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SE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教材.docx_第1页
QHSE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教材.docx_第2页
QHSE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教材.docx_第3页
QHSE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教材.docx_第4页
QHSE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教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EHS基础知识教材 针对劳氏认证中心多次提出我公司管理人员对QEHS管理体系掌握不足、需要加强培训的要求,公司编排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为此,公司编制了QEHS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教材,发放到各相关部门,在各级干部和员工中组织培训或自学,并进行测试。希望各部门务必重视,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学习,并留下记录。通过学习,希望同志们能够理解、把握三大管理体系的知识,为公司的体系建立、实施和保持作出应有的努力。一、 什么是三大管理体系三大管理体系是:1、 GB/T1990012008/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2、 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3、 OHSAS1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这里的“GB/T”、“ISO”是什么含义?“GB”国家标准,“T”国家推荐标准,“GB/T”是国家推荐标准第一个拼音字母组成。所谓推荐标准不是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企业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船舶行业因为对外经营的需要,绝大部分船厂都经过管理体系的认证,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似乎成了船厂统一的行动,特别是大型船厂,我们公司更是把体系认证放在建厂的重要目标。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代号为TC176,专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我们现在实施的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就是他们制定的。 二、 三大管理体系的来历1、质量管理体系1)1986年发布了ISO8402质量术语标准;2)1987年发布了ISO9000等6项系列标准,统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3)1994年在对87版有限修改的基础上,发布了94版标准;4)2000年12月15日ISO/TC176对ISO9000标准修改以后,又发布2000版标准; 5)2008年11月14日经修订后的ISO新版标准又颁布实施。从2010年11月15日起,任何2000版标准认证证书均属无效。 现在采用的就是2008版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2、环境管理体系 1996年9月10日,ISO/TC207正式发布了第一批有关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审核方面的五项审核标准,他们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ISO14004 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体系和技术通用指南、环境审核指南 通用原则、环境审核指南 审核程序、环境审核指南 环境审核资格要求。其中前面两个文件在2000年启动修订,2004年11月15日正式升版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后面三个文件被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所代替。我们现在所采用的就是2004版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美、日等国先后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国家标准,在此基础上,英国标准化协会、爱尔兰国家标准局、南非国家标准局、挪威船级社等13个组织联合完成了OHSAS职业健康安全系列标准。国际劳工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此十分关注。我国从2001年7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下达了标准制定计划,标准起草小组借鉴ISO9000、ISO14001等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制定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和指南,2007年,国家又发布了国际升版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我们现在采用的就是这个标准。三、 三大管理体系常用术语1、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体系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3、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4、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5、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6、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7、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8、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9、过程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10、产品 过程的结果。 2 11、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12、合格(符合) 满足要求。 13、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4、预防措施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5、纠正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16、信息 有意义的数据。 17、文件 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18、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19、验证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的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20、环境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1、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作用的要素。 22、职业健康安全 影响或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或其他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作人员和合同方人员)、访问者或其它任何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23、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4、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25、疾病可识别的、由工作活动和 /或与工作相关的情况所造成的,不良的或恶化的身体或精神状态。 3 四、三大管理体系的结构形式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包含64个要素;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包含17个要素;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包含17个要素;三大管理体系之间既相通,又各具特色。现讲三大管理体系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三大管理体系的共同点:1、 方针2、 目标3、 职责与权限4、 资源管理(包括能力、培训和意识)5、 沟通、信息交流(包括参与和协商)6、 文件控制7、 记录控制8、 体系策划9、 管理者代表10、 资源提供11、 测量、检查12、 监视和测量(数据分析)13、 纠正、预防措施14、 内部审核15、 管理评审 三大管理体系的不同点:1、ISO9001中的产品的实现(包括产品实现的策划、合同评审顾客沟通、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标识和可追溯性、顾客财产、产品防护、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顾客满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不合格品评审等是ISO14001、OHSAS18001体系所没有的。2、ISO14001、OHSAS18001与ISO9001中的不同点有: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 4应急预案、管理方案事故事件等。3、三大管理体系的满足的不同对象和它的共同特点a)质量管理体系满足的对象是顾客b)环境管理体系满足的对象是社会c)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满足的对象是员工三大管理体系的共同特点是持续改进五、公司管理体系方针和对应的标准要求公司方针为:满足顾客 以法为准 防危控疾 绿色造船 持续改进对应的标准要求:a)满足顾客ISO9001标准要求b)以法为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个标准共同要求c)防危控疾OHSAS18001管理体系要求d)绿色造船ISO14001管理体系要求e)持续改进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个标准共同要求六、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基本知识1、质量管理原则a)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b) 领导作用c) 全员参与d) 过程方法e) 管理的系统方法 f) 持续改进g)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h) 与供方互利关系 2、过程方法(PDCA循环)P策划:根据顾客要求,进行职责分配和资源配置。D实施:产品实现,包括产品输出。C检查:测量、分析、改进,包括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分析、改进。A处置: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持续改进。 5 我们的工作永远是一个PDCA循环过程,是大环套小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不断改进与发展的过程。 3、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3.1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评价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时,对每一个被评价的过程提出如下几个问题:a) 过程被识别了吗? b) 职责被分配了吗?c) 程序得到实施了吗?d) 实施效果有效吗? 3.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第一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认证机构)进行。3.3质量管理体系评审 由最高管理者对组织的方针目标和绩效进行有规则的、系统的评审,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效率。 3.4自我评定参照质量管理体系或优秀模式对组织的活动和结果所进行的全面和系统的评审。 4、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的目的在于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改进包括下述活动:a) 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区域;b) 确定改进目标;c) 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 d) 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e) 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 f) 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g) 正式采纳改进。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七、几个代表性的程序文件1、文件控制程序 1.1公司文件分类及编号体系手册第一层次文件 编号为Q/RS.1.01-年份 6程序文件第二层次文件 编号为Q/RS.2.01-年份规章制度第三层次文件 编号为Q/RS.3.01-年份技术规范等第四层次文件 编号为Q/RS.4.01-年份其中:Q为企业标准 RS公司代号1、2、3、4文件层次 01文件编号从一开始,顺延 1.2 文件控制a)文件在发布前应得到编、校、审、批,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b)适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评审;c)确保文件的更改(修订)状态得到识别;d)确保在使用处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e)保持文件清晰、易于识别;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g)防止作废文件非预期使用,若要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作适当标识。2、供方评定管理程序2.1 供应链的依存关系供方组织顾客2.2 供方的审核要求a) 归口管理部门招投标办公室b) 参与部门设计院、物资部、品保部、经济运行部、安全环保部c) 操作程序:制定审核准则编制审核计划现场审核,填写“供方现场审核表”作审核评价合格的编入合格供方名册,不合格的令其整改或弃之定期对供方作绩效评价,实施末位淘汰制,保持优胜劣汰。d) 技术和研发、采购、质量、管理体系四个方面的审核表是对供方的评价准则和评分依据,是现场审核中唯一采用的工具。3、内部审核和纠正预防措施3.1内部审核目的、依据、范围、方法目的:内部审核,即组织内部自己组织的审核,目的在于通过审核评价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依据:三大管理体系标准、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体系文件范围:体系要求所覆盖的的产品、场所和活动方法:面谈、查阅文件、记录、现场观察、外部信息、媒体信息等3.2内部审核的频次 按策划的时间间隔,一般一年开展一次内部审核。 73.3内部审核职责a)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审核,任命审核组长;b)审核组长编制审核计划、审核报告、组建审核组;c)审核员由认证机构培训具有资格的人员担任,审核员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审核员不审核自己的工作。3.4审核负面的判断a)严重不合格:系统性失效/区域性失效;b)一般不合格:个别的、孤立的,不会对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不合格;c)潜在不合格:不合格尚未发生,如继续发展有可能成为不合格,需要提醒注意的事项。3.5纠正预防措施针对发生的不合格(不符合),采取纠正/预防措施a) 纠正对已发生的不合格(不符合)而言;b) 预防对潜在的不合格(不符合)而言。c) 步骤:不合格/潜在不合格发生部门要针对不合格/潜在不合格分析原因采取改进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开单部门/认证部门进行效果验证满足标准要求予以关闭。不合格项原因分析得越透彻,纠正措施越到位,整改效果就越好,可以防止同类不合格(不符合)重复发生。4、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41、环境的分类 a)自然环境 :是指未经过人的加工改造而天然存在的环境;自然环境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和生物环境等,主要就是指地球的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b)人工环境: 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的加工改造所形成的环境,或人为创造的环境。 c)社会环境:是指由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环境,包括制度、体制、文化、社会、邻里关系等。42环境因素的识别 a) 环境因素三种状态: 正常、异常、紧急;b) 环境因素三种时态: 过去、现在、将来;c) 环境因素十种类型: 排放类废水、废气、噪声、土壤、固体废弃物、辐射;消耗类能源资源、原材料、化学品、易耗品 ;d) 环境因素的性质分析:有害、有益;e) 环境因素的因果关系的考虑:包括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4.3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84.3.1环境因素采用多因素评分法进行评分: 计算公式为:DCL其中: D环境影响评价值 C发生的严重性 L发生的可能性4.3.2 C值评分标准程度分数评 分 基 准环境影响及关注程度环境影响恢复的持续性 废弃物产生资源、能源消耗很高910重大区域(南通市以上)社会关注的影响不可恢复危险废弃物量很多财务上节能有较大意义的/国家明令淘汰的高78地区性(如皋市)影响,一般关注影响半年以上可恢复一定量危险废弃物 节能相对可行中等56现场影响受到关注影响一月至半年恢复一般废弃物每日产生一般性能源 ,节能可行低34现场影响不为关注影响1天- 1周可恢复一般废物每周产生一般比重较小的能源 很低12几乎无影响影响1天内可恢复一般废弃物很少产生 比重极小的能源注: 评分各项即可给予相对应的分值,评分区间取最高分值。 94.3.3 L值评分标准程 度分 数评 分 基 准 发生频率可发现、可测量性很高5连续/每日发生 仪器监测(测量)能发现高4日周/次专家能发现中等3周月/次内审员能发现低2月年/次经培训的人员能发现很低1年以上/次一般员工能发现434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表部门/单位: 编号:序号活动/产品/服务环境因素环境影响使用/排放物质控制措施状态评价值是否重要环境因素备注水体大气废物土壤噪声辐射资源其它正常异常紧急CLD编制: 审核: 批准: 104.3.5 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凡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任何一种,则判为重要环境因素: a)违反现行法律、法规要求(注:无需再评分);b)发生的严重性C9;C)评价分数D40。 4.3.6若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的则要制定管理方案,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确定完成时间,进行改进,从而消除或降低环境影响。 5、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5.1 危险源识别 5.1.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震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高温灼伤、低温冻伤、粉尘、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它。 5.1.2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它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健康(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它;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它。 5.1.3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然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其它。 5.1.4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操作失误:误动作、违章作业、监护失误。 5.2 事故分类: 11 5.2.1 伤害程度分类 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为一个工作日以上(含一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重伤指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含一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个工作日。死亡其损失工作日为6000日,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和平均数据计算出来的。 5.2.2 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指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 一般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 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 5.2.3 按事故类别分类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事故类别划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53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12 5.3.1计算公式为: D=LC 其中 :D风险值 L发生的可能性 C发生的严重性 5.3.2 L取值标准分数值发生频率5本单位经常发生 4本单位曾经发生 3同行业曾经发生 2可能发生 1极不可能发生 5.3.3 C取值标准 13分数值法律法规要求人员伤亡程度财产损失程度 影响范围5违反法律、法规死亡一人以上或同时受伤三人以上直接损失20万元以上船舶系统 4潜在违反法律、法规受伤致残直接损失5000元20万元 南通地区3违反公司制度工作损失日105天直接损失500元5000元 如皋地区 2违反部门制度工作损失日105天直接损失500元以下本厂区 1符合 无受伤无损失无影响注:满足评分基准的任何一项即可给予相对应的分值,评分区间取值应取高分值。 534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 序号区域作业活动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后果现有控制措施风险评价进一步控制措施风险评价LCD级别LCD级别 编制: 审核: 批 准 14 5.3. 5 风险级别评价表 风险级别风险值风险控制措施不可容许风险2025暂停相关活动,采用管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定期检测、评估重大风险1516采用管理措施降低风险,个人防护,定期检测、评估中度风险812应努力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可以考虑成本,如果条件不具备,可考虑长远措施和当前简易措施。可接受风险16可以不采取措施。6 、法律法规识别与评价6.1 法律法规体系构成 6.1.1 法律 15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