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骨质.ppt_第1页
课件:骨质.ppt_第2页
课件:骨质.ppt_第3页
课件:骨质.ppt_第4页
课件:骨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OP在常见病、多发病中已跃居第7位,患者人数超过2亿人 我国的OP患者约有8800万 我国OP总患病率为16.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2.4(其中80%是女性 ) 50岁以上妇女的患病率高达50% -静默的流行病,脑卒中后骨质疏松,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 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 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 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骨量减少:应包括骨矿物质和其基质等比例的减少。 骨微结构退变:由于骨组织吸收和形成失衡等原因所致,表现为骨小梁结构破坏、变细和断裂。 骨的脆性增高、骨力学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对载荷承受力降低而易于发生微细骨折或完全骨折。,OP定义的更新: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本病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点的骨骼疾病。 骨强度反映了骨密度(60%-70%)和骨质量(30%-40%),后者包括骨几何形态、微结构、骨重建、骨矿化、微损伤累积和骨的胶原与矿盐等材料特性。 骨密度(BMD):骨矿量的多少,与骨折阀值间接 相关 骨质量:与骨折阀值直接相关, BMD抗压、抗牵拉、抗扭能力, PBM时,质量最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I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多见于女性绝经后; II型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一般见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占本病的90%以上,骨质疏松症的分类,骨丢失,骨重建,负平衡,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1.内分泌疾病:甲旁亢,性功能低下,(包括卵巢切除后),柯兴氏病,甲亢,糖尿病,肢端肥大症,高泌乳素血症 2.妊娠及哺乳的妇女 3.消化系疾病:吸收不良,胃肠切除,肝病,胰腺功能不全 4.肾脏疾病:慢性肾功衰,血液透析 5.营养性疾病:低钙饮食,维生素D不足,蛋白质供应不足,酒精中毒,维生素C缺乏,6. 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癲痫药,肝素,甲状腺激素 7. 废用性:中风或截瘫后长期卧床,局部骨折后 8. 恶性肿瘤:骨髓瘤,单核粒细胞性白血病(M5) 9. 遗传性:遗传性胶原代谢紊乱,成骨不全等 10. 其他因素:吸烟,咖啡因,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钙和镁是降低的,清钙和镁是骨基质的重要组成成分,血清钙和镁降低刺激了甲状旁腺素的分泌,导致骨质溶解,发生骨质疏松。 脑卒中患者出现偏瘫时L 由于骨组织失去了机械应力的作用,骨细胞活性增强L骨组织被吸收,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长期卧床可以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 脑梗死的病理过程中存在着炎症和免疫反应,其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被认为是与骨吸收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 急性脑卒中可并发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功能受损可导致骨去矿化,还可引起小动脉血管痉挛,导致血液在毛细血管和微血管内的淤积,这样可降低血液的PH 值,并引起骨矿物质的溶解,脑卒中患者易合并骨折,且通常发生在偏瘫侧。 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骨密度每年降低可高达13SD。 脑卒中后,髋关节骨折的发生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7 倍。,骨的组成,成骨细胞:合成骨有机基质(骨胶原、粘多糖),弹性韧性。 骨细胞:合成骨无机基质,调节细胞外Ca/P代谢, 占细胞总数90,由成骨细胞转化。主要是碱性磷酸钙。 破骨细胞:释放多种水解酶和有机酸,溶解骨盐,分解有机成分,骨吸收作用,多核、不规则的巨噬细胞。,骨基质-钙化的细胞外基质 有机基质(蛋白多糖类 、脂质 ) :占骨干重量的40,维持骨的张力应力。 90为骨胶原蛋白(骨黏蛋白或纤维) ,非胶原占10%。 无机基质(骨盐) :占骨干重量的60,无机成分中95%是固体钙和磷,体现强度和硬度,保持骨的坚固性。,骨组织的各种细胞和骨板,长骨结构模式图,功能:支持作用;参与机体的钙磷代谢,骨代谢,多因素作用下的复杂的过程,依靠一套复杂的生化调节系统和机械应力的作用。,峰值骨量:指正常.生理条件下骨成熟期的最大骨量(bonemineralcontent BMC), 峰值骨量期骨骼的强度最大. 在人的一生中3040岁时骨量积累达到高峰,这个最高值的骨量称为峰值骨量.以后随着年龄增长,骨量逐渐下降.可见峰值骨量越大,丢失越慢,OP发生也就越晚. 运动刺激可以增大峰值骨量并减慢随年龄增长的骨质流失速度,这是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根本措施 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矿物的含量,骨代谢标志物,临床表现,疼痛 身材缩短 脊柱变形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常见的症状和体征。,2019/4/19,21,可编辑,疼痛的部位,以腰背部疼痛最多见,占70%80%, 疼痛范围是以脊柱为中心向两侧扩散, 体位改变可减轻或加重疼痛。 如仰卧或短时的坐位可以减轻, 久坐、久立、久卧、扭转身体、前屈和后伸时会加重。 其它部位也可出现疼痛, 如骨盆、髋部、臀部、骶尾部、膝踝部、足跖等部位的疼痛或顽固性的足跟痛, 较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疼痛。,疼痛发生的时间和频率,初起时疼痛为随人体的动静状态变化而出现的间歇性疼痛, 以后随着OP的发展加重为持续性疼痛, 有昼轻夜重的特点。,1.疼痛,骨吸收增加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疼痛的始动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病程中, 由于骨吸收的不断增加, 骨量的严重丢失, 结果使骨的形态和结构受到破坏。在骨小梁表现为骨小梁变薄、变细、穿孔甚至断裂,形成微骨折, 在骨皮质表现为皮质变薄、髓腔扩大。这些病理改变不仅影响了骨骼的内环境、也波及到骨骼周围的组织。 如骨小梁和骨皮质的病理改变会引起骨内压增高, 影响微循环产生淤血, 骨膜应力增加等引起张力性疼痛;椎体的压缩变形, 首先伴随出现的是脊柱失去原有的稳定性, 为了维持稳定, 肌肉需代偿性地增加张力,再加上变形的椎体对肌肉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痉挛性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性质,以酸痛、胀痛、钝痛、深部痛为主, 当出现骨折时可引起急性剧痛, 而椎体压缩骨折时约半数患者感到疼痛或疼痛加重。,疼痛伴发的其他症状,当椎体压缩变形后可加重椎间盘病变和骨赘而伴发胸痛、下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或间歇性跛行, 如果马尾神经受压还会出现大、小便异常等症状。,骨折在骨质疏松症中不仅常见, 有时甚至是OP患者的首诊原因。 不同类型的OP患者骨折的好发部位也不尽相同, 如型骨质疏松症骨折好发于桡骨前端和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 而型骨质疏松症骨折好发于股骨上端及胸、腰椎(楔形骨折) 。,2.骨折,1. 线片 优点:无创性检查方法; 对骨折的定性及定位不失为一种有用的检查方法。 缺点:对骨质疏松的准确度较差,骨骼的矿物质丢失3040才能在线片上辩认出来,因此轻度的骨质疏松症在线片上难以诊断。,辅助检查,双 能 X 线 吸 收 法,2.骨密度测定,OP的治疗原则是:缓解疼痛,延缓骨量丢失,预防骨折。 预防骨质疏松的三大举措:营养,运动,光照。 骨质疏松的三大疗法:运动疗法,食物疗法,药物疗法。,治疗,停止吸烟饮酒。 适当运动。 均衡饮食:蛋白质,维生素D、K、C,矿物质如Ca、P、Mg、Zn、Mn、Cu都是骨骼需要的。均衡及充足的饮食可供给身体各种营养素。适合人体补钙的食物包括牛奶、骨、绿色蔬菜、海带、芝麻。进食蛋白质或钠盐过多增加尿钙排量,多吃蔬菜水果可减少尿钙排出。,一般治疗,骨质疏松的冶疗药物 第一类是矿化类药物:包括钙、活性维生素D等,它能调节骨代谢。我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剂量分别为每日800mg和200lu,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日需1000mg1200mg和400800lu。 骨化三醇剂量为0.25-0.5g/天 -骨化醇为0.25-0.5g/天 第二类是抑制骨吸收的药物:雌激素、降钙素、双磷酸盐、雷洛昔芬等。,不同钙剂的吸收情况,食物中高草酸盐、高磷酸盐、咖啡、酗酒可减少肠钙吸收。,治疗骨质疏松的联合应用方法,钙剂+维生素D; 钙剂+维生素D和/或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钙剂+维生素D和/或二磷酸盐类药物; 在上述联合治疗中,患者仍有严重骨痛者,可加用降钙素;,运动可以增加骨量,延缓骨丢失,同时有利于改善骨结构 运动主要包括两种类型:承重运动和抗阻力运动 承重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