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 出口货物退(免)税及其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含义,理解和熟悉国家对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规定,掌握不同企业、不同类型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不同计算方法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第4章 出口货物退(免)税及其会计核算,第4章 出口货物退(免)税及其会计核算,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本章结构,4.4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纳税申报,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对报关出口的货物免征和(或)退还其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即对增值税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对消费税出口货物免税。 出口货物退(免)税具有以下特点。 1. 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 2. 适用范围相对狭窄 3. 计算相对复杂,4.1.1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概念及特点,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管理办法规定:对出口的凡属于已征或应征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退(免)税的货物和出口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普通发票的部分货物外,都是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货物范围,均应予以退还已征增值税和消费税或免征应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4.1.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适用范围,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退(免)税的出口货物应具备四个条件: (1) 必须是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 (2) 必须是报关离境的货物。所谓报关离境,即出口,就是货物输出海关,这是区别货物是否应退(免)税的主要标准之一。 (3) 必须是在财务上作为销售处理的货物。出口货物只有在财务上作为销售后,才能办理退税。 (4) 必须是出口收汇并已核销的货物。,4.1.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适用范围,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1. 出口免税并退税,4.1.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政策,1) 下列企业出口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给予免税并退税 (1)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 (2) 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收购后直接出口或委托其他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 (3) 特定出口的货物。,2) 对生产企业出口的下列四类产品,视同自产产品,其增值税给予退(免)税,(1) 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视同自产货物办理退税: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使用本企业注册商标或外商提供给本企业使用的商标;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2) 生产企业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配套出口的产品,若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视同自产产品办理退税:用于维修本企业出口的自产产品的工具、零部件、配件;不经过本企业加工或组装,出口后能直接与本企业自产产品组合成成套产品的。,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2) 对生产企业出口的下列四类产品,视同自产产品,其增值税给予退(免)税,(3) 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可认定为集团成员,集团公司(或总厂,下同)收购成员企业(或分厂,下同)生产的产品,可视同自产产品办理退(免)税:经县级以上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为集团公司成员的企业。或由集团公司控股的生产企业;集团公司及其成员企业均实行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集团公司必须将有关成员企业的证明材料报送给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2) 对生产企业出口的下列四类产品,视同自产产品,其增值税给予退(免)税,(4) 生产企业委托加工收回的产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视同自产产品办理退税:必须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或者是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再委托深加工收回的产品;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委托方执行的是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委托方与受托方必须签订委托加工协议,主要原材料必须由委托方提供,受托方不垫付资金,只收取加工费,开具加工费(含代垫的辅助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3) 出口应税消费品免税并退税的政策,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购进应税消费品直接出口,以及外贸企业受其他外贸企业委托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实行免税并退税。,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2. 出口免税不退税,4.1.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政策,1) 下列企业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给予免税,但不予退税,(1) 属于生产企业的小规模纳税人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 (2) 外贸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普通发票的货物出口,但对规定列举的12类(抽纱、工艺品、香料油、山货、草柳竹藤制品、渔网渔具、松香、五倍子、生漆、鬃尾、山羊板皮、纸制品)出口货物考虑其占出口比重较大及其生产、采购的特殊因素,特准退税。 (3) 外贸企业直接购进国家规定的免税货物(包括免税农产品)出口的。,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2. 出口免税不退税,4.1.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政策,2) 下列出口货物,增值税免税但不予退税,(1) 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即原材料进口免税,加工自制的货物出口不退税。 (2) 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内销免税,出口也免税。 (3) 出口卷烟: (4) 军品以及军队系统企业出口军需工厂生产或军需部门调拨的货物免税。 (5) 国家规定的其他免税货物。,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2. 出口免税不退税,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型企业自营出口或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的应税消费品,依据其实际出口数量免征消费税,不办理退税。,3) 出口应税消费品免税不退税的政策,4.1.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政策,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1) 除经批准属于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以外,下列出口货物增值税不免税也不退税,(1) 国家计划外出口的原油。 (2) 援外出口货物(自1999年1月1日起,对一般物资援助项下出口货物,仍实行出口不退税政策;对利用我国政府的援外优惠贷款和合作项目基金方式下出口的货物,比照一般贸易出口,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3) 国家禁止出口的货物,4.1.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政策,3. 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2) 出口应税消费品不免税也不退税的政策,除生产企业、外贸企业外的其他企业(具体是指一般商贸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一律不予退(免)税。,4.1.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政策,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出口货物的退税率是出口货物的实际退税额与退税计税依据的比例。由于增值税与消费税在征税范围及税收管理规定上的不同,导致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存在一定的差异。,1. 增值税的出口退税率,2. 消费税的出口退税率,4.1.4 出口货物的退税率,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1. 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管理,4.1.5 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1) 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 对外贸易经营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商务部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的规定办理备案登记后,没有出口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委托出口自产货物(含视同自产产品,下同),应分别在备案登记、代理出口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资料,填写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表,到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1. 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管理,4.1.5 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2) 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及受理 出口商应在规定期限内收齐出口货物退(免)税所需的有关单证,使用国家税务总局认可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电子申报系统生成电子申报数据,如实填写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表,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手续。逾期申报的,除另有规定者外,税务机关不再受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申报,该补税的应按有关规定补征税款。,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1. 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管理,4.1.5 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审核及处理,重点审核的凭证如下。 (1) 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 (2) 代理出口证明。 (3) 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 (4) 出口收汇核销单(或出口收汇核销清单,下同)。 (5) 消费税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2. 出口货物退(免)消费税管理,4.1.5 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出口货物退(免)消费税的管理除符合上述增值税的相关规定外,还应遵循下列管理规定:即出口的应税消费品办理退税后发生退关,或者国外退货进口时予以免税的,报关出口者必须及时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补缴已退的消费税税款。,纳税人直接出口的应税消费品办理免税后发生退关或国外退货,进口时已予以免税的,经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暂不办理补税,待其转为国内销售时,再向其主管税务机关申报补缴消费税。,第4章 出口货物退(免)税及其会计核算,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本章结构,4.4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纳税申报,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1. “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1. “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具体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如下。 1) 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1. “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其中: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 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1. “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2) 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其中: 免抵退税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1. “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3) 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1) 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 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1. “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例4-1】 某自营出口的化工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2006年4月的有关经营业务为: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3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51万元,货已验收入库。上月末留抵税款5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50万元;收款175.5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300万元。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1. “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解析】 (1)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300(17%-13%)=12万元 (2) 当期应纳税额= l5017%-(51-12)-5= 25.5-39-5=-18.5万元 (3)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30013%=39万元 (4) 当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18.5万元 (5) 当期免抵税额=39-18.5=20.5万元,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1. “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例4-2】 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2006年6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5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货已验收入库。上期末留抵税款7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50万元,收款175.5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300万元。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1. “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解析】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300(17%-13%)=12万元 (2) 当期应纳税额=15017%-(85-12)-7 = 25.5-73-7=-54.5万元 (3)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 =30013%=39万元,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1. “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4)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39万元 (5) 当期免抵税额=39-39=0万元 (6) 月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15.5(54.5-39)万元。,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1. “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例4-3】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2006年6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4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额68万元,货已验收入库。当月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200万元。上期末留抵税款12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200万元,收款234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400万元。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1. “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解析】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 200(17%-13%)=8万元 (2)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400(17%-13%)-8=8万元 (3) 当期应纳税额=20017%-(68-8)-12 =34-60-12=-38万元 (4)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20013%=26万元,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1. “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5)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 =40013%-26=26万元 (6)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即该企业应退税额=26万元 (7) 当期免抵税额=26-26=0万元 (8) 月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12(38-26)万元。,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1. “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例4-4】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2006年6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4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额68万元,货已验收入库。当月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200(100)万元。上期末留抵税款12(10)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200(500)万元,收款585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400万元。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1. “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解析】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 100(17%-13%)=4万元 (2)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400(17%-13%)-4=12万元 (3) 当期应纳税额=20017%-(68-12)-10 =34-56-10=-32万元 (4)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10013%=13万元,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1. “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5)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 =40013%-13=39万元 (6)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即该企业应退税额=32万元 (7) 当期免抵税额=39-32=7万元,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2. “先征后退”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1) 一般贸易“先征后退”的计算办法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还增值税应依据购进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所注明的进项税额和出口货物对应的退税率计算。 应退税额 =外贸收购不含增值税购进金额退税率,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2. “先征后退”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2) 外贸企业收购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的计算 (1) 取得普通发票特准退税的货物出口应退税的计算。凡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持普通发票特准退税的抽纱、工艺品等12类出口货物,考虑其占出口比重较大及生产、采购等特殊原因,同样实行销售出口货物的收入免税,并退还出口货物进项税额的办法。 其计算公式为 应退税额=普通发票所列(含增值税)销售金额 (1+征收率)6%或5%,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2. “先征后退”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2) 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出口货物应退税的计算。由于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注明不含税价格,因此,可直接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计算应退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退税额 =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6%(或5%),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2. “先征后退”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3) 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的计算 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报关出口的货物,按购进国内原辅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金额,依原辅材料的退税率计算原辅材料应退税额。支付的加工费凭受托方开具货物的退税率,计算加工费的应退税额。,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2. “先征后退”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例4-4】 某外贸公司2006年3月份购进及出口情况如下:第一次购电风扇500台,单价150元/台;第二次购进电风扇200台,单价148元/台(均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将两次外购的电风扇700台报关出口,离岸单价20美元/台,此笔出口已收汇并做销售处理(美元与人民币比价为18.30,退税率为13%)。计算该企业的应退税额。 【解析】 应退增值税=(500150+200148)13%=13 598元,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2. “先征后退”的计算方法,4.2.1 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计算,【例4-5】 某进出口公司2006年4月购进某小规模纳税人纸制品全部出口,普通发票注明金额5 000 元;购进另一小规模纳税人西服600套全部出口,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注明金额6 000元,计算该企业的应退税额。 应退增值税=5 000(l+6%)6%+6 0006% =643.02元,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4.2.2 出口货物消费税退(免)税计算,(1) 属于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应依照外贸企业从工厂购进货物时征收消费税的价格计算应退消费税税款,其公式为 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货物的工厂销售额税率,(2) 属于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应依货物购进和报关出口的数量计算应退消费税税款。其公式为 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数量单位税额,属于复合计税的,将上述两式合一。,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4.2.2 出口货物消费税退(免)税计算,【例4-6】 某外贸企业从某化工厂购进化妆品出口,购进时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消费税专用缴款书列明的购进单价为55元,数量为2 800套,进项税额、消费税额分别是26 180元、46 200元。本期出口购入的该批化妆品2 000套。计算其应退消费税额。 应退消费税额=2 0005530%=33 000元,第4章 出口货物退(免)税及其会计核算,4.1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4.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本章结构,4.4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纳税申报,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退(免)增值税会计账户的设置,4.3.1 会计账户设置,为了核算免、抵、退税情况,出口企业应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下设置有关明细账户,还应设置“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如下明细项目。,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会计账户的设置,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退(免)增值税会计账户的设置,4.3.1 会计账户设置,(1)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明细项目:企业货物出口后,按规定计算的应免抵税额,借记本项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退(免)增值税会计账户的设置,4.3.1 会计账户设置,(2) “出口退税”明细项目:记录企业凭有关单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应收的出口退税款及应免抵税额。出口货物应退回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退税后又发生退货、退关而补缴已退税款时用红字登记。,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退(免)增值税会计账户的设置,4.3.1 会计账户设置,(3) “进项税额转出”明细项目:企业在核算出口货物免税收入的同时,对免税收入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的“不得抵扣税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本明细账户。,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退(免)增值税会计账户的设置,4.3.1 会计账户设置,(4) “转出多交增值税”明细项目:对按批准数进行会计处理的,其月末转出数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对按申报数进行会计处理的,其月末转出数为按公式计算的“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按税务会计方法处理时,月末应将其余额全部转出,转出后无余额。,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退(免)增值税会计账户的设置,4.3.1 会计账户设置,2)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会计账户的设置 外贸企业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国内采购出口货物、不得抵扣税额、缴交税费等会计事项。因此,在其会计处理中,主要涉及“进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明细项目。,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当出口货物退税率与购进货物的税率不一致时,将计算出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计入出口货物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将按适用退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扣除实际退回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批准应予退回的增值税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出口退税”科目。,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例4-7】 以【例4-1】为例,该化工企业做会计处理如下。 (1) 购进货物时: 借:原材料 3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 000 贷:银行存款 3 510 000 (2) 货物出口时: 借:应收账款 3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 3 000 000,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3) 结转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退税差额 12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120 000 (4) 货物内销时: 借:银行存款 1 75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1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 000,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5) 申报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时: 借:应收出口退税 18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0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90 000,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例4-8】 以【例4-2】为例,该生产企业做会计处理如下。 【解析】 (1) 购进货物时: 借:原材料 5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850 000 贷:银行存款 5 850 000,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2) 货物出口时: 借:应收账款 3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 3 000 000 (3) 结转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退税差额 12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20 000,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4) 货物内销时: 借:银行存款 1 75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1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 000 (5) 申报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时: 借:应收出口退税 39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90 000,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结转留抵税额: 借:应缴税费未缴增值税155 000 贷:应缴税费增值税(转出多缴税额) 155 000,4-3业务的会计处理,(1)购进材料: 借 :材料 4 000 000 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 680 000 贷:银行存款 4 680 000 (2)货物出口 借:应收账款 4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 4 000 000 (3)内销: 借:银行存款 2 34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2 000 000 应缴税费-销项税额 340 000,(4)结转不得免征抵扣的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退税差额 80 000 贷:应缴税费进项转出 80 000 (5)申报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 借:应收出口退税 260 000 贷: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出口退税) 260 000,4-4业务的会计处理,(1)购进材料: 借 :材料 4 000 000 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 680 000 贷:银行存款 4 680 000 (2)货物出口 借:应收账款 2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 2 000 000 (3)内销: 借:银行存款 2 34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2 000 000 应缴税费-销项税额 340 000,(4)结转不得免征抵扣的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退税差额 120 000 贷:应缴税费进项转出 120 000 (5)申报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 借:应收出口退税 320 000 应缴税费-增值税(出口抵内销)70 000 贷: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出口退税) 390 000,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2.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外贸企业自营出口业务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按照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应收出口退税时,借记“应收出口退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收到出口退税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出口退税”科目。,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2.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外购货物直接出口免出口销售环节增值税,按规定的退税率退国内采购环节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不予抵扣或退税部分转入出口货物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1) 外贸企业自营出口业务,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2.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例4-9】 某外贸进出口公司当期收购甲产品100件,专用发票上价款500万元,税款85万元,合计585万元。当月合计出口90件,出口FOB价折合人民币700万元,购进出口产品取得运输发票金额1万元。所有货款、运费均以存款付讫。在规定时间内办妥退税事宜,退税率13%,已收到退税款。该公司进行如下会计处理。,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2.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解析】 (1) 购进甲产品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 000 在途物资 5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5 850 000 (2) 甲产品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 5 000 000 贷:在途物资 5 000 000,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2.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3) 出口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 7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 000 000 (4) 支付运费时: 借:销售费用 9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2.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5) 结转销售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4 500 000 贷:库存商品 4 500 000 (6) 计算不予退税的税额时: 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90(85+0.07)100 -90(500100)13% =18.063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180 63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80 630,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2.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7) 计算应退增值税额时: 应退税款=90(500100)13%=58.5万元 借:应收出口退税 58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85 000 (8)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585 000 贷:应收出口退税 585 000,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2) 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业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接受生产企业或其他外贸企业委托,代理出口货物的,由委托方办理退免税,受托方(即外贸企业)只对代理收取的手续费缴纳营业税。,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2) 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业务,【例4-10】 某进出口公司接受某玩具厂委托,为其代理出口一批玩具,出口离岸价格80 000美元,代垫运费1 000美元(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8.00),收取代理手续费为离岸价格的1%,从划转的结汇款中扣除。该公司进行如下会计处理。,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2) 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业务,【解析】 代理手续费=80 0008.001%=6 400元 划付玩具厂款额=80 0008.00-1 0008.00-6 400=625 600元 (1) 支付代垫运费时: 借:应收账款(1 0008.00) 8 000 贷:银行存款 8 000,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2) 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业务,(2) 向玩具厂支付款项时: 借:应付账款 64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代理出口 6 400 银行存款 625 600 应收账款 8 000 (3) 收到银行结汇通知时: 借:银行存款 640 000 贷:应付账款 640 000,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3) 外贸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特准退税出口货物的会计处理,【例4-11】 某土产进出口公司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入山货一批用于出口,金额50 000元,小规模纳税人开来普通发票。土产公司已将该批山货出口完毕,有关出口应收的全套凭证已经备齐。该公司进行如下会计处理。,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3) 外贸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特准退税出口货物的会计处理,【例4-12】 假定【例4-11】中,土产公司取得小规模纳税人所在地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列明抵扣金额51 282.05元,税额3 076.92元,其余不变。,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3) 外贸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特准退税出口货物的会计处理,【解析】 (1) 外贸企业应依据购进山货的增值税发票上列明的进项金额和退税率计算退税额: 应退税额=51 282.056%=3 076.92元 借:应收出口退税 3 076.9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 076.92,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4.3.2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3) 外贸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特准退税出口货物的会计处理,(2) 收到退税: 借:银行存款 3 076.92 贷:应收出口退税 3 076.92,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4.3.3 出口货物消费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有进出口经营权生产企业直接出口自产应税消费品时,按规定予以免税,不计算应缴消费税,但要办理增值税退(免)税申报。生产企业将应税消费品销售给外贸企业,由外贸企业自营出口的,双方各自进行如下会计处理。,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4.3.3 出口货物消费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1. 生产企业,销售时,反映应缴消费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4.3.3 出口货物消费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2. 自营出口的外贸企业,(1) 申请退税时: 借:应收出口退税 贷:主营业务成本 (2) 实际收到退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4.3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4.3.3 出口货物消费税退(免)税的会计处理,2. 自营出口的外贸企业,(3) 出口后,若发生退关或退货: 记录应补缴已退消费税税款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收出口退税 实际补缴退税款时: 借:应收出口退税 贷:银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怀化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机械与动力工程岗
- 中国广电达州市2025秋招财务审计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天水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财务资产岗
- 中国广电昆明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财务审计类
- 全科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产后出血考试题及答案
- 吕梁市中石油2025秋招写作申论万能模板直接套用
- 辽源市中石化2025秋招网申填写模板含开放题范文
- 中国广电盐城市2025秋招行业常识50题速记
- 大唐电力四平市2025秋招法学专业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十年(2016-2025)高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动词的时态、语态和主谓一致(全国)(解析版)
- 【幼儿园自主游戏开展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研究6500字(论文)】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牛羊肉供货合同模板2025年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课件
- 钢筋锈蚀原理及应对措施案例分析(54页图文丰富)
- 第二讲水轮机结构
- K2FastWave中文操作手册
- 核电站安全ppt
-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展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