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供管道班岗位作业制度.doc_第1页
原供管道班岗位作业制度.doc_第2页
原供管道班岗位作业制度.doc_第3页
原供管道班岗位作业制度.doc_第4页
原供管道班岗位作业制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版号:2.0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策划管理程序原供管道班岗位作业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编号:GSW/F302-13-2007ESSP/46.19-2006版本:第三版编制:原供作业区 日期: 2007年10月24日审核:周安业 日期: 2007年10月26日批准:肖志刚 日期: 2007年10月29日生效日期:2007年10月31日受控印章:分发号:GSW/F302-13-2007-第 2 页作 业 文 件 更 改 一 览 表序号更改状态更改页更改条款更改部门审 核批 准生效日期11.0第一版热电厂原供车间周安业颜集成2003060822.0换版能源中心原供作业区王泓肖志刚2006073133.0换版原供作业区周安业肖志刚2007103143.120、213.3.4、3.4.2、3.4.4、四原供作业区林建湘肖志刚20080408 版号:3.1 原供管道班岗位作业制度目 录1、 岗位职责和要求2、岗位(质量/计量/环境/安全)作业指导书岗位职责和要求一、所长1 职责和权限 1.1遵守已确认的质量/计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1.2遵守公司、能源中心QMS、MMS、EMS、OHSMS管理体系文件和作业区文件中所做出的各项规定。1.3负责本班生产过程、工艺技术控制,为下道工序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1.4负责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生产和工作任务。负责本班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执行, 负责本岗位作业过程中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1.5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执行能源中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的管理。1.6班长负责全班人员在调度及用户的指导下,配合锅炉做好保供工作,保证公司及用户生产、生活用汽的质量和数量的需求。1.7负责本班责任范围内设备(计量)点检、维护及隐患故障的上报处理。1.8负责本班岗位的现场管理工作。1.9负责本班各项有效记录的管理。2.0负责本班人员的各项培训工作。2.1有权对本班人员违规违制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和考核处理的权力。2 岗位任职要求2.1教育程度/经验:具备高中(同等)及以上文化程度。2.2技术等级:具备高级以上技术等级。2.3工作经验:在本操作岗位或管理岗位工作过 3年以上。2.4持证要求:技术等级高级及内部技师证。2.5特别知识:熟悉国家劳动、经济、法律法规知识,掌握管道班本岗位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所有设备的性能等。2.6技能: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及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良好的沟通与文字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执行力;熟悉计算机操作。2.7其他:身体健康,能承受高强度工作,能承受较大工作压力。3 记录3.1 ESR173-003 一般环境因素清单 保存期四年3.2 ESR173-004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保存期四年3.3 ESR173-005 危害识别表 保存期三年3.4 ESR173-009 级风险汇总表 保存期三年3.5 QR302-020 热力管道运行日志 保存期二年3.6 QR302-136 热力管道设备系统点检记录 保存期二年3.7 QR302-120 主要设备技术档案 保存期三年3.8 QR302-125 设备点检信息反馈单 保存期二年3.9 QR302-126 设备点检信息台帐 保存期二年3.10 ESR173045 班组安全活动记录本 保存期二年二、值班长1 职责和权限 1.1遵守已确认的质量/计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1.2遵守公司、能源中心QMS、MMS、EMS、OHSMS管理体系文件和作业区文件中所做出的各项规定。1.3 负责本班生产过程、工艺技术控制,为下道工序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1.4 负责当班的日常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负责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生产和工作任务。1.5负责协助班长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执行, 负责参与本班岗位作业过程中环境因素识别、危害辨识与风险控制工作,执行能源中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的管理。1.6负责组织本小班人员在调度及用户的指导下,配合锅炉做好保供工作,保证公司及用户生产、生活用汽的质量和数量的需求。1.7负责当班对蒸汽管线、阀门等计量(计量)设备的日常点检和维护工作。 1.8负责当班岗位现场管理。1.9负责当班各项有效记录的管理。1.10有权对当班人员违规违制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和考核处理的权力。2 岗位要求2.1教育程度/经验:具备高中(同等)及以上文化程度。2.2技术等级:具备中级以上技术等级。2.3工作经验:同类型操作岗位或管理岗位工作过 5年以上。2.4持证要求:技术等级中级以上证或内部技师证。2.5特别知识:熟悉国家劳动、经济、法律法规知识,掌握管道班本岗位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所有设备的性能等2.6技能: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及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良好的沟通与文字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执行力;熟悉计算机操作。2.7其他:身体健康,能承受高强度工作,能承受较大工作压力。3 记录3.1 QR302-020 热力管道运行日志 保存期二年3.2 QR302-136 热力管道设备系统点检记录 保存期二年3.3 ESR173045 班组安全活动记录本 保存期二年三、值班员1 职责和权限1.1遵守已确认的质量/计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1.2遵守公司、能源中心QMS、MMS、EMS、OHSMS管理体系文件和作业区文件中所做出的各项规定。1.3 负责本班生产过程、工艺技术控制,为下道工序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1.4 负责当班的日常生产和日常工作,负责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生产和工作任务。1.5负责协助值班长落实和执行本班安全生产责任制, 积极参与本班岗位作业过程中环境因素识别、危害辨识与风险控制工作,执行能源中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的管理。1.6在调度及用户的指导下,负责当班配合锅炉做好保供工作,保证公司及用户生产、生活用汽的质量和数量的需求。1.7负责当班对蒸汽管线、阀门等计量(计量)设备的日常点检和维护工作。 1.8负责当班岗位现场管理。1.9负责当班各项有效记录的管理。1.10有权对当班人员违规违制行为提出批评教育和建议考核处理的权力。2 岗位要求2.1教育程度/经验:具备高中(同等)及以上文化程度。2.2技术等级:具备初级以上技术等级。2.3工作经验:同类型操作岗位或管理岗位工作过2 年以上。2.4持证要求:具备初级以上技术等级证。2.5特别知识:熟悉国家劳动、经济、法律法规知识,掌握管道班本岗位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所有设备的性能等2.6技能:具备较强协调及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良好的沟通与文字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执行力;熟悉计算机操作。2.7其他:身体健康,能承受高强度工作,能承受较大工作压力。3 记录3.1 QR302-020 热力管道运行日志 保存期二年3.2 QR302-136 热力管道设备系统点检记录 保存期二年3.3 ESR173045 班组安全活动记录本 保存期二年岗位(质量/计量/环境/安全)岗位作业指导书一、目的本制度规定了管道班岗位(质量/计量/环境/安全)作业要求与标准。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管道班岗位作业指导。三、作业程序1、工艺流程图: 1.1蒸汽母管系统图1#炉120t/h:(外)一所至湘辉至电修新钢DN1200325DN200219二棒219DN300焦化南道219二钢DN200低压联箱生活精棒至烧结3#高炉抽汽4#高炉5#高炉减压阀焦化325焦氧线DN2001、2#高炉精制DN300制氧 1.2蒸汽母管系统图8#炉120t/h:(内)CLG20t/h9#炉Y2G1#炉1#机Y1GRL11#机1#炉RL22#机YL111Y4#炉YL2RL33#机41Y4#炉2#炉YL33#炉RLC2#炉5LC4#机21Y5#炉YL45ZC5LR5#炉51Y1#发电机61Y6#炉1#发电机LC5YL56LC6#炉7#炉6ZC2#发电机71Y6L7YL62#发电机LC67#炉2、蒸汽管网工艺操作(所有操作都必须执行翻牌确认制):2.1.1开炉并汽作业程序接调度开炉命令疏水不阀、放散阀是否打开确定双母管是否打开母管疏水阀、放散阀汽压(低于母管0.1MPa以内)是否达标与锅炉当班班长联系确认锅炉汽温(450)否是等待汽温汽压达标班长同意经锅炉当班慢开至全开第一台母管主汽门慢开至全开第二台母管主汽门关两台母管疏水阀、放散阀操作完毕后与锅炉运行人员再次确认报告调度室详细作好操作记录完成2.1.2停炉解列作业程序接调度停炉命令确认停炉号及相应阀门到锅炉与当班班长关锅炉至两台母管联络门打开锅炉至母管联络门前的疏水阀、放散阀告锅炉当班人员报告调度操作完毕操作记录完成2.1.3投入母管运行作业程序接调度母管运行命令放散阀是否打开检查母管疏水不阀否是打开疏水阀、放散阀由锅炉送汽暖管由汽机返汽暖管稍开运行锅炉至母管联络门(有汽流声即可)稍开运行汽机至母管联络门(有汽流声即可)(由汽机操作)暖管或暖管达3060分钟后确认汽机或锅炉返汽暖管完毕慢开1#高压联箱至母管高压汽门,无异常后慢至全开汽门关已投运母管的疏水落石出阀、放散阀操作完毕与锅炉、汽机再次确认报告调度室操作记录完毕2.1.4母管停运作业程序接调度母管停运命令的运行状况,并确认是否影响生产与调度联系确认汽机、锅炉在母管上否是等待汽机完成倒汽操作关闭锅炉或汽机至待停母管主汽门先完成锅炉或汽仙至待停母管主汽门、开牌号启锅炉至运行母管主汽门无异常关待停母管至1#高压联箱高压汽门及与运行母管的联络门打开已停母管的疏水不门、放散阀报告调度室操作完毕操作记录完毕2.1.5投入减压阀运行作业程序接调度减压阀运行命令减温水不调节阀减压调节阀至零位检查疏水不阀减温水阀是否打开否是打开疏水阀、减温水阀慢开运载全开(二次电动门、出口门)暖管充分疏水落石出后至全开一次电动门(入口门)确认无异常由减村调节阀、减温调节阀对压力、温度进行调整关闭疏水不阀操作完毕报告调度室操作记录完毕2.1.6减压阀停运作业程序接调度停运减压阀命令确认减压阀运行状态由减压阀压力调节阀将压力降至零位全关减压前期减温调节阀全关一次电动门(入口门)全关二次电动门出口门打开减压阀疏水阀,关闭减温水手动门报告调度操作完毕详细作好操作记录完成2.1.7停炉解列作业程序接调度倒换母管命令确认母管运行状态执行母管投入运行程序确认母管投运操作已完成确认母管投入运行无异常执行母管停运程序并无异常确认各项操作已完成报告调度操作完毕操作记录完成2.1.8停炉解列作业程序接调度倒换减压阀命令确认减压阀行状态执行减压阀投入运行程序确认无异常报告调度,经调度同意执行减压阀停运程序确认无异常报告调度操作完毕操作记录完成2.1.9抽汽并网作业程序接调度抽汽并网命令确认5#机是否运行否是打开疏水阀、减温水阀检查疏水阀是否打开是否打开疏水阀慢开至全开低压联箱至抽汽电动门确认疏水、暖管彻底后征得汽机当班班长同意,电车开至全开4#机后手动门全开手动门后与汽机运行人员再次确认操作完毕报告调度室详细作好操作记录完毕2.1.10抽汽并网作业程序接抽汽解列命令确认低压联箱是否送除氧否是关4#机后手动门与调度联系除氧送汽方式关低压联箱至抽汽电动门关4#机后手动门即可打开抽汽线疏水阀操作完毕报告调度室详细作好操作记录完毕2.1.11母管送二钢分汽缸二操作程序接调度命令确定供汽设备1代表325管、2代表7#锅炉送二钢分汽缸确认阀门1、2呈关闭状态打开管线上所水疏水阀否是打开疏水阀缓至全开分汽缸1#门微开阀门1或阀门2缓慢送汽暖管400以上,确认暖管彻底后管线检查、测温枪测量、温度在微开至全开阀门1或阀门2确认分汽缸压力表压力显示与母管压力一致全关沿线所开疏水落石出阀门报告调度操作完毕详细做好操作记录完成2.1.12母管送二钢分汽缸操作程序接调度命令代表325管、2代表1#锅炉确认供汽设备状况如由阀门1供汽、则关阀门1、如由阀门2供汽、则关阀门2、如由阀门1、2供汽、则关阀门1、2、打开管线上所有疏水阀报告调度操作完毕详细做好操作记录完成2.2投20T减压阀操作步骤(冷态管道必须按规范先进行疏水和暖管):2.2.1确认管线上手动门呈开启状态。2.2.2确认管线疏水全部打开,微开至全开二次电动门(出口门)。2.2.3微开至全开一次电动门(入口门)。2.2.4调节减压阀开度和减温水调节阀开度,使汽温和汽压符合安全运行和用户要求。2.2.5检查自动调节设备等全部相关设备应运行正常。 报告调度室,同时将主要操作步骤和运行情况详细记录在运行日志上。2.3投120T减压阀操作步骤(冷态管道按规范先进行疏水和暖管):a、打开120T减压阀疏水阀;b、微开至全开二次电动门(出口门);c 、微开至全开一次电动门(入口门);d、调节减压阀开度和减温水调节阀开度,注意使汽温和汽压符合安全运行和用户要求,同时要保证低压联箱压力1.6MPa,在调度室指令下按用户要求进行汽温、汽压的调整操作。投运正常后,关闭疏水阀,详细作好记录。2.4蒸汽母管(包括抽汽、除氧)的操作按蒸汽母管操作程序执行。供外部蒸汽管网的低压蒸汽,一般生产用汽压力:以满足用户要求为前提,生活用汽压力:0.050.35Mpa,减压阀投运、减压阀的压力以调度要求和运行规程为准。停汽完毕后,应及时打开相应的疏水阀,疏出积水。2.5干熄焦并高压联箱操作2.5.1接到并汽 通知后,运行人员对管线疏水阀进行检查,确认呈全开状态。确认减压阀至干熄焦电动门呈关闭状态。2.5.2确认高压联箱至减压阀手动门呈开启状态。2.5.3按减压阀的操作程序将120T减压阀投入运行。2.5.4微开高压联箱至干熄焦电动门进行疏水暖管,注意温度变化暖管彻底后全开电动门。2.5.5确认干熄焦温度压力正常后,退出120T减压阀系统。2.5.6关闭管线上所有疏水阀门。2.5.7报告调度,详细做好记录。2.6作业的实施2.6.1管道停用和送汽:2.6.1.1在接到中心调度室下达的生产操作作业指令,必须执行作业票制度,要做到“作业计划”“系统图”“安全措施”三齐全。合理的开启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做到节约用汽和节约用电。未经调度许可,严禁任何人私自开关调整主汽门。2.6.1.2操作前必须明确操作目的、内容、范围,影响作业时间和地点及管道直径、压力、开关程度、用户安排等情况。2.6.1.3在系统停汽作业时,操作人员应在生产运行系统图版上进行翻牌,严格执行确认制。2.6.1.4在系统送汽作业时, 按中心调度室指令进行,各项操作须两人以上同时进行,确定安全监护人、负责人。2.7作业结束2.7.1各项操作作业完成后,要按照“作业票”上的要求进行自检,逐一对照,符合要求,确认无误。2.7.2 各项工作完毕,需报告厂调度室,并将操作情况详细记录在生产运行日志上。3、各项操作(环境/作业风险)控制措施:3.1作业前的准备、确认:3.1.1开好班前会,并做好班组安全活动记录本记录。3.1.2穿戴好劳保用品,暴露于噪声影响的操作岗位人员应加强个人噪声防护,戴好耳塞。3.1.3检查所使用的工具、安全防护设备是否完好。3.2作业的实施:3.2.1外部管网停送汽作业:3.2.2在接到厂调度室下达的生产操作作业指令,必须执行作业票制度,要做到“作业计划”“系统图”“安全措施”三齐全。合理的开启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做到节约用汽和节约用电。3.2.3操作前必须明确操作目的、内容、范围,影响作业时间和地点及管道直径、压力、开关程度、用户安排等情况。3.2.4在系统停汽作业,操作人员应在生产运行系统图版上进行翻牌,做到确认制。3.2.5各项操作须两人以上进行,并要做到互相监护。3.2.6高空操作必须带好安全带,禁止一手拿工具,一手爬梯子,须用工具袋带工具上下;防止高处坠落等伤害。3.2.7在对人体有害气体管道附近操作时,应携带CO报警仪及防护用品,站在上风头,发现有害气体泄漏时,应迅速撤离现场防止煤气中毒发生,并及时向上报警。3.2.8送汽作业前,对冷态管道应充分暖管和排放疏水,暖管时间按“作业票”执行,送汽操作时开启阀门应平稳缓慢,一旦发生冲击时,要立即停止送汽,并应继续进行暖管和排放疏水工作。3.2.9系统送汽作业,疏水门应打开,作业人员操作排污疏水应戴好手套,注意周围环境来往行人,防止因排污疏水而造成自已或他人灼烫伤害;同时保证检修人员具备能作业的条件后,方可离开。3.2.10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按ESW/F302-02水、气、声、渣、油品管理制度执行。3.2.11对于设备运行中发生的润滑油泄漏, 岗位操作人员应及时用油盒在滴漏油的正下方将油接好,并将漏油污染点用抹布擦拭干净。 3.2.12岗位操作人员将在作业中产生的废油交由设备管理室统一交公司采购部处理。3.3检查管网设备或配合检修:3.3.1检查管网必须二人以上进行,高处检查必须带好安全带穿戴好劳保用品,并要做好相互监护,跨越铁路时应做好瞭望,禁止钻杆抢行或钻跨火车。3.3.2在禁火区域检查,操作时,应禁止吸烟和携带易燃品。对人体构成威胁的管道附近的电线,要设置明显标志牌,管道保温脱落,应防止烫伤,并应及时上报修复,更不得任意在保温层上行走。3.3.3对于点检发现的跑、冒、滴、漏严重的现象,应及时上报作业区协调设备管理室安排检修人员处理。3.3.5在对人体有害气体管道附近检查时,应携带CO报警仪及防护用品,应站在上风头,发现有害气体泄漏处CO报警仪报警,应迅速撤离现场,并将情况及时上报,以免造成煤气中毒。3.3.4督促施工单位进入施工现场落实施工过程中排放的(保温石棉)污染物等要采取防治污染措施,禁止施工单位向合同规定地点以外倾倒各类废弃物,应按设备管理室要求及时统一拖运指定倾倒。3.3.5在对人体有害气体管道附近检查时,应携带CO报警仪及防护用品,应站在上风头,发现有害气体泄漏处CO报警仪报警,应迅速撤离现场,并将情况及时上报,以免造成煤气中毒。3.4 作业结束3.4.1各项操作作业完成后,要按照“作业票”上的要求进行自检,逐一对照,符合要求,确认无误。3.4.2岗位操作人员在作业结束后本班作业现场产生的危险不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废油布 、废电池旧计算器、日光灯管、等固体废弃物存放在本班指定的有标识的分类箱内,由设备管理室统一回收交采购部。本班产生的生活垃圾需倾倒在指定的垃圾箱内,由生活服务中心统一拖运,防止造成二次污染。3.4.3各项工作完毕,需报告厂调度室,并将操作情况详细记录在生产运行日志上。3.4.4上下班及现场作业途中应遵守道路交通规则,集中注意力,横过铁路道口或十字路口时,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即先停下,注意信号标志,倾听汽笛和铃声,看好两侧有无来往车辆再通过,防止交通意外导致车辆伤害事故。四、应急预案4.1 触电事故应急措施4.1.1 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如触电点距离电源开关太远,应用绝缘物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切忌直接用手或金属材料及潮湿物件进行救护,以防止二次触电事故发生。4.1.2马上打医院急救电话8651120,同时汇报调度,请求救援,同时可对触电者进行现场救护。4.1.3救护方法如下:(1) 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2) 检查触电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则取下。(3) 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如呼吸停止,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若心脏停止跳动或不规则颤动,可进行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决不能无故中断。(4) 保持现场有足够的照明和保持空气流通。4.2 外伤事故应急措施4.2.1 发生外伤事故,将受伤者置于安全清静的环境中,并平躺,如骨折,特别是脊柱骨折时,在没有正确的固定的情况下,除止血外应尽量少动伤者,以免加重损伤。4.2.2受伤者伤势比较严重,应马上拨急救电话8651120,同时汇报调度,请求救援。4.3 火灾事故应急措施4.3.1 将伤者救出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