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东县长滨乡三间村一座面海的集块岩峭壁上.doc_第1页
位於台东县长滨乡三间村一座面海的集块岩峭壁上.doc_第2页
位於台东县长滨乡三间村一座面海的集块岩峭壁上.doc_第3页
位於台东县长滨乡三间村一座面海的集块岩峭壁上.doc_第4页
位於台东县长滨乡三间村一座面海的集块岩峭壁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己 袁紹軒 4號位於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一座面海的集塊岩峭壁上,有自然形成的十數個海蝕洞穴,地方上稱為八仙洞。民國五十七年至民國五十九年間,宋文薰教授帶領臺大考古隊在其中的若干洞穴做過五次的考古發掘。發掘結果不但找到了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而且在洞穴堆積的底層發現非常豐富的舊石器時代先陶文化,經命名為長濱文化。這是迄今所知臺灣地區最古老的史前文化單位。八仙洞遺址是長濱文化的代表遺址,因此深具重要性。八仙洞遺址出土的長濱文化遺存以打剝法製造而成的礫石器為大宗,包括石片器、石核砍器,以及帶刃或帶尖但形制不固定的細質白色小型石器。此外還有為數不少的骨器及獸、魚骨殘骸。這些遺存組合與一般較常見的磨製石器及陶器等新石器時代文化常備的遺存組合大不相同。長濱文化的年代,根據先陶文化層出土木炭標本測算的碳十四年代已累積有五個之多。其中四個是出自潮音洞上層先陶文化層,其年代都相當接近,提示長濱文化結束的年代大約在距今五千年前。但出自乾元洞的一個碳十四年代則超過一萬五千年之久。再加上潮音洞有更深層的先陶文化層之發現,考古家相信八仙洞遺址的長濱文化不但持續時間很長,而且可能有早晚期之分。長濱文化是目前北部地區年代最早的一層文化,只發現於台北市士林區芝山岩遺址。發現的遺物是一件礫石砍器,根據宋文薰教授的描述如下:民國六八年年底. 發現到一件典型的礫石砍器。這一件石器毫無疑問是屬於長濱文化礫石砍器傳統,而且是用單面打剝技術製成,在刃端打出一個尖端,由形而言,可於牟維思教授定義下的手鑿( hand-adze)與原型手斧( proto-hand-axe )之間。.最重要的是, 在這一石器的原礫石表皮及打剝加工面上粘附有原寄生於這一石器的海生動物外殼四種,.包括:真牡蠣、小藤壺、蛇蟲螺,及另一種尚未鑑定的海生動物,證明這件石器經製造完工、使用、遺棄後曾浸沒於海中。該石器在石片疤與石片疤相鄰接的稜脊及刃口, 都具有由在水中滾磨而呈圓轉。. 其年代應該是在台北盆地為一海灣,而芝山岩為一海中孤島之時。芝山岩遺址出土的礫石砍器(引自宋文薰 1980)根據以上的敘述,北部長濱文化的年代應是在松山期台北湖時代,在芝山岩地區至少在距今六千年以上。這個文化的主人,還不知農耕,主要的生活方式是狩獵及採集。松山期台北湖時代古地理地圖(引自林朝棨 1981)目前,台灣已發掘的史前遺址有1000多處,給中華民族大家庭留下了十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近百年來,考古學者在台灣島上發現了大量古人類文化遺址,發掘了大批古代文物,用大量事實充分證明,台灣的史前文化與祖國大陸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關係,其每一個發展階段,在文化內涵上都與大陸原始文化息息相關,同屬一個文化系統。台灣舊石器時期的人類遺址相對較少,主要有台南左鎮鄉的人類頂骨化石遺址與台東長濱鄉的八仙洞遺址。左鎮人。1971年11月,台灣學者在台南縣左鎮鄉發現了人類右頂骨殘片化石。1974年1月,又在同一地點採集到人類左頂骨殘片化石。根據右頂骨的氟及錳含量研究,這是距今2萬至3萬年前的舊石器後期的人類化石,被稱為“左鎮人”。這是目前台灣發現的最早人類化石。但這裡未發現任何舊石器時代的器物,因此考古學家推斷,這些人類化石很可能是長濱文化人的遺骨。考古專家認為,“左鎮人”的牙齒結構、體質形態與福建清流、漳州、東山等地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屬同一起源,應是從大陸東南遷移台灣的。長濱文化遺址。1968年3月,由台灣大學地質學系林朝榮教授調查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海蝕洞穴時發現。後經挖掘,出土一大批石器、石片、骨角器、魚骨、獸骨、糧食殘渣等3000多個器物。經鑒定,確認此處為台灣首次發現最古老的文化層,即舊石器文化層。歷史學家李濟博士將之命名為“長濱文化”。長濱文化屬於典型的礫石器文化,是經由中國華南傳進台灣的。以碳十四測定,長濱文化遠溯到1.5萬年前。此文化證明,在更新世末期前,台灣與大陸連接時,台灣就已成為大陸舊石器晚期人類的活動場所。台灣新石器文化較為豐富,分佈廣泛,在台北、台中、台南及台東等地均有所發現,典型者主要有大坌坑文化、風鼻頭文化、圓山文化、卑南文化、恒春史前文化、角洞文化與麒麟文化等遺址。大坌坑文化遺址。大坌坑位於台灣北部的台北縣八里鄉(谷稱八里坌)埤頭村的觀音後山北麓。1958年,台灣學者在八里鄉一帶發現多處古遺址,其中以遺物分佈的範圍及多寡論,大坌坑居首位,這是台灣北部所發現的最大遺址之一。出土的石器主要有扁平石鑿、有段石鑿、磨制大鋤與磨制石鏃等;陶器有素面無紋飾或有剌點紋、方格紋等;青銅器以在台灣首次發現的一青銅鏃為代表。最重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