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预热器检修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空气预热器检修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空气预热器检修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空气预热器检修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空气预热器检修技术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量资料 超值下载 空气预热器检修技术规程1、设备概述空气预热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热量加热燃烧用空气的热交换设备。空气被加热、烟气被冷却,从而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并有利于燃料的着火和燃烧。空气预热器由数以千计的高效率传热元件紧密地放在模式扇形仓内,多个扇形仓组成了转子,转子之外装有转子外壳,转子外壳的两端同冷、热端连接板相连,冷、热端连接板同烟风道相联。预热器装有径向密封和旁路密封,形成预热器的一半流通烟气,另一半流通空气。当转子慢速转动时,烟气和空气交替流过传热元件,传热元件从热烟气吸收热量,然后这部分传热元件受空气流的冲刷,释放出贮藏的热量,这样空气温度大为提高,空气预热器的型号为25.5-VI(T)-2250-QMR,下图为其结构图。2、主要技术参数名称单位数值型式三分仓容克式数量台2重量t590高度mm5796气流布置烟气向下,空气向下旋转方向烟气/二次风/一次风传热元件碳钢/陶瓷碳钢元件盒考登钢/碳钢密封片考登钢转子正常转速rpm0.95变频慢速转速rpm0.25减速机卧式硬齿面齿轮减速机转速rpm0.9减速机润滑油320RL 600L/单炉主电机Y160M-6-B5 7.5kw主电机转速rpm970备用电机Y160M-6-B5 7.5kw备用电机转速rpm970转子导向轴承双列向心球面滚子3153160导向轴承润滑油ISO VG680# 50L/单炉转子支撑轴承推力向心滚子29488EM支撑轴承润滑油ISO VG680# 180L/单炉入口烟气温度(额定负荷)374出口烟气温度(额定负荷)132入口空气温度(额定负荷)20出口一次风温度(额定负荷)326出口二次风温度(额定负荷)314每级漏风系数%0.02漏风率%5吹灰器型式蒸汽与高压水联合装置吹灰器安装位置冷端烟气侧吹灰压力Mpa1.5吹灰温度300-350吹灰蒸汽流量5000Kg/h/台吹灰转速rpm0.9高压水洗介质50-60工业水高压水洗入口压力Mpa0.3-0.5高压水洗水量10t/h/台消防水量t/h200消防水工作压力Mpa0.49低压水洗介质60左右工业水低压水洗压力Mpa0.49低压水洗水量120 t/h/台火检装置探头位置烟气侧出口3、检修周期及工期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间隔期(月)61224检修时间(天)1803607204、检修内容序号检修内容备注1受热面冲洗2支撑轴承检修3导向轴承检修4受热面的检查及更换5密封间隙调整6传动装置检修7减速箱检修8支承轴承油循环系统9吹灰装置检修10其它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5.1受热面清洗5.1.1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打开预热器出口烟道底部放水门,开冲洗水泵,先打开下部固定水冲洗门倒冲,再开启上部水冲洗阀门冲洗。5.1.2质量标准清洗至流出清水为止。5.2支撑轴承检修5.2.1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拆卸下轴承盖和轴端板,用框式水平仪在主轴端面测量主轴的垂直度,并做好记录。做好下轴承座解体前的装配记号,测量主轴的相对位置,防止装复后主轴偏移拆卸下轴承座与过滤板之间的螺栓和定位销,拆卸下轴承的冷水管。旋动下部扇形密封板外侧 2只内侧1只调节螺栓(每台预热器内6只),将扇形板升高10毫米,并作好记录。拆卸下轴承座的油位计,油循环管路及与下轴承座相牵连的部件。拆卸防水罩、轴承盖、下轴封。准备下列各项用的起重设备:除制造厂提供的两根小梁外,另制作两根小梁,起顶转子时,将四根梁构成井字形,每根梁的中点放置一只千斤顶,50吨油压千斤顶两只及直径70毫米,高65毫米的#45钢垫块,供起顶转子时用。35吨螺旋千斤顶两只(自制)起保护作用,防止油压千斤顶失误时,转子下落。1吨手拉链条葫芦两只。枕木若干,将下轴承的下方检修平台加固后,把枕木叠置在下轴承的下方,以备下轴承座组件搁放。带销的(U)型吊钩和钢丝绳若干。起顶转子,拆卸下轴承座。步骤如下:首先将一根小横梁就位,随后即将一只油压千斤顶就位。千斤顶摇把应朝向外侧。放进第二只油压千斤顶另一根小横梁和第二只油压千斤顶就位。两根小梁就位后构成“#”字形。两只螺旋千斤顶就位。盘动转子,使下轴套与转子中心筒的连接螺栓不被千斤顶顶着。上轴承处设监视人员,起顶前测量轴承与轴承座的相对位置做好记录。然后摇动两只油压千斤顶,上轴承座处的监视人员应密切注意转子座相对位置或轴承座与轴承的相对位置。一般起顶3毫米左右即可,最多不超过8毫米。为了安全起见,应用螺旋千斤顶顶紧转子。将下轴承座的方位、垫片位置及厚度一一作好标记,以保证复位时能按原样恢复。用两只手拉链条葫芦,将下轴承座固定。枕木上旋转四只30吨螺旋千斤顶,顶住下轴承座,然后拆去下轴承座的紧固螺栓。慢慢放下下轴承座,搁在枕木架上。清理、检查下轴承座和90394/500推力向心球滚子轴承。轴承损坏或磨损严重的应予调换,调换步骤如下:(1)在轴承座底部旋出四只M30螺塞,换上四只M30160支头螺栓,将轴承外圈顶出,然后换上新轴承外圈并旋上螺塞。(2)松掉装轴承内圈的轴套上三只保险螺钉,拆卸轴套,敲出轴承内圈,用加热方法换上新轴承的内圈,再装复轴套,旋紧保险螺钉。下轴承座就位,30吨螺旋千斤顶均匀升高,并用1吨手拉链条葫芦保险,当升至轴承座底板高度时,即旋上M24螺栓、螺母,按原装配号装复,再拧紧螺母。按转子起顶顺序逆向放下转子。 清洗油管、油位计等部件,并装复 。轴承座内加N680合成极压工业齿轮油。(要求在正常油温条件下,润滑油的黏度约为1000ssu)。先后装复轴封板,轴承盖,防护罩。5.2.2质量标准轴承座无裂纹、渗油现象。轴承内圈、外圈的滚道、滚子和销子应无裂纹、剥落或锈蚀等损伤现象,滚道接触面应均匀;油位计标志应清晰,指示应准确。5.3导向轴承检修5.3.1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在轴承上方安装一只龙门架,借助于龙门架,用手拉链条葫芦等工具取出上轴承座,并用铜棒敲出轴承。检查3153160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清理和检查轴承座、冷水室。拆卸连接板上的过渡板,松掉腰子轴套上的两只调节螺母,退出腰子轴套,拆下半圆压盖。检查铜轴衬磨损情况。装复腰子轴套,旋上调节螺母和装复过渡板。上轴承座就位:轴承装到轴上,按原装配记号拧紧各处螺栓、螺母,并用框式水平仪校正轴垂直度、然后拧紧四只定位螺栓。先后装复轴端板、止动垫片、轴承盖及冷却水管。加入新润滑油(N680合成极压工业齿轮油)5.3.2质量标准轴承间隙应0.25mm.轴承内、外圈及滚子应无裂纹、腐蚀现象。保持架磨损应1/4,轴承转动应灵活。轴承座应无裂纹、水冷套应严密不漏。铜轴衬磨损应不大于1mm主轴承垂直度应不大于0.1毫米。管接头处应无渗水现象。5.4受热面的检查及更换5.4.1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5.4.1.1冷段受热面拆卸外壳上的外层冷段受热面调换门人工盘动转子,使内层冷段受热面门对准调换门,拆卸门上螺母,取下门。用专用钩子或链条葫芦拉出波形板框架检查波形板、定位板、结灰严重的应予清理,腐蚀严重的就予更换。波形板的清理、更换方法为:按框架编号取出波形板,不要搞错。用钢丝刷清理污垢、结灰。整理波形板,按框架编号将波形板装入框架内,并用榔头敲击、理平将框架按编号装入预热器内。每当转子转到30o时,依次装入波形板框架和装复内层受热面门,最后装复外层冷段受热面调换门。5.4.1.2热段受热面检查波形板,定位板的积灰,腐蚀情况,积灰严重的应予清理,腐蚀严重的需更换。局部被蒸汽吹坏的,则应予局部更换;波形板换新方法同冷段。5.4.2质量标准波形板与定位板必须离开,波形板的波纹方向 应一致,框架内的波形板与应松动,且不露出框架平面;内层受热面门和外层受热面调换门均应密封不漏。5.5密封间隙调整5.5.1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5.5.1.1径向密封间隙调整检查密封装置各零部件制作一根刨平的型钢,作为密封直尺。顺转子旋转方向,以此密封直尺为基准备贴平,再拧紧折角片紧固螺丝。旋动径向扇形密封板外侧两只,内侧1只调节螺栓将径向扇形板向折角片靠近并按冷态密封间隙调整如表所示:径向密封间隙值(扇形板与径向密封片之间的间隙mm)热端XYZP(中心筒)120冷端ABCD(中心筒)0115.5.1.2轴向密封间隙调整 检查密封装置各零部件。 制作一根刨平的型钢作为密封直尺。 顺转子旋转方向,以此密封直尺为基准面使所有折角片和密封直尺基准面贴平,然后拧紧折角片紧固螺丝。 旋动轴向弧形密封板外侧四只调节螺丝,将弧形密封板向折角片靠近,并按冷态密封间隙表所示:轴向密封(板片间距)热端7.4冷端45.5.1.3旁路密封间隙调整 检查密封装置各零部件 按冷态密封间隙表所示:旁路密封(片角钢间距)热端4冷端15.5.1.4中心筒密封检查检查密封环密封情况5.5.1.5静密封检查检查密封环密封情况5.5.2质量要求(1)零件应完整无损,折角板、折角片应无裂纹或脱落现象。(2)密封直尺应有足够的刚性并无弯曲等弯形现象。(3)密封直尺固定应牢靠,基准面应正确。5.6传动装置检修5.6.1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1)拆卸齿轮罩壳。(2)人工盘车,用红丹粉检查齿轮与围带销的啮合情况。(3) 检查围带销磨损情况。(4) 检查齿轮磨损情况。(5)拆卸轴承侧盖,检查7521单列圆锥子轴承和高温锂基脂润滑油。(6)当调换转动装置中磨损或损坏零件时,其步骤为:拆卸轴承座与底板连接螺丝,吊出转子,垫片应作好标记;松掉联轴器定位螺丝,应专用工具拉出联轴器;拆卸轴承侧盖、轴承座、调换轴承;旋出档圈保险螺钉,退下档圈,取出齿轮按拆卸顺序的逆向依次装复转子。(7)传动装置就位,待调整好间隙后,再拧紧螺丝。(8)人工盘车,用红丹粉检查齿轮与圈带销啮合情况。(9)减速箱就位,两靠背轮找中心。5.6.2质量要求(1)齿轮罩应完整牢固。(2)齿轮与围带销的啮合间隙应为:下部间隙20mm,测部间隙为5mm.(3)围带销磨损量应为1mm,当磨损超过1/4时,应换新。(4)齿轮磨损量应应2mm,当磨损超过1/4时,应予换新。(5)轴承盖应密封,不漏油,轴承转动应灵活,内外钢圈及保护架应无裂纹、锈蚀现象。润滑油应符合要求。(6)轴承安装间隙为0.30mm。(7)轴向和径向误差均应小于0.10mm。5.7减速箱检修5.7.1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1)解体检查拆卸零部件时, 应做好装配记号;拆卸电动机连接螺栓,吊出电动机;拆卸电动齿轮油泵,解体检修并装复,步骤如下:拆卸门盖,旋下压紧螺母,使出油管与油泵出口接头脱离;旋下内六角螺栓,取出油泵及吸油管;清洗油泵齿轮及油管,检修并装复;拆卸齿轮箱上盖,拆卸并检查所有润滑油管;拆卸各轴承端盖和齿轮箱中板;取出各齿轮转子,清洗并检修下列各部件:轴、花键、齿轮、轴承;拆卸冷却水管并清理检查;拆卸齿轮箱调节手柄及切换档叉,并清洗检查;拆卸齿轮箱调节手柄及切换档叉,并清洗检查;拆卸手操纵旋轴,并清洗检查;清理、检修箱体。(2)组装组装各齿轮转子。装复箱壳底部各轴承端盖,结合面应加垫。装复箱内冷却水管。各齿轮转子就位,先装出轴,最后装高速轴,各段装复时,应注意相对位置。装复中板及轴承端盖,结合面应加垫。然后用手盘动高速轴,检查啮合情况。装复手操纵旋转纵轴,插上手柄,向下压紧并检查转动情况。装复调节档叉部件,配上手柄检查上、下滑动情况。装复分油器和各 润滑油管。装复电动齿轮油泵,分别接上出油管和吸油管,旋上压紧螺母和内六角螺钉,装好门盖。按标准油位加入润滑油(#24饱和汽缸油),齿轮油泵接上临时电源试车。按各轴承用油要求调整分油器的调节螺针并固定。装复齿轮箱上盖,结合面应加垫。电动机就位,盘动电机尾盖叶片,待转动灵活后,拧紧连接螺丝。 按临时电源,将调节手柄放在慢档,试车30分钟并检查试转情况;然后停止,接着将手柄放在快档,试车30小时,检查试转情况。5.7.2质量要求解体检查要求(1)两齿轮啮合间隙为0.08-0.15毫米。(2)润滑油紫铜管应无裂纹、阻塞现象。(3)轴工作表面应光滑,无锈蚀凹凸不平现象,轴应无弯曲,轴承应有0.01-0.03mm紧力。(4)花键槽与键齿应光洁、平直不得有裂纹。键齿厚度磨损应不大于0.5毫米。(5)齿轮齿面应光滑,无沟槽现象,齿轮啮合面积 应大于25%,滑动齿轮在相应的轴上滑动自如,不得有卡住现象。(6) 轴承内外圈、滚子应无裂纹、锈蚀、剥落现象,保持架磨损应小于2毫米,轴承转动应灵活。(7)冷却水管应无裂纹,损伤现象。管内应畅通。(8) 分油管道应畅通。(9)调节手柄小弹簧应有弹性,档叉应无裂纹、损伤、变形现象,叉端面磨损应小于0.51mm,与滑动齿环槽的间隙应为0.2-1.0mm。(10)手操作旋轴小弹簧应有弹性,轴承转动应灵活板,轴凹凸面应光滑,与轴套接触面的间隙应为0.15-0.3mm。(11)箱壳应无裂纹、变形、渗油现象,箱壳平面与轴承端盖,中板,箱盖之间的结合面应平整,不平度应为0.2-0.5mm,修整后粗糙度不大于3.2,轴承孔径 与轴承外径配合应有力,不允许转动。组装要求:1 、水管管接处应严密,不渗水。2 、两啮合齿轮中心应对准。3、 轴承与箱壳配合应有0.01-0.03mm紧力。轴承的轴向间隙应为0.15-0.25mm.齿轮啮合应良好,转动应灵活,与卡涩及异声。4 、手柄转动时应无卡涩及异声。 5 、在花键轴里齿轮滑动应灵活,无卡涩现象,分档转速应明显。 6、 润滑油管要对准目的轴承端面位置。 7 、各路油管出油应均匀适当,各处结合面应无渗油现象。 8、 齿轮箱结合面应完整。9 、试转时应无振动、异声、漏油现象 。5.8支承轴承油循环系统5.8.1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1)清洗检查高、低油箱及其附件(2)拆卸压力表计,送热工车间校验。(3)过滤器解体、清洗、检修。(4)冷却器解体、清洗、检修。5.8.2质量要求(1)油箱应清洁、不渗油,附件应齐全,油位指示应正确。(2)压力表计应正确。(3)滤片、热片应不弯曲,刮板转动应轻便。(4)冷却器铜管应无泄漏,泄漏后闷堵的管子数10%。5.9吹灰装置检修5.9.1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检查上、下固定吹灰管和喷嘴的磨损情况。5.9.2质量要求固定吹灰管,装设牢固、无泄漏,喷嘴磨损达3毫米时应予换新。5.10其它(1)检查预热器外壳及其进出口烟风道的严密性,腐蚀及保温损坏情况(应严密不漏,保温齐整)。(2)检修、检验进口烟道档板(开关灵活,关闭严密)。(3)主要检修工具:200毫米框式水平仪,50T油压千斤顶(2只),30T螺旋千斤顶(4只),1T链条葫芦(4只),顶转子小横梁(制造厂供两个),顶转子小梁(自制两个)龙门架,钢垫块(4个),枕木若干。6、试车和验收6.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所有检修工作已结束。电动机转向正确。靠背轮连接螺丝及保护罩均已装复。轴承温度表可用。现场应无人工作。盘动转子,应无碰擦声和异声。办好试运行申请手续。6.2试车油泵及油系统试运行2小时吹灰器试转。预热器试转(对于正齿轮减速箱,应提前5分钟启动齿轮油泵)1、 油泵运行应正常,油压应0.127Mpa,油系统不漏.2、 减速箱振动应0.05mm,且应不漏油,油泵出油正常,转子转动平稳,无卡涩现象。上下轴承转动平稳无异声,空载电流应11A.密封装置调节应灵活,以便热态时调节密封间隙.6.3验收1.验收方法: 1、 现场验收; 2、 资料验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