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化学与日常用品..ppt_第1页
课件:化学与日常用品..ppt_第2页
课件:化学与日常用品..ppt_第3页
课件:化学与日常用品..ppt_第4页
课件:化学与日常用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化学与日常用品,一、 洗涤用品 二、化妆品 三、饮料瓶中的学问,一、化学与洗涤用品,污垢的种类和性质 来自空气的传播、人体分泌物和工作场所接触物三个方面。 污垢的分类 油质污垢:油脂、矿物油、脂肪酸、脂肪醇等 固体污垢:尘埃、烟灰、泥土、皮屑、矿物质等 水溶性污垢:无机盐、糖类、有机酸等,污垢和织物间的结合: 1、机械附着 固体污垢散落在织物纤维表面或纤维间 2、分子间相互吸引 当污垢带电荷时更容易聚积在织物表面 3、化学结合和化学吸附 墨水、血污、铁锈、蛋白质等,棉织物容易吸附极性污垢,毛织物容易吸附油质污垢,合成纤维因带静电容易吸尘。,1.洗涤 洗涤:根据要求将污垢从不同物品上洗脱下来达到清洁目的的过程。 洗涤剂:按照配方制备、具有去污性能的产品。 远古时代:草木灰水、天然碱以及皂荚等碱 性物质。 20世纪:肥皂 20世纪中期:合成洗涤剂 洗涤按所用的溶剂不同,分干洗和水洗。,水洗即在水中洗涤。水洗就是衣服通过水加上各种机械作用,同时借助洗涤剂,洗衣粉、肥皂等将衣服洗涤干净。 干洗不用水做介质,而使用干洗溶剂来完成整个洗衣过程,现在我国干洗所使用的溶剂多以四氯乙烯为主。,1.2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一)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及分类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 能够显著降低两相间界面张力的物质。 洗涤剂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是双亲性有机化合物,由亲水基和亲油基两种基团构成。,亲油基(疏水基):与油具有亲和性,如长链烃 -CH2-CH2-CH2-CH2 - 亲水基:容易溶于水或易被水所润湿的原子团,如羧基、磺酸基、硫酸酯基、醚键、氨基、羧基,CH3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OONa,肥皂中的表面活性剂:脂肪酸钠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1、阴离子型:亲水基团为带有负电的原子团。 2、阳离子型:亲水基团为带有正电荷的原子团。 3、两性离子型:带有两个亲水基团,在水中带有正负两种电荷,在酸性溶液中呈阳离子表面活性,在碱性溶液中呈阴离子表面活性,在中性溶液中呈非离子表面活性。 4、非离子型: 在水中不会离解成离子,也不带电荷。 5、混合型:两个亲水基团,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洗涤剂的一般组成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不外乎由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助剂两部分构成。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用量尽管很少但对体系的表面行为有显著效应的物质。它们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起到润湿、增溶、乳化、分散等作用。 洗涤助剂是能使表面活性剂充分发挥活性作用,从而提高洗涤效果的物质。,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1、润湿和渗透性质 洗涤剂溶液很容易润湿织物纤维,并浸入纤维的微孔中。 2、乳化性质 洗涤剂的亲油基溶入油滴,亲水基留在水中,能降低油水两相的表面张力,搅拌后能帮助油乳化。,3、分散性质 洗涤剂分子能钻进固体粒子的缝隙,减弱固体粒子的内聚力,使粒子破裂成微小质点而分散在水中。 4、发泡性质 使气液两相间表面张力降低而产生大量泡沫。 5、增溶性质 活性剂把油溶解在胶束的亲油基内,使油性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去污原理:,1、织物纤维和污垢被洗涤剂润湿、渗透,织物和污粒上定向吸附着活性物的单分子层。 2、经过机械搅拌或搓洗,污粒脱离到水中,产生乳化、分散、悬浮等现象。 3、还有一部分污垢(油脂、钙皂、色料)被增溶到活性物的胶束中,被水洗去。,各类洗涤剂简介 1家庭常用洗涤剂。有粉剂、液剂、膏状和块状几类。 (1)洗衣粉 重垢型。适用于洗涤棉、麻、聚丙烯腈等纤维制品。 轻垢型。适用于丝毛等蛋白质纤维织品(要求中性) (2)液剂 餐具洗液。为轻垢型,亦可用于洗涤蔬菜、水果,但对安全性要求高;主成分为烷基苯磺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pH值接近中性。洗衣用液剂。为重垢型或轻垢型,前者多用于洗涤内衣,通常含有碱性助剂;后者多用于洗涤外衣及毛料,为中性。 地毯清洗剂。主成分为脂肪醇硫酸酯钠(或镁)等。 软皂。即脂肪酸钾。,(3)膏状 将配方中的各种液体和固体混合物制成粘稠的胶体,其加工比粉状方便,效能比液状优异,近年来有所发展。,(4)块状 泛指各类新型肥皂,其突出优点是应用方便。主要有: 肥皂。主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盐; 改性肥皂。如香皂、增白皂、儿童皂、药皂、酶皂、透明皂等。 合成皂。名品有北京的立新洗衣净等。 2新型洗涤剂开发 加酶洗衣粉 低磷洗衣粉 洁厕粉,1.3 皂类洗涤剂,(一) 肥皂的成分与制造,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C3H5(OOCR)3+3NaOH3RCOONa+C3H5(OH)3 油脂 烧碱 肥皂 甘油 油脂:硬化油、牛油、骨油、猪油、椰子油、菜籽油、棉籽油、豆油。 辅助原料:松香、水玻璃、着色剂、荧光增白剂、抗氧剂、杀菌剂。,(二)肥皂的优缺点 优点: 1、原料来源广泛,制作工艺简单。 2、价格便宜、去污效果较好,对环境污染小。 缺点: 1、对水质要求较苛刻。硬水、海水、酸性水不宜使用。 2、碱性较强,不适合洗涤丝、毛织物和某些化学纤维纺织品。 3、不适合洗衣机使用。,普通洗衣粉的pH值9.510之间, 碱性较强。 它的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钠25,甲苯磺酸钠2.5,月桂酸单乙醇酸胺3,三聚磷酸钠30,无水硅酸钠10,CMC2,荧光增白剂0.2,硫酸钠27.3,洗衣粉的成分,1.4 洗衣粉,1、表面活性剂 石油化学产品为原料: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硫酸钠、脂肪醇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共聚物等。 润湿、渗透、分散、乳化和增溶,2、无机助剂 三聚磷酸钠、水玻璃(硅酸钠)、纯碱(碳酸钠)、硫酸钠和过硼酸钠,3、有机助剂 抗再沉积剂(羧甲基纤维素) 泡沫促进剂与泡沫稳定剂 (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 荧光增白剂 料浆调理剂(甲苯磺酸钠、二甲苯磺酸钠) 酶制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 适量的香料、色素,洗涤用品的一般选择 1、首先要查看该商品是否有生产和毒性检验证号、卫生许可证号,以及是否注明产品使用的有效期限。 2、了解产品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选择无毒、去污力强,pH值接近皮肤酸值上限(皮肤酸是pH:4.56.5),对皮肤无损害、无刺激,使用方便的洗涤剂。,3、少选或不选碱性洗涤剂,此类洗涤剂虽然具有较好的去污效果,但会使皮脂过多流失,造成表皮粗糙,角质层受破坏,使细菌易于侵入。如果要用,以选弱碱性者为好。 4、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尽可能选择无磷洗涤剂,以促进洗涤剂工业朝无污染方向发展。,二、化妆品,一、化妆机制和化妆品的化学组成 1化妆机制 化妆或化妆品指清洁人体、改善容颜、保持健美的技术及有关用品,其作用机制涉及皮肤、头发及牙齿的结构、功能等。 (1)皮肤 成年人皮肤约有1.52平方米,重达2.53公斤,厚2毫米(手掌、脚掌处可达34毫米)。 皮肤由外向内分表皮、皮、皮下组织三层(后两层有微血管、淋巴管、神经、脂肪、内分泌腺等)。,皮肤的功能主要有排泄、防护、吸收等。 通常皮肤分油性、中性和干性三类。皮肤的性状因年龄、性别、地区、季节而异。 油性皮肤的分泌物常堆积,宜用清洁霜类化妆品及时清除,干性皮肤宜用油包水型化妆品滋润。 (2)毛发 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毛衣”已退化,剩下的毛发主要集中于头部,平均每人有头发15万根。每根头发的平均寿命是4年多一点,每天长0.51毫米。平均每日脱落50100根。 通常毛发微结构的pH约为4.1。当头发变湿时,由于水的PH为7,使离子键减弱,并引起角朊膨胀,于是可被拉伸到干燥时的1.5倍。高含量的胱氨酸在蛋白质纤维间形成双硫原子桥键,使头发卷曲并可冷(热)烫。 头发亦分油性、中性、干性等几种。 头发的结构和性状与其化妆品选用关系很大,例如发的颜色和浓疏决定了其染烫及洗理方式。,化妆品的化学组成 化妆品首先是保健品,故应具备抵抗病菌的能力,能保护人体,而不应有毒害作用。 (1)化妆品的效用 清洁。 保护。 营养。 美容。 治疗。,(2)化妆品的一般组成 化妆品的组成应同皮脂膜组成基本相同,即有适当的水分和脂质。一般成分为: 基质。包括油蜡类(如羊毛脂、蜂蜡、凡士林等)、粉状物(如滑石粉、钛白粉、碳酸钙、淀粉)、溶液(酒精、乙酸乙酯、甲苯),约占总体的90; 乳化剂。主要有合成表面活性剂,约占总体的35; 香料。包括植物香料,用量在0.11; 色素。包括有机合成染料、无机颜料、天然色素,用量0.1以下; 防腐剂。包括杀菌剂、抗氧剂等,用量在0.1以下。,常用的化妆品举例 按应用可将化妆品分为洁肤护肤、美容医疗、洁发护发、洁齿护齿四类。 一、洁肤护肤类。包括膏霜和液剂两大类。 (1)膏霜类。如: 雪花膏。 清洁霜。 香霜。 防晒膏。 柠檬霜。,(2)液剂。如: 香水。 花露水。 化妆水。 驱蚊液。 防晒液。 浴液。 奶液。 二、美容医疗类 特点是外加成分较多,多属高级化妆品,品种甚多,有粉剂、膏霜、液剂等。,(1)粉剂。如: 擦面粉,又称香粉; 痱子粉; 粉底霜。 (2)膏霜类。主要有: 胭脂。 香粉蜜。 眼影膏。 眉笔。 唇膏。俗称口红、唇白,还有变色唇膏和珠光唇膏。 祛斑霜。 美容霜类。主要有:防老霜,又称润肤霜,营养物为雌激素,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减轻皱纹干萎;,硅酮霜。 以硅油为基质,加入高级脂肪酸、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维生素等制成,对防止皮肤干裂、过敏、粗糙有显著效果。 (3)面膜 由具有在皮肤表面成膜功能的物质制成。 主成分。由成膜物(主要是高聚物如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素、聚乙烯吡咯酮)、添加剂(包括保湿剂,如甘油或丙二醇)、填料(如碳酸钙、氧化铝)、营养物(果汁、维E、中草药提取汁)、香料及防腐剂;,功能及作用机制 在脸上成膜将皮肤与外界空气隔开,使面部温度、湿度上升,加速血液循环,扩张毛孔和汗腺,抑制水分蒸发,并能促进皮肤对皮膜中营养成分的吸收;经常使用面膜对轻度色素沉着、暗疮等常见皮肤病有一定疗效。 (4)液剂 抑汗祛臭剂。 指甲油。 指甲油清除剂。 指甲软化剂。,三、洁发护发类 主要有香波、护发品、修发剂及其它毛发处理剂。 (1)香波 是洗发用的化妆品的专称。主要有: 乳液香波 透明香波 去头屑香波 营养香波 婴儿香波,(2)护发品。 洗发后宜敷用护发品,其基质均为油类,主要有: 发油。主成分为植物油 发蜡。主成分为白凡士林; 发乳。由蜂蜡、羊毛脂和水组成,可使发型固定,可配入适当药物成药乳; 护发素。亦称漂洗剂,可中和肥皂等洗发后残留的碱性物(用柠檬酸或酒石酸护发素)。,(3)修发剂 包括生发剂、烫发剂、染发剂和固发剂等。 生发剂。用于医治秃发者。 烫发剂。 热烫是以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为软化及膨胀剂,亚硫酸钠为卷曲剂在100(电热)下使发卷成波纹; 冷烫则是用硫基乙酸的稀氨水溶液切断头发角朊分子间的二硫键,使头发卷曲,再以氧化剂(如溴酸钾、过硼酸钠、双氧水等)使打开的键再接上,除去残留的还原剂,让已变形的头发由柔软而恢复原来的刚韧,从而固定成一定发型。,染发剂。 主要有三种: 暂时性-用带正电的分子染料如三苯甲烷类或钴、铬的有色配合物,可以一次洗涤即可除去,常用于演员化妆; 半永久性-用对毛发角质亲和性大的低分子染料如硝基苯二胺等,可透入毛发皮质直接着成不同鲜艳色泽,可耐56次洗涤,保持34周; 永久性-氧化型、空气氧化型和金属盐型,它们的分子小均可渗入已膨胀的角质蛋白,并进行缩合及聚合反应。,固发剂。号称魔丝。 四、其它处理剂。 主要有: 脱色剂 脱毛剂 剃须膏 剃须液 四、洁齿护齿类 主要有牙膏,分普通牙膏和药物牙膏两种。 牙膏的主要成份,牙膏的主要成份,(1)普通牙膏 氟化锶牙膏。主成分加锶、钠、锡的氟化物。 酶牙膏。基本成分加聚糖酶、淀粉酶,可加速分解牙垢,消除牙积石,去烟渍; 氯化锶牙膏。基体加较大量氯化锶,有使蛋白质凝固减少刺激的功效。; 其它香型牙膏。有果香及花草香类,名品有“留兰香”、“叶绿素”、“维生素”等牌号。,(2)药物牙膏 基本成分加特殊药物如中草药,以防治疑难齿病或流行病,主要有: 止痛消炎类。名品有“健美”、“两面针”、“田七”牙膏; 止血类。大多使用止血降压名药芦丁、三七制作,可防治牙龈出血; 预防感冒类。最常用牌号有“连翘”、“本草”、“雪莲”、“香风茶”,可在口腔内杀死病毒; 固齿营养类。如“美加净”,用丹皮酚、尿素、氯化锶复合配制;“佳音”,含氟磷酸钠、洗必太等;“芳草”,含人中白、丁香油、冰片、氯化锶和甲醛。 (3)液剂 漱口水。 假牙清洁液。,三、饮料瓶中的学问,阿联酋迪拜一个十二岁的女童,因为连续十六个月使用同 一个矿泉水瓶,得了癌症。瓶里面含一种叫做PET的塑料材质, 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你因节俭或方便而重复使用,就有。 矿泉水瓶的底部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型, 三角型里面有一 个数字 。 一般矿泉水瓶子,底部标示 1 农夫山泉4升装, 底部标示 2 泡茶的塑料耐热杯,底部标示 5,塑料制品的标识和标志,-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 一般的矿泉水、碳酸饮料、功能饮料、食用油等瓶子都用这一材质。其耐热至70摄氏度易变形。因此,高温天气尽量不要把矿泉水存放在露天,特别是对于有车族来说,高温天气车中也不适宜长期放置矿泉水,更不要直接把热水倒进这些瓶子里。 此外,此类塑料瓶还不适宜重复使用,因为使用超过10个月就有会产生致癌物质。对于那些喜欢把喝过的大饮料瓶子盛装调料、食用油的市民要注意了,这种“节约”的习惯可有些危险,毕竟后果是危害一家人的身体健康。 当然,这种瓶子在首次使用时一般还是非常安全的,只要不反复使用就行了。,-HDPE(高密度聚乙烯)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常见于白色药瓶、瓶装口香糖、沐浴产品以及瓶装化妆品,个别食用油包装瓶等,此类塑料瓶虽然比较耐高温,可耐110摄氏度高温。但不容易清洗,容易滋生细菌。因此,不建议循环使用。,-PVC(聚氯乙烯) Polyvinyl Chloride,标识为3的塑料材质常用于塑料膜等产品,常见于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可塑性优良,价钱便宜。但只能耐热81,遇到高温和油脂易产生致癌物,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装,千万不要用这种塑料制品盛热水或者食品。,-LDPE(低密度聚乙烯)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目前市场上的保鲜膜、塑料膜等多用这种材质,但它耐热性不强,高温下易产生有害物质,尤其是在温度超过110摄氏度时会热熔,因此建议大家不要直接加热带有保鲜膜的食物,尽量在将食物放入微波炉加热前,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PP(聚丙烯) Polypropylene,能够放入微波炉加热的塑料餐盒、水杯都采用这种材质制成,耐130高温,虽然透明度较差,但这是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在小心清洁后可重复使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个别餐盒盒体是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6号PS(聚苯乙烯)制造,PS透明度好,但不耐高温,所以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因此,如果不十分清楚盒盖的材料,最好不要将盒盖放入微波炉加热。 此外,市场上类似微波炉餐盒、水杯的产品很多,销售中甚至都打着可微波炉加热的幌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