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_第1页
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_第2页
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_第3页
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_第4页
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二轮第一单元 农业文明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导学案设 计:王玮 审核:高三历史备课组 使用时间:2016.3 课时:3节【考纲要求】(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知识主线】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为两大阶段:早期(先秦时期)国家属松散的政治联盟,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秦至清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专制制度逐步加强。2.秦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可分为三条主要线索:一是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中央官制的演变上、实质在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变化;二是中央集权的加强,表现在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上,实质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三是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考点梳理】考点一 宗法制与分封制(概括目的、内容、作用、二者之间的关系)考点二 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归纳历代中央官制的演变过程)考点三 地方行政制度沿革(归纳历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考点四 古代中国的选官与监察制度(归纳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选官标准;监察制度的发展过程及作用)【习题训练】1为了统治从黄土高原到黄河南北以及沿海的广大的被征服地区,周天子分封本族兄弟亲属到各被征服地区去建立国家。材料中的“国”是指( ) A.诸侯B城邑C郡守D县治2.“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曾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并订立盟约指出:“诛不孝,无易树子(即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无以妾为妻。”这说明会盟者( ) A积极传承孔子“动之以礼”的思想B.反对嫡长子继承制C.企图以诸侯霸主之位取代周天子 D.欲维护宗法制传统 3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措施( ) A废止了贵族等级爵制B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C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D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转型4西汉初期,丞相集决策、行政、司法各项大权于一身。相权的膨胀不可避免地会侵夺皇权,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汉武帝时期中央官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具体表现为( )A郡国并行制度B颁布“推恩令”C创设刺史制度D形成中外朝5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世卿世禄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6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丞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7元朝行省机构的总体权力颇大,但由于群官议政和军事、财政等专官提调,其处理各项庶政又是 有所分工,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下列设置与之最为相近的是 (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军机处和内阁制 D知州、通判、转运使8.下表内容是中国古代一些行政机构、重要官职的设置及其评价,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9.中国古代政府一直谋求解决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初期分封形势图材料二西汉初期山东地区地方行政区划示意图(部分)材料三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者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政区(无法简化时,即尽量使之不享有完全权力,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但是,事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西周初期分封诸侯的主要政治目的及效果。(2)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说明“汉承秦制,略有损益(注:增减)”。从任命地方官员的角度说明“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柳宗元)。(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北宋使地方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的主要措施和元朝使“中央集权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的措施。(4)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演变呈现怎样的特点?第一讲答案:BDDDD CAC26(1)目的:对地方进行有效统治。(1分)效果: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形成了“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2分,任答两点即可)(2)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西汉初期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分封同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实行郡国并行制。(2分,合理表述酌情给分)在分封制下,地方长官是世袭的;在郡县制下,地方长官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2分)(3)北宋: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将赋税权收归中央。(2分,任答两点即可)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2分)(4)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逐步加强对地方官员的控制。(2分,其他合理表述酌情给分)第一讲答案:BDDDD CAC26(1)目的:对地方进行有效统治。(1分)效果: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形成了“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2分,任答两点即可)(2)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西汉初期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分封同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实行郡国并行制。(2分,合理表述酌情给分)在分封制下,地方长官是世袭的;在郡县制下,地方长官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2分)(3)北宋: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将赋税权收归中央。(2分,任答两点即可)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2分)(4)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逐步加强对地方官员的控制。(2分,其他合理表述酌情给分)第一讲答案:BDDDD CAC26(1)目的:对地方进行有效统治。(1分)效果: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形成了“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2分,任答两点即可)(2)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西汉初期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分封同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实行郡国并行制。(2分,合理表述酌情给分)在分封制下,地方长官是世袭的;在郡县制下,地方长官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2分)(3)北宋: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将赋税权收归中央。(2分,任答两点即可)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2分)(4)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逐步加强对地方官员的控制。(2分,其他合理表述酌情给分)第一讲答案:BDDDD CAC26(1)目的:对地方进行有效统治。(1分)效果: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形成了“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2分,任答两点即可)(2)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西汉初期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分封同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实行郡国并行制。(2分,合理表述酌情给分)在分封制下,地方长官是世袭的;在郡县制下,地方长官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2分)(3)北宋: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