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高教园区建设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doc_第1页
温州高教园区建设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doc_第2页
温州高教园区建设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doc_第3页
温州高教园区建设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州高教园区建设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 周健民20世纪90年代以来,温州政府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适时创办了大学城,并按高标准的思路进行了建设。高教园区为各高校教学资源搭建了一个相互共享的合适平台,为营造浓郁多彩的大学文化提供了的合适区域。高教园区建设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加速学习型城市建设方面,在增强城市的教育、文化、科技功能,促进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保持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深远作用。高教园区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温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今,大学城已成为了浙南闽北地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现内设有温州医学院、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温州大学、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六所高校,学生总数近5万多人。但与社会对温州高教事业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温州高教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校园占地面积达不到标准,制约学校生存及发展。一所合格的大学,其各方面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相关评估标准。根据评估指标,目前温州高教园区内部分学校的占地面积已达不到规定的标准(生均0.10亩),其中某高校现有学生1.46万人,生均占地面积只有0.076亩/生,而另一高校的生均占地面积更少,只达到0.071亩/生,严峻的校园用地与环境已严重制约学校生存及发展。以2006年高教园区各高校的招生规模为基数,即使以后不扩招(即不考虑十一五期间招生计划增长因素),至2010年末,温州高教园区各高校校园生均占地面积都将严重低于教育部颁发的评估标准,已直接威胁到办学的可持续发展,个别学校甚至会达到办学红牌警告的严重地步。目前我省其他高校的生均占地面积大部分高于我市各高校的水平。就以生均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浙江工业大学来说,也达到了0.104亩/生;宁波大学也达到了0.108亩/生。温州高等院校生均占地面积表学校在校生占地面积(亩)生均占地面积(亩/生) 温州医学院896211200.076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5720温州大学1195825450.102温州大学城市学院5000温州大学瓯江学院8042温州职业技术学院70465000.071浙江省高等院校生均占地面积表学校在校生占地面积(亩)生均占地面积(亩/生)浙江大学3931280000.204浙江林学院1684526200.156台州学院1248018800.151浙江师范大学2365633760.143浙江科技学院1507320000.133浙江海洋学院1294915000.116宁波大学2725029500.108浙江工业大学3057831860.104浙江理工大学2113320050.095浙江工商大学2174720450.094温州医学院1460011200.0772、园区与周边杂乱无章的人居环境,影响了园区整体形象。能否建造高品位的园区环境以吸引各方面的支持,事关高教园区建设的成败。高品位的园区环境一般由宜人的气候、优美的环境、高品质的住宅等要素构成。温州高教园区选址茶山生态园区应该说,为温州建成高档次的高教园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大学城周边杂乱无章的环境和无序的乡村建筑,破坏了整体形象。温州高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各种形式的投入及支持,高教园区环境作为我市及高教事业的“窗口”,事关我市及高教事业的整体形象与层次,直接影响各级领导、国内外学术团队对我市及高教事业的印象甚至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高教事业及高教园区的可持续发展。3、园区后勤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大学研究氛围的形成。由于园区占地面积不够,致使部分学校没有建造教工宿舍等后勤配套设施,这带来的结果是使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因城市的空间距离而变得不易,甚至情感疏远。一个缺乏教师充分参与的大学文化是不健全的。尤其是一些理工科、医学类的科研,需要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共同探索,“日夜兼程”不中断地研究才能出成果。现在由于园区内后勤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导致一些大学内的研究氛围难以形成,科研难出成果。4、高教园区前期征地过程中遗留的问题,影响了高教园区后续发展。高教园区已建成数年,然而,园区前期征地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还悬而未决,政府在征完土地后,没有按前期达成的协议落实村民的要求,致使茶山街道村民经常成群结队,特别是在学期末和年关接近时期,到各大高校进行“静坐”或“闹事”,提出很多要求,妨碍了各高校正常的办公秩序,同时严重影响了园区后续发展。二、几点建议(一)把高教园区(包括茶山)与比邻的三洋湿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建设。在考虑高教园区规划优化及建设方案时,首先考虑温州高等教育的需要,同时应将它与园区(包括茶山)比邻的三洋湿地的规划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考虑,并把这建设方案作为下一阶段温州市的重点规划来实施。并把这建设方案作为一个能反应温州城市面貌主要特色及亮点(温州旧城或新城建设已经难以体现温州特色及亮点)、作为下一阶段温州市的重点规划来实施。在规划中,把文化、娱乐、商业、休闲、旅游布点进行有效的结合,使该区域成为温州具有一定文化层次、人文背景的秀丽的生态园及休闲、旅游胜地。(二)尽快解决高教园区前期征地遗留问题,对高教园区附近村庄进行全面改造。要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尽快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落实征地拆迁协议,总理已答应村民的条件,切实解决失地村民的后顾之忧。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教园区附近村庄进行整治改造,重新规划园区内余下的土地和整理出的村里土地,并制定村民参股经营的失地农民安置政策,使高校与村民达到双赢。把附近村庄打造成与三洋湿地和高教园区融为一体的配套完善的有机组成部分。(三)充分利用温州丰裕的民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