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旅游导游词_第1页
山东旅游导游词_第2页
山东旅游导游词_第3页
山东旅游导游词_第4页
山东旅游导游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9 山东旅游导游词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雷州半岛合称 中国三大半岛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东旅游导游词,欢迎参考 ! 篇 1:泉城济南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 ! 欢迎你们到泉城济南来旅游,在济南停留其间将由我来接待你们并为你们提供服务,我希望我的讲解能使你们在济南玩得开心,过得愉快。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 ,北望大明湖,面积约 158 亩。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泉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公园,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 18度左右。趵突泉公园以观泉、赏鱼、品茶、山石、文化为特色 ;以小巧玲珑、步移景异,清洁幽静,古朴典雅而著称。 现在我们看到这座白墙灰瓦、出檐卷山、卷棚式的民族风格建筑的大门就是趵突泉公园东门。大门正中匾额上“趵突泉”三个贴金大字,是 1959 年郭沫若同志写的。进了大门,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迎门假山,大家知道为 什么要迎着大门建假山吗 ?这是古代造园的一种手法,叫做“障2 / 29 景”法,也就是说以山为主,迎门迭石,似透非透,成为公园门口处的自然屏障,与石后的溪流构成环水行之势,同园中其它景物相分离。这座假山的石块全部采自于济南南部山区,石质,色泽,纹理都可以同江苏无锡的太湖石相媲美。假山下有一山洞,洞顶和入口处采用了大块石,用悬挂的手法形成巨石悬挂的逼真壮观景色。洞壁上又留出适当的空隙,便于采光和空气的通畅。此乃济南假山中的佳作,受到园艺家极高的赞誉。 过了晴雨桥,大家再往前走看到这块石姿优美,纹理自然,高四米,重八 吨的龟石了。它最初为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张养浩所收藏。张养浩酷爱自然山川,弃官归隐济南后以山猿、野鹤、山石为友。此龟石有“皱、瘦、透、秀”的特点,在此与它合影,取长寿延年的吉祥之意。 (好,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合影留念 )。 请大家随同我一起往前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马跑泉。为什么叫马跑泉呢 ?据说北宁时期的抗金将领关胜的战马刨出来的,故得此名。相传,关胜是梁山的农民起义将领,是济南总兵刘豫的部将,骁勇善战,金人南侵时,誓死不降,奋力抗金。一次激战中,败走麦城,口渴无水,十分难忍。他的战马仰天长嘶,前蹄奋力刨地, 泉水夺地而出,后人为纪念此泉,称它为马跑泉。 再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漱玉泉景区。“漱玉泉”三3 / 29 字是已故济南书画家关有声的手笔。“漱玉泉”三字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古代人们常把女子的牙齿称之为“玉”,女词人李清照常在此打扮梳洗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因李清照著有的集子漱玉集 ;还有一种说法是从“漱石枕流”这个成语化来的,说哗哗的泉水刷玉石。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李清照纪念堂,建于 1979 年,纪念堂两旁是郭沫若先生写的对联。上联是“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写的是李清照故居所在地 ;下联“金石 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是对其词作成就的赞扬,称赞她所作的“漱玉集”以及为丈夫金石录所作的序。挂在门厅内的匾额“一代词人”也是郭沫若手书的。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杰出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的文官,是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博学多才,母亲也是一位壮元的孙女,知书达礼。李清照自小受双亲熏陶、启发和诱导,再加上天资聪慧,酷爱读书,成为当时杰出的文学家。李清照 18 岁时,与当朝宰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妇俩互相支持,恩恩爱爱,作诗填词,研究金石书画,购置古籍字画。靖康 之难以后,北宋灭亡,金兵南侵,宋五朝南渡,偏隅江南,李清照夫妇被迫南下,途中,明诚病死。晚年的李清照一直过着无依无靠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渡过了她的余生。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难为分界线,前期的词大多描绘的4 / 29 是歌咏自然,赞美生活,夫妻恩爱、思念的词。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如梦令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红藕相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 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剪梅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后期的词作大多抒写了家国之恨和悲叹自身命运凄苦的。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李清照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称为“易安体”。今有辑本李清照集和漱玉词。 再往西走,就到了金线泉处。金线泉同趵突泉、黑虎泉 、珍珠泉并称为济南四大名泉。“金线”的形成,是由于两岸泉水相对涌流,流势均衡。当太阳照射到池底,平静的水面上,就会显示出一条聚成的水线,金光闪亮,象游丝一般,忽隐忽现,随波荡漾,蜿蜒多变。老金线泉的“金线”已难看到,新金线泉的“金线”也必须在水势旺盛,阳光照射角度适当时才能看到。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曾有幸在月光的映照下看到“金线”,而元代诗人元好问多次游历金线泉,5 / 29 却不可得,甚为遗憾。 再继续往西走,我们就来到了尚志堂。尚志堂,也叫“金线书院”,由金线泉而得名。旧时指官家或私人藏书和讲学的地方。尚志堂 院中栽植了白玉兰、紫玉兰,每到初春,玉兰花争相绽开,芳香扑鼻,故尚志堂院也称玉兰院。大家注意到院中的这块太湖石了吗 ?它叫“待日峰”,原为张养浩收藏,在一点五米左右高的石身上,布满了圆月形成或弯月形透洞数处,每当皓月高悬之夜,石形和透洞在月光照射下,映入石前池水中,更显得玲珑剔透,秀美无比。 出尚志堂西行,便到了泺源堂。泺源堂,前有抱厦,突出水面,栋梁彩缓,黄瓦红柱,形体雄伟。大家请看抱柱上的诗刻:“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此句是元代著名文学家赵孟对趵突泉奇景的最好写照。 泺源堂 的北面的建筑是娥英殿,是为纪念虞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而建的祠。娥英祠北面是三大殿景区。三大殿院内的花格透墙上,镶嵌着 30 余方石刻,是历代名人的佳作诗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院内的这尊罕见的“双御碑”,记载了康熙三临、乾隆二临趵突泉的题词诗文,标示了趵突泉的地位。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趵突泉景区,站在来鹤桥上。来鹤桥原为木桥,明万历年间历城知县张鹤鸣所建。 1956 年开辟趵突泉公园时,修建了这座石桥。大家请抬头看这一朱漆木6 / 29 牌坊上的字“蓬山旧迹”,另一面是“洞天福地”。据传说,过去人们曾把趵突泉的三股水柱,比 作蓬莱仙山,即在神话中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州。想登蓬莱山求仙的人到处寻找仙山,当他们来到趵突泉边,看到三股水注,其状如山且不能攀登,猛然醒悟,仙景在此,故立“蓬山旧迹”坊。如果你到泉东面望鹤亭茶社,一边品茶,一边赏泉,则有“润泽春茶味更真”的诗意。 趵突泉泉池呈长方形,东西长三十米,南北宽二十米,周围绕以石栏。池边俯视,一泓碧水,清如明镜 ;三泉涌涛,喷雪溅玉 ;势如鼎沸,声若雷鸣 ;水草袅袅,鱼翔浅底 ;绿叶红鳞,辉映其间。历代文人学者都对趵突泉留下了诸多咏赞。如元代散曲家张养浩“三尺不消平地雪, 四时尝吼半空雷。”而能再现趵突泉泉水全貌的,还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趵突泉赋。济南“家家泉不,户户垂杨”的独特景色是怎么形成的呢 ?济南的泉水,来源于济南市区以南,锦绣川以北的广大地区,这些地区的岩石是约四亿年以前形成的一层很厚的、质地比较纯粹的石灰岩。这种石灰岩地区,地表有溶沟、溶槽,地下有漏斗、溶洞、暗河以及钟乳石,便于大量的雨水和地表水渗入地下。山区的石灰岩层,以大约三十度的斜度,由南向北倾斜,大量的地下潜流,神出鬼没地向济南运动。刚好,在大明湖往北,地下岩石变成了坚固的火成岩,大量的地下水流到这里, 碰到火成岩的阻挡,拦蓄起来,7 / 29 越积越多,水泄不能,必须寻找出路。而在济南旧城一带,地势低洼,有的地方甚至低过了地十水的储水面,地下水便穿过地表,夺门而出,形成了众多泉水。趵突泉泉水甘美,用以沏茶,色如琥珀,幽香袭人,极为爽口。据说乾隆下江南时,出京带玉泉水,到济南时带趵突泉水,以备饮用。 站在观澜亭上,可以看到亭前水中的石碑,上刻“趵突泉”三字,是明代胡缵宗书写的,如果你细心点也许会发现“突”字少了上面的那一点。亭后的石刻“第一泉”三字是清代王钟霖书写,“观澜”石刻二字是明代张钦书写。泉池南面的水榭 、漏窗,半壁廊与北岸泺源堂相互衬托,形成对景。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沧园和白雪楼景区。沧园,原名叫“勺沧园”,取“沧海一勺”之意。这里原是明代著名诗人“后七子”之一李攀龙的读书处,“勺沧”的名字,表达了人们向李攀龙学习的心愿。明万历年间,按察使叶梦熊曾在沧园西侧建“白雪楼”,纪念李攀龙。白雪楼和沧园几经修葺,现在的沧园是三厅一围廊,两个跨院,流溪随园,楼阁玲珑,雕梁画栋,彩漆纷呈,院中培植的名种名花异木,盆景,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庭院风格。这株“泰山松”,苍劲、雄伟,气势奔放,树龄在 150 年以上,是一棵不 可多得的具有齐鲁风格的树桩盆景。园内人工修造的大型山石盆景,造型自然,点缀以罗汉松,红叶,黑松等树桩植物,给人以美8 / 29 的享受。 现在我们已经穿过了枫溪区,又回到了趵突泉公园东门口,今天讲解就到这里。讲解不妥之处,请多多包涵并留下你们的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 篇 2:山东博山开元溶洞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 ! 今天由我负责带大家游览开元洞。 洞口外 “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年号,距今 1300 余年。唐朝 20 帝 25 传 290 年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近 万首 唐诗,而且创造了诸如 “开元盛世”那样一段历史的辉煌,在我们即将游览的这条已形成二十多万年的古洞之中,既有雄奇壮阔的自然景象,更有新石器时期以来的珍贵文化遗存,特别是洞内开元年间的钟乳石刻和遗迹文物,向我们真实再现了 1300 年前盛唐文化的一个侧面,充分展示出开元洞博大深沉的丰富内涵, 1300 年后的今天,万年古洞又逢盛世,得以开发重现人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它一定能再一次见证我们源泉镇昌盛的新纪元。这也是我们将洞取名为 “开元洞”的原因。 大家抬头看,洞口上方 “开元洞”三个字,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第 25 世孙、现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朱家缙先生所书,大家请往左上方看,在开元洞开放前夕,国内权威的岩9 / 29 溶地质专家曾对开元洞进行过考察论证,一致认为,开元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长江以北是罕见的布局,设计的精巧在山东省内独一无二。因此,国内著名的岩溶专家赵俊芬亲笔题写了 “山东第一洞”的美誉,开元洞当之无愧。 洞口内 各位游客,大家抬头看,上方这个小洞口就是最初发现开元洞的原始洞口,开元洞是一个廊道厅堂式洞穴,全长米,由六个厅组成,有许许多多的景点、景物供大家观赏,开元洞采用了我国先进的技术进行灯光 布局。各位游客请您注意,进入洞内请不要吸烟,不要大声喧哗,不要乱扔弃废物,为了您的安全,请您不要到处攀登。好 !现在让我们共同欣赏山东第一洞神奇的地下世界。 洞中之洞景 这是洞中洞景,是开元洞比较老的一个支洞,长为 30米,洞内钟乳石密布,景灯色彩斑谰,虽然小巧但十分别致好看,可惜无路可通,我们只能远观,到了第一厅时,我们还可以见到它。 迎客垂帘 (平台处 ) 各位游客,您看,雄伟壮观的石旗、石幔、石幕徐 徐地拉开了,那些被红色灯光照亮的大型钟乳石叫石旗,是洞顶滴水沉积物沿洞 壁生长形成的。石灰岩在风化过程中,因地表、地下水的侵蚀,雕琢出这般景致:石幔云垂、石幕高10 / 29 挂,有如鬼斧神工。莫非亿万年前山水之精灵,心有灵犀,欢迎来此光顾的四方游客 !您望上看那辆御驾鸾车正缓缓向我们驶来,车中之人正向我们招手致意,欢迎各位游客的到来。您再往上看,这漂亮的景观就是我们刚刚看过的洞中之洞景。请大家往下看,下面就是开元洞第一厅“水帘洞厅”。 水帘洞厅 (边走边讲走到伞形石笋前 )各位游客,开元洞第一厅- 水帘洞厅欢迎您 !这边的钟乳石以石幔为主。您能认一下哪些是石幔吗 ?(给游客留几十 秒时间 )对,这些就是石幔,您瞧,这具白色伞形的叫石笋,石笋是洞顶滴水到洞底,钙化物逐渐沉积,从洞底逐渐生长起来形成的,这是一种复合型石笋,随着灯光的变幻,它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好,请大家往前走。 (走到喷泉边 ),大家看到的这个喷泉,是我们开元洞唯一的一处人工景点。 (不停步 )开元洞的特点之一,就是洞厅高大开阔,最高和最宽的地方达 30 米,大家抬头看洞顶,不知您此时是怎样的感受 ?是不是在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创造出这样的奇异天地 ?其实道理十分简单,几十万年以前,这里还没有这条溶洞。当雨水降到地面时,从空气 和土壤中溶解了大量的酸性物质,雨水就变成了酸性水,并沿着裂缝渗透到了石灰岩深处,这些酸性水不断溶蚀岩石,使裂缝不断扩大,几十万年后,裂缝就变成了这条溶洞。那时候这条洞里充满了水,后来地壳的上升运动,11 / 29 使洞穴抬升,脱离了水面,并开始形成钟乳石,后来又经过洞体崩塌作用,最后就形成了现在这条稳固、安全的溶洞,好,请大家到这边来。 $孔林导游词 山东曲阜导游词 青岛导游词 山东泰山导游词 麒麟送子前 这个景我们取名为“麒麟送子”请您从这个角度看,哪个最象麒麟呢 ?(给游客留出辨识的 时间 )这位游客说对了,中间最大的那个比较象,其实这个景是由七、八个大小不同的复杂石笋组成的,石笋的形成刚才您已经知道了,请大家再找一找,看附近还有没有石笋。 水帘洞景前 各位游客,您看,这边石壁上水流不断,水声淙淙,这是地下水从石缝中渗出后汇流而成的,您看,这里有一个小洞,我们取名叫水帘洞,我们开元洞是四季恒温的,常年温度保持在 1左右,我们在这个小洞里装了一支温度计,不信您可以自己瞧一瞧,您找到温度计了吗 ?(用手电筒指着 )您瞧,这是不是一支布满水锈的温度计 ?其实这不是温度计,是鹅管, 鹅管的形成原因,我将在第三厅向您介绍,温度计虽然是假的,但洞内恒温却是千真万确的。 太白金星景前 这个白色的石笋,我觉得很像大家熟知的太白金星,12 / 29 您看呢 ?(稍留点时间 ) 石狮前 大家看这儿,这是一个庞大的石笋丛体,您看象不象一头狮子 ? 石狮身石刻景前 请大家往这里看,在这个石狮子上,有许多石刻,您看右边第一个字是“李”字,第二个字是“女”字,这具到底是 (要用手指着说,让游客看清楚,不要太快 )“大”字还是“太”字,看不太清楚,第三个字象是“遇”字,再下 面是什么字,由于碳酸钙沉淀覆盖已认不清,左边这两个字是“赵”和“兴”的繁体字。这些字经过专家鉴定,已经证实是宋代石刻,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在开元洞刚发现时,进洞的那两个小伙子还在下面发现了一堆人骨。因此,我们猜想或许是李某某在这里遇难,跟他 (她 )一起来的赵兴在此题字,但这仅仅推断而已,请大家继续往前走,前面我们将进入第二厅,叫龙脊厅。 迷途水母景前 各位游客,欢迎您参观龙脊厅,请您看这个石笋表面,上面有一些钟乳石刻,请您辨认一下是什么字 ?对,“开元年”这三个字十分明显,专家已经论证, 这是唐代开元间所刻。这些石刻说明,开元洞在很早以前就有人来过,也说明,开元洞除了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还有重要的考古价13 / 29 值。请大家往洞壁上看,那里有一个大的白色圆形钟乳石,就象海里的水母一样吸附在洞壁上,它周围还有一些小的,它的学名叫穴盾或石盾,不过我们一般都叫它石水母,您看,它们好象在茫茫的大海中迷失了方向,所以我们把这个景称为迷途水母 ;大家若有兴趣,可以再找一找,还有一些小水母跑到哪里了 ?请大家往前走。 龙脊下 大家往上看,这条用红灯装饰的长条形构造,我们称为龙脊或天沟,如果我们 把洞体比作龙体,这就好比是龙脊上的脊,龙脊是水沿着这条洞流动时,逐渐溶蚀洞顶原先细小的裂缝而形成的,这条龙脊长 45 米,在开元洞,从一厅到六厅几乎厅厅都有龙脊构造,您看,象这样长、大、深、美的龙脊在其他溶洞中是罕见的,所以是我们开元洞的特色之一。 海市蜃楼景前 请大家站好抬头往上看,这个景是岩石风化的产物,由于岩石成份不一,在风化作用下,硬的凸出,软的凹下去,形成了许多小窗格状构造,形如沙漠地带的石窑,您看它层层叠叠若隐若现,象不象海市蜃楼 ?往前走您将要受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接见。 龙脊钟乳景下 各位游客,您抬头往上看,您看,龙脊中这些壮观的14 / 29 钟乳石造型。现在您可以运用刚才您了解到的岩溶知识,试着辨认一下这些钟乳石的种类 (留出一定的时间 ),那粗大的柱子称为石柱,红灯照的称石钟乳,白色圆形带须须的是石盾,石柱两旁那如瀑布一样倾泻而下的叫石瀑布。这个景观十分精巧迷人,人民日报著名的摄影家焦波先生曾在这里拍过一幅作品,取名叫“春野生机”,您看象吗 ? 两面兽景 各位游客,您再往这边看 (用手电筒指 )这块巨石象什么 ?对,从这个角度看,恰似一只憨态可掬、四爪朝天的东北 熊。 海豚戏水前 各位游客,请往这边看,这是一个高 部尖尖很象象海豚的嘴,洞顶的滴水刚巧滴到他嘴里,因此,我们称这个景为海豚戏水,洞顶滴水,因为水中含有钙化物,所以石壁在不断地增长,但非常非常缓慢,它 100 年约长 1可以算一下,这个 1 米 高的石笋,已经长了多少年 ? 犀牛望月景 大家回头向后看,站在我这个角度看,这个造型象什么 ?是不是象犀牛 ?您说叫它犀牛望月怎么样 ?所以称为这一巨石为“两面兽”。 贝窝景下 15 / 29 请大家抬头 向上看,洞顶这些象大锅一样的石坑,学名叫天窝或贝窝,它们是开元洞充水时,水波和漩涡冲刷洞顶石壁长期溶蚀、侵蚀而形成的 ;有一句话叫 “滴水穿石 ”。您看,滴水不仅能够穿石,而且在这几千万年的运动中冲刷出这样一条神奇的山洞,又在洞顶坚硬的石壁上留下了这样深刻的痕迹,柔弱的滴水却有着比岩石还要坚硬的性格,你能从中体悟到什么呢 ?我们现在来到第三厅,珍珠厅。 鹅管古文景 路很窄,请大家站好向上看,洞顶上有许多印痕,它们有的是岩石裂隙被方解石充填而形成的,但也有许多是我国古代石刻,请看这是一个“清”字。大家找找看还有什么字,这是一个“赵”字,这些字已被文学专家论证为汉朝石刻,一些不易辨认的字已被制成木石片送到研究机构进行研究 (此处慢一点,给游客留出一点时间,满足他们寻找的兴趣 )找不找不要紧,大家下次再来还可继续再找,我们继续往前走,大家往上看,在这个洞顶板上有许许多多象吊灯的装饰物,它们的学名叫鹅管,因为它的中间是空的,很象鹅羽毛的管而得名,在第一厅水帘洞前我们看到的温度 计就是这种钟乳石,它们是洞顶滴水,二氧化碳散发,碳酸钙沉淀而形成的,只要大家稍微注意,就会发现,鹅管在我们开元洞,厅厅均有,也是我们开元洞一大特色,请大家往前走。 16 / 29 五指山、昆仑山 大家看到两个石笋,分别象什么 ?(稍留一点时间 )后面的石笋,就象似聚非聚的手掌,我们叫它“五指山”吧,前面那个石笋似魏魏屹立的昆仑山,我们便叫它为“昆仑山”,大家再向右看,此石像酷似元太祖铁木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由此而想到,我们好象刚刚走过大漠,成吉思汗在这里迎接我们。 长信灯景前 这个景叫长 信灯,长信灯是陕西西安在 60 年代出土的珍世珍宝,当时各大报纸均有报道。这个景好似一位少女在抱着高高的长信灯为大家照亮道路,有人说少女有一顶帽子,藏在某个地方,看大家能不能找到她的帽子,对,绿灯光照在那个斜坡上的钟乳石,就是她的帽子,在洞口两侧还有两个小石笋,好像是专为少女看帽子的金童玉女。大家换一个角度从这边看,有人还为这个景取名叫“玉鸟问天”,您看象不象一只仰天长鸣的大鸟 ?请大家往这里看 (珍珠滩景 )。 珍珠滩景 大家看,洞顶壁上布满了雪白的球粒,很象珍珠,所以我们称这个景为珍珠滩。这些 球粒的学名叫石葡萄,有些球粒长成珊瑚形,称石珊瑚,因为它们是方解石组成所以呈白色,白色石葡萄如此大量的分布,在其它洞中实属罕见,17 / 29 是我们开元洞的洞宝之一。大家往前走,看这边还有许多雪白珍珠,而有的因为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在洞内生活,有不少的珊瑚经长期烟熏火燎被熏黑了,可惜的是还有大量的珍珠已被人挖走了。好,这里路很窄,请小心往上走。 猫头鹰景 请大家站好,往上看绿灯照射的那个奇石象什么 ?有人说象猫头鹰,您看对吗 ?好,请大家继续往前走。 三厅塌石堆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正在爬一 个小山包,我们看到路两边有许多塌石,这是开元洞约在 10 万年前崩塌时形成的,经过那次崩塌开元洞已经非常稳定,所以请大家不必担心,继续往前走。 定海神针景前 各位游客,往这儿一站,倍感神秘无穷,大家看这个高约 4 米的白色巨大石笋型石柱名曰“定海神针”,是当年洞顶崩塌时,孙悟空用他的“金箍棒”撑起了这方洞天。由此看来,这孙悟空不仅有“玉宇澄清万里埃”的神威,且有危险之处显身手的精神。您再往他的左上方看,那里有几个小石钟乳,您看他们象什么 ?对,象一只手,那是白骨精的手,白骨精知道孙悟空的神棒在这里 ,她就想来偷,不料山神把她的手用岩石给夹住了,于是她的手主永远留在这儿,您再仔细看一下,她的手至今还滴血呢,好,各位游客,请18 / 29 继续往下走。 擎天玉柱景前 各位游客,这是一个粗大的石笋型石柱,它是石笋在生长过程中与洞顶连接起来形成的,它顶天立地,用绿色灯光照射,命名为擎天玉柱,请大家往后看。 海狮景前 大家看,这个大石笋,象不象海狮 ?请抬头向上看,洞顶上是三厅的龙脊,洞壁及大裂缝中布满了黑色的大菜花状的石葡萄和石珊瑚,它们犹如在茫茫的大海中被我们的灯光照亮了,神秘而奇美, 所以说海狮身处佳境,倒也怡然自乐了,真如到了天上的琼台瑶池,“此景只须天上有,人间奇景天上来”,请大家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开元洞第四厅,聚仙厅。 群乳荟萃 这里犹如一个小厅,小厅四周,各种形态的大小石笋,小石瀑布,小水母珊瑚,石葡萄,石旗比比皆是,可谓“胜景大观”,大家可利用前面我所介绍的知识,试着辨认一下哪些是小石笋,哪些是小石瀑布,哪些是水母石,哪些是石葡萄,石珊瑚,哪些是石旗,鹅管等,大家回头看,这一大石笋象什么 ?象不象一个大猩猩,它在此,既欢迎大家的游览参观,又在给各位仙家站岗 放哨,大家再往这儿看 (用手电筒指着 ),在离洞穴不远的洞壁上的那个钟乳石象什么 ?19 / 29 对,象一个乌龟,它正抬着头,寻找着自己的出路,它在此居住久了,十分羡慕人间的非凡,于是它趁着大猩猩正在欢迎我们之际,偷偷地向上爬,一心想回归自然,大家再看 (用手电筒指 ),象什么 ?对,象一个老寿星,他在向各位游客赐福,祝大家身体健康。大家顺着手电筒的光线看,对,老寿星的胡子,有一对金童玉女,正顺着老寿星的胡子往上爬,他们好象也要逃离这神仙居住的地方呢 ? 盘丝洞前 各位游客,请您看这个白色大石笋,我们曾经在它的底部 取了样品,经铀系法测定,它是在万年前开始生长的,这表明开元洞形成于 20 多万年以前,大家回头看这洞壁上突出的钟乳石象什么 ?象不象一只猴子 ?大家再往上看,这个石瀑布顶上的支洞长 6 米,高 2,配以红、绿、黄、兰色灯光,曾经是阻挠孙悟空西天取精的“蜘蛛精”居住过地方,叫“盘丝洞”,刚才那只猴子就是要到盘丝洞救师傅的孙悟空,请大家往前走。 婆罗佛塔景前 您看,这个钟乳石造型犹如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的婆罗佛塔,佛塔的神仙不远万里也曾来过聚仙厅,请往前走。 葡萄沟景 各位游客, 这个粗大的石笋,上面象是一圈圈盘绕着东西,我们给它取名叫“盘龙玉柱”,是聚仙厅众多盘龙柱20 / 29 中残留下来的一个,您看这两边,紫色的,绿色的,犹如山坡上熟透了的葡萄,所以我们把这里取名叫“葡萄沟”,但我觉得叫它“秋菊遍野更形象”。您看,漫山遍野开满了珍奇的紫色和绿色菊花,置身于如此奇美的景色之中,您是不是有如临仙境的感觉呢 ? 请大家往上看,近洞顶上有一对奇石,犹如一条蟒蛇在斗老鹰,这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被二郎神追打化成蟒蛇逃到葡萄沟,二郎神化成老鹰追捕,两个在此打斗,他们走后就留下了这对奇石。 请 往旁边看,看到那块小白石笋了吗 ?您仔细看,它象什么 ?您看象不象一个背对着我们打坐念经的和尚 ?我给它取名叫“达摩面壁”,您看合适吗 ?达摩,全名菩提达摩,南北朝的高僧,是南天竺国 (即印度 )香至王第三子,公元 2年,他从天竺航海到我国广州,梁武帝派遣使者迎至建业 (今南京 ),话不投机,他就渡江到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修行,死后葬于熊耳山空林寺,梁武帝听说后,亲自选碑石刻文纪念,达摩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由于他道业高深,所以把自己的影像印在了我们开元洞中。您明白为什么我们把第四厅取名为聚仙厅了吧 ?您看,有孙悟空 大战“蜘蛛精”的“盘丝洞”,有神仙居住的婆罗佛塔,有面壁的达摩,这不是群仙聚会吗 ?其实,即使没有这些联想出来的名堂,您只是置身于此,也会有如临仙境的感觉,您说是吗 ?21 / 29 请往上走。 五厅入口处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开元洞的第五厅 寿厅。长寿厅雄伟高大,高约米,钟乳石奇多,环顾远近的景观,令人如临天宫,这里是和平安宁的人间仙境,在这里您可以受到洞中护神的庇护 (指远处洞中护神景 )那个远处大裂缝中的巨大石笋,我们称为“洞中护神”,请大家向观赏台走。 (走进观赏台后,走到雪松前 )看完长寿厅雄伟壮观的一面,我们再来看看它奇异迷人的另一面 (指雪松 )您看,这里犹如冬雪覆松,悬崖垂冰,一片洁白天地, (指天王托塔和桂林佳景 )长寿厅美,美在犹如天王托塔的美丽彩色石笋,美在犹如桂林佳景的秀丽景象,美在有犹如一个个村庄,万家灯光,更美的有如远古火山崩发一般炽热火红的遗迹,大家请从这里往前看,这是我们刚刚经过的第四厅其中的一部分,银色月光下映照在白雪皑皑的雪地上,更令人回想起毛主席写得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 试比高。 (走出观赏厅 )请大家抬头往上看,这个景点叫海鱼化石,这是开元洞充水时期的鱼类,后来地壳变化,洞穴抬升,脱离地下水面,这条鱼非常留恋这种奇美丽的洞穴,不肯随22 / 29 水退走,因此,给我们留下了它的石化身,请大家往前看。 长寿厅得名于厅当中这个大石笋 (指蟠桃 ),它形如王母娘娘赐给大家的蟠桃,也得名于 (指远处石瀑布 )那个白色石瀑面右下有观音菩萨赐予的神永。 (站在蟠桃前 ),指左侧和前方石壁看,这里峭壁上面红旗飘扬,它们就是大家认识的石旗 (指上面石旗 ),还有许许多多雄伟壮观的钟乳石 (指 上部几处钟乳石 )看那边有一个形如京剧脸谱的钟乳石造型,找到了吗 ?请大家小心往前走。 源泉源头景前 现在我们看到了一个美奂美仑的景观,这个石瀑布,色泽洁白,表面光滑,形象十分逼真,它是水从上面流下,在流动过程中二氧化碳析出,碳酸钙沉淀下来形成的,在他的顶部有一个被石化了的盒子,盒子上面有依稀可辨的四个字“金棒藏记”这一人文景观再一次证明开元洞在很早以前就有人在此居住过,请您看瀑布的右下脚 (指含水小洞 ),您看到那个小洞了吗 ?其中是常年不干涸的泉水 ;我们取名源泉源头,是观音娘娘留在长寿厅的神水 ,喝了这神水会健康长寿。您看洞壁上的这些小钟乳石 (指右侧洞壁 )有许多形似我们喝酒用的小杯子,可惜它们现在石化了,拿不下来了。大家往后看,壁上悬挂着丰富多彩的石幔、石旗、大小水母石,那里还有小石瀑布,洞顶是条龙脊,其中的许多钟乳石,23 / 29 景观迷人。好,请大家进入第六厅,叫观音厅。 (到铁楼梯中部 )请大家往右看,这是刚才那个白色瀑布的延伸部分,可惜已经断裂破碎,并且由于风化作用彩色变黑了,上面还长着一些小石葡萄和石珊瑚。 (到小平台 )往右看,这是一个又矮又压抑的滩景,称为金沙滩景,顶上是许多各色石葡萄组成,底 部是大片黑色石瀑布,请大家往前走。 (在铁桥上 )请大家看左侧,这是个破裂的暗色的石瀑布,给人凄凉压抑的感觉。 (慢慢往前走 )各位游客,经过一段虽然不漫长但曲折狭窄的道路后,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 (走到双狮会景前 ),我们犹如来到陶渊明的桃花园,所以我们取名为“别有洞天”。“别”在何处 ?别在石幔处处有,石笋满目生,贝窝迷人眼,石旗藏眼中,这里是玉水清清 (指左边水池 ),飞瀑滴流 (指滴水 ),景景诱人。 (指流石坝 )请看这边,石葡萄如一串串葡萄,流石坝形如梯田硕果。请看 这边 (指洞顶钟乳石 )洞顶垂挂许多石幔、石旗、石钟乳和犹如玉米辫的钟乳石,似乎显示丰收的景象,请看这边,双狮对舞 (是双狮会景 )龙腾虎跃 (指洞顶龙脊 )好,继续往前走 (用手电筒指镇海神龟景 ),“龟寿万年”,这是我国劳动人民祝福人们健康长寿的祝词。您瞧,那个庞大的神龟,也在祝愿您与您的家人健康长寿。各位游24 / 29 客,您想知道谁是这仙境主人吗 ? 天外来客景前 这个巨大石笋,形如天外来客的飞碟,外星人非常羡慕我们美丽的开元洞,前来参观,并将飞碟留下来赠给了开元洞,您瞧,石化了的飞碟上还有一个石化了的外星人, 像个小猩猩。 在南海观音显灵前 请大家看看,这块钟乳石象什么 ?象不象南海观音 ?她就是这个美丽桃花园的主人,她长年累月守候在这里,祝福前来的客人万事如意,健康长寿,请大家望后看,这是观音菩萨的坐骑,别看它张牙舞爪,它本身是很慈善的,请大家往回走。 (在铁桥上 )这顶上有长约 25 米的龙脊 (指龙脊 ),龙脊上有一些溶洞和许多小钟乳石,那时一个形如火炬的石柱(手指 ),这里是一个形如佛龛的孔洞 (手指 ), (在平台部分 )这上面有大的石旗,石幔和石葡萄,各位游客请往这里走。 (进出口路 )各位游客,我们的参观马上就要结束了,您看这里有一些小狗、小熊,还有小鱼 (用手一指 )在欢送大家,这个大白石笋取名为踏雪送客,它们都在这个夹道欢送大家出洞,希望大家带走开元洞美好的回忆和我们的祝福,欢迎您下次再来参观。离出洞口还有一百多米的通道,两侧还有开元洞美丽的彩色灯箱照片,请你观赏,谢谢光临。 25 / 29 祝大家此行愉快、一路顺风 !再见 ! 篇 3:烟台威海蓬莱导游词 各位团友,咱们马上就要到达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的蓬莱了。在此小武先给各位介绍一下蓬莱的概况:蓬莱位于胶东半岛最北端,烟台市西北方向约 75 公里处,隶属于烟台,北临渤、黄二海,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全市总面积 1128 平方公里,总人口万。 但就是这样一个总人口不足 50 万的一个县级市,每年确能接待海内外游客 200多万人次。是什么使中外游客不远万里、纷纷沓来呢 ?那是因为蓬莱是一方充满神话传说、千百年来令人神往的“人间仙境”。为什么说蓬莱是“人间仙境”呢 ?有两个原因 ; 大家都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这故事发生在哪呀 ?对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当年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越喝越高兴不知不觉的就喝醉了。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并言定要凭个自的宝物 渡海,不得乘舟。正所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铁拐李用的是他的宝葫芦,汉钟离用的是他的芭蕉扇,吕洞宾用的是宝剑,荷仙姑用的是荷花,兰采合用的是花篮,韩湘子用的是潇,曹国舅用的是手中的护板,张果老和他的神驴用的是笙。都知道张果老有一怪癖,平日他倒骑着一头毛驴,日能行万里,当然这驴子也是一匹神驴,据说不骑的时候,就可以把牠折迭起来,放在皮囊里。还有一首诗来说明此举,“举世多少人 ,无如这老汉 ,26 / 29 不是倒骑驴 ,万事回头看”。来教世人做事要常回头看,便于总结经验。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蓬莱小城 不大却与八位神仙有缘。 另一个原因是跟“海市蜃楼”有关。相传,很早以前,渤海中常常出现一些怪异的影像,当时,人们无法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这种现象,刚开始以为是妖怪,把他说成海中的达蛤蜊精吐出的气,称蛤蜊为“蜃”,非常害怕,烧香磕头,祈祷“蜃”不要危害人间,久而久之,人们发现“蜃”并没有威害人类,又把他说成是神山现世,传说海中有仙山,山上的房屋是金银修砌,树上满是玉石玛瑙,还有仙人来回走动,最主要的是山上有长生不死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山,求长生不死药 。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只见海天尽头有三座山非比寻常,还在不断的变,其实他当时正是赶上了海市蜃楼,他惊奇的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山。”秦始皇大喜,又问仙山叫什么名。方士说一座叫“瀛洲”因为秦始皇又叫秦“嬴政”,一座叫“方丈”,还有一座一时无法应答, 忽见海中有水草漂浮,灵机一动,便以草名“蓬莱”做了回答。“蓬莱”者, “蓬草蒿莱”也。就这样“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神山就这样传开了。 到了汉武帝时期,他像秦始皇一样听说大海中有三座仙山,也来到这里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他为了能寻 到仙山,27 / 29 在此专门修筑了一座小城,在这里住了很久,每日登上丹崖山眺望大海,但是,他没有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