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资企业就业规则范本.doc_第1页
中国日资企业就业规则范本.doc_第2页
中国日资企业就业规则范本.doc_第3页
中国日资企业就业规则范本.doc_第4页
中国日资企业就业规则范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规中C082005年10月1日制定就业规则商事格式会社驻中华人民共和国事务所目录第章 总则2第章 基本义务3第章 雇用第1节 通 则 4第2节 雇用开始和雇用期 4第3节 调 动 5第4节 退职及解雇 6第4章工作第1节 纪 律 7第2节 就业时间 8第3节 休息日、休假及缺勤 9第5章教育 11第6章安全卫生 12第7章薪资 13第8章表彰 13第9章处分第1节通则 13第2节 处分理由及处分类型 15附则 16第章 总则第1条(制定宗旨)1本规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政府相关法规和条例,在维持商事格式会社(以下称为“公司”)秩序、尊重个人人格及人权的基础上,为顺利开展业务运营,对职员必须知悉和遵守的服务纪律和待遇方面的标准和其它必要事项加以规定。2对于本规则及其附带各项规程中未规定的事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政府相关法规和条例的规定为准。第2条(职员定义)本规则中的“职员”是指:与当地外国企业服务公司(以下称为“服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在公司与服务公司签订的劳动者派遣合同之下从事公司业务的人员。第3条(适用范围)1本规则适用于公司所属的所有职员。2当由于工作地区的特殊性等原因而需要有适用于个别情况的特別规定时,将另行制定且优先适用本规定。3当本规则与职员和服务公司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抵触时,以劳动合同的规定为优先,并在公司和职员签订的“雇用协议书”中对此加以明确。4下列人员可能不适用于第4章(工作)及第7章(薪资)的部分规定。(1)享受管理人员待遇的人员(职务功能等级为C2以上的人员)(2)其他,公司规定的人员第4条(制定及改版)本规则的制定及改版由公司总部总务人事主管起草,经过与职员代表协商后由社长批准制定及改版。第5条(与公司制定的其它规则、规定的关系)当公司的其它规则和规程与本规则存在抵触部分时,则该部分优先适用于本规则。第6条(放宽处理)即使公司对本规则的部分事项允许放宽处理,职员也不得以习惯为由而不服从对该放宽处理的废除或变更。第7条(就业规则的特例)当发生或可能发生灾害及其它异常事态时,可进行特别规定而不局限于本规程的规定。第8条(年度、月度、周和天的定义)本规则中的年度、月度、周和天如下所示。(1)年度 当年4月1日开始次年3月31日为止(2)月度 当月1日开始当月最后一天为止(3)周 星期日开始星期六为止(4)天 当天0时开始当天24时为止第9条(保密)职员必须对通过业务知悉的事项加以保密。另外,退职后仍必须保密。第10条(例外事项)对于本规则中未规定的事项,由公司届时决定并根据需要制定细则及内部规定。第11条(手续)1除非是直属上司认同的不得已情况,否则本规则中规定的手续必须由本人执行。2违反或未按要求执行规定的手续时,原则上不得享受规定的操作。3当居住地址、扶养家庭及其它向公司申报的事项出现变更时,必须及时向公司申报。第12条(个人信息的处理)对于职员提供的文件材料等、或通过其它方法取得的职员个人信息,公司将其用于实施人事管理、薪资和福利管理、健康和安全管理、劳务管理等以及其它各项规定,以及用于执行法令等规定的业务。第2章 基本义务第13条(基本义务)1遵纪守法等良好行为义务职员必须按公司制定的行动标准,作为企业的一员在遵纪守法、尊重人权等方面做出良好行为。2诚实工作义务职员必须随时认识和履行自身职责,同时积极致力于提高业务效率。3维持公司秩序义务职员必须遵守公司制定的规则和规程,服从所属上司的工作指示,互相协作并致力于维持公司秩序。4尊重公司财产义务职员必须爱护使用公司的机械、备品等,且不得用于非工作目的。5禁止损害公司利益义务职员不得有泄漏公司机密或将公司的名义和地位用于私人利益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6维护信誉义务职员不得有损害公司信誉的行为。第3章雇用第1节 通 则第14条(雇用的定义)“雇用”是指:依据职员与公司之间签订的个别雇用协议书(以下称为“协议书”),专职且持续地从事公司业务。第15条(权限和责任)职员在执行自身职务时,不得超出规定的权限,同时将不被追究超出自身职务限度的责任。第16条(监督责任)带有部下的管理人员必须对部下职员是否充分执行职务负有监督责任。但是,被认定为无监督过失时,将不被追究超出监督责任限度的责任。第17条(考核)1在进行职务配置及变更时,职员应接受职务执行能力及适宜性等方面的考核。2公司通过制定目标管理制度对职员进行业绩评价,并将该项评价体现在待遇中。第18条(人事令)通过人事通知书或口头发布人事令。第19条(事务交接义务)当出现工作地变更、卸任、担当业务变更、长期出差或退职、解雇时,必须将与业务有关的保管物品、文件材料与担当业务同时准确交接给接任人或所属部门长。第2节雇用开始和雇用期第20条(录用考试)1职员的录用考试采用笔试和面试等方式,通过公平竞争,以录用优秀人材为标准,不以应聘人员的国籍、民族、年龄、性別、婚姻及宗教信仰为由而加以歧视。2不拘于上一款的规定,对以下所示的人员不予雇用。(1)未满16周岁的人员(2)在录用考试中提供和申报虚假材料的人员(3)与当前被雇用的职员有亲戚关系的人员(4)国家政策规定不得雇用的人员(5)体能不适应工作岗位的人员第21条(开始录用)1根据上一条被预定录用的人员必须向公司提供以下文件材料。(1)简历(用打字机或个人计算机制作并打印:A4尺寸) (2)毕业证书(必须提供原件)(3)体检报告(于公司指定的医院或诊疗所接受体检)(4)照片(最近3个月之内拍摄的正面脱帽照)(5)身份证(复印件)(6)用于证明居住地址的文件材料(7)家庭情况表(8)用于证明最新退职的文件材料(9)职务技能资格证件(10)劳动合同书(由本人与服务公司签订)(11)其它,公司要求提供的资料(上下班交通工具、上下班需要时间等)2公司在接收到上一款中的所有文件材料之后,通过必要的手续与新录用预定人员签订协议书。签订该协议书后,即表示正式建立雇用关系。第22条(试用期)1通过上一条建立雇用关系的人员为试用人员,原则上试用期为开始试用起2个月。2试用期满后即转为正式雇用。3在试用期内,当确定试用人员不符合雇用条件时,以及有符合本规程第9章(处分)中规定的处分的行为时,即随时解除与该人员的雇用关系。 第23条(雇用期)1原则上从新录用起,被正式雇用的人员的雇用期为开始试用起满2年后的第一个5月31日为止。2雇用期满后,当公司与职员双方协商一致时,可通过必要的手续对雇用期进行更新。3更新后的雇用期为2年,更新雇用期内不设试用期。4可按上一款进行更新的限度是以达到法定雇用年龄的日期为止。第3节 调 动第24条(调动原则)1 当出于业务需要或职员的培训需要时,应通过公司与职员之间协商后进行配置调动。需要时,应对协议书以及与服务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进行更新。2 按上一款进行调动时,公司将于发令日的3周之前(当天为休息日时则为其前一天)向该人员正式进行私下告知,并于下一天(当天为休息日时则为下一工作日)以人事通知的形式在公司内公布。 3受命调动的人员必须迅速落实交接,并于发令日就任新职。第25条(异地调动)1公司可根据需要,命令变更工作地区。2按上一款受命异地调动的人员,必须于发令日赴任。但是,当出于业务原因而被特别指定赴任日期时、或因不得已理由而得到公司许可时,则按该许可范围赴任。3对异地调动方面的操作将另行规定。第26条(担当部门的变更)公司可根据需要,命令变更担当部门。第27条(援助)1公司可根据需要,命令临时或在一定时期内从事其它部门的业务。2上一款中规定的其它部门的业务是指:与工作地区和担当业务等无关的、当前从事业务之外的业务。 第28条(职位任命)当出于业务需要时,可任命或解除职位。第4节 退职及解雇第29条(退职)“退职”是指解除第14条中规定的公司与职员之间的雇用关系。符合以下任何一条时,原则上即为退职。(1)职员死亡时(2)职员与服务公司的劳动合同终止时(3)协议书中规定的雇用条件丧失时;或雇用期满后不对协议书进行更新时(4)依据第30条,由职员提出解除雇用关系时(5)依据第31条或第76条,由公司提出解除雇用关系时(6)连续失踪达2个月时(7)公司和职员协商同意解除雇用关系时第30条(申请退职)1 因自身原因而希望退职时,必须至少提前1个月以上并按另行规定的手续向公司提出申请。但是,试用雇员以及由于公司未依法履行其职责而希望退职时,可随时退职。2 在上一款的前半部分中,当出于业务需要时,公司可要求其继续从事公司业务。第31条(解雇)1当职员符合以下任何一项时,原则上公司将按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解除雇用关系。但是,当公司解除雇用关系的责任在于职员时,应依据第9章的规定。(1)业务之外的伤病,被认定为雇用合同期内将难以恢复到可胜任原有职务或相当职务时;(2)被认定为能力或效率极低且难以提高或恢复、或对他人就业造成妨碍等,明显不适合从事当前职务或相当职务时;(3)由于经营情况低迷、业务重组缩减及其它不得已的原因而产生富余人员,无法或明显难以通过转岗或其它方法加以消化时;(4)签订雇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出现重大变化,无法履行雇用合同,且通过与职员协商后对雇用合同的内容变更无法达成一致时。2当雇用期内职员在以下期间内时,本条解雇不适用。(1)因患病或受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时(2)女性职员在妊娠期、产期、哺乳期内时(3)在公司内工作15年以上,且距离法定退职年龄不满5年时(4)符合法律、行政法规中规定的其它情况时第32条(解雇通知)依据第31条实施解雇时,应提前30天发出书面通知,或除经济补偿之外另行支付30天工资(过去3个月的平均工资)。第33条(解雇前的制止就业)1需要时,可对按第31条解雇的人员制止就业,直至解雇日。2发生上一款中的情形时,对该期间内的工资予以补偿。第34条(财物归还)退职或解雇时,必须在该日期之前归还从公司借来的物品,当对公司有债务时必须予以偿还。第35条(保密义务)1退职后,必须依据第9条的规定,对受公司雇用期间所获得的信息及其它资源、人际关系等加以保密。2违反上款并给公司带来损失时,公司可通过第三方机构要求赔偿公司损失。第4章工作第1节 纪 律第36条(就业原则)职员必须严格遵守指定的上班时间及下班时间,在整个就业时间内诚实工作。第37条(进入和退出岗位)职员必须在指定的上班时间进入岗位以便开始工作,在下班后必须立即退出岗位。第38条(进入和退出岗位的限制)符合下列任何一项时,公司可禁止其进入岗位、或命令其退出岗位。(1)被认定为带酒气、或携带酒类,无法正常工作时(2)扰乱或可能扰乱岗位风纪和秩序时(3)被认定为有卫生方面的危害和危险时(4)其它,依据法规或条例被禁止或制止就业时第39条(申请原则)1原则上对就业预定的变更(休息、出差、休息日加班、上班及下班时间的变更、迟到、早退等)必须在前一天退出岗位之前通过工作情况记录表向所属部门长提出申请并得到批准(事先申请)。2但是,当有不得已理由时,可在当天上班时间后1小时之内通过传话人或电话进行联络并得到所属部门长的批准,并在事后迅速执行规定的手续,则视为符合上述规定手续(当天申请)。3就业时间内因私外出和不得已当天早退的,应事先得到所属部门长的批准。4班外加班和休息日加班等应按所属部门长的命令进行,应在业务结束后立即向所属部门长提交就业内容报告并得到批准。5未采取上述各项手续时,则作为“无故”处理,不得享受规定的操作。6伤病缺勤达5天以上时,必须提供医生的诊断证明。第40条(交班)由于休息、外出等原因而离开岗位时,必须向其他职员进行交班并采取其它必要的措施,以保证业务不受影响。第41条(异常灾害)1当得知公司设施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火灾、地震及其它异常灾害时,即使在就业时间之外也必须迅速予以协助以防止灾害。2在异常灾害的情况下,必要时可要求从事日常职务之外的业务以防止灾害。3在上一款中,当临时需要时,可不拘于第44条的规定,根据临时指示,要求必要限度的规定就业时间之外的加班。第42条(所属部门长的定义)1本章中的所属部门长是指事务所长或与此相当的人员。2当上一款中的所属部门长由于休息、出差或已退出岗位等原因而不在时,则为事先确定的代行人。第2节 就业时间第43条(年工作日及就业时间)1年工作日见另行规定的各年度日历。2依据劳动法的规定,标准工作时间为每天8小时、每周5天,每周40小时。第44条(标准就业时间)上班、下班及中间休息的标准时间如下所示。但是,各事务所可在1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的范围之内,对上班、下班及中间休息时间进行变更。上班时间 8时30分中间休息时间 12时00分至13时00分(1小时)下班时间 17时30分第45条(班外加班及休息日加班)1公司可根据业务需要,安排职员进行超出规定工作时间的加班、或安排休息日加班。2班外加班及休息日加班必须由所属部门长命令或得到其批准,且原则上只适用于在事务所内进行工作的时间。3不得无故拒绝班外加班及休息日加班命令。第46条(出 差)1业务需要时,公司可命令职员在指定事务所之外的场所就业(以下称为“出差”)。2由所属部门长口头命令出差,或由员工通过工作情况记录表向所属部门长提出申请并得到批准。3原则上出差为从公司出发到返回公司。但是,在指定就业时间之外的时间出发或返回的情况不在此限。4当出差中需要变更预定时,原则上必须事先向所属部门长联络和请示变更出差命令。但是,当时间紧张时,则必须在返回后接受补批。5出差工作结束并返回后,必须向所属部门长进行出差报告。第47条(出差过程的就业时间)1原则上将出差过程视为标准就业时间。2即使出差过程超出标准就业时间,也不适用班外加班。但是,当明确出差地的工作时间在标准上班时间之前、或在标准下班时间之后(不包括陪同工作)时,则可不拘于实际时间,将所属部门长认可范围之内的时间作为班外加班处理。第48条(就业时间的单位)需要提交就业时间时,提交单位以30分钟计。第49条(就业时间限制)对于一旦就业将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的人员,将缩短其工作时间或限制其班外加班。第3节 休息日、休假及缺勤第50条(休息日)1休息日如下所示。(1)星期六和星期日(2)法定休息日(3)年终年初(在12月31日至1月3日之间的上述各项休息日之外的日期)2上一款中的休息日的通知方式为各年度日历,除非由于业务等原因而出现特别不得已的情况,否则不作变更。第51条(对出差期内休息日的处理) 出差期内的休息日视为已休息。 不拘于上一款的规定,当在休息日在出差地从事与事务所内业务同等的业务时,则按以下方式处理() 就业时间相当于规定工作时间时,给予调休() 符合上一款的情形且无法给予调休时、或就业不满规定工作时间时,作为休息日加班处理。第52条(休息日加班)1公司可按第45条,命令职员在第50条规定的休息日出勤。但是,不得命令法定休息日加班。2在上一款的情形中,可将休息日变更为其它日期。3 无法将休息日变更为其它日期时、或休息日的工作时间低于规定工作时间时,则作为休息日加班处理。第53条(休假及缺勤日的工作时间)休假及缺勤日的工作时间为第44条中规定的标准工作时间。第54条(业务休)根据业务情况而要求休息时,实施业务休。第55条(制止就业休)当公司认为需要制止解雇人员就业直至解雇日期为止时,实施制止就业休。第56条(年度带薪休假)1年度带薪休假的享受时期为首次签订协议书时期,其后于每年6月1日起享受。2年度带薪休假的享受天数为雇用期内每年15天。但是,首次签订协议书时期的享受天数如下所示。15天协议书签订后到第1个5月为止的月数12(尾数舍去)3为促进使用年度带薪休假,可按半天为单位使用年度带薪休假。(1)上午半天带薪休假上班时间到下午就业开始时间的半天 下午半天带薪休假下午就业开始时间到下班时间的半天(2)半天带薪休假2次换算为年度带薪休假1天。4原则上年度带薪休假的使用期限为从开始享受起到下一个5月31日为止。第57条(特別带薪休假)1对于带薪休假剩余天数低于5天的人员,当职员本人出于以下任何一项理由而事先提出要求时,可授予以下天数或时间。(1)婚假 本人筹备结婚时、或婚礼、新婚旅行(进公司后1年以内)时 5天以内(2)丧假 近亲丧故时。但是,在计算天数时低于1天时也按1天计算。a父母、配偶及子女 5天以内b祖父母、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的配偶及孙子孙女 3天以内在上述各项中,当由本人主持葬礼时,可各加2天。(3)赴任休假当受命异地调动而进行搬迁时,赴任前后合计无家人同行时 3天以内有家人同行时 5天以内但是,当本人赴任与家人搬迁分开进行时,则为合计6天以内。2除上一款之外,当职员本人出于以下任何一项理由而事先提出要求时,可授予以下天数或时间。(1)阻隔、隔离休假 由于天灾地变等不得已情况而使交通受阻、或由于发生传染病等而无法就业时 认定天数(2)灾害休假 当由于天灾地变或其它灾害,使本人或其扶养家庭的房屋或家庭财产遭受明显损失时 认定天数(3)认定休假 除上述各项之外,公司认为需要时 认定天数第58条(产假)当职员本人出于职员本人或配偶分娩为理由事先提出要求时,可授予以下天数的无薪休假。1产前产后休假(职员本人分娩的情形)(1)正常分娩的情形90天(其中) 产前休假15天(除非是早产的情形,否则不得用于产后) 产后休假75天(2)除上一项之外,当符合以下情形时,加产后休假各15天。难产,且提供医生诊断证明的情形多胞胎分娩的情形(每超出1名新生儿)(3)除上两项之外,对晩育(按新生儿的生日计算,满24周岁以上)初产职员,加30天产后休假。2分娩护理休假(配偶分娩的情形)3天初婚男性职员、或再婚未育男性职员的配偶分娩的情形3本条规定在雇用期内(包括再雇用期)仅适用1次。第59条(缺勤)除第50条到58条之外的工作缺勤如下所示,均将体现在考核中。1因公受伤缺勤 由于业务关系的伤病而缺勤整个规定就业时间时,当天作为因公受伤缺勤。因公受伤缺勤达5天以上时,必须提供用于证明缺勤期的诊断证明。2因私受伤缺勤 由于业务之外的伤病而缺勤整个规定就业时间时,当天作为因私受伤缺勤。因私受伤缺勤达5天以上时,必须提供用于证明缺勤期的诊断证明。3事故缺勤 由于业务之外的事由而缺勤整个规定就业时间时,当天作为事故缺勤。4无故缺勤 未经上司批准而缺勤整个规定就业时间时,当天作为无故缺勤。第60条(迟到、早退、部分缺勤)缺勤部分规定工作时间时处理如下,均将体现在考核中。1迟到 比规定上班时间晚进入岗位时,作迟到处理。2早退 比规定下班时间早、或未经上司批准比指定下班时间早退出岗位时,作早退处理。3部分缺勤 缺勤部分规定就业时间时,作部分缺勤处理。第61条(休息日、休假、缺勤的重叠) 1特別休假重叠当由于被授予2项以上的特別休假而发生日期重叠时,根据本人的要求选择其中任何一项。2特別带薪休假(特別无薪休假)和年度带薪休假或缺勤在年度带薪休假或缺勤期内,当出现符合特別休假的理由时,根据本人的要求取消年度带薪休假或缺勤,并授予特別休假。第5章教育第62条(教 育)1本章对公司根据业务命令要求参加的教育做出规定。 2为了提高作为职员的必要知识、人格和判断能力,并提高业务、技能、安全卫生及效率,由公司开展必要的教育。3除了可自由参加的职员自我启发之外,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上一款中的教育。第63条(教育实施的原则)1 原则上在标准就业时间内实施教育。但是,也可根据需要在标准就业时间之外或休息日、或实施含有住宿的教育。2 原则上教育参加时间作为就业处理。但是,对于在标准就业时间之外实施的教育中由员工自愿参加的教育,则不作为工作时间处理。3 参加教育所需经费(听课费、参加考试费、教材费、差旅费交通费等)由公司全额承担。但是,因职员个人原因导致未达到教育目的时,必须由职员本人全额承担培训费用。第64条(参加考试及听课)1出于业务需要,公司可要求职员参加由国家或公共团体或其它团体举办的各种资格考试和通讯教育,或要求参加各种讲习会等。2参加考试及听课方面的操作适用上一条。第6章安全卫生第65条(遵守和协助义务)职员必须严格遵守公司或行政机关制定的灾害预防方面的法令、通告及指示,相互之间对公司实施的安全卫生方面的措施予以积极配合。第66条(灾害预防)当职员发现火灾或其它异常灾害、或得知存在危险时,必须立即采取随机应变的措施(如联系责任人等),协助并努力防止灾害于未然以及将其控制在最小限度。第67条(体检)1公司组织录用体检及每年1次的定期体检,必要时组织全体或部分员工进行临时体检、集体问诊、传染病预防注射、疫苗接种等。2关于上一款之体检,当不希望接受公司指定医生的诊断时,必须提交书面结果证明并附随其他医生的诊断证明。3根据体检的结果,有特别需要时可在一定期间内禁止就业、或调整岗位。第68条(就业禁止)对于符合以下任何一项的人员,可禁止其就业。(1)患有精神病的人员(2)患有可能传染的结核病的人员(3)患有法定传染病的人员(4)除上述(2)和(3)之外,有传染危险,不适合就业的人员(5)一旦就业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的人员(6)其它,公司认为不适合就业的人员第69条(防疫措施)1当同住人员或临近居住人员患有或疑似患有法定传染病时,必须立即向公司申报并服从其指示。2在上一款的情形中,公司可在防疫需要的范围之内,在一定期间内禁止其就业。第70条(就业禁止的解除)在听取公司指定医生意见的基础上,由事务所长决定根据第68条被禁止就业人员的再就业。第7章 待遇第1节薪资第71条(薪资)1公司向职员支付的工资、奖金、经济补偿费、差旅费,其它薪资依据另行制定的薪资规程处理。2除非薪资规程中有特别规定,否则公司应直接向职员支付薪资。第2节福利第72条(社会基本保险)公司于每月向服务公司支付用于职员的社会保险基本保险费(养老基本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第73条(住房公积金)公司于每月向服务公司支付用于职员的住房公积金。第8章表彰第74条(表彰理由)职员符合以下任何一项时,予以表彰。(1)做出了有益于业务的发明、改良、设计或创意时(2)化解灾害或危险于未然时、或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做出了贡献时(3)工作表现、技能特别优秀且品行端正,成为大众模范时(4)做出了具有社会贡献、提高公司名誉的行为时(5)其它,做出了符合上述各项的功绩或行为时第75条(表彰方法)1表彰方法原则上采用授予奖状并公布。另外,作为奖励品可支付奖金或纪念品。2表彰时期为每年公司创立纪念日。但是,需要时也可随时进行。第9章 处分第1节通则第76条(处分种类)1职员处分依据本章规定实施,处分有以下4种。(1)告戒 要求提交书面检查,影响再雇用考核(2)扣工资 要求提交书面检查,且扣除部分工资,影响再雇用考核但是,每次扣工资的额度以扣除后的工资不低于所在工作地区的最低工资为限。 (3)制止出勤 要求提交书面检查,并在7天以内的范围内制止出勤,影响再雇用考核(4)解雇处分 不拘于第31条,解除第2条中规定的派遣合同,并解除与公司的雇用关系2原则对上一款中的处分予以公告。但是,除非特别情况,否则公告期间不得超过48小时。3处分的量度以第1款为准。第77条(处分决定)对符合第88条中各项的行为(以下称为违纪行为),以第89条中规定的处分类型为标准,在对其违纪行为的动机、故意或过失的程度、有无使用团体强制暴力或欺诈手段及其程度、实际受害的程度、行为人的境遇、工作业绩及事后态度等各种情况加以考虑的基础上决定处分。第78条(处分的适用范围)有违纪行为的人员不得以该行为是就业时间之外的行为或公司设施之外的行为为理由而免除其责任。但是,当对其违纪行为的范围有特别限定时,则不在此限。第79条(符合2项以上处分理由的情形)当同一行为符合第88条中2项以上的处分理由时,以各项理由所对应的处分中最重的处分论处。第80条(再次违纪的情形)对于被处分后又再次发生处分行为的人员,原则上加重处分。第81条(唆使他人的情形等)1对于唆使他人进行违纪行为的人员、或参与他人违纪行为的人员,作为违纪行为人员予以处分。2在上一款前半段中,当唆使程度被认定为极其明显时、或本人也自发进行了违纪行为时,原则上将加重对本人的处分。第82条(对他人违纪行为进行协助的情形)对于对他人违纪行为进行协助的人员,在对照该违纪行为处分的基础上减轻处分。第83条(违纪行为未遂的情形)当违纪行为情节严重时,即使违纪行为未完全得逞,也不得以此为理由免除其责任。但是,原则上该情形下减轻处分。第84条(与业绩的关系)原则上应将处分体现在考核中。第85条(制止就业)第33条的规定也适用于解雇处分。第86条(与损失赔偿的关系)当由于故意或重大过失而给公司带来损失时,可要求对全部或部分损失进行赔偿。本章的规定不能免除由于违纪行为而给公司带来损失时的损失赔偿或不当利益归还义务。第87条(其它场所中的违纪行为)在出差地或其它场所发生违纪行为时,视为在本人所属场所发生该违纪行为并实施处分。第2节 处分理由及处分类型第88条(处分理由)当员工完全未履行第13条规定的基本义务,发生下列各项中任何一项行为时,则予以处分。违反诚实工作的事项(1)由于故意或过失而造成重大业务过错时(2)试图故意降低他人作业效率或妨碍其业务时(3)事实判明存在有意妨碍公司业务的意图时(4)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包括班外、休息日加班)时(5)无正当理由经常迟到、早退、在就业时间内因私外出时(6)无故缺勤14天以上时、或出勤明显不正常时(7)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公司教育、或不诚实听讲时(8)未经许可,在工作时间内从事非本职工作时(9)在出现异地调动、休息、卸任、配置转换等情况时,不准确向接手人员进行事务交接、或在出现休息等情况时交接不充分,导致出现重大业务过错时(10)由于管理人员对所属员工的指导监督出现过失,导致所管辖业务明显犯错时(11)其它,明显懈怠自身职责、不诚实工作时违反维护公司秩序的事项(12)不服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