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科技工作计划.doc_第1页
2007年科技工作计划.doc_第2页
2007年科技工作计划.doc_第3页
2007年科技工作计划.doc_第4页
2007年科技工作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文件酒科技200734号 关于印发2007年科技工作计划的通知集团公司各单位:现将2007年科技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此通知 二七年一月三十日 492007年科技工作计划第一部分 2006年科技工作小结一、技术创新项目2006年安排各类技术创新项目119项(含外委合同延续项目53项),计划费用5011.45万元。实际实施115项,中止4项,预计完成80项,外委合同延续至2007年项目31项。项目完成率80%;全年实际发生费用3300万元,技术开发费12707万元(年修转科技),合计16007万元。1.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方面:“酒钢选矿工序强磁提质降杂分流工业试验”项目,2006年完成了试验室强磁预先提精-粗细分选流程的粗选提精试验、提精后尾矿的旋流器分级试验及旋沉的强磁两段扫选试验,正在组织半工业试验现场设备安装;此外,为提高马克煤用量,开展了马克煤气煤焦炼焦试验和工业应用试验。2.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应用方面:2006安排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应用项目11项,其中 “焦油渣及酸焦油回收利用”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焦油渣及酸焦油的零排放;对炼铁二工序4座高炉实施了“焦炭分级入炉技术应用”项目,提高焦炭资源利用率,改善高炉透气性,实现焦炭分级入炉后,焦丁比达到60kg/t;实施了“1号高炉炉身上部炉衬喷补技术应用”项目,达到了入炉焦比降低10kg/t以上的目标。3.前瞻性技术研究项目:与中科院兰州分院合作开展“化学焦化法制备优质焦炭新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的研究;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开展“不锈钢钢包和中间包流场、温度场模拟研究”项目研究,为集团公司不锈钢生产提供技术储备。二、产品开发2006年,新产品开发主要围绕技术支撑条件保障和增加产品品种等方面开展工作。1.技术支撑条件保障方面,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合作开展了“钢铁产品生产工艺优化及产品发展方向研究”、“高洁净钢生产中的炉渣控制技术优化”、“板材超细晶钢生产技术”等项目,为产品开发定位、提高产品质量创造了条件。2.新产品开发方面,板材超细晶钢(Q460C)共生产合格成品2654.521吨,开发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GB3274-88和用户要求;焊接气瓶用钢带(HP295)共冶炼试验3次,并委托钢瓶生产厂家进行了制作钢瓶的试验工作;管线钢产品开发,委托宝鸡钢管厂进行了制管、焊接、压力爆管等试验工作。三、对外技术协作2006年,集团公司对外技术协作项目69项,重点围绕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新技术应用、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工作。委托长沙矿冶研究院开展的“酒钢周边铁精矿精选降杂研究”项目,完成了周边铁精矿、黑鹰山铁粉矿的特性及浮选降杂工艺试验研究,并推荐了建厂的工艺流程。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开展了“高洁净钢生产中的炉渣控制技术优化”项目,目前已完成前期试验检验工作,正在准备工业试验;为解决宏兴二炼钢厂连铸漏钢技术难题,分别与北京科技大学和钢铁研究总院合作开展中间包和结晶器流场温度场模拟研究及板坯连铸机漏钢事故调查与控制研究,目前项目研究工作正在进行。四、知识产权管理针对集团公司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技术改进项目,筛选出4项专利技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专利申请。此外,已申请的“新型卸矿装置”、“旋转式导卫底座”、“焦炉炭化室整墙热维修新工艺”等3项专利技术均取得专利权。五、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工作通过对2005年该项工作的总结,科技办编制下发了“2006年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工作程序”,理顺了集团公司和宏兴股份公司技术开发费的统计工作,预计免税约1200万元。六、管理体系完善成立酒钢专业技术委员会,制订了专业技术委员会管理制度,明确了专业技术委员会的目标、工作范围和职责。为搭建科研单位和生产单位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建立了每月一次的技术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落实、解决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七、其他向省经委申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15项,全部批准立项;向省科技厅申报了3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获得了80万元的经费支持。科技进步奖申报方面,向甘肃省有色冶金工业协会申报的5个项目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向嘉峪关市科技局申报的13个项目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第二部分 2007年技术创新工作方向及工作安排一、科技工作方向1、开展铁矿石、焦煤资源的前期开发利用,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改善铁精矿、焦炭质量等工作,为烧结、炼铁提供优质铁精矿、焦炭;2、重点支持提高三地烧结、炼铁的产能,解决技术难题,改善质量、降低消耗;3、以技术创新项目为纽带,通过自主研发和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重点进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增加新产品生产规模,逐步培育酒钢“拳头”产品。4、紧密结合公司生产实际,通过引进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制约生产技术难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促进重点工序技术经济指标的进步,达到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二、技术创新工作目标1、科技项目完成率:85;2、科技创效6000万元;3、新开发产品的产量超过10万吨,4项新产品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条件;4、列入省级以上项目10项;5、科技经费税前扣除额1.7亿元,免税约1200万元;6、省级以上鉴定成果6项;7、专利2项。三、项目安排2007年技术创新项目立项紧紧围绕公司2007年生产经营计划,主要从提升三地烧结、炼铁产能,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增加新产品生产比例,切实解决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的技术瓶颈、技术难题方面进行立项支持。使技术创新项目与公司生产有机结合,通过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达到降低公司产品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促进技术经济指标进步的目的。2007年安排各类技术创新项目140项,总费用6790万元。其中:应用研究项目39项,计划费用2290万元;技术攻关项目19项,计划费用1141万元;新产品开发项目11项,计划费用427万元;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引进应用项目24项,计划费用1296万元;技术研究设备完善3项,计划费用339万元;前期项目及其他技术活动2项,计划费用600万元;外委合同延续项目42项,计划费用697万元。按机构分布为:技术中心承担项目51项,计划费用3375万元;集团项目35项(含延续外委合同项目9项),计划费用1736万元;宏兴公司项目86(含延续外委合同项目33项)项,计划费用4226万元;宏晟电热公司项目3项,计划费用168万元;翼城钢铁公司项目10项,计划费用330万元;榆中钢铁公司项目6项,计划费用330万元;年修和部分维修项目中属技术创新项目范畴的费用,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16项,计划费用11700万元(其中集团公司省级技术创新项目10项,计划费用4927万元;宏兴公司省级技术创新项目6项,计划费用6773万元)。总计技术创新项目156项,计划总经费18490万元。四、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铁矿石、焦煤资源开发利用项目(1)酒钢选矿工序强磁提质降杂分流工业试验;(2)酒钢周边微细粒磁铁矿选别工艺优化;(3)合理调整炼焦煤配比、稳定焦炭质量;(4)酒钢炼焦煤资源解决方案研究;(5)酒钢常规焦炉改捣固焦炉工艺可行性技术研究。2、提升三地烧结、炼铁产能项目(1)提高1#、2#烧结机产能攻关;(2)提高竖炉产能攻关;(3)煤制气预还原矿高炉炼铁技术前期研究;(4)利用高温冶金性能试验指导高炉配矿研究;(5)提高球式热风炉风温水平、降低焦比。3、新产品开发项目(1) 高碳钢82B盘条生产开发;(2) 常规板坯连铸船板、容器钢、锅炉钢产品开发;(3) 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用热轧宽钢带X60、X65、X70研制开发;(4) 冷轧基板研制开发;(5) 不锈钢产品开发。4、引进新工艺、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项目(1) 烧结机滑板智能润滑技术应用(2) 球团竖炉掺烧转炉煤气研究与应用(3) 硬质压入泥浆造衬技术应用(4) 热流强度及水温差在线检测技术在2#高炉的推广应用(5) 高炉风口喂线技术引进应用五、主要措施1、增加科技投入,发挥技术中心在现场技术支持和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方面的作用,在项目立项、经费支持给予支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列入公司计划的项目,除技术中心各研究所根据需要自主论证提出项目外,安排一定资金,由技术中心实施小改、小革等自选课题。2、强化技术创新项目目标性管理,列如计划的项目要在创造经济效益、专有技术开发、产品规模、制约性技术难题解决方面有明确要求,公司将加强项目验收和评估。3、针对影响产能发挥、产品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原燃料质量、重点指标的重大工艺技术难题,公司将安排指令性攻关项目,组织专题研究,保证科技投入的效果。4、围绕工艺技术难点和生产制约性环节,公司定期发布技术难题,引进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与及承担重大技术难题任务。继续发挥专业技术委员会在公司技术创新工作中对于方向性,制约性技术难题解决的指导作用,开展技术交流。对于全体职工围绕指标进步、节能降耗等方面开展的小改、小革工作继续给予支持。5、完善科技激励制度,对于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培育出拳头产品,创造巨大效益的成果给予奖励;项目实施不受项目实施期限的限制,可跨年度实施,尤其对当年不能完成目标的新产品开发项目可延续到下年度实施。6、加强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的组织、协调,搭建技术与生产交流的平台,达到技术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完成。7、规范技术设备的管理,制订技术设备管理办法,对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设备、设施、仪器等,按公司设备管理程序进行管理。8、逐步完善试验室研究手段,对于不具备试验检测条件的项目,通过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提供外部技术支持。附件1:2007年技术创新项目计划附件2:2005-2006年技术创新项目延续外委合同附件3:2007年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附件12007年技术创新项目计划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现状及立项理由内容和措施目标起止时间计划费用(万元)效益(万元)备注2007年酒钢集团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一应用研究项目JTJS070102黑沟露天矿采场境界及采剥计划动态优化研究龙泰矿建公司吕向东由于初设原因,产量发展计划不符合实际情况,需要随时对计划编排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采用的人工方法和简单的计算机辅助作图远远不能达到综合优化要求。不能对采场境界设计和生产工艺设计以及长远计划编排中进行系统研究。建立黑沟矿地质数据库,构建矿体及围岩的三维矿床模型;进行一、二期采场开采境界优化研究;进行长期开采规划的优化研究,包括一、二采场的生产配置、衔接与最终合并的优化;进行短期采剥计划的动态均衡优化,包括剥采比、矿岩量、矿石品位的动态调整。 以黑沟矿为研究对象,运用矿山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决策进行综合优化。2007年212月35JTJS070103方山口钒矿二期工程提钒工艺试验研究技术中心矿物研究所、龙泰矿建公司张宏宝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解决高碳矿的利用问题,符合国家环保政策,为二期工程工艺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试验,选择最佳破碎、制球、焙烧、浸出工艺,为钒矿二期工程工艺选择提供科学依据。进行高碳矿脱碳试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推荐经济合理的提钒工艺。2007年110月30吨钒成本降低5000元以上。JTJS070104减少强磁磨矿过粉碎及溢流型磨机技术研究技术中心矿物研究所高泽宾王永刚酒钢选矿厂强磁系统使用双螺旋分级机进行一段磨矿分级,存在检修维护费用高,磨矿细度粗细不均,过粉碎严重,金属回收率低,尾矿品位高的问题。拟采用旋流器替代螺旋分级机,改善分级效果。同时,需对新投用的溢流型磨机进行工艺参数优化。通过对磨矿分级过程的分析研究,确定磨矿产品过粉碎的原因;制订分级机改旋流器,格子型球磨机改溢流型球磨机和棒介质代替球介质的试验室试验方案并实施,根据试验室试验结果,制订工业试验方案并实施。对新上溢流型磨机进行对比考查,确定适宜的工艺参数,为下一步改进和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400目含量降低3%5%;降低备件、材料和维护费用。2007年1-10月5051JTJS070202球团竖炉掺烧转炉煤气研究与应用技术中心炼铁(烧结)研究所、动力能源部王卫东胡 容吕俊峰国内济钢球团厂2#竖炉,2002年由于在高炉煤气中掺烧转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3:7),不但提高了焙烧风温度,同时增加了焙烧风中氧含量,利用系数由7.28t/m2.h增加到8.0t/m2.h,效益显著。考察济钢球团厂高炉煤气中掺烧转炉煤气实施经验及应用效果,制订公司球团竖炉高炉煤气中掺烧转炉煤气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利用系数由7.6t/m2.h提高到7.8t/m2.h2007年3-12月181184JTJS070302酒钢常规焦炉改捣固焦炉工艺可行性技术研究技术中心煤化工研究所李保顺酒钢三地现有7座焦炉,均为常规焦炉,目前受炼焦煤资源影响,焦炭质量不能完全满足高炉需要,在相同煤质条件下,采用捣固焦炉生产技术,M40提高2-3,M10改善0.5-1.0,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均有改善,焦炭质量可大幅度提高。目前国内捣固焦炉基本为新建焦炉,随着国内捣固技术的发展及经验的不断积累,已为已投产的常规顶装焦炉改为侧装捣固焦炉提供了改进的可行性。该项目拟对常规焦炉改捣固焦炉进行考察和技术交流,掌握常规焦炉改捣固焦炉工艺、技术发展动态,研究酒钢常规焦炉改捣固焦炉的可行性方案。完成酒钢常规焦炉改捣固焦炉可行性方案报告。2007年1 -1230JTJS070402不锈钢板坯内部组织、缺陷及夹杂物状况研究技术中心不锈钢研究所潘吉祥目前炼钢工序尚未进行过对板坯内部组织、缺陷及夹杂物状况研究。对不锈钢典型不锈钢板坯内部组织进行基础性研究,了解板坯铸坯内部树枝晶、中心疏松和成分偏析的分布状态;对板坯成分偏析状况进行分析;鉴别和评定板坯夹杂物的形态、分布及来源,对试样的显微组织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确定板坯组织类型、晶粒尺寸等。对板坯内部组织、缺陷及夹杂物进行综合测定与分析,分析其形态、分布及来源,以此指导生产,提高铸坯质量。2007年1-12月60JTJS070403减少连铸事故率,杜绝漏钢技术研究技术中心不锈钢研究所王卫荣不锈钢炼钢在2006年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几次险肇漏钢事故,并在11月底发生了一次漏钢事故,存在某些钢种开浇后,结晶器液位波动严重,易造成卷渣。控制钢水上台的过热度在20-40度范围内;建立结晶器、弯曲段、扇形段维修质量闭环控制体系;结晶器、弯曲段、扇形段定周期更换;板坯事故脱锭改进,浸入式水口烘烤器、中包在线烘烤器、结晶器铜板窄面联结密封方式改进。漏钢事故为零。2007年1-12月20540万元/年JTJS070404不锈钢炼钢修磨屑、切割屑回收利用技术中心不锈钢研究所施建国镍、铬、钼等合金全部外购,对不锈钢生产成本不利,并且暂时将自产修磨屑全部分类存放,待利用方案成熟后使用。开发、掌握修磨屑回收技术,使其直接作为原料入电炉,对修磨屑中的贵重金属进行回收利用,分析修磨屑成份,准确分析修磨屑中各类氧化物成份,以及镍、钼等含量;通过试验,设计配方,使修磨屑能够直接进入炉内使用。初期收得率达到70%以上。2007年1-12月20171二攻关项目JTJS070203提高竖炉产能攻关烧结厂王卫东两座竖炉生产中存在生球料温低、造球和烘干效果差,影响竖炉的产、质量及齿辊的使用寿命问题;辊筛辊子卡停故障多,其月故障率平均为0.3%,对竖炉产能发挥影响较大。结合竖炉生产设备、工艺状况,改善生球造球效果,对竖炉篦条、辊子联轴器进行改进,提高生产率。竖炉利用系数达到7.6 t/(m2.h),综合作业率提高1%。2007年1-6月260125JTJS070405优化不锈钢冶炼工艺,提高不锈钢合金控制精度技术中心不锈钢研究所王建新304钢Ni目前控制在8.16%,控制含量较高,主要是AOD终点控制成分存在偏差,LF取样差别较大,化验存在一定的误差。410S、430因成分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耐点蚀性能差;430钢种的Pa值控制没能达到合理的范围;409L由于C、N的原因使Ti含量控制相对过高。AOD冶炼过程终点命中精度低,LF炉合金调节量大,给成品成分控制带来一定难度。优化不锈钢冶炼工艺,提高成分控制精度,对AOD下料口角度进行改进,解决炉料下不到炉内状况;对下料系统称重给料器进行改进,保证下料的准确性;对钢包车电缆进行改进,保证出钢量的准确性,对AOD挡火门传动进行改进。430、410S、304、316、J4、409LI 钢Cr控制精度0.15%,304、316、J4的Ni控制精度0.05%。2007年1-8月20100JTJS070406脱磷包扩容改进技术中心不锈钢研究所秦俊山目前, 脱磷包送铁量在70-75吨,AOD出铁量90吨左右,远远没有达到设计处理量110的要求。改变脱磷包衬,增加脱磷包容积;改善冶炼工艺,缩短冶炼周期;改善渣性能,减少渣对包衬的侵蚀;优化砌筑方案,提高渣线砖的质量;提高脱磷终点温度和成分的命中率,减少补吹时间。2007年平均送铁量达到83吨。2007年1-10月20100JTJS070502不锈钢热轧薄规格产品攻关技术中心不锈钢研究所石旭麟由于不锈钢薄规格轧件头尾温降快、温差大,造成头尾轧制力高,轧机过负荷运行,横断面延伸不均,使咬钢和抛钢时轧件头尾跑偏产生堆钢,薄规格产品二级数学模型计算参数与轧制过程实际参数存在较大的偏差,影响着不锈钢薄规格产品的稳定生产。 通过改进和优化加热工艺、轧制工艺、卷取工艺,改善薄规格产品头尾厚差,稳定板带宽度,减缓头尾跑偏和硬度偏高;合理调整模型工艺参数,保证模型的计算精度和稳定性,控制薄规格板带头尾板形;对设备进行改进和调整,提高设备控制精度,解决设备制约因素,确保薄规格产品轧制的连续和稳定。不锈钢SUS304厚度规格3mm以上以及SUS410S、SUS430、SUH409L厚度规格2.75mm以上的产品连续稳定生产。2007年1-8月20200JTJS070503降低不锈钢热轧冷卷量技术攻关不锈钢热轧工序张拥军2006年全年冷卷量占所有不合格产品的26.3%,占总产量的1.1%,其中不锈钢400系列冷卷占400系列总量的1.03%,300系列不锈钢占300系列总量的4.2%。碳钢冷卷量占碳钢总量的0.89%。优化板坯加热控制及制度;改进辊道润滑系统;优化粗/精轧机冷却水量的控制;改善和优化精轧TCS系统;提高卷取炉穿带的成功率;精轧润滑系统改进;改进精轧机入/出口滑架及炉底辊道;改进卷取炉导板气动系统;优化各处除鳞点的水量控制;改进下卷取机夹送辊前推床。400系列冷卷率从1.04%降到0.8%;300系列从4.19%降到2.0%;200系列从4.0%降到2.0%;碳钢系列从0.89%降到0.6%。2007年1-12月50三新产品开发JTJS070602花纹板产品开发技术中心碳钢研究所杜 昕随着CSP调试工作的结束,在稳定生产的基础上,应加强新品种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表面带有花纹的钢板美观且能增加摩擦、强化性能、节约钢材,在建筑、交通和机械制造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且CSP生产的工艺特点有利于轧制花纹板。花纹板市场需求调研;收集相关花纹板生产的资料;制订生产花纹板的工艺规程和操作文件;制订轧机及卷取机控制程序的调整和优化方案。提交生产Q235B厚度为2.3-6.0mm、宽度为1-1.5m扁豆形花纹板可行性报告。2007年1-12月20JTJS070603冷轧基板研制开发技术中心碳钢研究所杜 昕冷轧CQ、DQ级产品碳含量要求C0.05%,Si0.03%。马钢热轧供冷轧料综合合格率达到95.7;冷轧CQ级产品综合合格率达到98.5,冷轧DQ级产品综合合格率达到97.5。而酒钢在今年9月份的出口Q195生产时冶炼合格率仅为60%,如果考虑由连铸、加热、轧钢产生的不合格品,综合合格率据初步估计仅为50%。低碳、低硅产品的冶炼;连铸板坯质量控制;轧制工艺优化;脱碳、脱硫工艺改进和优化、脱氧合金化、保护浇铸、配水制度、温度控制、轧制过程中表面质量控制。按标准和用户要求开发生产出合格冷轧基料产品。2007年1-12月30JTJS070504不锈钢产品开发技术中心不锈钢研究所刘国平石旭麟李 岩目前不锈钢生产的主要钢种有410S、430、304、409L等,不能满足酒钢长远发展和市场用户需求。研制开发J4、202、410L、301、321、310S、316、316L等高附加值、有市场需求的钢种。达到批量生产或具备工业生产的技术条件,使酒钢常规不锈钢钢种达到10个以上。2007年1-12月50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引进应用JTJS070105保温罐料位检测及皮带自动布料系统技术应用龙泰矿建公司许可军保温矿仓料位控制方式落后,自动化程度低,不能实现合理配矿。采用超声波料位检测、变频控制技术和计算机远程控制,达到料位自动均匀布矿的目的。实现合理配矿,确保输出矿石质量。2007年1-10月33JTJS070204烧结机滑板智能润滑技术应用烧结厂曹 辉烧结厂3台烧结机滑板润滑系统给油量不能随管线压力的变化而自动进行调整,经常出现近端管线崩裂而远端润滑点缺油的情况,人为频繁调整油泵压力,润滑供油不稳定,致使滑道及台车油板磨损较快,故障多,同时造成烧结机漏风率高。国内其他烧结机大多已采用机滑板智能润滑技术,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拟引进滑板智能润滑技术先在1#、2#烧结机试用,制定试用及现场实施方案并实施;试用成功后向其他烧结机推广应用;达到提高烧结机作业率,增加产量的目的。解决目前烧结机滑板润滑不良的问题,使烧结机设备故障率下降0.05%,提高烧结机作业率。2007年1-3月9680JTJS070205高硫钢自润滑轴承应用烧结厂曹 辉烧结工序存在高温作业区普通轴承耐高温及水汽能力差,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率高的问题。高硫钢自润滑轴承已在国内攀钢、安阳钢铁公司烧结、轧钢等系统广泛应用。计划在烧结环冷机、台车上试用,达到成本不增加,延长轴承寿命的目的。试用成功后可向炼钢、中板、炉卷等工序推广应用。延长轴承使用寿命2倍以上。2007年1-12月30JTJS070303焦炉喷雾熄焦技术前期调研焦化厂惠双博酒钢焦炭熄焦采用传统湿法熄焦方式,熄焦时间长、水损耗大,熄焦不均匀,焦炭水分波动较大。国内近几年广泛采用喷雾熄焦,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结合焦化现场实际情况,与技术提供方合作,进行喷雾熄焦技术应用可行性分析,制订工业实施方案并实施。熄焦时间缩短30秒,不影响焦炭质量。2007年1-4月70JTJS070304无填料冷却塔技术应用焦化厂袁 红焦化厂目前初冷水、终冷水均采用填料冷却塔冷却,存在冷却后温度较高,填料易堵塞,5年需更换填料的严重不足,影响生产顺行,而无填料冷却塔具有冷却效果优于填料塔,使用寿命长达10年以上的优点,2006年焦化厂已将8座填料冷却塔更换为无填料冷却塔,降温节水效果明显。制订无填料冷却塔技术应用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本部9座填料冷却塔更换为无填料冷却塔,达到节水和降低维修费用的目的。2007年1-10月150160JTJS070505钢卷上下表面质量检查技术前期调研不锈钢热轧工序石 俊不锈钢在轧制过程中,由于炉卷轧机的轧制速度远远高于成品取样检查的速度,且轧制出的钢卷卸卷后,需要间隔较长的时间(40钟)才能运到取样剪进行开卷检查,在40钟内就能生产100吨左右的带钢,由于目前这种检测的滞后性,造成每次有表面缺陷的带钢都是成批量的产生。进行钢卷上下表面质量检查技术前期调研,制订现场实施方案。可利用率由2.51%降低到1.5%,杜绝表面不合格不锈钢产品流入市场。2007年1-12月10JTJS070802刷涂陶瓷耐磨材料应用动力厂吴 昭部分水泵因工件磨损、化学腐蚀和气蚀,不能在高效区运行,效率低于60%。拟使用金属修补剂和刷涂陶瓷,解决机械磨损、化学腐蚀和气蚀问题,延长水泵使用寿命,降低能耗,提高水泵效率。节电率6%以上,延长水泵使用寿命,降低检修费用2007年4-12月10JTJS070506标印机设备检修维护技术的应用研究自动化公司周双喜由于对标印机控制系统不了解,自投用以来,该设备出现的控制方面的故障均是请ABB专家进行技术咨询各和现场服务,费用高,并影响正常生产。调查酒钢公司炉卷、热轧卷板工序标印机工业机器人应用现状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掌握炉卷、热轧卷板工序的标印机控制应用程序和冷启动的工作过程,根据现场出现的问题和故障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实现标印机设备的自行维护、检修。2007年1-9月9JTJS07080310KW激光热处理技术应用机制公司于忠武激光表面热处理或强化是快速表面局部淬火工艺的一种高新技术。该方法可以提高金属材料及工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以及强度和高温性能,成倍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从而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拟委托该技术开发应用成熟单位对部分工件进行激光表面热处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 制订工业化实施方案。提交激光表面热处理试验报告和工业化实施方案。2007年1-12月10 五外委合同延续项目费用106详见附件2六前期项目及其他技术活动费用JTJS070407产品开发等前期项目及其他技术活动依据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对新开发钢种进行前期技术开发研究;委托有关单位对规划新建项目进行前期技术论证。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和公司科技工作需要开展的其他技术活动。新产品开发前期试验论证;炼铁、炼钢、轧钢、耐材新技术开发利用前期试验论证;酒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引进、培养项目;新上项目技术支持项目。科技成果、创新创效、五小成果、合理化建议奖励;省级项目申报、科技成果鉴定、查新;甘肃冶金理事;金属学会理事;金属世界杂志费;金属学会年检;质量体系认证;技术交流会;项目论证、验收评估费;专利代理、保护;外委试验、检测、运输费;酒钢专业技术委员会活动费;其他临时安排技术活动费用。为公司产品开发和新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支付其他技术活动费用。2007年1-12月300小计17362007年酒钢宏兴公司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一应用研究项目HXJS070701矿物研究技术研究应用技术中心矿物研究所张雅琴由于公司选矿厂所用原矿种类多,生产的铁精矿品位不高,S、SiO2等杂质含量较高,有必要从提高精矿品位、金属回收率,降低尾矿品位、杂质含量开展技术研究工作,为炼铁工序提供优质铁精矿。结合选矿生产实际,制定解决生产现场出现技术问题的实施方案并实施;同时进行球磨吐出矿石回收利用研究和稳定综精质量攻关。为选矿生产提供技术支持。2007年1-12月150自选课题HXJS070702酒钢选矿工序强磁提质降杂分流工业试验技术中心矿物研究所唐晓玲姜 华酒钢自产铁矿石品位低、贫化率高,属国内典型的难选贫红铁矿石。本项目通过提高精矿品位及回收率、降低杂质含量研究,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精矿质量。制订强磁提精降杂工业试验方案并实施。通过工业试验研究,提出工业化实施方案并进行产业化。强磁系统精矿品位49.5%,回收率68.9%,SiO27.0%。2007年1-5月302006年延续项目HXJS070703降低强磁尾矿品位研究技术中心矿物研究所唐晓玲王素玲强磁磨矿产生的过粉碎是强磁选品位尾矿高、金属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本项目从优化强磁设备参数方面解决对微细粒回收率的问题,从而降低尾矿品位。完成高梯度介质试验;完成SHP3200强磁机齿板的清洗;提高6、7中矿大井底流;完成9、1立环磁选机的介质更换对比试验;立环高梯度磁选机棒介质结垢周期考查,探索酸洗棒介质的可行性;高梯度磁选机卸矿装置改进;粗细分选旋流器工艺参数优化。强磁尾矿品位19.5%。2007年112月80HXJS070704酒钢周边微细粒磁铁矿选别工艺优化技术中心矿物研究所张志荣龙泰矿建公司M1033、七角井、四道沟等选厂生产的微细粒磁铁矿铁品位不高及杂质含量高,平均铁品位为60%左右,SiO2在13.0%左右,并且粒度极细,制约了烧结、高炉的产量,增加了焦炭、石灰等原料消耗。 对现有工艺进行考查、研究,挖掘设备潜力,提高质量;试验室进行降低精矿SiO2含量的磁选、浮选试验研究,优化选别工艺。SiO210%。2007年1-12月50HXJS070705矿产资源利用前期试验研究技术中心矿物研究所王品玉为扩大公司资源利用范围,公司有关部门及龙泰矿建公司积极寻找各类矿源和采样,研究单位对代表性矿样进行化验、检测、分析及选矿试验,为进一步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完成公司相关部门委托的矿物成份分析及选矿试验;主要对煤、铁、铜、铅、锰等黑色、有色金属矿物及非金属矿物进行化检验、分析及探索性选矿试验研究、炼焦试验、矿石冶金性能试验。提交分析和试验报告。2007年1-12月165HXJS070706选矿厂浊环水水质净化及阻垢技术研究技术中心煤化工研究所何华仁高泽宾该项目2006年已完成了系统结垢原因分析、试验室水质净化试验、试验室静态阻垢实验和水质净化工业试验,2007年通过阻垢工业试验并应用于生产,达到改善循环水质,防止系统结垢的目的。通过阻垢工业试验,将试验室研究的水质净化及化学阻垢技术应用于生产,解决选矿浊环水系统存在的严重结垢问题将水质净化及化学阻垢技术应用于生产,循环水悬浮物60 mg/l,系统结垢速25m.c.m。2007年1-8月60HXJS070707提高块矿金属回收率试验技术中心矿物研究所姜 华吴 印竖炉焙烧系统每年抛甩的废石量28万吨左右,废石品位在15%左右。当来料粒度偏大时,没有完全焙烧好的矿石作为废石甩出,造成了金属流失。竖炉焙烧小块炉粒度上限大,粒度范围宽,还原焙烧不均匀。由于入炉矿石的变化、炉体状况的差异、操作参数是否适合等问题,竖炉产质量指标有所下降。11月份,一次溢流回收率80.82%,台时处理量22.57吨/台.时。竖炉炉体状况、操作参数调查研究;根据矿石的变化、竖炉状况寻找适合的操作参数、热工制度;将二次筛分筛网尺寸减小到35mm,取得1540 mm的矿样,单独1台炉焙烧,进行热工制度等条件试验;废石破碎后,进行干式磁滑轮条件试验,包括粒度、隔板位置、场强等。确定干选、磁滑轮参数调整;黑沟矿单独焙烧试验、或投笼实验,确定适合的操作参数。废石品位由15%降低到13.5%;块矿收率提高1个百分点。2007年1-9月20187HXJS070801烧结技术研究应用技术中心炼铁(烧结)研究所韩建臻2007年三地烧结产能发挥仍是制约公司生产的瓶颈环节,需从提高产能、降低消耗方面进行研究。结合三地烧结生产实际,制订提高产能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解决生产现场临时出现的技术问题,确保生产顺行。为三地烧结生产提供技术支持。2007年1-12月75自选课题HXJS070802竖炉球团配矿结构研究技术中心炼铁(烧结)研究所靳建毅酒钢竖炉球团矿生产原料特点主要表现在铁精矿粉产地杂、膨润土质量差。不同产地的铁精矿自身特性各不相同, 其在焙烧过程中的高温行为和作用亦有差别,需优化使用配比,改善球团矿产、质量。通过试验室造球、焙烧及冶金性能研究、多因素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酒钢原料条件下不同配矿比球团的性能指标,选择最优的配矿条件。通过试验预测和优化分析,指导竖炉生产。利用系数提高到7.6 t/m2.h,达到行业先进水平。2007年1-12月30100HXJS070901煤化工技术研究应用技术中心煤化工研究所李保顺近几年,由于焦煤资源的变化,焦炭质量的波动影响着下道工序的生产,有必要从焦煤资源的综合利用,合理配煤炼焦,炼焦新技术开发等方面开展工作,确保焦炭质量稳定。马克煤用于铁合金用焦工业研究及应用推广;冶金小块、粉焦用于铁合金生产应用研究;榆钢配煤研究;焦化废水零排放攻关;56焦炉工艺优化研究;焦化化产品开发技术研究和储备;焦炉煤气脱硫顺行、达产达标攻关;废水处理调试、达产、顺行攻关;提高三地化产品收率攻关;翼钢、榆钢焦化集中润滑攻关;解决焦化生产现场临时出现的技术问题。为焦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2007年1-12月150自选课题HXJS070902乌海地方焦煤资源开发研究技术中心煤化工研究所史 伟2006年公司焦炭生产配用了8种乌海地方焦煤约50-60万吨,对改善焦炭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除大武口、木里煤外,乌海地区的焦煤应作为酒钢炼焦煤资源开发利用的煤源之一。对乌海地区各煤矿煤质、储量、开采情况进行调研;进行小焦炉单种煤炼焦试验;炼焦煤适配性分析,煤质评价;编制乌海地方焦煤资源开发研究分析报告。提交乌海地方焦煤资源开发研究分析报告。2007年1-10月30HXJS070903酒钢炼焦煤资源解决方案研究技术中心煤化工研究所史 伟该项目的开展是制定公司炼焦煤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可为集团公司三地炼焦煤的采购、使用提供技术支撑。可以为焦炭质量的稳定提供指导。07-09年分阶段前往公司现有的煤源基地(大武口、庆华百灵、庆华木里、宁夏地区小煤矿、内蒙乌海地区煤矿、外蒙马克、甘肃靖远等地区)调查,主要掌握各矿的煤层煤质、储量、开采量、运输情况(能否均匀供货)、可保证供酒钢资源量等数据;取回各矿各煤层煤样进行检测分析,必要时进行小焦炉炼焦试验。编写酒钢焦煤资源解决方案。为焦化工序优化配煤结构稳定焦炭质量提供前瞻性研究。2007年1 -2009年1260HXJS070102炼铁技术研究应用技术中心炼铁(烧结)研究所韩建臻2007年三地炼铁产能发挥仍是制约公司生产的瓶颈环节,需从提高产能、降低焦比方面进行研究。结合三地炼铁生产实际,制订提高产能、降低焦比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解决生产现场临时出现的技术问题,确保生产顺行。为三地炼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2007年1-12月75自选课题HXJS070103酒钢利用COREX熔融还原工艺可行性、经济性研究技术中心炼铁(烧结)研究所石国星焦煤资源短缺是限制公司炼铁产能扩大的主要环节,非高炉炼铁工艺是解决焦碳资源短缺条件下,实现产能扩大的主要途径。而COREX熔融还原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实现工业化大生产的一种熔融还原工艺,在酒钢资源条件下,该工艺的可行性、经济性需要进一步明确,以确定酒钢铁产能扩大的工艺路线。本项目通过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对酒钢可控资源(煤、铁矿石)进行分析、研究,确定酒钢资源条件下,COREX熔融还原工艺实现的可行性;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该工艺在酒钢资源及其它条件下的经济性。提交酒钢COREX熔融还原工艺可行性、经济性分析报告。2007年1-12月26HXJS070104煤制气预还原矿高炉炼铁技术前期研究技术中心炼铁(烧结)研究所张志民王明华目前,常规高炉用料主要存在焦煤供应无法满足焦炭生产的需要,高炉熟铁料缺乏,原料品位制约高炉能力发挥的问题。本项目主要进行煤制气预还原矿高炉炼铁技术前期研究。研究分析煤制气预还原矿高炉炼铁技术的工艺路线及所需原燃料的情况,进行试验室试验、分析,结合酒钢周边资源的实际情况,编写煤制气预还原矿高炉炼铁技术前期研究报告。提交煤制气预还原矿高炉炼铁技术前期研究报告。2007年1-12月100HXJS070105利用高温冶金性能试验指导高炉配矿研究技术中心炼铁(烧结)研究所李继昌公司高炉生产哈萨克斯坦球团矿配比基本在15-20%范围,成本较高,拟通过高温冶金性能试验室试验,指导高炉合理配矿生产,提高各类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按酒钢本部大小高炉入炉铁料的种类及可能需求计划和方案,通过高温冶金性能试验提出可供大小高炉选择和实施配矿的方案或建议。对异地高炉铁矿资源进行高温冶金性能试验,提出高炉操作建议。入炉焦比降低5-10kg/t。2007年1-12月25HXJS070412碳钢冶炼、轧制技术研究技术中心碳钢研究所常崇民2007年公司将加大品种钢的开发生产力度,增加品种钢生产比例,碳钢研究所将系统研究公司现有的冶炼、轧制装备,为品种钢生产提供技术支持。针对品种钢冶炼、轧制的要求,结合现场工艺设备,制订冶炼、轧制品种钢的作业文件和相关标准;二炼钢厂板坯中间包包龄攻关;二炼钢120t顶底复吹转炉炉龄攻关;解决现场临时出现的技术问题;低合金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的研制开发。为碳钢生产提供技术支持。2007年1-12月150自选课题HXJS070302炼钢一工序产品开发工艺设备优化炼钢一工序黄文胜随着炼钢一工序脱硫、钢包精炼炉(LF)改进项目的实施,2007年将冶炼高碳钢等品种钢,需进行前期品种钢开发的技术储备。发挥脱硫、钢包精炼炉(LF)改进后的功能,通过与研究单位合作,优化现工艺设备,提高现有品种钢如H08A、ER70S6X方坯高中碳钢、板坯中碳钢等的质量;进行75钢以上牌号高碳钢以及板坯普通强度船板钢、16MnR等钢种的开发;连铸机润滑系统改进。钢中S0.010%;T.O40ppm。2007年1-12月60吨钢增加效益200元。HXJS070502带肋钢筋表面防锈技术研究试验应用轧后穿水冷却工艺后,降低了带肋钢筋的生产成本,但带肋钢筋表面蓝印较薄,主要构成也发生改变(由Fe3O4变为FeO),钢筋抗锈性能下降,影响了酒钢产品的外观质量。针对实施穿水冷却后钢筋表面锈蚀的现状,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研究钢筋锈蚀机理,改进工艺,改善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改善带肋钢筋外观质量。2007年1-10月30HXJS070402超低硫钢生产技术研究技术中心碳钢研究所靳旭冉目前炼钢二工序可以生产0.005%以下的钢种,但面对更高等级管线钢或其他高附加值钢种,对S的要求是0.002%甚至更低,利用现有工艺设备如何实现并作为技术储备进行研究,无论对今后的RH炉后品种开发都具有深远意义。立足现有工艺设备,从钢包包衬耐材、底吹氩工艺、精炼造渣、全线优化脱硫出发,探索酒钢目前条件下生产更高附加值产品的可能性。生产出S0.002%的合格钢水。2007年1-12月20HXJS070403超低磷钢生产技术研究技术中心碳钢研究所王德勇按照目前炼钢二工序顶底复吹转炉的脱P能力,可以较好的将钢水P含量控制在0.01%以下,但不能稳定地生产P0.005%的钢水,炉外脱磷还未尝试过,通过试生产研究新的脱磷工艺的可行性,为今后更高等级钢种的开发做技术储备。转炉采用合适的脱磷工艺低磷出钢,采用炉外脱磷,进行特殊的造渣制度,精炼将转炉低磷钢水进一步脱磷后进行扒渣,重新造渣脱硫实现纯净钢的生产。提交炼钢二工序现有装备生产低磷钢可行性分析报告。2007年1-12月20HXJS071001不锈钢冶炼、轧制技术研究技术中心不锈钢研究所刘会圈随着国内不锈钢冶炼、轧制技术的发展,酒钢不锈钢投产后,将要在新产品开发、降低成本、改善质量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酒钢生产不锈钢提供技术支持。不锈钢新钢种开发技术和市场调研;废弃除尘灰复合喷吹技术应用;不锈钢冶炼过程控氮技术研究;AOD出钢渣系调整;耐火材料对钢水质量影响的研究;不锈钢铸坯质量攻关;提高不锈钢炼钢AOD转炉炉龄;提高不锈钢连铸板坯质量,降低板坯修磨率;提高三脱喷枪枪龄;炉卷加热炉二级模型技术攻关;缩短一步法生产410s01冶炼周期;提高钢包包龄;不锈钢板坯宽度控制优化;不锈钢坯耗攻关;二级计算机系统数学模型的优化研究;不锈钢中夹杂物的直读光谱法检测技术;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不锈钢中成分;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铬不锈钢中氮含量的实验研究;X70管线钢研制开发;解决生产现场临时出现的技术问题。为不锈钢冶炼轧制提供技术支持。2007年1-12月150自选课题HXJS071002热轧产品组织结构对比分析技术中心不锈钢研究所任培东不锈钢热轧开发了304、J4、430、410S、409、420J1、420J2等产品,由于酒钢缺乏不锈钢产品的生产经验,缺乏对我们产品的深入研究,缺乏对国内其他厂家同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