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评级管理标准.doc_第1页
设备评级管理标准.doc_第2页
设备评级管理标准.doc_第3页
设备评级管理标准.doc_第4页
设备评级管理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ZD-207.01-2006XXXX电 厂 企 业 标 准设备评级管理标准Q/ZD-207.01-2006代替 Q/ZD-207.01-200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X电厂设备评级管理的管理职责、管理内容要求与方法、报告和记录。本标准适用于XXXX发电厂设备评级的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L 43891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化学监督制度3 管理职责3.1 生产管理部3.1.1 生产管理部是设备评级管理工作的归口部门,负责在ZJMIS设备管理系统中进行主、辅设备的技术评级的组织管理工作。3.1.2 负责贯彻、执行部颁发电厂检修规程中有关设备评级的规定和制度。并结合本厂具体情况制定有关设备评级管理的标准。3.1.3 负责将本厂设备评级最后评定结果汇总报厂技术总监、厂领导批准,然后报广州发展实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1.4 对设备技术评级结果被评为三类的设备,根据存在问题、缺陷状况,分析原因,安排列入年度设备技术改造计划或三年设备整治滚动计划中。3.2 设备管辖部门3.2.1 根据本标准的规定,查阅设备台帐、检修台帐记录,了解掌握目前设备运行的技术状况,认真作好设备评级申报工作。3.2.2 每年评级之前,将评级设备因技改增、减变动情况报生技科,由生技科负责在ZJMIS设备评级子系统中进行修改,各部门按修改后评级设备在设备评级单界面进行设备状况录入与初评。3.2.3 检修部门各专业主管(专工)负责本专业管辖范围内设备的初评工作,评审意见栏对设备技术状况升、降级主要存在问题原因说明清楚,并按程序流程送审会签。3.2.4 各部门专业主管(专工)负责相应专业设备的会签工作,并在评审意见栏对设备技术状况升、降级的主要存在问题原因补充说明。3.2.5各部门专业主管(专工)对评为三类的设备,应重点简述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做好台帐记录,以便作为下一年度设备技术改造提出申请的依据。3.3 运行部3.3.1运行部技术组各专业主管根据设备实际运行状况,对检修提出设备评级建议进行会审提出鉴定意见。3.3.2 运行部领导、技术组各专业主管参加设备技术评定工作会议。4 管理内容要求与方法4.1 设备评级是全面检查和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促进管好、用好发电设备的重要工作,是提高设备完好率的依据。4.2 设备评级的结果按设备管辖班组、部门、厂部、广州发展集团公司四级掌握。4.3 每年年底对全厂发电主设备和发电主要辅助设备进行一次技术评级。4.4 设备评级标准分为一、二、三类。其中一、二类统称完好设备。完好设备数量与参与评级的设备数量之比称为“设备完好率”。一、二类设备总台数即:设备完好率= 参与评级设备总台数4.5 设备评级必须从实际出发,以运行考验为主要依据,全面反映设备的技术状况。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职能。4.6 各类设备的评级标准4.6.1 一类设备是经过运行考验,技术状况良好,能保证安全、经济、满发的设备。主要条件为:4.6.1.1 能持续达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4.6.1.2 热效率达到设计水平或国内同类型设备的平均先进水平;4.6.1.3 各种主要运行指标及参数符合设计或有关规程的规定;4.6.1.4 设备本体没有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部件和零件完整齐全,腐蚀、磨损轻微;4.6.1.5 附属设备技术状况及运行情况良好,能保证主设备的安全、出力、效率;4.6.1.6 保护装置、信号及主要测量仪表等完整良好。指示正确,动作正常;4.6.1.7 主要自动装置能经常投入使用;4.6.1.8 主要标志、编号能满足生产要求;4.6.1.9 设备及周围环境清洁,无设备泄漏点。4.6.2 达不到一类设备标准,个别部件有一般性缺陷,但能经常安全、满发的设备为二类设备。4.6.3 三类设备是指有重大缺陷的设备,不能保证安全运行,出力降低或设备存在严重泄漏点。4.6.4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评级按部颁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的规定执行。4.6.5 水处理设备的评级按部颁化学监督制度的规定执行。4.6.6 本标准附录A为 “发电主设备评级标准”。4.6.7 本标准附录B为“发电主要辅助设备评级标准”。5 报告和记录5.1 设备评级表5.1.1 MIS中设备管理系统的设备评级子系统,是全厂设备技术评级的全过程记录,产生设备评级申请表、评审汇总表、二、三类设备汇总表等记录。5.1.2 生产管理部生技科各专业主管对评级设备进行会签提出考核意见。5.1.3 生产管理部生技科在设备技术评级全过程完成后,关闭全过程中的所有表格及评级过程中的录入、修改等功能。5.2 生产管理部生技科负责对设备评级汇总统计表XXXX电厂发电主要设备评级汇总表、XXXX电厂发电主要辅助设备评级汇总表及XXXX电厂发电主要表计评级汇总表(内容及格式要求见附录E、附录F和附录G),报厂技术总监、厂领导批准后,上报广州发展实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附加说明:本标准于1998年10月首次发布,2001年4月第一次修订,2003年7月第二次修订,2004年4月第三次修订,2006年6月第四次修订,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标准同时作废。修 订:姚志鹏审 核:郑绍宁 雷继侠 徐 丰 何绍全 张存生 谢一琼 秦连鲁 雷秀生批 准:郑建平解 释:生产管理部附录A规范性附录发电主设备评级标准A1 锅炉A1.1 一类设备A1.1.1 持续达到铭牌出力,或经上级批准的出力,并能随时投入运行。A1.1.2 效率达到设计水平,或国内同类型锅炉先进水平。A1.1.3汽温、汽压,炉膛压力,漏风系数,蒸汽品质等均能符合运行规程的规定。A1.1.4 汽包、联箱、空气预热器、受热面腐蚀或磨损轻微、受热面管道蠕胀正常。A1.1.5 锅炉本体部件、附件齐全、汽压表、汽温表、水位计、流量表、油压表、氧量排烟温度表、炉膛正、负压力表完好准确。A1.1.6 安全门、防爆门、水位报警、灭火保护等保护和信号装置完好,动作可靠、安全门不漏汽。A1.1.7主要调节装置如:汽温、汽压、回油、给水、燃烧等自动调节装置,能经常投入使用。A1.1.8 炉膛无重大缺陷,保温良好,无漏烟。A1.1.9 除尘装置运行正常,除尘效率达到设计要求或符合环境保护规定。A1.1.10 附属设备运行情况良好,保证锅炉安全,出力和效率,转动机械的振动达到“良”。A1.1.11 锅炉范围内的给水及主蒸汽管道支吊架正常,保温良好,高温高压蒸汽管道金属组织和蠕胀不超过规定,焊口无重大缺陷。A1.1.12 锅炉机组及周围环境清洁设备泄漏点基本消除,照明良好,设备编号标志齐全正确 。A1.2 二类设备A1.2.1能经常达到铭牌出力,或经上级批准的出力,并能够随时投入运行。A1.2.2效率能达到国内同类型锅炉的一般水平。A1.2.3汽温、汽压炉膛负压、蒸汽品质能符合正常运行的要求。A1.2.4汽包、联箱、空气预热器受热面及腐蚀程度在技术上允许的范围内,预热器的漏风不会影响出力。A1.2.5 汽压表、汽温表、水位计、油压表等重要表计完好、可靠,水位自动调节正常,能经常投入使用。A1.2.6安全门动作可靠。A1.2.7除尘器正常投入运行,除尘效率基本上满足环境保护规定。A1.2.8炉膛无漏烟,炉墙无严重裂纹、倾斜等缺陷。A1.2.9附属设备能保证锅炉出力和安全运行。A1.2.10锅炉范围内主蒸汽及给水管道,无影响安全的严重缺陷。A1.3 三类设备 达不到二类设备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A1.3.1 不能达到铭牌出力,或达到时运行情况极不正常,不能长期连续运行;A1.3.2 效率达不到国内同类型锅炉的一般水平;A1.3.3 汽温、汽压或蒸汽品质不能保持正常运行的要求,运行中经常超温,或因超温而达不到出力;A1.3.4 汽包、联箱受热面管有严重磨损,腐蚀超温胀粗或变形,承压部件有严重缺陷或经常泄漏,爆管尚未采取根治措施;A1.3.5 安全门动作不正常;A1.3.6 燃烧系统运行不正常或经常损坏,影响锅炉正常运行;A1.3.7 空气预热器有严重腐蚀,风量不足,影响锅炉降低出力;A1.3.8 炉墙有严重破坏,严密性很差,影响锅炉正常燃烧;A1.3.9 附属设备的重大缺陷或运行不正常,影响锅炉安全运行出力;A1.3.10 设备泄漏点比较严重;A1.3.11 有其他威胁安全运行的重大缺陷。A2 汽轮机A2.1 一类设备A2.1.1 持续地达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在各种设计工况和负荷下运行正常,并能随时投入运行。A2.1.2 热效率达到设计的水平,或国内同类型设备的先进水平。A2.1.3 机组 的振动垂直方向达到 “良”的标准,轴向振动达到合格标准,轴承温度调速油压、油质、真空系统严密性,上下汽缸温差等,运行指标均符合运行规程规定。A2.1.4 动、静叶片和喷咀完整,冲刷、腐蚀轻微、动静部分间隙符合要求,动叶片合格或虽不合格,但经长期运行考验未发生拉筋与叶片断裂等问题。A2.1.5 汽缸、转子、隔板、轴瓦等主要部件没有任何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A2.1.6 调速系统的性能,能满足技术管理法规的规定。A2.1.7 汽压表、汽温表、油压表、油温表、转速流量表、给水压力表、真空表、排汽温度等主要表计完好准确。A2.1.8各种保护联锁及信号装置等主要表计完好准确。A2.1.9 主要的自动调整装置能经常投入使用。A2.1.10 附属设备运行基本良好,没有影响主机出力、安全、经济运行的缺陷。A2.1.11 汽轮机组保温完整,设备基本上无泄漏点,设备及周围环境整洁,照明良好,设备编号、标志齐整、正确。A2.2 二类设备A2.2.1 能经常达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允许受季节影响,在短时间会出现达不到上述的出力),能随时投入运行。A2.2.2 效率达到国内同类型设备一般水平。A2.2.3 机组振动达到“合格”标准。(主要指各轴承的垂直振幅),轴承温度(或湿度),调速油压符合运行规程规定,真空严密度能满足正常运行的要求。A2.2.4 动、静叶片和喷咀基本完好,虽有些磨损、浸蚀损伤、频率不合格、拉筋断裂等缺陷,但仍能长期运行,不影响机组出力与安全运行。A2.2.5 汽缸、转子、隔板、轴瓦等主要部件有局部缺陷,尚能保证在正常大修间隔内安全运行。A2.2.6 调速系统性能基本满足技术管理法规的规定,要个别工况下虽有摆动等情况,但不影响机组并列及正常增、减负荷。A2.2.7 主要测量表计完好,尚能满足运行的要求。A2.2.8 各种主要保护联锁和信号装置完好,动作可靠。A2.2.9 附属设备基本运行正常。A2.3 三类设备达不到二类设备的标准或下列情况之一者:A2.3.1 不能达到铭牌出力,或经上级批准的出力,或能达到运行情况极不正常;A2.3.2 缺少整级的动叶,静叶或隔板;A2.3.3 汽缸、转子、隔板、轴瓦等主要部件有严重损伤,裂纹等缺陷,未进行彻底处理而影响安全运行;A2.3.4 漏汽、漏水、漏油严重,真空系统严密性差,以致影响汽机出力;A2.3.5 油质有严重恶化;A2.3.6 危急保安器动作不可靠;A2.3.7 有其它威胁安全运行的重大缺陷。A3 发电机A3.1 一类设备A3.1.1 持续地达到铭牌或经上级批准的出力,并能随时投入运行。A3.1.2 机组振动的垂直方向达到“良”的标准。A3.1.3 零部件完整齐全,定子端部绕组没有变形,垫块及绑扎紧固,定子铁芯,转子锻件,套箍及绑良好。A3.1.4 绝缘良好。定子及转子绕组直流电阻平行稳定,各项试验符合部颁“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规定,转子无层间短路或短路轻微,不影响发电机空载特性曲线,及励磁电流的变化。A3.1.5 冷却系统严密,冷却效果良好,发电机的漏氢率、水导电率、等符合“发电机的漏氢率、水导电率等”发电机运行规程的规定。A3.1.6 主励磁机良好、无振动、电刷完整良好,不跳动、不过热、整流子滑环无火花。A3.1.7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温度表主要表计完好准确。A3.1.8 差动、过流、接地、断水、负序、强行励磁、自动灭磁等主要继电保护,灭火装置等主要保护装置及信号装置部件完好,动作准确,自动调节励磁装置能经常投入90AC调节方式运行。A3.1.9 机组本体及周围环境整洁,照明良好,设备编号标志完整齐全。A3.1.10 一、二次回路及励磁回路的设备技术状态良好。A3.1.11 轴承和密封瓦运行正常,不漏油。A3.2 二类设备A3.2.1 经常达到铭牌或上级批准的出力,并能随时投入运行,风温符合规程的规定。A3.2.2 机组垂直方向振动合格。A3.2.3 零部件完整,定子端部绕组无严重油垢、变形及垫块无松动,定子铁芯及槽楔仅有局部轻微松动,转子锻件、套箍、绑线不影响安全运行。A3.2.4 电气绝缘基本良好,各项试验符合规定,不降低交流耐压试验标准,转子虽有层间短路或有发展但未引起异常运行,无必须处理的问题。A3.2.5 冷却系统虽有个别缺陷,但未影响发电机安全运行。A3.2.6 电刷情况正常,整流子、滑环基本无火花。A3.2.7 水压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温度表完好准确。差动保护、接地保护、断水保护、过流、强行励磁、自动灭磁等主要保护和灭火装置及信号动作正确可靠。自动调节励磁装置能经常投入运行。A3.2.8 一、二次回路及励磁回路设备基本完好,运行可靠。A3.2.9 轴承不漏油,油温符合规定。A3.3 三类设备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A3.3.1 不能达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A3.3.2 定子绕组绝缘不良,而需降低交流耐压标准作试验;A3.3.3 转子绕组有一点接地,转子绕组层间短路严重,影响正常运行(发电机不正常,有振动,空载特曲线及励磁电流有明显变化)必须处理;A3.3.4 定子绕组直流电阻变化,须进行处理,才能安全运行;A3.3.5 转子锻件及套箍有严重缺陷必须处理;A3.3.6 励磁机有阵发性振动,影响发电机的出力,整流子、滑环冒火花严重超过1.5级,整流子滑环直径磨损超过极限;A3.3.7 发电机有严重的漏氢、漏水,轴承严重的漏油,不能保证安全运行;A3.3.8 有其他影响安全运行的重大缺陷。A4 主变压器A4.1 一类设备A4.1.1 持续地达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渐升符合设计数值和上层油温不超过85。A4.1.2 绕组、套管和绝缘油的试验符合部颁“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标准”的规定。A4.1.3 部件和零件完全齐全,分接头开关的电气和机械性良好,无接触不良和卡涩现象。A4.1.4 冷却装置运行正常,散热器及风扇齐全。A4.1.5 电压表、电流表、温度表等主要表计部件完好、准确,差动保护、过流保护、瓦斯继电器、防爆装置等主要保护和信号装置部件完好,动作可靠。A4.1.6 一次回路设备绝缘及运行情况良好。A4.1.7 变压器本身周围环境整洁,照明良好,设备编号标志齐全。A4.1.8 不漏油或稍有轻微渗油,但外壳及套管无明显油迹。A4.2 二类设备A4.2.1 经常达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温升符合设计的数值或上层油温不超过95。A4.2.2 绕组、套管试验符合“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标准”的规定 ,绝缘油的介损比规程稍有增大或呈微酸反应。A4.2.3 部件和零部件齐全,分接头开关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良好,无接触不良或动作卡涩现象,或接触电阻稍有变化,但不影响安全运行。A4.2.4 冷却装置运行正常,不影响变压器出力。A4.2.5 电压表、电流表、温度表等主要表计部件完好、准确、差动保护、过流保护、防爆装置等主要保护和信号装置部件完好,动作可靠。瓦斯继电器重瓦斯未投入跳闸。A4.2.6 一次回路设备运行正常。A4.3 三类设备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A4.3.1 达不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A4.3.2 绕组和套管绝缘不良需降低预防性耐压试验标准;A4.3.3 漏油严重;A4.3.4 部件,零件不齐全,影响出力或安全运行;A4.3.5 分接头开关的电气或机械性能不良,接触电阻不合格或有卡涩;A4.3.6 差动、过流、瓦斯保护不可靠;A4.3.7 变压器油中含有乙炔及可燃气总量超过规定,且乙炔及可燃气总量月增长速度超过规定;A4.3.8 有其他威胁安全的重大缺陷。附录B规范性附录发电主要辅助设备评级标准B1 转动机械B1.1 一类设备B1.1.1设备达到额定或上级批准的出力,经济效果达到设计要求,设备性能良好,压力、温度等主要参数符合规程规定,振动达到“优良”标准,调整灵活,能随时投入运行。B1.1.2 设备零件、部件、安全装置、保温完整齐全,装配良好,各种标志、铭牌、编号齐全。B1.1.3 易磨损的主要部件,磨损值不超过质量标准。B1.1.4 主要表计(温度表、压力表、电源表等)完好、准确;主要自动、远操联接、保护和信号装置部件完好,运作可靠。B1.1.5 设备及周围环境清洁无油后,润滑良好,无泄漏点。B1.1.6 运行、检修、试验技术资料基本完整,主要技术数据及常用的图纸基本齐全准确。B1.2 二类设备B1.2.1 设备达到额定或上级批准的出力,压力、温度等均符合规定,振动达到“合格”标准,能随时投入运行。B1.2.2 设备零件、部件、安全装置完整、齐全、装置良好,各种标志、铭牌编号较齐全,基本消灭泄漏点。B1.2.3 易磨损的主要部件,磨损值能满足设备安全运行要求。B1.2.4 主要表计完好准确,主要自动、保护和信号装置完好,动作可靠。B1.2.5 运行、检修、试验技术资料基本完整,主要技术数据及常用的图纸基本齐全准确。B1.2.6 一年内非计划停运临修次数达二次(不包括磨煤机磨损到期检修)。B1.3 三类设备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或出力降低,效果很差或有其他严重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均为三类设备。B2 非转动机械(包括各种管道、阀门、受压容器等)。B2.1 一类设备B2.1.1 设备能持续达到铭牌出力,经济效果达到设计要求。B2.1.2 主要汽水管道支吊架、补偿装置完好,无振动、变形,部件无损伤,无错用材质、钢号现象,内部无积存物,磨损值在允许范围内。B2.1.3 烟灰、煤粉管道内部畅通,其磨损值不超过允许规定。B2.1.4 阀门及法兰严密要靠,阀门开关灵活。B2.1.5 设备的安全附件(如安全门、防爆门、蠕胀测点等)齐全可靠。B2.1.6 各种表计、测验仪器、自动装置零件完整、准确可靠。B2.1.7 设备清洁,色环与介质流动方向标志明确,保温完好,无泄漏点。B2.1.8 检修与改进技术记录,动行、试验记录基本齐全。B2.2 二类设备B2.2.1 设备能达到铭牌出力。B2.2.2 主要汽水管道支吊架、补偿装置符合要求,无振动、显著变形,无错用材质、钢号现象,并无严重积存物及严重腐蚀。B2.2.3 烟灰、煤粉管道内部畅通,其磨损值满足运行要求。B2.2.4 阀门、法兰有轻微泄漏,但不影响安全运行。B2.2.5 设备的安全部件齐全可靠。B2.2.6 主要表计及自动装置零件完好,准确可靠。B2.2.7 检修及改进技术记录、运行、试验记录基本齐全。B2.2.8 一年内非计划停运临修达二次。B2.3 三类设备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出力降低,效率很差,或有其它严重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均属三类设备。B3 电动机设备(包括20千瓦以上电动机)B3.1 一类设备B3.1.1 设备持续达到铭牌出力,能随时投入运行。B3.1.2 设备性能良好,温升不超过规定,振动达到“优、良”标准,直流电机电刷不跳动,不过热,整流子无火花。B3.1.3 设备零部件完整齐全,装配良好,冷却系统完整,冷却效果良好。B3.1.4 绝缘良好,各项试验符合试验规程规定。B3.1.5 电压表、电流表、温度表指示准确,保护和信号装置部件完好,动作可靠,二次回路图纸与实际相符。B3.1.6 设备及线圈端部无油垢,轴承运行正常不漏油。B3.1.7 设备整洁,油漆完好,标志及编号清晰齐全。B3.2 二类设备B3.2.1 设备通达到铭牌出力,并能随时投入运行。B3.2.2 温升、振动合格。B3.2.3 部件、零件完整,装配良好或有个别部件有轻微振动,但不影响安全运行。B3.2.4 电气绝缘合格。定期预防性试验中个别项目不完全符合规定,但数值较稳定,不降低耐压试验标准。B3.2.5 主要表计完好,准确好用,主要保护和信号装置完好,动作可靠,二次回路图纸基本齐全,与实际图相符。B3.3 三类设备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或定子线圈绝缘不合格,因而降低耐压试验标准或设备有缺陷,要求监督使用的设备。B4 电气设备(包括6KV及以上开关、刀闸、母线、电容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蓄电池、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