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轴深井泵检修规程.doc_第1页
长轴深井泵检修规程.doc_第2页
长轴深井泵检修规程.doc_第3页
长轴深井泵检修规程.doc_第4页
长轴深井泵检修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量资料 超值下载 长轴深井泵检修规程LC型长轴深井泵检修技术规程1. 总则 本规程适用于LC长轴深井泵。1.1 型号及意义 150LC160-202-L 表示泵的级数(叶轮个数) 扬程(单位:/) 流量(/n)表示立式长轴泵 表示水泵出口直径(单位:mm)1.2用途LC型长轴深井泵,主要用于把深井中之地下水提送至地面。可供生产、生活取水、排水之用。其特点是结构紧凑,性能较优,使用方便,能适用于地下水提水的需要。1.3 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1.3.1 结构 本泵由带有滤水管的泵体部分,装有传动轴的杨水管部分,泵座与电动机三部分组成,其中前二部分位于井下,后一部分于井上。1.3.1.1 泵体部分对于LC型该部分主要包括滤水管、封闭式叶轮、锥套、下导流管、中导流管、上导流壳等零件之间的连接有法兰连接,叶轮采用锥套固定于叶轮上。扬水管部分: 由扬水管、传动轴、轴承支架、联管器及联轴器等零件组成,管子与管子,轴与轴之间联管器和联崭器用螺纹联接。泵座部分: 由泵座进水法兰、填料装置等另件组成,四个地脚螺栓将泵固定于水泥基础上,电动机安装在泵座上。水由泵体输出,通过扬水管部分及泵座到达地面。1.3.2 传动方式 本泵采用直接传动形式,直接传动采用YL系列深井泵用三相异步电动机。1.3.3 工作原理 深井泵的工作原理是:电动机通过传动轴带动叶轮高速旋转,转动的叶轮将机械能传递给水从而使水的压力和速度增加,由于水流进入叶轮和流流出叶轮的方向均为轴线方向,并通过导流壳进入下一级叶轮。于此同时,在叶轮进口形成局部真空,可以吸入井水。井水依次流过所有叶轮和导流壳,其能量逐级增加,然后由泵体流出,经过输水管流向地面。1.4 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一、上游水泵: 性能型号流量/扬程泵轴长度联 结类型转速rpm电机功率KW150LC160-20160203.4靠背轮295022二、深井水泵: 性能型号流量/扬程泵轴长度联 结类型转速rpm电机功率KW150LC230-20230202.2靠背轮295030三、消防水泵: 性能型号流量/扬程出水管直径联 结类型转速rpm电机功率KWIS80-50-200505080靠背轮2900152. 设备完好标准2.1 零部件质量2.1.1 零部件尺寸、公差要求、流量计材质的选择、均应符合原设计要求。2.1.2 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表灵敏可靠、并定期效验。2.1.3 安全护罩,连接螺栓及止逆装置齐全完好。2.1.4 主机完整,基础紧固,泵座地脚螺栓齐全、紧固。2.1.5 泵出口管路逆止阀,排水阀以及润滑冷却管安装合理。2.2 运行状况2.2.1 泵的压力、流量平稳,能达到名牌出力的90%以上或符合工况要求。2.2.2. 润滑冷却系统畅通,油杯、轴承箱、油位计等完整,油品符合标准。2.2.3 运行平稳,无异音,轴窜量和振动量以及填料函的泄漏量符合规定。2.2.4 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工况要求。2.3 技术资料2.3.1 有设备履行历卡。2.3.2检修验收记录齐全。2.3.3 设备运转累计时间有统计、记录。2.3.4 具有易损配件图纸、说明书及安装竣工图。2.4设备卫生2.4.1 设备外壳油漆、保温、防冻设施完整齐全。2.4.2 设备周围无油垢、无积尘、无杂物。2.4.3 填料函松紧适宜,无泄漏现象。3 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每天检查一次电机的电流、电压、温度及泵的出力、流量等是否符合运行工况要求。3.1.2 每日检查润滑油油位是否正常,运转是否有异常响声和振动。3.1.3 检查各紧固定件是否有松动。3.1.4 水中泥沙的含量大于0.01%时,应停泵,使泥沙沉降后再重新启动。3.1.5 检查填料函,滴水超过规定时应及时消除。3.1.6 备用泵的日常维护3.1.6. 电动机润滑油应保持清洁,发现油杯中油水、杂质或尘垢时应及时跟换。3.1.6.2 将叶轮与导流壳间隙调整在最佳位置。3.1.6.3 每周应转半小时,防止转动部件锈死。3.2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现象原因处理方法水泵不转电路不通电压过低电动机故障启动前未灌水橡胶轴承过紧接通电路调整系统电压检查修理电动机灌水调整或跟换橡胶轴承水泵启动困难叶轮轴向间隙过小泵体轴承中有沉沙调整间隙从出口预润管灌水水泵流量不足叶轮口环磨损输水管接头处漏水叶轮在轴上的位置发生变化滤水网被泥沙堵塞叶轮上调过大连接叶壳的螺栓松动更换口环更换垫片,紧固螺栓调整叶轮位置拆卸清洗滤水网调整间隙紧固螺栓轴承温度过高填料压盖过紧油量不足,油质变质冷却水量不足或断水调进压盖加油或换油疏通或调整填料函过热填料压盖过紧或轴弯曲填料函缺水填料压板与轴不同心调整压盖或校直轴松弛填料重新调整轴与填料压盖的同轴度电动机电流过高叶轮与壳体摩擦泵中吸入大量泥沙轴承损坏或轴弯曲输水管接触端面不平行轴与橡胶轴承间隙过小调整间隙洗涤井泵更换轴承或校直轴调整或更换输水管调整或更换橡胶轴承不上水井水位下降,吸水滤网堵塞或露出水面输水管转动轴断裂测量井水的液位或清理滤网更换输水管的转动轴水泵振动剧烈轴弯曲超过技术要求转动装置中心线与转动轴中心线不同轴橡胶轴承磨损或脱落电动机转子与定子摩擦校直或更换调整同轴度更换橡胶轴承测量电动机转子与定子间隙填料函泄漏量过大填料磨损填料没有压紧更换填料压紧填料止逆结合子不起作用止冷子管销孔内不清洁将止逆结合拆下用煤油清洗电动机或间接转动突起部分已磨损清洁并揩干,加深突起部分或更换3.3 紧急情况停车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紧急停车:3.3.1 工作电流超过额定值过大或波动过大。3.3.2 系统电压小于340V。3.3.3 泵轴、杨水管断裂或阀门输送水管破裂。3.3.4 杨水管有明显振动并发出隆隆声。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4.1 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大修中修小修间隙期(月)24126检修时间(日)7314.2 检修内容4.2.1 小修4.2.1.1 处理漏点4.2.1.2 更换填料4.2.1.3 更换压力表4.2.2 中修4.2.2.1 检查电动机轴承,更换润滑油。4.2.2.2 检查并紧固合部紧固件4.2.2.3 更换填料压盖4.2.2.4 调整水泵轴向间隙4.2.2.5 清洗检查上下轴承并更换润滑油4.2.2.6 检查排水阀和止逆装置4.2.2.7 检查并清洗电动机冷却系统4.2.2.8 校验压力表和流量计4.2.3 大修4.2.3.1 包括中修内容4.2.3.2 解体清洗、检查、测量各部件的磨损冲蚀程度4.2.3.3 检查或更换杨水管、联管器、橡胶轴承和轴承支架4.2.3.4 检查或更换叶轮轴、叶轮、口环、锥形套、导流壳和滤网5. 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5.1 电动机转动部分5.1.1 电动机轴在100长度内振摆小于0.05.在两端支撑情况下中心振摆小于0.20。5.1.2 轴左旋端面对轴中心线的振摆小于0.01.5.1.3 泵座与电动机配合圆柱面和最上节扬水管及圆柱面同轴度公差为0.10。5.1.4 泵座与电动机配合采用H7/6.与扬水管配合采用H8/8,粗糙度为3.2.5.1.5 填料压盖与转动轴间隙一般为0.751.5.1.6 泵座安装平行度公差为0.05./M。5.1.7 传动轴上止逆装置应可靠,调整定位符合工况要求。5.2 泵体部分5.2.1 叶轮轴5.2.1.1 轴颈圆柱度为轴颈公差之半,表面不得有伤痕,轴端或轴衬的镀铬层厚度为0.20.3。,组糙度为1.6.5.2.1.2 轴的直线度超过下表规定时,可用机械法调直轴的直线度公差 轴的直线度公差轴颈处轴中部轴端部0.100.150.200.105.2.1.3 轴的两端面应与轴中心线垂直,对中心线的振摆应小于0.01。.5.2.1.4 联轴器和轴组装时,两轴端螺纹部分应平分装入联轴器,螺纹部分应涂带稀油的防锈剂,轴端面应顶紧。5.2.2 叶轮5.2.2.1 叶轮片工作面和背面加工后,粗糙度为2.5.5.2.2.2 叶轮蚀损超过原厚度1/3以上或磨损长度超过1015。,应更换叶轮修整后必须进行静平衡试验,在最大半径处不平衡重不得超过下表要求。 叶轮不平衡重叶轮外径200201300301400401500不平衡重24685.2.2.3 叶轮用去重法平衡时,应在叶轮上部平面切削,切去的厚度不得超过原壁厚的1/3.5.2.2.4 叶轮内部流道及外表应平滑,无砂眼、穿孔、裂纹等缺陷。5.2.2.5 叶轮口环部分圆柱表面的径向圆跳动允差为0.05.5.2.2.6 叶轮组装后轴向调节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轴向间隙调节量型号LC150JDJC/K调节范围156126105.2.2.7 叶轮的直向圆跳动允差为0.05允差为0.05.。5.2.2.8 叶轮圆柱面密封处磨损超过1.5.时,可镶嵌青铜衬套,不可修复时应更换。5.2.3 锥形套5.2.3.1 锥形套除锈后,应无蚀损。5.2.3.2 锥形套与叶轮配合采用H7/JS6,锥度为130.5.2.3.3 锥形套与轴的配合采用H7/6.5.2.3.4 锥形套、轴和锥形螺母不能采用同一种材质,以免咬死。5.2.3.5 锥形套外圆表面的同轴度公差为0.04.5.2.3.6 锥形套锥套螺母两端面对轴中心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5.5.2.3.7 锥形套锥面跳动允差为0.0255.2.4 口环5.2.4.1 叶轮口环内孔表面与叶轮圆柱面配合采用H8/8.5.2.4.2 壳体口环外圆柱面与壳体圆柱接触配合采用H7/6.5.2.5 橡胶轴承5.2.5.1 橡胶轴承拉断不小于12MP,延伸不得小于400%,永久变形不得大于405肖氏硬度为6575.老化系数为7072大于0.8,在食盐液里10昼夜膨胀不大于1.5%。5.2.5.2 橡胶轴承应涂滑石粉,严禁与油接触。5.2.5.3 橡胶轴承装入泵壳后,与泵壳间隙小于0.15.5.2.5.4 橡胶轴承与转动轴间隙应在0.300.50.5.2.6 导流壳5.2.6.1 导流壳应 清理干净,导管应光洁,里面应涂以耐水无毒防锈漆。5.2.6.2 壳体两端止口平面与轴中心线垂直,对轴中线垂直度公差为0.05.5.2.6.3 壳体两端螺纹部分同轴公差为0.10.5.2.6.4 壳体蚀损超过原壳厚的1/3已上市应更换。5.2.6.5 装配前必须清除壳体上所有的油污等物,橡胶轴承处不允许接触油类。装配完毕后,用手转动泵轴时,应灵活、轻松均匀。壳体外表面应涂防锈漆、螺纹处涂防锈油。5.3 扬水管部分5.3.1 扬水管5.3.1.1 中心挠度应小于10,两端85长度内,圆度公差为1,其余中间部位圆度公差为4.5.3.1.2 卷管焊接缝强度要求能承受1.5倍的最大工作压力水试验,5内无漏水。无缝管免试。5.3.1.3 杨水管两端面与轴中心线垂直垂直度公差为0.05.5.3.2 转动轴5.3.2.1 转动轴不允许有裂纹等缺陷,在距端面120长度内,振摆应小于0.05.5.3.2.2 转动轴在两端支撑情况下,中心振摆小于0.20,轴的两端面对中心线的振摆小于0.01.5.3.3 联轴器5.3.3.1 联轴器静平衡残留量不得超过4.5.3.3.2 转动轴和联轴器组装时,螺纹处涂白漆,螺纹旋进时松紧应适宜,最后应旋紧。5.3.4 轴承支架5.3.4.1 支架内外表面无飞边、毛刺、包砂等铸造缺陷。5.3.4.2 两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垂直度公差为0.05.5.3.4.3 轴承体架和杨水管端面止口表面与轴中心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5.5.4 检修方法5.4.1 安装程序5.4.1.1 井下部分的安装5.4.1.1.1 用管子夹板夹紧进水管上端。夹板须离开螺纹处0.2M左右,将其吊起,慢慢放入深井中。然后,旋下进水管上端的保险圈。用另一副夹板夹紧水泵体。将其吊起后,慢慢下降与进水管丝扣完全对齐。把吊钩略为放松,使钢丝绳带住,但又能自由转动,然后,用链条钳用力板紧。5.4.1.1.2. 将已装妥的水泵体微微吊起,去掉进水管夹板,把水泵体慢慢的吊下,放下深井内。5.4.1.1.3 将松下的夹板,夹紧为1.5的短扬水管放入联管器的一头,用麻绳将联轴器扣住,再徐徐吊起短杨水管和1.5的传动轴。5.4.1.1.4 将其慢慢下降,松下绳子,将转轴的联轴器旋入水泵的伸出轴端,为了防止轴的晃动弯曲,要求把轴承支架套入短扬水管上面,使两轴端相互接合,再用管钳板紧。5.4.1.1.5 放下短扬水管,用同样方法将其与水泵扳紧,松去夹板,放入井内,再取出轴承支架,检查转动轴是否在杨水管中间,然后用同样方法装入全部长杨水管和转动轴。5.4.1.1.6 将泵座下端联接法兰拆下,旋在上短杨水管的长螺纹一端。然后,按上述同样方法安装在短杨水管。5.4.1.2 井上部分的安装2.4 设备卫生2.4.1 设备外壳油漆、保温、防冻完整齐全。2.4.2 设备周围无油垢、无积尘、无杂物。2.4.3 填料函松紧适宜,无泄漏现象。3 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每2小时检查一次电机的电流、电压、温度及泵的出水压力、流量等是否符合运行工况要求。3.1.2 每日检查润滑油油位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异常响声和振动。3.1.3 检查各紧固件是否有松动。3.1.4 水中泥沙的含量大于0.01%时,应停泵,使泥沙沉降后再重新启动。3.1.5 检查填料函,滴水超过规定时应及时消除。3.1.6 备用泵的日常维护3.1.6.1 电动机润滑油应保持清洁,发现油杯中有水、杂质或尘垢时应及时更换。3.1.6.2 将叶轮与导流壳间隙调整在最佳位置。3.1.6.3 每周应运转半小时,防止转动部分锈死。3.2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现象原因处理方法水泵不转电路不通,电压过低,电动机故障,起动前未灌水橡胶轴承过紧接通电路,调整系统电压,检查修理电动机,灌水,调整或更换橡胶轴承水泵启动困难叶轮轴承向间隙过小泵体轴承中有沉沙调整间隙从出口预润管灌水水泵流量不足叶轮口环磨损输水管接头处漏水更换口环更换垫片,紧固螺栓5.4.1.2.1 取下泵座内的填料函、填料压盖。将纸垫涂润滑剂,安放在水泵管端联结法兰下,再用钢丝绳挂上吊钩,将泵座徐徐吊起,移至井中央,并对准已安装妥的水泵电动机转动轴。然后,将其慢慢下降,使转动轴穿过泵座轴孔,泵座与短扬水管法兰对齐,用螺栓扒紧。5.4.1.2.2 稍稍吊起泵座,松去夹板,再降下泵座至水泥基础上,这时,若井管垂直,基础水平则可降地脚螺栓插入,若井管偏斜,须用铁质斜楔在泵座与水泥基础间进行校正,切勿使用水平尺,单纯校正水泥基础,然后,再插入地脚螺栓。5.4.1.2.3 套入填料和填料压盖,取下电动机防水罩和内面转动盘,再盖上防水罩,旋紧吊环螺丝,吊起电动机然后,将其徐徐降落,使转动轴穿过电动机之空心转子,让电动机安装在泵座上,用螺钉固浆。5.4.1.2.4 拆下电机防水罩,检查转动轴是否在电动机转子孔的中央。若不在中央,需继续校正,若在中央,则进行电动机试运转,运转后,再将转动盘重新装上,把转动钉放在原位置,把方键插入传动轴与转动盘地键槽中,再把调整螺母旋入转动轴中使其与转动盘恰巧相碰为止。然后,在调整轴向间隙。最后,将泵座填料压盖略为压紧,在填料处多加一点润滑脂,再装上泵座出水法兰,安装完毕。拆卸程序 本泵的拆卸大体上按上述安装相反步骤进行即可。但对于所有接触表面转动轴和扬水管的端面,螺纹外表面均应煤油清洗,并涂以防锈油。5.4.3.1泵体的装配5.4.3.1.1将泵轴两端分别穿入进水和出水,用尺测量L1和L2两个尺寸要求L1为所有中段长度之和,L2应满足下列数值要求。型号150LC160L2数值1455.4.3.1.2将垫片及安装螺母旋入进水一端,取出出水端,在进水端上套入链条钳,其下应放置方木,泵轴另一端也用物垫平,以保证轴心线平直。5.4.3.1.3套入叶轮锥套、叶轮和叶轮的昆固螺母,用重物将叶轮压住,用锥套螺母扳手拧紧紧固螺母。5.4.3.1.4 将叶壳接触面洗净,套入中段,先用手旋入,并在螺纹配合处填入用机油稀释的厚白漆。5.4.3.1.5 将进水的安装螺母、垫片旋下,检查叶轮的窜量,我们要求窜量在(610)毫米范围内。若符合要求则可继续安装出水段,若窜量小于4毫米,应重新安装。5.4.3.1.6 用管子钳把出水端拧紧,再一次测量L2数值,看是否还能满足上述数值要求,本泵容许有2的安装公差。满足要求后,旋入保险圈,安装完毕。5.4.3.2 泵体的拆卸5.4.3.2.1 水泵体拆卸从出水端开始,先用两把链条钳分别卡住出水端和中段,用力左旋,同时配合铁锤轻击,松开第一节拆除,再将各中段陆续旋松,以后,每拆一中段,先将其先旋松,使其与叶轮无相对运动。5.4.3.2.2 将安装螺母和垫片旋入进水伸出轴端,用管钳拧紧,并用锥套螺母板手左旋松开锁紧螺母,用手拧下。另用垫圈套入泵轴和锥套接触处,将较厚铁管套入泵轴用力冲击垫片,迫使叶轮,锥套和泵轴三者松开配合,然后将叶轮、锥套分别取出。5.4.3.2.3 再旋除下一级中段,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拆除另一级中轮和锥套,直到全部拆完为止。5.4.3.3 泵体的检修5.4.3.3.1 叶轮叶壳全部拆卸完毕后,应检查叶轮是否磨损,若磨损严重应于掉换。若磨损不大,可在车床上将叶轮之接触锥面车圆后继续使用。5.4.3.3.2 叶轮叶壳配合的锥面若有磨损,也应用车车加工,只保证与叶轮锥度完全吻合,对叶壳流 道也应检查清理。5.4.3.3.3 泵轴之镀铬层应检查有否脱落,有脱落现象,应予掉换。无脱落现象,应重新较直,较直后,要求与传动轴联结的端面略为切削掉0.10.2.5.4.3.3.4 检查叶壳中间的橡胶轴承有否磨损,要求轴的松动不大于0.15毫米,过大应换掉。5.4.3.3.5 检查锥套和锥套螺母是否腐蚀滑牙现象,如有应予掉换。6. 试车与验收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6.1.1 检查各部分螺栓是否松动。6.1.2 检查电动机顶端转动部分,轴向间隙是否掉正好,将叶轮按规定提升36.调节螺母的保险钉旋紧,止逆装置灵敏可靠。6.1.3 检查电气装置是否安全可靠,防止电动机倒转。6.1.4 检查油杯中是否注入润滑油。6.1.5 盘车时用手逆时针方向旋转,应无轻重不均感觉,填料盖不得歪斜。6.2 水泵轴向间隙的调整水泵试车前,必须调节叶壳与叶轮之间的间隙,以达到叶轮在运转的过程中,不予也可摩擦的目的,本泵均采用调节螺母来调节轴向间隙,其主要步骤如下:6.2.1 拧开电动机防水罩,旋出保险螺栓,用手旋转调节螺母,使轴能上下移动。(对于刚装好的泵,往往不能转动,必须通过调节后,才能逆时针转动)我们把刚能转动的螺母位置,称之起始调节点。参照下表经验数据进行调节。水泵型号转动轴在单位长度(每米)内应该圈数LC1501/4 圈 1/6 圈(牙距圈2牙)6.2.2 按上述方法调节后,须启动水泵,观察电流是否有超过电流额定数值,如果超过太大,则表示间隙太小,应停车再调高一些对于新安装好的水泵,要求运行20分钟后,再调节一次,对于含少量泥沙的深井,应增加轴向间隙,本泵建议比原调节位置多旋1/21圈(亦即3个至6个孔),以降低叶轮在运行中的磨损。6.3 预润6.3.1 水泵在运转前,应将清水通入轴和橡胶轴承内,作润滑之用。6.3.2 在无自来水处,应装体积约为0.2左右的预润水箱。要求水箱中的水,大部分流入水泵后,才能启动电动机。6.3.3 在未准备水箱处,临时可用桶灌水,但落水不小于0.1M。6.4 启动与运转 本泵一般采用开阀启动。水泵使用后,要求经常测量深井的静动水位。每次启动必须预润。电机停止时,要检查其润滑油的高度,如不足须加足油量。每隔24小时运转后或每次启动前,应将泵座中油杯旋转一次。 负荷试车验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