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实验二毛细血管采血、微量吸管、牛鲍计数板的使用及显微镜法红细胞计数.ppt_第1页
课件:实验二毛细血管采血、微量吸管、牛鲍计数板的使用及显微镜法红细胞计数.ppt_第2页
课件:实验二毛细血管采血、微量吸管、牛鲍计数板的使用及显微镜法红细胞计数.ppt_第3页
课件:实验二毛细血管采血、微量吸管、牛鲍计数板的使用及显微镜法红细胞计数.ppt_第4页
课件:实验二毛细血管采血、微量吸管、牛鲍计数板的使用及显微镜法红细胞计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二,毛细血管采血、微量吸管及改良牛鲍计数板使用及显微镜法红细胞计数 医学检验技术教研室 13级检验用,一、毛细血管采血法,目的:掌握毛细血管采血方法。 实验器材:专用“采血针”、微量定量吸管、标本容器等。 标本:末梢血。,操作方法,首先用手指按摩采血部位,使中指或无名指指尖自然充血,再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待酒精挥发干燥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采血部位,右手持消毒刺针,自指尖腹侧迅速刺入2 mm3 mm,让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棉球擦去第一滴血后,按需要依次采血,采血完毕,用消毒干棉球压住伤口片刻即可。,注意事项,所选择的采血部位,不能有冻疮、紫绀、水肿、炎症等;皮肤消毒后,一定要乙醇挥发干燥后采血,否则流出的血会四处扩散而不成滴;为避免交叉感染,采血针在使用前应进行高压灭菌,并严格实行一人一针制;如穿刺后血液不易流出,可于伤口远端稍加压力,或重新穿刺。切忌用力挤压,以免混入大量组织液,使血液稀释影响检验结果,且血液更易凝固;进行多项检查时,采取标本的顺序为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等;出血时间测定需另外刺一部位,凝血时间另行测定。,二、微量吸管使用,1、目的:掌握微量吸管的实验方法。 2、原理:挤压乳胶头使微量吸管产生负压而吸取液体。 3、实验用品: 一次性微量吸管、带孔乳胶吸头、试管、2ml吸管、NS等。 4、标本:新鲜抗凝血,5、操作方法,(1)准备吸管 将带孔的乳胶吸头套在微量吸管上,连接处应严密不漏气。 (2)加稀释液 取试管1支,加生理盐水2ml. (3)持管吸血 右手拇指和中指夹住吸管及吸头交接处,示指盖住吸头小孔,三个指头轻微用力,排出适量的气体使管内形成较小的负压,将管尖插入抗凝血(或末梢血),三个指头慢慢松劲,吸取抗凝血到所需刻度后,抬起示指,注意管尖始终不要离开液面,以免吸入气泡,也不要过度用力将血液吸入乳胶吸头。,( 4)拭净余血 用干棉球顺微量吸管口拭净余血。 (5)稀释血液 将微量吸管插入含生理盐水(或稀释液)的试管底部,慢慢排出吸管内的血液,再用上清液冲洗管内余血2-3次。 (6)洗涤吸管 依次用蒸馏水洗净,95%乙醇脱水。乙醚干燥。如为一次性微量吸管,可省略该步骤。,6、注意事项,(1)操作步骤3需反复练习才能准确吸取血液到所需量。 (2)一次吸取血液到所需的量,吸管内不能有空节也不能吸取血液过多,最好不要超过所需刻度的2mm. (3)稀释血液前一定要拭净管外余血,释放血液时的动作不能太剧烈,避免破坏血液成分或不能利用上清液将管内血液洗净。,7、实验评价,微量吸管使用是手工法血细胞分析的第一步,有很多因素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如一次性吸管的质量、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和责任心等。,三、改良牛鲍计数板的使用,(一)目的:掌握改良牛鲍计数板结构及使用方法。 (二)原理:一定倍数稀释的血液或体液混匀后滴入具有固定体积和精密划分刻度的改良牛鲍计数板中,在显微镜下对所选择的区域中的细胞进行计数,在乘以稀释倍数,即可换算成单位体积内的细胞数。,(三)、实验用品,1、器材 改良牛鲍计数板、专用盖玻片、光学显微镜、绸布、微量吸管、带孔乳胶吸头、刻度吸管、试管。 2、试剂 红细胞稀释液 (四)标本:抗凝血,(五)操作,1、稀释血液 取试管1支,加红细胞稀释液2ml,加抗凝血10微升,立即混匀,制成红细胞悬液。 2、准备计数板 用绸布拭净改良牛鲍计数板和专业盖玻片,采用推式法从计数板下缘向前平推盖玻片,将其盖在计数池上。 3、冲池 用完了吸管吸取制备好的再次混匀的红细胞悬液,沿盖玻片与计数板之间的缝隙冲入计数池。充液量以恰好充满一侧计数池为宜,不可过多、过少或有气泡,否则需重新操作。,附:牛鲍计数板基本结构,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四个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刻有一小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九个大方格,中央的一大方格作为计数用,称为计数区。计数区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计数区分为16个中方格(大方格用三线隔开),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计数区分成25个中方格(中方格之间用双线分开),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但是不管计数区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计数区都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计数区边长为1mm,则计数区的面积为lmm2,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400mm2。盖上盖玻片后,计数区的高度为0.1mm,所以每个计数区的体积为0.1mm3,每个小方格的体积为1/4000mm3。,四、显微镜法红细胞计数,原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后,滴入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红细胞数,经换算可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红细胞稀释液,Hayem液(赫姆氏红细胞稀释液 ) 枸橼酸钠稀释液 普通生理盐水或加1%甲醛的生理盐水,Hayem液,主要成分及作用: NaCl 调节渗透压; Na2SO4 调节渗透压,提高比重防止细胞粘连; HgCl2 防腐; 缺点:遇高球蛋白血症患者,由于蛋白质沉淀而使红细胞易凝集。,枸橼酸钠稀释液,主要成分及作用: NaCl 调节渗透压; 枸橼酸钠 调节渗透压,抗凝; 甲醛 防腐; 优点:配制简单,可使红细胞在稀释后较长时间保持正常形态并且不凝集,故应用较广。,普通生理盐水或加1%甲醛的生理盐水,急时用。,【操作方法】,l、取红细胞稀释液1.99ml毫升,放入一小试管内。 2、用微量吸管吸血至l0ul处。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血液迅速轻轻吹入盛有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内,吸上清液嗽洗吸管2-3次,立即摇匀。,4、用微量吸管或玻棒取混悬液少量,充入计数池内。 5、待23分钟,让红细胞完全下沉后,将计数板平放在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如红细胞分布均匀即可换高倍镜进行计数。,红细胞计数的区域: 中心大方格中的5个中方格(正中一个和四角各一个)。,充液位置,充液位置,为红细胞计数区域,计数原则: 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 即凡压在中方格边线(双线)上的红细胞,只计上侧与左侧线上的细胞,而压在下侧与右侧线上者不计入。,压线细胞的计数原则:,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计算】 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510200106 /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1010 /L =5个中方格内RBC数/1001012 式中: 5: 5个中方格换算成1个大方格 10: 1个大方格容积为0.1ul,换算成 1.0 uL。 200: 血液的稀释倍数 106 : 由1uI换算成1L,例:红细胞稀释液1.99ml,加血10ul, 混匀。充液,静置23min,计数中央大 方格内四角和正中五个中方格内的红细 胞,共600个,请计算红细胞计数结果。,RBC/L600 / 525,10,200,106,6.01012,报告方式:,RBC: X.XX l012/L,七. 参考值,男性: (4.05.5)1012L 女性: (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400550 万/ul,350500 万/ul,手工显微镜法红细胞计数,( RBC ),【注意事项】 1、吸管、试管要注意清洁、干燥以防溶血,操作迅速避免血液凝固,如有血凝块应重新采血。 同时做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在采血时应先做血膜再做红细胞,然后做白细胞,血红蛋白检验,避免红细胞破坏。,2、充液: 充液前,红细胞复液要充分摇匀,红细胞悬液注入计数池内要求分布均匀,不可有气泡,亦不可有多余液体外溢。,3、质量控制: 中方格内红细胞分布应均匀,健康成人每中方格红细胞数约为80100个,各中方格内之红细胞相近,如悬殊过大(超过10个细胞以上的)应重混匀再充填。,1.Hayem红细胞稀释液由哪些成分组成? 各有什么作用? 2.请说出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复习思考题,THANKS,黔 东 南 民 族 职 业 技 术 学 院,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