章;. ; v5 W- i8 A# |4 Y7 其他可以有效证明员工工龄,并具有公信力的材料、文件,一得公司采信将作为员工工龄认定之依据5 l, _- M3 0 % v5 x; L8 未能按时提供工作年限证明材料的,公司不予认定累计工作年限,后果由员工自行承担; c3 i H ) 9 5 - H4 y9 累计工作年限核定表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核定,新员工入职后三十天完成核定,公司根据员工确认核定的工作年限以及员工意愿统筹按排员工年休假,有关年限不符产生争议的责任由确认人员承担。4 G8 # I$ A, F9 A, 4 ? E# U! r9 o: P第四条 年休假的管理( 0 z d# w0 S+ 3 u9 $ p(一) 年休假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管理,根据员工意愿统筹安排年休计划,公司每年度12月15日前向员工发放,员工可以自行安排填写次年度年休时间,与12月25日前交由部门主管确认年休时间,部门主管可以统筹安排并与员工确认次年年休时间。与12月30日前由部门主管上交公司人力资源部确认归档;. ) O: A5 z) s- F# s(二) 员工需要提前使用年休假申请:在不影响部门工作的前提下,应提交,由部门主管及人力资源部主管签字确认后方可以提前使用,未依安排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休假且未向人力资源部提交缓休申请报告的,视为自动放弃,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0 D% K: K1 Y8 I5 L6 i& j(三) 员工按计划表提出年休假申请:在不影响部门工作的前提下,应提交,由部门主管签字确认后方可以使用,并将申请表送人力资源部备案。部门因工作需要无法安排年休假的,员工应填写,由部门主管及人力资源部主管签字确认;: l5 _$ n. p# M1 y7 v(四) 员工主动提出不休年休假申请:由员工主动提出不休年休假的,应填写,公司可以不安排员工年休假,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t) e; v7 V% H7 o& e(五) 公司可根据个人自愿原则,安排员工旅游、参观、文体等形式活动,增强员工凝聚力,此假期充抵年休假;! G, X- k9 ?8 J(六) 员工在合同到期、终止、按照法定程序提出离职的,均应在离职前、通知期期间使用完未休的年休假,如确实不能使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工资报酬;+ ?* S8 Y+ s0 Y/ W! l4 k( dM7 |(七) 公司年休假统筹以天作为基本计算单位,最小申请标准为一天(8小时)。员工同时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的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E& O7 P2 R$ n$ x% C9 # i4 / * * J第五条 年休假工资计算7 % n. P. U: 3 w9 q(一)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l/ j- m. f; L; m7 j(二) 年休假未休日薪计算公式:, 0 b6 i3 S: u5 g8 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 U& y# k: ?+ y2 q! g3 S0 F月工资是指职工在公司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公司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0 + a* r8 Q- u. r! d- q* j未休年休假应支付工资计算公式:年休假日薪2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 / N1 o0 K3 o) c+ $ X+ o(三) 未休年休假的工资结算时间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统一安排。; y(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