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课题:苏州园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丰华中学 姓名: 杨凤莲 邮编:528318 邮箱: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中学语文 苏州园林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生 (八年级)2、学科:语文 3、课时:两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w 预习课文,明确写作对象,初步了解文章内容。w 自学解决生字词读音。w 思考课后练习题,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w 使用百度引擎搜索资料,下载视频,保存文件。二、 教学课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梳理文章结构,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并学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 教材分析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经典的说明文。教学突破:利用百度视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体会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哪个特征,又是怎样突出这个特征的。难点是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四、 教学方法、学法、教学手段1、问答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教学活动1、朗读活动;2、品读活动;3、合作探究活动;4、搜集资料开展感悟活动 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开场白:苏州素有“天堂”之称,为什么人们对它有那么高的赞誉呢?下面请同学们欣赏视频短片,希望同学们认真欣赏,仔细观看。1. 【视频导入】播放音乐短片:苏州古典园林/video/517255师: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观看视频的感受:(学生齐答)“美”。那从刚才的短片中同学们还发现了哪些事物?生1:短片中有假山、池沼、回廊、门墙。生2:还有花草树木、沧浪亭、狮子林。师: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些事物是哪个地方的事物呀?生3:短片播放的是具有独特之美的世界文化遗产苏州的园林。师:同学们看得很认真,说得都很对,尤其是第三位同学不仅说出了地点,还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感:独特之美。(掌声鼓励)那么,我们今天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的步伐到人间天堂苏州园林去感受它的独特之美吧!请同学们利用百度去搜索百度名片:叶圣陶。2、作者简介:叶圣陶/view/34089.htm二)、检查预习、读准字音师:请一位同学来读屏幕上的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读得对不对。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展示的问题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展示问题)【学生活动】学生速读课文,并用自己的方式圈点勾画。学生们很快读完了课文,各小组成员讨论归纳学习结果。有些学生在搜索网页保存图片。展示结果:生1:苏州园林。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掌声鼓励)生2: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生3:整体上是从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方面来加以说明这个特点的。生4:局部上是从第7段的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第8段的门和窗都是高度的图案美,第9段的色彩上的图画美等三个方面进行说明的。(师:很棒!掌声鼓励!)师:其实刚才第四位同学已经概括了第79段的段落大意,那么第36段的段意分别是:(学生齐答)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师问:看来同学们的合作学习成果很不错,请同学们把掌声奖励给自己(热烈的掌声)。那么第1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学生思考)生答:点题,总领全文。师问:第2段与第39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生答:总说与分说的关系。师问:那全文的结构是?(学生齐答)总分总结构。师问:好!那么全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事物的?先复习说明顺序:(学生齐答)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师又问:本文采用什么说明顺序?(学生中三种答案都有)分析:第2段与第39段是总说与分说的关系;第36段是从主要方面来说明事物特点的,而第79段是从次要方面来说明事物特点的,所以这种从总说写到分说、从主要写到次要方面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根据刚才同学们的解答,现在我们可以展示本文的结构图表了:四)探究说明方法师: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说明文,我们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请同学们先回顾一下常用的说明方法有:生齐答: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画图表、引用。师:同学们对常用的说明方法掌握得很好,就是不知同学们会不会判断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实例并说说其作用。(学生们认真地在课文中寻找,不时地与小组成员讨论;教师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讨论,并适时地作出指点)展示结果:生1:作比较: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作用: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在色彩上的讲究。生2:举例子: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作用: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都注重图画美。生3:打比方: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作用: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亭台轩榭布局的特点。师:刚才三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正确,还有补充的吗?生4:作比较: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是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作用:将“对称的建筑”与“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进行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在布局上的自然之趣。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展示,老师觉得同学们对说明方法的判断及其作用是掌握得比较好的,当然这成果离不开我们每个同学的互助合作。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能充分发挥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挥合作精神准备下一节课的任务。五)布置作业:1、提问: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根据39段的内容,请同学们利用百度搜索分组搜索相关的图片,并保存做成简单的ppt以供展示。(学生们分小组搜索信息,制作课件)2、利用百度搜索“我们身边的园林”。第二课时师:我们上一堂课已经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有了初步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课文第39段的学习成果。(每组派一个代表来展示本组成员的学习结果,并进行讲解)展示学习结果:第一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第二组: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第三组: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第四组: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第五组: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第六组:门和窗的图案美。第七组:园林的色彩美。师:其他同学对刚才展示PPT课件,有没有要表达的感受或者不同意见? 生1:我觉得第一组同学展示的图片效果很好,因为他们的图片中体现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一看就能让人明白,苏州园林的建筑与宫殿建筑有什么不同之处。生2:我觉得各个组的展示图片都紧紧扣住了课文的内容,也抓住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图画”,而我又特别欣赏第三组的展示结果,他们抓住了“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图片整合在一起,又编辑为不同的形状,无论从形式还是到内容都很好地体现了“着眼在画意”。师:从同学们刚才的展示和讲解当中,老师也确确实实明白了“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意思。同学们,你们是真正的verygood!请将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自己!(热烈的掌声)叶圣陶先生在文中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虽然我们不能一一去了解,但我们可以欣赏一下苏州园林的代表之作,它们是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奇葩,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奇葩。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视频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v_show/id_XNTA5MzMxMjA0.html二)、品味语言师:说明文就是要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就离不开准确的语言,而本文不仅语言准确,还生动形象,下面老师找几个句子,请同学们按小组讨论分析。【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帮助解决疑问,归纳总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展示结果)生1:“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因为作者也没有统计过,这样用词就很准确。生2:“大多”是大部分的意思,而不是全部。用“极少”表示并不否认使用彩绘,但非常非常的少,与事实相符合,既没有夸大,也没有缩小,这两个词都用得很有分寸。生3:用“一切”“决不”都表示十分肯定的语气,突出苏州园林的特色。生4:“俯仰生姿 ”写出了高树与低树种植在一起,上下凝望的情态,非常地生动形象。生5:“盘曲嶙峋”是形容古老的藤萝枝条弯曲枯干的样子。“珠光宝气”写出了藤萝花开得很繁盛,而且风韵典雅的姿态。生6:这个“补”字很好的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都要注意图画美。师:(小结)同学们的分析很到位,能够从句子入手品味词语的含义,体会作者用词的高超技巧,希望同学们也能在自己的写作当中准确、生动形象地遣词造句。 三)、文本拓展,提升认识(我们身边的园林)师:上一堂课老师还布置大家利用百度搜索去寻找身边的园林,不知同学们的搜索成果怎么样呢?(同学们议论纷纷,气氛很活跃,都在彼此交流自己的成果)生1:我们广东园林是属于岭南园林的一部分,广东最出名的有四座园林,分别是番禺的余荫山房,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佛山的梁园。可查看网址/view/400254.htm?fromId=326205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近代新建的园林,比如番禺沙湾的宝墨园。生2:我们找到了被誉为“岭南第一园”的顺德清晖园的视频:/v_show/id_XNDMxMzUyOTcy.html生3:我们组找到了佛山梁园的视频资料/v_show/id_XMzM5NzMyNzIw.html生4:我们组找到了广州宝墨园的视频资料/programs/view/IAxGWHCfrO8/?union_id=100501_100500_01_01(接下来学生们观看视频)师:同学们,你们通过观看刚才的视频以及学过的本文,你发现了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样的感悟?(学生们讨论,各抒己见)生1:我发现不管的岭南园林还是苏州园林,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是一样的,都离不开亭子、回廊、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事物。生2:我觉得岭南的园林有苏州园林的影子,但又有岭南本地的特色。生3:我认为,不管是哪里的园林,设计者在建造时都要给游览者如在画图中的感觉:,而且他们确实也做到了。生4:从这两堂课的学习中,我享受了一次美之旅,园林的美景让我有一探究竟的欲望,而设计者的匠心更让我惊叹,这些园林是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生5:这些园林都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长廊中的瑰宝,今天的我们不但拥有这些文化遗产,而且,我们更加应该在保护好它们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这些艺术传统,让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而越来越美好。我也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有了这么美的园林艺术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师:同学们,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你们说出了老师的心里话。(热烈地掌声)【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本课的学习就到此结束了。虽然本课的学习结束了,但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掌握,生活中有更多的美景需要我们去发现,还有更多的奇迹等待我们去创造。六、 教学反思 本堂课主要是从学生合作探究的课堂理念来进行教学设计的。在教学中由于结合互联网搜索,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参与面广,小组讨论气氛活跃。在教学中立足文本,拓展提升了学生的认识。通过合作探讨,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口语表达和网络运用能力。特别是合作学习的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当然也有不足之处:1、教学内容多,时间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