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平台建设汇报2011.3.13.doc_第1页
汽车产业平台建设汇报2011.3.13.doc_第2页
汽车产业平台建设汇报2011.3.13.doc_第3页
汽车产业平台建设汇报2011.3.13.doc_第4页
汽车产业平台建设汇报2011.3.1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产业平台建设情况汇报工业制造学院2011/3/13目录一、指导思想1二、汽车产业平台的总体规划21、汽车产业平台的总体结构22、汽车产业平台与成都市汽车产业的融合23、汽车产业平台的建设思路3三、目前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31、广泛深入的调研32、规划建设方案制定43、校、企、政结合,落到实处44、汽车产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45、汽车产业平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56、按照院内跨专业平台要求,修订人才培养计划67、建立“三圈层”汽车平台实训基地的规划68、根据 “三圈层”规划,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69、探索校企合作模式610、以卓越工程师计划申报为契机,加强平台的内涵建设7四、存在问题71、师资队伍的建设72、联合挂牌成立“成大-XX汽车学院”73、校内跨学科平台的建设7 附件一、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汽车企业为依托,构建成都大学与成都地区汽车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产、学、研平台”。建立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长期合作的政、校、企战略联盟。二、汽车产业平台的总体规划1、汽车产业平台的总体结构汽车产业平台根据大学的功能,规划为三个子平台:专业平台、科研平台和社会服务平台。专业平台根据汽车产业链分为:汽车设计相关专业、汽车制造相关专业和汽车销售服务相关专业;科研平台分为汽车(机械)研究所、汽车电子研究所和汽车检测研究所;社会服务平台由汽车驾驶培训中心、汽车维修美容培训中心和汽车销售评估培训中心组成。具体结构见图1。汽车产业平台建设专业平台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社会服务平台建设汽车设计相关专业汽车销售服务相关专业汽车制造相关专业汽车(机械)研究所汽车电子研究所汽车检测研究所汽车驾驶培训汽车维修美容培训汽车销售评估培训图1 汽车产业平台总体结构2、汽车产业平台与成都市汽车产业的融合本平台力争与成都市汽车产业深度融合,为成都市汽车产业提供后备人才。为企业定点培养从汽车设计、制造到汽车销售、维修、美容、金融等人才;与相关汽车企业联合成立汽车技术相关的研究所,共同研究汽车关键技术和开发关键零部件,为汽车企业提供科研支持;与相关企业共同组建汽车培训中心,在满足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同时,为企业提供在职员工的再培训。专业平台科研平台汽车产业平台人才培养科研支持社会服务平台社会培训图2 汽车产业平台与成都市汽车产业的融合3、汽车产业平台的建设思路根据成都大学的现状和成都市汽车产业发展的需求,汽车产业平台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研开发为依托,以服务社会为重点”的发展思路。具体计划如下:2010年4月2011年4月 提方案(1) 通过与相关政府部门联系,了解成都市汽车产业的人才需求和产业需求,并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有效支持;(2) 赴相关知名企业和高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和相关高校的汽车人才培养情况;(3) 结合调研结果,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汽车产业平台人才培养方案”;(4) 通过与68家汽车企业的深入交流,建设汽车产业平台实训基地,并积极探索校企联合的创新模式。2011年5月2012年5月 重实施(1) 逐步实施 “汽车产业平台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加以修订;(2) 扩大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逐步从实训实习到产品联合开发和企业人才培训等,并形成具备一定特色的汽车产业校企合作的新模式;(3) 通过平台建设,着手孵化教育、科研成果。2012年6月2013年6月 出成果基于该平台申报成都市、四川省各级项目35项,力争国家级项目1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20篇以上。三、目前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1、广泛深入的调研我院已调研了国际、国内以及省市的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对应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尤其是成都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082017年)。先后对吉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理工大学、集美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对合肥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华大学、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它们的办学模式、人才定位、实习实训场地与设备。另外学院还深入到企业,先后与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一汽专用、吉利汽车、山西大运、中国南车、天兴仪表、宁江山川、华川电装、青山实业、明华实业、川力智能阀业等企业接触。2、规划建设方案制定学院先后完成了成都大学汽车产业平台建设规划;汽车产业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规划;龙泉驿区(经开区)与成都大学合作建立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及实训基地的实施方案;成都大学与经开区共建汽车产业平台三年建设规划。3、校、企、政结合,落到实处为了将汽车产业平台建设落到实处,学院多次赴经开区与经开区发展统筹局、汽车服务局等部门就汽车产业平台人才培养、培训、实训基地建设等进行了商讨,双方共同制定了“成都经开区与成都大学合作建立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及实训基地的实施方案”,明确表示汽车产业协会负责协调组织区内汽车生产企业,在成都大学每年召开12次专场招聘会。4、汽车产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基于成都市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成都大学的实际情况,本平台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技能型人才;特色在于培养过程与企业紧密结合,人才能够为企业直接应用。根据以上目标,本平台拟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即高校和企业在人才的培养全过程中,企业直接参与人才的培养,高校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企业深入学校,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为企业直接应用。具体培养过程,如图3所示。“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措施如下:(1) 深入各类汽车企业调研,了解不同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各自的兴趣、爱好,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做好培养规划;(2) 在培养过程中,本平台将一些实践环节直接交给企业,让学生深入到企业中,接触实际的生产、经营,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方向;(3) 聘请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兼职(副)教授,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教学中去,给学生带来生产和经营一线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让企业了解学生的情况;(4) 让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生产中,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为企业解决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推广。(5) 毕业设计来源于企业科技开发、生产实践的实际课题,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在学校、工厂和科研院所结合的工程环境中进行;答辩委员会由教师、技术人员、研究院组成。由于采用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而且与学生自身的就业方向挂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磨练自己,使学生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也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图3 “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5、汽车产业平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确定了汽车产业平台人才培养分三步走的规划:首先建设院内跨专业平台(汽车结构设计与制造方向);其次建设校内跨学科(一级学科)平台(汽车电子技术、汽车销售与服务方向);最后完成校内跨学科门类大平台建设(汽车造型设计方向),具体方案见附件。6、按照院内跨专业平台要求,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根据汽车产业平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全院的四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培养计划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人才培养计划将由公共课程模块 + 学科课程模块 + 汽车课程模块三个模块组成,各专业从第五学期开始进入平台进行平台方向课程的学习,从而构建汽车产业平台的院内跨专业平台。7、建立“三圈层”汽车平台实训基地的规划第一圈层-成大周边的汽车企业(优先发展)第二圈层-经开区汽车企业(重点发展)第三圈层-大成都范围内的汽车企业(延伸发展)8、根据 “三圈层”规划,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工业制造学院对相关汽车企业进行了重点攻关,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与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公司(隶属于长安汽车集团,是国内历史最悠久、开发能力最强、综合能力最大的专业减振器制造企业之一)达成了紧密合作的共识,并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2)与成都华川电装有限公司(隶属于长安汽车集团,长安汽车电机的生产基地)达成意向性的合作协议,并引进该公司高级技术人员樊学良(研究员级高工)。(3)与成都青山实业有限公司(汽车变速箱生产企业)达成意向性合作协议。(4)进一步推进与成都龙泉明华实业有限公司(汽车变速箱生产企业)的合作,进行产、学、研的全面合作:已有150余名学生在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部分学生正在完成由企业提供选题的毕业设计;校企科研合作经费将达到112万元,目前到账72万元。(5)与“四川川力智能阀业实业有限公司 ”、“资阳蜀达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签订了全面的产学研校企合作协议,联合成立成都大学实训基地和相关技术研发中心。9、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汽车产业平台本着“将教育办进企业,将企业引进学院”的思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目前本平台正在拟定校企全面合作模式,该模式将改变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单一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入学教育、工程训练、课程设计、顶岗实习甚至课程教学等的校企全面合作模式。10、以卓越工程师计划申报为契机,加强平台的内涵建设平台建设的目标是推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近期汽车产业平台通过组织力量积极申报卓越工程师计划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加强平台的内涵建设。四、存在问题1、师资队伍的建设 我校的汽车产业平台建设工作开展已近一年,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也已进校一学期,但目前我校汽车方向的专业教师人数几乎为零。一方面汽车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学校给出的条件对这部分人才来讲不具吸引力。其余高校(如西华大学等)在招聘汽车方面人才时,均做了特殊处理,希望学校在引进该专业师资时给予大力支持。2、联合挂牌成立“成大-XX汽车学院”与影响较大、具备很强实力的整车汽车(如一汽、吉利等)形成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关系,需要学校甚至市政府出面,毕竟学院和这类企业不在一个平台上。.3、校内跨学科平台的建设在涉及到校内跨专业、跨学科平台的建设上需要教务处、平台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附件:汽车产业平台人才培养方案一、汽车产业平台人才培养思路成都大学汽车产业平台将着眼于全汽车产业链,以四川省、成都市汽车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校现有学科和专业设置为基础,以课程体系模块化改革为基本手段,以校企深度融合为特色,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子平台。二、人才培养子平台的构建根据汽车产业的需求和我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汽车产业平台涵盖3个学科门类:工学、管理学、文学;9个一级学科: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工商管理、艺术学;13个专业: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成型及控制、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艺术设计。如图1所示,第一层:汽车产业平台;第二层:学科门类;第三层:一级学科;第四层:对应成都大学相关专业。图1 汽车产业平台跨学科和跨专业情况三、汽车产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成都市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成都大学的实际情况,本平台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技能型人才;特色在于培养过程与企业紧密结合,人才能够为企业直接应用。根据以上目标,本平台拟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即高校和企业在人才的培养全过程中,企业直接参与人才的培养,高校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企业深入学校,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为企业直接应用。具体培养过程,如图2所示。“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措施如下:(6) 深入各类汽车企业调研,了解不同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各自的兴趣、爱好,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做好培养规划;(7) 在培养过程中,本平台将一些实践环节直接交给企业,让学生深入到企业中,接触实际的生产、经营,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方向;(8) 聘请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兼职(副)教授,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教学中去,给学生带来生产和经营一线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让企业了解学生的情况;(9) 让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生产中,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为企业解决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推广。(10) 毕业设计来源于企业科技开发、生产实践的实际课题,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在学校、工厂和科研院所结合的工程环境中进行;答辩委员会由教师、技术人员、研究院组成。由于采用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而且与学生自身的就业方向挂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磨练自己,使学生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也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图2 “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四、汽车产业平台人才培养目标本平台培养满足四川省、成都市汽车产业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从事汽车工业和汽车服务所必需的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知识、较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必要的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本平台毕业生应具备现代汽车制造、汽车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服务、汽车电子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可在汽车制造企业从事车辆生产工艺管理,在汽车运用、管理检测部门从事车辆性能检测与诊断,在汽车销售与维修企业从事汽车的销售、服务等方面运行工作。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汽车工程领域中设计、制造、生产、服务、试验等方面问题的能力。五、培养要求本平台学生主要学习汽车工程基本理论,运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具有进行汽车设计制造及汽车检测、诊断、维修、保险、营销和管理的工作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材料学、车辆动力学与控制、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计算机技术、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具有本专业领域或某个专业方向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7、具有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能力、生产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8、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译、写作能力。六、开设方向本平台将开设四个专业方向:汽车设计与制造、汽车电子技术、汽车造型设计和汽车销售与服务,如图3,表示出四个方向与成都大学相关专业之间的关系。图3 汽车产业平台开设方向与各专业示图七、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成(以工业制造学院所涉专业为例)公共课程模块+学科课程模块+汽车方向课程模块学生从第五学期开始学习平台方向课程其中汽车方向课程模块可分为:核心模块+扩展模块八、 校企深度融合方式本平台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学分分配如下表所示: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学分比例学分比例学分比例学分比例学校55.597.37%43.587.88%24.567.12%45%企业1.52.63%612.12%1232.88%3695%第一学年:入学工程教育的环节(1个学分),让学生对本专业的要求和毕业后的工作要求有初步的了解;社会实践改为行业及企业调研(0.5个学分),让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科研有较为具体的了解;第二学年:些实践环节如“机械制图测绘”(2学分) 以企业产品作为对象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测绘;金工实习(1)(2)(4学分)由企业技术工人指导完成;第三学年:以“汽车变速箱设计”替代原有课程“机械设计课程设计”(3学分),企业工程师指导,“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2学分) 和“综合实践”由企业提供选题和指导,并外聘企业专家作为部分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第四学年:在企业完成方向课程设计(2学分),根据就业签约情况在企业完成汽车工程综合实训(16学分);在企业完成毕业实习(2学分)和毕业设计(16学分)。九、 人才培养计划1、 公共课程模块课程名称归属单位总学分总学时实践学时考核方式开课学期及周学时数12345678必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92.540考查2.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91.524考查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9348考试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9464考试4形势与政策(1)09232考查5形势与政策(2)09考查5形势与政策(3)09考查5形势与政策(4)09考查5形势与政策(5)09考查5形势与政策(6)09考查5形势与政策(7)09考查5大学英语(1)075.58832考查5.5大学英语(2)0746416考试4大学英语(3)0746416考查4大学英语(4)0746416考试4国学经典导论06232考查2体育(1)13132考查2体育(2)13132考查2体育(3)13132考查2体育(4)13132考查2高等数学(1)045.5888考试5.5高等数学(2)045.5888考查5.5大学物理(1)034648考查4大学物理(2)03464考试4大学物理实验(1)031.52824考查1.5大学物理实验(2)031.52424考查1.5计算机基础043.55624考试3.5C语言程序设计0446432考查4大学生心理学532322小计6811562082、 学科课程模块课程名称归属单位总学分总学时实践学时考核方式开课学期及周学时数12345678必修工程制图(1)01232考查2工程制图(2)012.5406考试2.5工程材料013484考试3工程数学01348考试3工程力学01464考试4电工学014648考试4机械原理014646考试4机电传动技术基础012326考试2机械设计014644考试4互换性与技术测量013486考试3流体传动012.5404考试2.5汽车制造技术基础013486考试3小计376083、 汽车方向模块汽车结构设计与制造课程名称归属单位总学分总学时实践学时考核方式开课学期及周学时数12345678必修汽车理论01232考试2汽车构造01348考试3汽车设计01348考试3选修数控技术基础01232考查2数控编程01348考查3机械CAD01232考查2现代设计方法01232考查2塑料模具设计01232考查2冲压模具设计01232考查2汽车文化与新技术01232考查2发动机原理与构造01232考查2选修至少10学分汽车销售与服务课程名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