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运用多媒体的得与失.doc_第1页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运用多媒体的得与失.doc_第2页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运用多媒体的得与失.doc_第3页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运用多媒体的得与失.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运用多媒体的得与失南京市百家湖中学 戎海燕【摘要】历史是由鲜活的人物、事件组成的,如何凸显历史课生动、有趣的一面,改变历史课“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距离感和朦胧色彩,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师探讨的问题,其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一项。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方面我曾做了些尝试,有些收获,我将其归纳为“八得四忌”,即八大优点和四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八大优点指科学性、直观性、趣味性、情境性、动态性、节奏性、艺术性、实效性;四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一忌不科学;二忌喧宾夺主;三忌杂乱无章;四忌不留“白”。【关键词】历史课堂 多媒体 八得四忌历史是由鲜活的人物、事件组成的,如何凸显历史课生动、有趣的一面,改变历史课“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距离感和朦胧色彩,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师探讨的问题,其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一项。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方面我曾做了些尝试,有些收获,我将其归纳为“八得四忌”,即八大优点和四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分述如下。一、科学性“因材施教”这句大家熟悉得有点陈词滥调的话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不同的课程教材必须用不同的形式教育、不同的教育阶段也有不同的教学形式。一般来说,概括性、规律性知识宜采用发现式教学;事实、现象、过程性的知识宜采用传授式教学。而初中历史教材侧重趣味性,以历史人物事件过程性知识为主,理论分析要求不高,它的编写符合了初中学生重直观感受,逻辑分析能力不足的生理心理特点。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上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直观形象地多媒体演示教学是符合初中历史教材特点和初中生心理生理特征的,所以是具有科学性的。融文字符号、声音、图片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符合对人脑的科学使用。科学证明人脑有分工,左半球是负责语言、数字、逻辑等信息的“数字脑”,右半球是负责处理如图像、模型、音乐等信息的“模拟脑”。多媒体教学可使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相结合共同参与信息处理,同时刺激大脑两半球,使思维交往频率加快,较之传统的讲述法更符合科学,更能充分发挥大脑的功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二、直观性多媒体演示教学可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文献资料、历史地图、历史现象的模拟动画以及历史纪录片等多种信息,把不可再现的历史现象,重新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棘手的事物简单化、平板的形象立体丰满化。如在讲新中国的外交时,我用多媒体制作了三个图表,用了香港回归、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尼克松访华四个录像片段和四幅少数民族参政议政、幸福生活及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照片,通过准确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的“看本”,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见其人、睹其物、闻其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唤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极大的优化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三、趣味性学生注意力集中与否是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历史是一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科,有很强的趣味性。但传统的单一死板的接受性学习,容易使学生厌倦,丧失对原本兴味盎然的历史学科的兴趣。而融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的多媒体演示教学,可将灿若群星的历史人物、图片绘画、新闻报道、知识竞赛、游艺活动、影视的收听收看等融入历史课堂,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察感悟历史,进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探幽索隐、深化知识、发现规律。在调动学生有意注意的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以直接兴趣为基础的无意注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四、情境性精心创设的历史情境,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热情,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使学生跨越时空、地域的鸿沟,拨动学生的情感,从内心自然接受和形成历史观感。过去单靠教师的语言讲授创设历史情境,有点苍白和单调,如今多媒体演示教学可图文并茂、声情兼具地再现历史情景,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多了些内心体验和感受,更利于将形象与思维融为一体。如在讲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中的“一国两制”时,我先放了段香港回归升旗录像,让学生再度体验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情景,回顾完港澳回归后,同学生共同探讨了“一国两制”的有关问题,然后,我展示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居台湾思念故乡,于辞世前两年写下的诗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让学生读,体味其中滋味。短短几分钟,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和渴望、期盼统一的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少同学还就台湾统一问题发表了见解。通过这段学习,学生接受了情感教育的洗礼,由情入史,由史生理,道德和心理品质得到了熏陶和培养,使“教”与“化”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五、动态性变化的事物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抓住人们的注意力。从人们的视觉上来说,传统的教学是静态的,不利于调动人们的各项器官为学习服务,而多媒体演示教学有很强的动态性,可通过设定、Flash动画、影视等手段,化静为动、化死为活,调动人们的视听器官为学习服务。如讲新航路开辟时,我用动画将新航路的开辟再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看到四位航海家的形象和船队的航行路线。这种模拟,使教师少费口舌,学生一目了然、兴趣盎然,提高了教学效果。六、节奏性历史课内容多、头绪杂,受课时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常常陷入忙于板书、忙于描述那些学生看不到的人和事、忙于讲解那些学生费解的概念,结果也只是完成了基础知识的传授,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锻炼。而多媒体演示教学通过呈现事先准备好的储存在电脑中的板书、图像图形、影视音乐等信息,不仅省出了板书的时间,而且直观形象的图文影视、图示板书将教师费尽口舌描绘讲解的人、事和概念以形象化、简单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知识容量增大,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七、艺术性多媒体教学是教育、技术、艺术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精心设计的板书是帮助学生撬开智慧大门的杠杆,但传统教学,由于受教师字体、时间、黑板的限制,一时匆忙信笔涂鸦,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演示教学所出示的是事先精心准备好的板书,字体美观适中,还可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颜色和布局,这种醒目、美观、鲜明、合理的板书能使学生形成视觉快感,得到美的享受,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对学习不无裨益。同时,教学中穿插的精美图片、优雅音乐也能给学生美的熏陶。八、实效性历史的功用不在于记住那些陈尸枯骨、琐碎的事件,学生也不是装载知识的书橱。历史的功用而在于借鉴和启迪。传统教学中,教师常疲于完成教材上基本知识的传授,而较少顾及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而多媒体教学有容量大、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节奏紧凑的特点,为教师灵活机动的教学、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学生创新思想和探索精神的培养、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创造了条件,学生不再是一个书橱,而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习可以品味人生,思索现实、预测未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伦理观,通过潜移默化,影响其人生发展的轨迹。多媒体教学正以其独特的、不容忽视的功能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但在使用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走入误区,犯下大忌。一忌不科学科学性是任何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都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首先,历史学科有其科学性、真实性。眼下有关历史的影视、资料、图片举不胜数,对多媒体教学的确提供了方便,但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状况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选材时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要鱼目混珠,以不真实的内容误导学生,导致自食恶果,事倍功半的情况出现。其次,在材料运用上要科学。一节课仅45分钟,教师要精于取舍,避免把一节课变成一个电脑材料展示课,应选取最典型最具有说服力的材料进行展示,切换频率不可太快,要给学生反应的时间;声音不要多,录像要剪辑适当,播放不宜过多过长,要给学生有思考的余地、联想的空间。再次,在课件设计上要科学。不要单纯追求课件制作的新奇生动,把多媒体课变成一个音响、动画的大杂烩,搞得花俚胡俏的,而与教学内容、目的不符。应符合课堂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和合理美观的要求。最后,课件运用要科学。教师为教学方便会设计一系列的链接,这些链接的设计应以易用为宗旨,应简单易行,否则会出现找不着链接或按错链接,手忙脚乱的局面。二忌喧宾夺主多媒体教学如只是黑板和教科书的搬家,由“人灌”改为“机灌”,这也是严重违背教学宗旨的。如今不少多媒体演示教学一味追求材料的数量,教学密度过大、屏幕切换过频,繁多的资料使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繁杂的音响、动画充满课堂,结果媒体占据的课堂教学时间比例过大,从头到尾的演绎,很难突出重点、浅化难点,教师的讲解阐述、启发诱导被挤掉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参与教学被忽略了,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会使教学效果受到直接影响。必须切记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手段。三忌杂乱无章无目的、无脉络是多媒体演示教学的大忌。无再现性、纷杂的显示教学只会导致学生头脑中堆砌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材料,而无法在稍纵即逝的信息中把握一节课的知识结构、线索,也就不可能从这种学习中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无法形成整体全面的概念,学习效率自然不高。所以在多媒体演示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整体性、系统性强的图示法板书,把所有的杂乱无章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按纵向、横向或逻辑关系拉成线,连接起来,使其系统有序化,构建起知识框架,推动学生思维从线型思维向网络型和立体型思维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四忌不留“白”中国的美术作品非常讲究布“白”,艺术的高层境界不仅在形似神似上,还在这布“白”中留下可供人瑕想、揣摩、探究的空间。多媒体历史教学也同样要注意布“白”留给学生消化、思考、想象、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这是至关重要的。常言道:“贪多嚼不烂。”让眼花缭乱的学习内容在学生面前匆匆而过,必然会出现忙于接受,无力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