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轮驱动 兴农富民XX县狠抓粮食生产促发展XX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现有耕地面积66.7万亩,其中稻田58.83万亩。去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提升我县传统优势产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不断推进粮食产业化进程,全县粮食生产实现大发展。尤其是今年来,我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着力推动全县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一、粮食生产基本情况:去年以来,我县狠抓中央1号文件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通过“三抓”措施,即抓良种良法的推广,以提高粮食单产;抓种植面积的落实,以增加粮食总产;抓优质稻生态种植,以提高种植效益,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全年粮食生产再创新高。据统计,200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亩产、总产分别为149.3万亩、403.1公斤、601859吨,同比分别增加4.94万亩、6.9公斤、29849吨,增长3.42%、1.04%、4.97%。其中,稻谷种植面积、亩产、总产分别为111.09万亩、461.2公斤、512442吨,分别比上年增加3.99万亩、6.75公斤、25722吨,增长3.72%、1.49%、5.28%。稻谷中优质稻种植面积为62.9万亩,总产达271235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0.7%、17%。优质稻订单生产面积达43.2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32.7万亩,占优质稻面积的52%。天龙、银利来、神怡米业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高出市场价(或保护价)10%30%的价格收购优质稻谷,促进农民直接增收8000多万元。今年,我县通过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将达到152.5万亩,同比增长2.1%。二、基本措施和经验(一)政策推动。一是积极宣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激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去年开春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层层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并从县直抽调300多名干部组织中央1号文件宣讲团,进村入户广泛宣传促进粮食生产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通过印发小册子,张贴通告、标语,悬挂横幅和发放宣传资料以及利用电视台、墙报等多种形式,营造粮食生产大氛围,让农民认清发展形势,领会政策精神,使各项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促进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县里成立了贯彻落实促进粮食生产政策措施领导小组,由书记王芳柏负总责,县长蒋涛为组长,县委副书记段湘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周和平,副县长邓年生为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农办、财政局、农业局、统计局、粮食局负责人为成员,抽调8人组成了专门办公室,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专抓机构,加强对“两减免、三补贴”政策落实工作的领导。在落实水稻“两补”资金兑付工作中,对水稻面积的统计核实、分户造册、张榜公布、逐层申报、资金兑付等工作,实行全程督查和把关,确保按规定时间、规定标准、规定程序将两补资金落实到户。去年,全县落实免收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共为农民减负增收1713万元,发放粮食直补资金754万元,兑付良种补贴961.66万元,发放农机补贴50万元。同时,县财政增加支农资金近300万元,银信部门增加支农贷款近千万元,加大粮食生产资金投入,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三是制订工作责任制,将发展粮食生产纳入全县有关县直部门和各乡镇的重点工作考核范畴。增强领导干部发展粮食生产的动力和决心。四是加强治理稻田抛荒工作力度。全县各镇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摸”、“扶”、“转”三项工作。“摸”即调查摸底,了解可能出现抛荒的稻田面积;“扶”即做农户思想工作,从资金、劳力方面给予扶持,帮助农户落实水稻种植面积;“转”即将农户确实无力耕种的稻田转包(租)给种田大户种植。龚家坪镇领导在得知该镇九曲河村3组因大部分劳力外出务工,有36.7亩稻田有抛荒的可能,便多次实地做工作,动员该村会计周志刚落实了种植面积。(二)企业带动。县委、县政府通过扶持天龙米业、银利来米业和神怡米业等龙头企业,发展优质稻基地,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通过组建优质稻种植协会,为农户提供优质良种、配套技术、生产设施等服务,并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保证按高出市场价10-30%的价格收购农户的优质稻谷。企业为基地免费提供生产设施,每年还从利润中拿出红利返还给种植农户(会员农户)。这种“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将企业与农户联结成利益共同体,确保企业和农户实现双赢,解决了农户“卖粮难、粮价低”两大难题,农民种植优质稻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去年龙头企业在全县21个镇场建立了优质稻基地,带动农户15万多户,种植面积达62.94万亩。政府及时协调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规范企业行为,引导企业良性竞争,提高农户的履约意识,有力地增强了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龙头企业在县农业局的协助下,打造无公害食品稻米8个,绿色食品稻米12个,有机食品稻米3个,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三)科技促动。县农业部门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引进繁育良种,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为我县粮食产业尤其是水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一是引进推广了浙9248、中优早81、新软粘13号、湘晚籼13号、天龙香3号、天龙香103号等优质稻新品种,株两优02、T优706、T优898、新香优207、T优6135、T优207等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以及特色红薯、良种小麦、杂交玉米等旱粮作物新品种。同时采取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高产、保优栽培。二是积极推广以无盘(软盘)旱育抛秧、配方施肥、稻草还田、机耕机收等为主的节本省工轻简栽培技术和以频振式诱蛾灯杀虫、稻鸭共生、沼肥施用为核心的生态种植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80%以上。去年以来,全县推广生态种植技术面积达9万亩,推广旱秧35万亩,抛秧4万亩,推广以“九二O”、“谷粒饱”等为主的生化调控应用技术面积65万亩次,推广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面积80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6万亩次。据测算,采用频振式诱蛾灯杀虫和稻鸭共栖生态种养技术的优质稻,每亩田一季可节省农药20元,养鸭纯收入80元左右,再加上企业加价收购的收入,每亩节支增收220元。(四)服务拉动。去年以来,我县结合宣讲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组织全县农技人员在县内广泛开展“进村入户,田间传技,一线助农增收”活动。通过印发技术小资料,组建科技小分队,开设田间小课堂,传授种粮小技术的“四小”助农活动和送种子农资,送科学技术,送市场信息,送农业政策的“四送”助农活动,为农户生产提供引进优良品种、落实销售订单、推广先进技术、解决生产难题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尤其是针对农村劳动力缺乏和植保施药难等现象,适时推出病虫统防统治。由农技人员采取“有偿服务,技术承包”的方式进行运作,与农户签订病虫防治承包合同,实行“包技术指导、包大田施药、包防治效果、包单位产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到目前为止,全县农技人员共组织50个技术服务小分队,下乡6000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电缆电缆采购合同(周嘉工业园)
- 软考考试题库及答案
- 水泥生产操作规程培训考试试题
- 教育大数据在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应用与挑战报告
- 2025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保险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安徽文科试题及答案
- 山东b安全员考试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光伏发电智能化大数据应用报告
- 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英语测试卷
- 黑石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坚果礼盒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开发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CST2差异化评课模型及其应用案例
- QGF009-2021 三偏心硬密封蝶阀
- 景区双重预防管理制度
- CD13在肝癌中的表达、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研究
- 宗教场所组织管理制度
- 委托储存运输管理制度
- iqc进料检验员试题及答案
- 高校艺术团管理工作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