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南路东段ZNK0+756~ZNK1+280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站南路东段ZNK0+756~ZNK1+280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站南路东段ZNK0+756~ZNK1+280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站南路东段ZNK0+756~ZNK1+280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站南路东段ZNK0+756~ZNK1+280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站南路东段实施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1站南路东段总体概况站南路起于清溪路,向东分别与西连接路、天陈路、东连接路平交,终点接规划道路,全长1.21km。由于西连接路下穿铁路,而东连接路上跨铁路,因此站南路西段需在现状地面下挖,形成路堑,而东段需抬高现状地面,形成路堤或高架桥。本次方案讨论内容为站南路东段, 里程ZNK0+756ZNK1+280,长524米。起点接天陈路,终点位于学林佳苑A栋附近。路幅标准宽度24m=4米(人行道)+16米(车行道)+4米(人行道)。其中ZNK0+756ZNK1+47.65段道路采用路基形式,ZNK1+47.65ZNK1+174.14采用桥梁形式。2设计概况主要施工内容包括E、F、G、H地下连接道及3座人行疏散通道、站南路道路、桥梁、新建综合管网,以及既有管网迁改和相关配套工程。其中E连接道连接1#、2#车行通道至枢纽-4层,连接F连接道至站南路路面。H、G连接道连接至枢纽-5层。新建雨水管道采用D1800玻璃钢夹砂管,污水管道采用D400600玻璃钢夹砂管,雨污管道开挖深度约38m。站南路修建后,在电台村前将形成高约1m的路堤,路堤距房屋约3m(人行道)。在红华苑前将形成高约5.8m的高架桥,高架桥距红华苑最近距离5.7m。在学林佳院B栋前将形成高约7.5m的高架桥,高架桥距学林佳院B栋最近距离5.2m。在学林佳院A栋前将形成高约8.1m的高架桥,高架桥距学林佳院A栋最近距离4.3m。3工程地质根据钻探揭露,地层从新至老依次为:人工填土、残坡积层、粉砂岩、砂岩。表层人工填土厚度约3.06.2m,下伏基岩为砂岩。4周边环境4.1周边建构筑物、道路施工区域北侧为改造铁路站场,南侧紧邻既有住宅小区、商业门面和小区道路。由东向西主要房屋包括:学林佳苑A栋(砼33/-2F)、学林佳苑B栋(砼33/-2F)、红华苑(砼24/-1F)、电台村房屋(砖10F)及原野大厦(砼31/-3F,其中14层裙楼为爱德华医院)。建成后的道路、桥梁边缘距既有房屋最小距离35.7m。(1)铁路上盖桩基柱网边桩与E连接道隧道外墙最小净距不足50cm。按设计要求需先行建设柱网边桩,后施工站南路下方的E连接道。(2)爱德华医院附近,新建污水管道开挖深度约6.5m,管道外缘与爱德华医院地下室外墙水平净距约7.0m,管底高出地下室底板约0.4m(爱德华医院地下室底板高程242.29m,污水管道底高程242.68m),高出地下室最外排桩(桩长2m,桩底标高240.29m)桩尖约2.4m,详见断面图。ZNK0+761ZNK0+764段右侧设有爱德华医院观光电梯一座,其玻璃外壁与污水管道水平净距仅5m,电梯井为砼结构,厚度25cm。电台村10层砖楼附近,新建污水管道开挖深度约7.67.9m,管道外缘与楼房2层裙房外墙水平净距约4.7m,详见断面图。该10层楼建成较早,未取得竣工资料,管道开挖时必须采取边坡支护措施,确保既有建筑的安全。红华苑附近,新建污水管道开挖深度约5.1m,管道外缘与红华苑地下室外墙水平净距约2.6m,管底低于地下室底板约0.3m(红华苑地下室底板高程243.62m,污水管道底高程243.31m)。学林佳苑B栋附近,新建污水管道开挖深度约5.6m,管道外缘与高层地下室外墙水平净距约3.8m,管底高于地下室底板约3.1m(学林佳苑B栋地下室底板高程240.30m,污水管道底高程243.43m)。4.2既有管线分布情况除了个别管线,工程范围内房屋和管网在施工前均进行拆除和迁改。施工前不具备迁改条件,施工过程中需采取保护措施或迁改的主要管线情况如下:4.2.1既有雨污水管道雨污合流管道桩号K0+600K1+260段道路范围有一条雨污合流涵洞,尺寸0.7*0.7m1*1.6m,起止点高程249.37m,241.27m,管道埋深2.77.5m。该涵洞多处布置在E连接道、新建雨污水管道和站南路桥墩位置,影响新建工程的施工,需要拆除。但该涵洞为该区域排水主管道,仍在使用之中,施工时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与新建的排水管道进行转换,确保沿途小区排水。在ZNK1+035处有一条砼1*1.6m雨污合流箱涵自铁路站场引出接入站南路1*1.6m雨污合流主箱涵,此箱涵承担着站东路两侧、铁路站场和重庆八中的雨污水排放。污水管道桩号K0+760K1+260段,设计站南路中心附近有一条污水主管道,管径为D400D500,管道埋深1.745.92m,该管道多处布置在E连接道、新建雨污水管道和站南路桥墩位置,影响新建工程的施工,需要拆除。支管爱德华医院东侧(对应站南路桩号ZNK0+790)有一条DN350砼雨水管及既有生化池引出的一条DN400砼污水管道接入1*1.6m主箱涵。既有生化池位置影响站南路挡墙、10KV电力管网施工,因此在其南侧车库道路处新建生化池,既有管线及生化池需拆除。电台村10层楼东侧(对应站南路桩号ZNK0+870)有一条DN300砼污水管和一条DN350砼污水管接入1*1.6m雨污合流箱涵,红线范围内需拆除。电台村11#-15#楼北侧,对应站南路桩号K0+930K1+010段右侧有一条DN400砼污水管道,自检查井PS212PS181,长80m,接入0.6*0.6雨污合流涵洞,该管道所服务的房屋拆除,该管道也需要拆除。电台村11#-15#楼东侧和红华苑西侧之间既有污水管道通过上述中0.6*0.8雨污合流涵洞,自站南路桩号ZNK1+010接入1*1.6m雨污合流主管涵。红线范围内既有管道需拆除。红华苑北侧D300砼污水管道接入既有生化池,再通过D400污水管道接入站南路既有PVC500主管道。既有生化池及排水管线处于新建排水管道位置,需拆除。设计在红华苑南侧13位置还建生化池一座。红华苑东侧与学林佳苑B栋之间的人行道上有一条HDPE DN450污水管道,接入既有站南路既有PVC500主管道;另车行道上有一条1*1.6m雨污合流涵洞(PS725PS713)接入站南路既有1*1.6m雨污合流主管道。红线范围内既有管道需拆除。学林佳苑B栋北侧既有砼DN300污水管道、化粪池及既有砼DN300雨水管道经PVC DN400污水管道接入站南路既有PVC500主管道;学林佳苑B栋东侧。红线范围内既有管道和生化池需拆除。设计在学林佳苑B栋西侧人行道上还建生化池一座。学林佳苑B栋东侧与七层砖房之间有一条0.5*0.7m雨污合流涵洞(PS715PS756)接入站南路既有1*1.6m雨污合流主管道。红线范围内既有管道需拆除。学林佳苑A栋(ZNK1+180)处化粪池污水支管和两条PVC雨水管道分别接入站南路既有雨、污主管涵,管径为DN400。4.2.2既有给水管道站南路东段ZNK0+740-ZNK1+260之间有一条DN500给水管道,埋深约1m左右,此管自ZNK0+740处南北向DN800主管道上引出,由西向东敷设至ZNK1+260处拐进文化村,全长约520米。管道沿途有1根DN400、2根DN200、3根DN100共6根分支管接出进入各小区,6根支管总长度约180米。该给水管道位置影响新建排水、E连接道、桥墩、少广场上盖桩基等施工,在站南路东段土建施工前需完成迁改。4.2.3既有10KV电力线施工范围地面上方有10KV红台、红泵电力线,从站南路西段引入,其中红泵线在ZNK0+860右侧拐出站南路范围,红台线一部分在ZNK1+080右侧拐出站南路范围。电力线架空点包含电力铁塔2处,分别位于ZNK0+775、ZNK0+864附近,其余为电力方杆。铁塔或电杆位置影响新建E连接道、桥梁和新建雨污管道施工,必须对该10KV电力线进行迁改,但是由于迁改周期较长,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交叉施工情况,需对电力铁塔、电杆等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4.2.4其余管网沿站南路东段布置有大批通信线缆及燃气管线,房屋拆除过程中产权单位已进行了迁改,不影响新建雨污管道施工。5工程特点、难点5.1施工难度大一方面,雨污管道本身的施工存在难度。沟槽开挖深度3-8m左右,埋设位置岩层多为砂岩,管道南侧紧邻既有住宅小区、裙房商业等,无足够的放坡开挖面,边坡需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以确保基槽本身和临近建筑的安全。紧邻医院、住宅小区,土石方无法爆破,需采取机械开挖。施工区域狭隘,大型机械行走、土石方堆放、运输以及排水管吊装、管沟回填等均存在困难。另一方面,既有排水管线埋深大,支管多,管线错综复杂,新建雨污管道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沿线小区排水正常使用。因此,雨污管道施工必须结合既有排水管道迁改过渡、地下连接道、人行疏散通道、桥梁等施工时序综合考虑,统筹安排。5.2协调难度大施工范围紧邻或占据既有小区人行道、道路、商业门面,污水管道与爱德华医院地下室水平距离约7m,与电台村10层住宅楼水平距离约4.7m,与高层住宅红华苑地下室水平距离约2.7m,与高层住宅学林佳苑B栋水平距离约4.6m,与高层住宅学林佳苑A栋水平距离约5.3m。管道沟槽开挖后,小区道路中断、高层楼房地下室暴露、商业门市受扰,人员无法正常出行。因此,必须协调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和地方居民正常出行。5.3需迁改或保护的既有管线多,错综复杂施工范围有大量既有管网需迁改或保护,包括:大量的通信线缆,10KV红台、红泵电力线,燃气管线,既有DN500自来水管及支管,既有1*1.6m雨污合流箱涵、PVC DN500排水主管及引入支管道等,其中有的管网是随着房屋拆迁同步迁改,如:通信、燃气,有的管网需要与施工同步进行迁改或采取必须的保护措施,如:10KV电力、自来水和雨污。这些既有管网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5.4交叉作业多雨污管道施工过程中,E连接道、站南路高架桥、铁路站场上盖以及综合管网迁改同步实施,存在大量的交叉作业。5.5安全风险高第二章 实施方案1编制说明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沿线小区排水正常使用。而站南路既有排水主管道1*1.6m雨污合流箱涵的位置影响新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需采用过渡措施,即先建设永久雨水管道并利用其代替既有箱涵排水,然后再拆除箱涵,实施其影响区的相关工程。施工范围紧邻或占据既有小区人行道、道路、商业门面等,管道沟槽开挖后,小区道路中断、高层楼房地下室暴露、商业门市受扰,人员无法正常出行。因此,必须协调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和地方居民正常出行。施工范围有大量既有管网,包括:大量的通信线缆,10KV红台、红泵电力线及变压器,燃气管线,既有DN500自来水管及支管,既有1*1.6m雨污合流箱涵、PVC DN500排水主管及引入支管道等,这些既有管线的迁改或保护需提前或同步于土建工程,施工时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2施工区段划分见下表。序号区段名称里程长度1爱德华医院及电台村10层楼区段ZNK0+756ZNK0+8701142电台村区段ZNK0+870ZNK1+0101403红华苑区段ZNK1+010ZNK1+070604学林佳苑B栋区段ZNK1+070ZNK1+130605学林佳苑A、B栋之间段ZNK1+130ZNK1+200706学林佳苑A栋区段ZNK1+200ZNK1+280803 爱德华医院及电台村10层楼区段(ZNK0+756-ZNK0+870)实施方案3.1工程分析该段既有1*1.6m雨污合流箱涵与新建雨污管道并行或靠近,受其影响,该段无法先施工永久雨污管道,需采取过渡措施。既有化粪池位于爱德华医院车库出口,距新建雨污较近,影响雨污开挖施工。爱德华医院北侧房屋拆除以及雨污开挖后,影响电台村10层楼居民出行,需采取过渡措施。3.2方案优化原站南路管网迁改总体方案制定的方案为:在铁路站场内修建临时排水管道,分别于ZNK0+750、ZNK0+870处与1*1.6m箱涵碰口,导改排水。再施工新建永久雨污管道,建成后利用永久雨水管道排水,拆除站场内临时管线。由于既有1*1.6m箱涵埋深较大,原方案站场内挖方量大,支管接入难度大,且影响站场桩基柱网施工。优化后方案为:先施工新建雨污管道,再施工该段E连接道。先在该段E连接道位置开槽敷设DN1500波纹管与既有1*1.6m箱涵连接,作为该段临时排水,再施工永久雨污管道,建成后利用永久雨水管道排水,拆除E连接道位置临时管线,施工E连接道及1#人行疏散通道。3.3施工顺序第一步,沿电台村10层楼西侧修建人行步梯,解决电台村10层楼居民出入问题,拆除爱德华医院北侧2层楼。同时进行10层楼北侧1层房屋及工商行查账处围墙拆除,施工防护桩板墙。第二步,进行E连接道位置开槽敷设DN1500波纹管施工,并顺接至既有ps285雨污井,将污水导流至改建雨污管,同时继续施工电台村10层楼北侧2层裙楼防护桩板墙。其中:(1)E连接道南侧ZNK0+776附近有高压铁塔一处,与E连接道框架外边水平最小距离约0.8m,ZNK0+870附近有一个电力方杆在既有ps285井附近,影响雨污导接,红台、红泵线迁改前在施工过程中,需采取加固措施,确保安全。(2)在E连接道位置开槽敷设DN1500波纹管,并与两端雨污合流涵洞碰口进行临时排水,延长既有爱德华医院化粪池支管接入改建排水系统。第三步,进行永久雨污水管道施工,延长既有爱德华医院化粪池支管接入改建排水系统。其中:既有化粪池支管对新建雨污施工会产生一定影响,考虑支管采用DN300波纹管,利用脚手架加固,确保正常使用。第四步,利用新建雨水管道排水,将E连接道位置临时管道拆除,施工E连接道框架及1#人行疏散通道。其中:连接道南侧ZNK0+776附近有高压铁塔一处,在进行E连接道及1#人行疏散通道施工时,需完成拆除。 第五步,施工站南路挡墙、路基、基层、路面及其它永久管网。3.4沟槽开挖支护设计建议方案沟槽南侧与爱德华医院北侧之间的临时基坑边坡(ZNK0+756ZNK0+790),边坡长34m,边坡高度6.57.2m,建议采用“放坡+喷锚”支护,其中素填土、粉质粘土按1:1.5坡率放坡,粉砂层、强风化砂岩按1:0.5坡率放坡。喷C25砼厚10cm,22砂浆锚杆L=3m,按间距1.5m梅花形布置,8钢筋网,按间距25cm25cm设置。爱德华医院观光电梯及两侧5m范围的临时沟槽边坡土层按1:1放坡,靠近电梯井附近采取人工开挖,防止破坏既有结构。沟槽南侧与电台村10楼居民楼北侧之间的临时基坑边坡,边坡长90m,边坡高度7.67.9m,采用桩板墙支护。3.5既有管网迁改时序安排房屋拆除后,土建第一步实施前,将挂于铁路围墙及树木上的通信电缆迁改至南侧红线处既有房屋墙壁外挂;将DN500自来水迁改至铁路站场内,采取埋地敷设。E连接道南侧ZNK0+776附近的高压铁塔,在雨污改建和新建雨污施工时可采取保护措施,在E连接道及1#人行疏散通道前完成拆除。3.6需协调解决问题4 电台村区段(ZNK0+870-ZNK1+010)实施方案4.1工程分析该段既有1*1.6m雨污合流箱涵与E连接道并行或靠近,需先建设永久雨污管道,利用新建的雨水管道排水。H连接道(HK0+020HK0+031)顶板顶标高约241m,而污水管道内底标高约242.95m(W17-W18),雨水管道内底标高约243.06m(Y18-Y19),雨污水管道自H连接道顶板上方通过,因此需先行施工H连接道框架结构。该段H连接道挖深约13m,施工难度大,需优先考虑。电台村(ZNK1+000附近)2层砖房及厕所位于红线外,不拆除,该段雨污开挖放坡需采取护坡措施。4.2施工顺序第一步,完成渝福征地、拆除电台村1619#楼、迁改DN500水管、改建宏华苑生化池。第二步,施工H连接道HK0+020031段框架和永久雨污管道。其中:位于ZNK0+865附近有一处高压铁塔和电杆,影响雨污水管道开挖施工,铁塔中心与雨水管道中心仅0.8m,污水管道与电杆中心最小距离2.3m,电力线影响范围暂不能施工雨污管道,本段需利用既有箱涵排水。站南路ZNK0+870附近进行永久雨污管道施工时,南侧两条垂直接入站南路的污水支管受到破坏,施工时在上游设集水坑进行抽排。站南路ZNK1+010附近进行永久雨污管道施工时,自南侧接入的0.6*0.8m雨污合流箱涵及施工范围内排水支管受到破坏。拟采取的方案为:抽排;通过开挖区域搭设脚手架支撑,DN600波纹管替代。先采用抽排方式处理,如水量过大采取方案;完成ZNK1+010之前的永久雨污施工后,直接接入新建雨污排水,根据实际施工条件选择此方案。第三步,利用新建DN1800雨水管道排水,将沿线支管接入新建雨水管道。 其中,根据前后段新建雨污施工完成时间,实施新建和既有雨污临时连接排水施工。第四步,完成通信、DN500、10kv红台红泵线的迁改,施工EHF连接道及2#人行疏散通道。第五步,施工站南路挡墙、路基、基层、路面及其他永久管网。4.3沟槽开挖支护设计建议方案该段边坡长约150m,南侧与原地面之间的临时基坑边坡高7.010.9m,北侧与原地面之间的临时基坑边坡高5.46.8m。边坡建议采用放坡形式,其中素填土、粉质粘土按1:1.5坡率放坡,粉砂层、强风化砂岩按1:0.5坡率放坡。电台村(ZNK1+000附近)2层砖房及厕所位于红线外,不拆除,该段雨污开挖建议采用喷锚网护坡。在污水管道开挖侧设置砖砌矩形排水明沟,沟边距开挖坡脚不小于0.3m。水沟深0.4m,宽0.3m,砖厚0.3m。每隔3040m设集水井一座,内设水泵排水,集水井底面比沟底面低0.5m。 4.4既有管网迁改时序安排房屋拆除后,拆除燃气管线。土建第三步施工前,将位于围墙和树上的通信管网迁改至南侧红线处架空敷设;将DN500自来水改至南侧红线附近(可作为永久管网使用);完成10KV红台、红泵电力线迁改。4.5需协调解决问题5 红华苑区段(ZNK1+010-ZNK1+070)实施方案5.1工程分析5.2施工顺序第一步,将小区排水支管接入新建化粪池,并通过ZNK1+010处0.6*0.8m箱涵接入排水主管道,同时完成DN500水管迁改。第二步,租赁宏华苑北侧门面,封闭道路并设置施工围挡,进行永久雨污管道施工,建成后利用新建DN1800雨水管道排水,将沿线支管接入新建雨水管道。站场内主管道接入方案,视其流量采取抽排或改移线路排水。 其中,根据前后段新建雨污施工完成时间,实施新建和既有雨污临时连接排水施工。第三步, 既有管网迁改同时进行站南路桩基施工。其中,(1)站场内引入的1000*1600的既有雨污管迁改,采用永林结合的原则,利用新建W2W2-1及Y4Y4-1新建雨污管道将从重庆八中及站东路的雨污水引入既有雨污管进行导排。既有通信站的雨污水在搬迁之前采取抽排方式进行排水(2)完成DN500给水管及红台红泵线迁改。第四步,施工E连接道及站南路桥台。其中,需对横穿施工范围的100支水管,采取100pe管,搭设脚手架支护过度。第五步,施工站南路挡墙、路基、基层、路面及其他永久管网。5.3沟槽开挖支护设计建议方案注:里程ZNK1+010ZNK1+130,含学林佳苑B栋区段。该段边坡长约110m,边坡高约5.0-5.6m,沟槽北侧与原地面之间边坡采用放坡开挖,其中素填土、粉质粘土按1:1.5坡率放坡,粉砂层、强风化砂岩按1:0.5坡率放坡。沟槽南侧与高层地下室之间土壤全部挖除。地下室防水结构如受到破坏,需按原设计单位要求重新施作后回填。ZNK0+047.65-ZNK0+014.65为站南路桥台段,该段雨水管底标高为243.34m,桥台基础底标高为239.15m。该处需先施工雨污,后施工桥台,为防止桥台施工对雨污的扰动,桥台影响范围的雨水管道以下强风化地层建议采取C20砼换填。5.4既有管网迁改时序安排土建第一步实施前,完成燃气管线迁改,完成给水支管迁改。土建第二步实施前,完成10KV电力、通信管网迁改。5.5需协调解决问题6 学林佳苑B栋(ZNK1+070-ZNK1+130)实施方案6.1工程分析6.2施工顺序第一步,完成学林佳苑A栋及A、B栋间雨污管改造后,封闭该段道路并设置施工围挡封闭红华苑与学林佳苑之间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小区道路,防护既有生化池及电力变压器。第二步,进行永久雨污管道施工,建成后利用新建DN1800雨水管道排水,将沿线支管接入新建雨水管道。 其中,根据前后段新建雨污施工完成时间,实施新建和既有雨污临时连接排水施工。第三步,施工站南路桥。第四步,恢复或还建小区道路,施作规划人行道路。6.3沟槽开挖支护设计建议方案见5.3节。6.4既有管网迁改时序安排土建第一步实施前,完成10KV电力管线迁改,完成给水支管迁改,完成燃气管线迁改。土建第二步实施前,完成通信管网迁改。6.5需协调解决问题7 学林佳苑A、B之间(ZNK1+130-ZNK1+200)实施方案7.1工程分析该段雨污水管道埋深约6m,污水紧邻既有小区道路,放坡开挖小区道路将被全部占用。7.2施工顺序第一步,在距小区道路北侧设置施工围挡,需占用小区道路2m,进行桩板墙施工。第二步,进行雨污管道施工,建成后利用新建DN1800雨水管道排水,将沿线支管接入新建雨水管道。 其中,根据前后段新建雨污施工完成时间,实施新建和既有雨污临时连接排水施工。第三步,恢复道路,开放交通。红线位置设置临时围挡。第四步,站南路高架桥施工。第五步,桥面人行道施工。7.3沟槽开挖支护设计建议方案该段边坡长约110m,边坡高约5.4-7.2m,北侧采用放坡开挖,其中素填土、粉质粘土按1:1.5坡率放坡,粉砂层、强风化砂岩按1:0.5坡率放坡。靠道路侧采用桩板墙进行防护。雨污回填时,必须保证桥梁桩基位置密实度。7.4既有管网迁改时序安排土建第一步实施前,完成DN500给水迁改,完成燃气管线迁改。土建第二步实施前,完成10KV电力、通信管网迁改。7.5需协调解决问题8 学林佳苑A栋(ZNK1+212-ZNK1+280)实施方案8.1工程分析该段雨污水管道位于既有小区道路上,需占用道路。其中Y1Y2段雨水管道开挖深度约2.8m,具备开挖放坡条件。W1W2段污水管道、Y2Y4段雨水管道开挖深度约2.8m3.5m,道路改移后具备放坡开挖条件;W2W3段污水管道、Y4Y5段雨水管道开挖深度78m,若放坡开挖,坡顶至建筑外墙处,小区道路及绿化带将全部被挖除。小广场7586#锚固桩位于雨水管道北侧,二者净距约0.8m,锚固桩桩底低于雨水管底。拟建桥梁属于沙区实施范畴,不在工程范围内,若同步实施需业主协调。8.2拟采用方案1 Y1Y4段、W1W2段放坡开挖。W2W3段、Y4Y5段利用小广场锚固桩、桥梁桩基,施作支撑,采用垂直开挖方式。8.3施工顺序第一步,施工Y1Y2段雨污管道,同时进行既有DN400污水管道改移施工(在上游适当位置封闭,将其排水接入0.7*0.7m箱涵)。第二步,改移道路至既有道路北侧,并设置施工围挡。其中,计划改移道路长110m,宽4m, 25cm厚混泥土路面。改移道路北侧对应站南路ZNK1+200+230段需填土帮宽1m,对应站南路ZNK1+250+270段需填土帮宽4m,并设置防护墩。第三步,进行小广场上盖桩基施工。第四步,永久雨污管道施工,利用新建雨水管道排水,支管接入。其中:(1)污水放坡需占用小区道路南侧人行道及绿化带。(2)W2W4段雨污施工时,需考虑居民出行,建设设置人行栈桥。第五步,恢复道路,绿化带、规划人行道施工。第六步,开放交通。8.4沟槽开挖支护设计建议方案8.5既有管网迁改时序安排土建第一步实施前,完成DN500给水迁改,完成燃气管线迁改。土建第三步实施前,完成通信管网迁改,完成电力管线迁改。8.6需协调解决问题第三章 需协调解决问题汇总见下表:名称制约事项描述业主牵头部门配合单位计划完成时间房屋拆迁1、爱德华医院北侧通往电台村过道及红线内房屋、构筑物征拆部沙区指挥部、征收中心2、铁路围墙南侧一排无产权房屋(麻将馆等)3、电台村10层居民楼北侧附属的一层房屋4、电台村1619#房屋拆除(1户钉子户)地方协调1、站南路东段施工后小龙坎片区人员无法通行的告知或沟通征拆部工程部沙区指挥部2、临近医院、住宅小区、商业门面施工并中断红线内道路,占用场地,会对地方造成干扰,需与街道、社区、业委会沟通。3、爱德华医院北侧雨污开挖需对电梯井进行保护,需沟通4、若爱德华医院东侧化粪池按还建方案实施,需占用车库出口道路。5、搭建电台村10层居民楼居民出行临时梯道以及进行排桩施工,需与小区、业委会沟通。6、雨污管道沟槽放坡开挖后已超出红线,需占用东原ARC北侧空地。届时如有相关单位阻工,需协调。7、搭建人行栈桥解决红华苑、学林佳苑B栋居民出行问题,需与街道办、业委会沟通。8、还建化粪池需占用红华苑西侧红线外道路9、还建化粪池需占用学林佳苑B栋西侧人行道,还需要封闭学林佳苑B与红华苑之间车行道。10、学林佳苑A、B栋之间雨污施工需封闭小区车行道路11、学林佳苑A栋施工需封闭小区车行道路设计工作1、结合施工时序,将隧道和雨污管道开挖的基坑槽边坡统筹设计 (含:爱德华观光电梯保护、高压铁路加固方案、电台村10层居民楼基础保护、ZNK1+000南侧2层砖楼护坡措施、桥台处雨水管道保护、W3W4段垂直开挖边坡支护设计等)前期部铁二院2、电台村10层居民楼居民出行临时梯道设计铁二院或17局3、还建化粪池深化设计,既有污水接入设计。其中爱德华医院西侧若按既有生化池加固方案实施,需微调整疏散通道、新建雨污管道位置;若按还建化粪池方案实施,需进行还建化粪池深化设计,既有污水接入设计。铁二院或17局4、红华苑、学林佳苑人行栈桥方案设计铁二院或17局5、与新建工程相配套的小区道路设计铁二院管网迁改1、DN500自来水管道征拆部、工程部产权单位、林同琰2、燃气管道3、10KV电力线4、通信线缆5、既有雨污工程部、17局第四章 工期安排计划开工日期为2016年2月16日,完工日期为2017年2月28日,总工期12个月。1、爱德华医院段(ZNK0+750ZNK0+840)该段长90m,先临时改建既有雨污管道至E连接道位置施工新建雨污管道,然后在实施E连接道施工,总工期11.5个月。具体安排为:2016年3月底完成房屋拆迁交施工场地;新建雨污管道及转换计划2016年3月1日开始,2016年5月31日结束,工期3个月;2016年5月31日前完成10KV红台、红泵线迁改;E连接道计划2016年6月1日开始,2016年10月31日结束,工期5个月;路基、挡墙、其他综合管网等2016年11月1日开始2017年1月15日结束,工期2.5个月;路面工程站南路统一实施,安排1.5个月。2、电台村段(ZNK0+840ZNK1+010)该段长170m,先实施新建雨污管道,雨污转换后迁改其他既有管网,再实施连接道、疏散通道结构,最后施工路基、其余永久管网和路面,总工期12个月。具体安排为:新建雨污管道(涉及的H连接道同时施工)及转换计划2016年2月16日开始,2016年4月15日结束,工期2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